歷史沿革
1950年3月,併入中國科學院有機化學研究所,為藥物化學研究室。
1953年,成立中國科學院藥物研究所。
1970年,中國科學院藥物研究所改名為上海藥物研究所。
1978年,上海藥物研究所更名為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
2003年,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搬遷至
浦東張江高科技園區。
2004年9月,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與
華東理工大學合作共建的華東理工大學藥學院成立。
2014年1月16日,以上海藥物所為主體成立的
中國科學院大學藥學院揭牌暨落戶上海國際醫學園區簽約儀式在上海舉行。
科研條件
人員編制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科研部門
截至2014年底,上海藥物所共有4個國家級研究中心,6個研究室,11個技術平台研究中心。
研究室:藥物化學研究室、天然藥物化學研究室、藥理學第一、第二、第三研究室、中國科學院受體結構與功能重點實驗室
技術平台研究中心:藥物發現與設計中心、藥效評價研究中心、上海藥物代謝研究中心、藥物安全評價研究中心、藥物釋放系統研究中心、中藥現代化研究中心、藥物質量控制與固體化學研究中心、化學蛋白質組學研究中心、藥物靶標結構及功能研究中心、神經藥理國際科學家工作站、蛋白質摺疊國際科學家工作站
設施資源
截至2015年8月,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信息中心年訂購和交換的外文現刊保持在200多種,可提供全文的外文電子期刊5800多種、中文電子期刊8000多種。擁有專業資料庫90多個,形成覆蓋藥物設計與發現、臨床前研究、臨床研究、中試生產、註冊上市、安全監管等藥物研發各階段,以
藥物化學、
天然產物化學、
藥理學、
毒理學、
分子生物學、
細胞生物學及相關專業文獻為主的資源體系。
根據2016年4月研究所官網顯示,上海藥物所公共技術服務中心管理的儀器設備有45台,原值近7302萬元。
名稱 | 所屬部門 |
---|
| 質譜服務部 |
Q-TOF 質譜儀 (ESI-HR) | 質譜服務部 |
LTQ 線性離子阱質譜儀器 | 質譜服務部 |
DFS 磁質譜儀器 | 質譜服務部 |
三重四級桿串聯液質聯用儀 | 質譜服務部 |
| 質譜服務部 |
600 兆 LC-SPE NMR(Cryo)聯用儀 | 核磁技術服務部 |
600 兆核磁共振譜儀 (低溫探頭) | 核磁技術服務部 |
500 兆核磁共振譜儀 | 核磁技術服務部 |
400 兆核磁共振譜儀 | 核磁技術服務部 |
400-MR 核磁共振譜儀 | 核磁技術服務部 |
400-Plus 核磁共振譜儀 | 核磁技術服務部 |
300-Plus 核磁共振譜儀 | 核磁技術服務部 |
資料來源: |
合作交流
根據2016年3月研究所官網顯示,研究所與
法國 Servier 公司的合作 在藥物篩選及治療糖尿病新藥發現方面進行合作研究。2007年9月雙方簽署了共建藥物所-施維雅聯合研發中心的協定,在中樞神經系統新型靶點和功能確認、先導化合物發現以及神經精神、腫瘤、糖尿病等疾病的新藥研究領域積極開展項目合作。2012年2月,共建“早期藥物代謝和毒性評價”聯合實驗室。
1999年9月,藥物所與
瑞士愛泰隆(Actelion)公司共建了聯合室,在中國首次運用遙測(Telemetry)技術開展實驗研究。2010年7月,建成了全新套用遙測技術的安全藥理實驗室,在基於抗
腫瘤藥物新靶點的創新藥物研究領域開展合作研究。
2007年3月,藥物所與全球大型製藥企業阿斯利康(AstraZeneca)公司簽署了為期十年的“藥物安全評價戰略聯盟”合作協定。2010年7月,雙方合作的“藥物安全評價戰略聯盟”實驗設施完成建設並投入使用。
2008年4月,由國家新藥篩選中心、上海張江生物醫藥基地開發有限公司、世界衛生組織和諾和諾德公司共建包含天然產物及合成化合物在內占地6000多平方米的化合物樣品庫。2012年建成國家化合物樣品庫,是亞洲國家非盈利機構擁有的最大化合物庫之一。
2014年,研究所有在研國際合作項目28項,新簽國際合作項目協定4個,國際合作項目到位經費4500萬元,其中:藥物所-施維雅早期聯合實驗室共建立早期藥物代謝評價體系,與
比利時UCB 公司開展計算生物學合作項目,加入由
美國GPCR 數據共享聯盟,全年接待來訪團組40個180 多人次,其中特別接待
葡萄牙共和國總統卡瓦科、
泰國公主朱拉蓬等外國政要訪問,全年共邀請50場中外專家學術報告,組織和承辦7場國際學術會議,提升了藥物所的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根據2016年3月研究所官網顯示,建所80年來,藥物所共獲得各類科研成果獎170餘項,其中國家三大獎20項,全國科學大會獎等獎勵21項,省部級獎90項。
時間 | 名稱 | 獎項 | 類別 |
---|
1982年4月 | 肌肉鬆弛藥氯甲左箭毒 | 國家技術發明獎 | 三等獎 |
1982年7月 | 嗎啡鎮痛作用部位及鎮痛機制的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獎 | 二等獎 |
1982年7月 | 中草藥活性成份的研究——十二種新有效成份的發現 | 國家自然科學獎 | 二等獎 |
1985年6月 | 鎮痛消炎藥3-乙醯烏頭鹼 | 國家技術發明獎 | 三等獎 |
1985年6月 | 橡膠防老劑D致癌性的動物實驗研究 |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 三等獎 |
1987年12月 | 真性膽鹼酯酶抑制劑新藥——石杉鹼甲(福定鹼) | 國家技術發明獎 | 二等獎 |
1988年12月 | 抗瘧藥磷酸咯啶 | 國家技術發明獎 | 四等獎 |
1990/08/11 | 植物抗癌成份美登素的全合成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獎 | 三等獎 |
1991年11月 | |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 二等獎 |
1991年12月 | 羥甲芬太尼——一種新的高選擇性μ阿片受體激動劑 | 國家自然科學獎 | 二等獎 |
1991年12月 | 腦內多巴胺神經系統與四氫原小檗鹼同類物的藥理作用關係 | 國家自然科學獎 | 三等獎 |
