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本市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以下簡稱“慢性病”)防治工作,降低疾病負擔,提高居民健康期望壽命,根據《“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國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年)》《國民營養計畫(2017-2030年)》和《“健康上海2030”規劃綱要》,結合本市慢性病流行和防治狀況,制定本規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海市防治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中長期規劃(2018-2030年)
- 發布日期:2018-8-28
- 發布文號:滬府辦發〔2018〕28號
- 發布機構: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為進一步加強本市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以下簡稱“慢性病”)防治工作,降低疾病負擔,提高居民健康期望壽命,根據《“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國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年)》《國民營養計畫(2017-2030年)》和《“健康上海2030”規劃綱要》,結合本市慢性病流行和防治狀況,制定本規劃。
為進一步加強本市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以下簡稱“慢性病”)防治工作,降低疾病負擔,提高居民健康期望壽命,根據《“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國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年)》《國民營養計畫(2017-203...
《上海市心腦血管急性事件登記報告辦法》是為了建立健全心腦血管急性事件登記和報告制度,掌握本市心腦血管急性事件發病水平和變化趨勢,為制定心腦血管疾病預防控制政策和防治措施提供科學依據,依據《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健康上海行動(2019-2030年)》《上海市防治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中長期規劃(2018-2030年)》...
5.重大慢性病過早死亡率:70歲之前死於心腦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糖尿病等4類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死亡率。該指標已作為《“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十三五”衛生與健康規劃》和《中國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年)》的規劃目標。6.常見惡性腫瘤診斷時早期比例:某年度發病率前10位的新發...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中國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年)的通知》是為貫徹執行《中國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年)》經國務院同意印發的通知。由國務院辦公廳於2017年1月22日印發並實施。中文名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中國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年)的通知 發布機構 ...
《“健康上海”2030規劃綱要》實施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在全市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健康上海建設有序推進,取得明顯進展。市民健康生活方式日益普及,本市健康服務能力穩步提高,健康保障體系更加完善,健康環境持續改善,健康產業進一步發展。2018年,人均預期壽命已達83.63歲,嬰兒死亡率、孕產婦死亡率分別下降到...
五、繼續加強慢病防治、精神衛生和健康教育工作 16.啟動開展衛生部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綜合防控示範市建設工作。實施《上海市預防和控制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中長期規劃(2001年-2015年)》第二輪中期評估。修訂完善社區慢病防治相關工作指南和規範。完成慢性病危險因素監測、營養與相關健康狀況監測、癌症早診早治等中央補助地方...
《中國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年)》已經國務院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國務院辦公廳 2017年1月22日 (此件公開發布)規劃內容 中國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年)為加強慢性病防治工作,降低疾病負擔,提高居民健康期望壽命,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依據《“健康中國2030”規劃...
(三)負責疾病預防控制工作,協調有關部門對重大疾病實施防控和干預。制訂並組織實施本區傳染病和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防治規劃。強化預警機制,防止和控制疫情的暴發和蔓延,並組織相應的健康服務與管理。組織開展全民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倡導健康生活方式。(四)負責本區衛生應急工作,編制應急預案,負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加強職業病防治機構建設。建立健全“兩級政府、三級管理、四級網路”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加強食品安全風險預測預警和突發事件處置能力建設。加強與衛生監督需求相匹配的技術支撐能力建設。(二)醫療服務體系:讓居民得到便捷適宜的醫療服務 1、完善醫療資源規劃和配置。堅持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為主體,營利性醫療機構為補充...
(二)負責制訂本區傳染病和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治規劃,協調有關部門對重大疾病實施防控和干預;依法監測傳染病,逐步增加和完善對部分慢性非傳染病疾病的監測,強化預警機制;開展衛生和計畫生育工作宣傳,組織實施全民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三)負責制訂並組織實施本區初級衛生保健、社區衛生和計畫生育發展計畫,...
慢性病是指不構成傳染、具有長期積累形成疾病形態損害的疾病的總稱。一旦防治不及,會造成經濟、生命等方面的危害。是影響中國人民民眾健康的主要疾病。定義 慢性病全稱是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不是特指某種疾病,而是對一類起病隱