2017年1月 | 國際化導向的中藥整體質量標準體系創建與套用 |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 二等獎 |
資料來源:備註:詳細獲獎概況詳見: |
根據2016年3月研究所官網顯示,1998年以來,研究所累計發表論文3500餘篇,其中
SCI論文2811篇,2006年以來,影響因子大於3的累計660篇。發表的
SCI論文和引用率連續七年保持全國科研機構前15名,位列全國藥學院校和科研機構首位。
2014年,上海藥物所全年共發表sci論文540篇,影響因子(
if) 總數2310.889,總被引頻次691次,(其中通訊作者272篇,影響因子總數1167.62,總被引頻次294次),平均
影響因子4.279,篇均被引頻次1.28次/ 篇,影響因子5,以上的論文121篇、3以上的論文已達317篇,在GPCR、化學蛋白質組學研究、分析動力學模擬、新型結構、新技術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首次解析P2Y12與激動劑和拮抗劑複合物的晶體結構,為新型抗血栓藥物的研發提供了重要基礎,兩篇論文於2014年5月1日同期在Nature刊出後即被
新華社、
路透社等國內外媒體報導。
2014年,上海藥物研究所共有在研項目425項,其中承擔國家重大科技專項課題44項,主持(或承擔)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畫(973計畫) 和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畫項目15項、承擔( 或參加) 課題8項,主持(或承擔)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863計畫) 項目5項,主持(或承擔)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6項、面上項目73項、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8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畫重點項目2項,主持(或承擔) 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課題1項,主持(或承擔) 院重點部署項目2項,承擔重點國際合作項目2項。
2014年,上海藥物所共申請專利98項,共獲專利授權40項,其中有國內專利33項,國外專利7項,獲商標註冊1項。
學術期刊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
中國藥理學報》)創刊於2000年,月刊, 目前被PubMed收錄, 被SCI收錄,其研究領域為:藥理學。是中國藥理學及藥學領域唯一被收錄至科學引文索引(SCI) 的學術期刊,其影響因子(if) 為2.468。
《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亞洲男科學雜誌》)創刊年於1999年,是中國重要的洲際學會國際性會刊,影響因子為2.530,在國際男科學領域期刊排名第三,在國內臨床醫學領域SCI期刊榜排名第一。
此外,研究所還主辦科普雜誌《家庭用藥》。
人才培養
學科建設
根據2016年3月研究所官網顯示,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生培養工作開始於1955年,是中國科學院研究生培養工作開展最早的單位之一。1981年被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首批有機化學專業、藥理學專業碩士、博士學位及微生物學專業碩士學位授予單位。1994年被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開展自行審定、審批博士生指導教師”的試點單位。1996年,在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組織的全國有機化學專業博士學位論文抽查評比中,研究所名列第二。1998年被
中國科學院批准為博士生重點培養基地。2000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獲得藥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點。
截至2014年底,上海藥物所共有一級學科博士研究生培養點1個,一級學科碩士研究生培養點1個,博士後流動站2個。
博士後流動站:化學、藥學
一級學科博士研究生培養點:藥學
一級學科碩士研究生培養點:藥學
教學成果
截至2014年底,上海藥物所共有在站博士後37人,在讀研究生458人,博士研究生237名,碩士研究生221名。數十年來研究所已招收研究生共1500多名,已有1100多名研究生畢業並獲得學位,其中獲得博士學位的700多名,碩士學位的400多名。
姓名 | 導師 | 名稱 | 獲獎時間 |
---|
| 蔣華良 | 老年痴呆相關蛋白靶標結構與功能關係的分子動力學模擬研究 | 2006 |
| 丁鍵 | 沙爾威辛抗腫瘤多藥耐藥分子機制及耐藥特性研究 | 2004 |
文化傳統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標識如右圖所示:
釋義:1.標識以象徵生命的綠色為基礎,以藥物研究所化學、生物學兩大學科以及實驗技術為要素,以中國書法的用筆為表現形態,主要含義:
2.構圖兩側呈環形運動狀,象徵在藥物研究領域化學與生物學的不斷發展與融合。
3.環形兩葉互補,疊化出燒杯形狀,並在中央形成水滴狀,代表了實驗技術,寓意藥物研究有效成分的發現與研究。
4.用中國書法的流暢與動感構成圖案,象徵中國傳統中藥與現代科學技術的結合以及提高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創新藥物研究的信心與能力。
5.以抽象的構圖,賦予標識豐富的內涵與想像,與藥物所悠久的歷史相呼應,且簡潔而富有時代感,具有較強的個性。
機構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 | 姓名 |
---|
所長 | 蔣華良 |
黨委書記、副所長 | 耿美玉 |
副所長 | 李佳、葉陽 |
副所長、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 厲駿 |
資料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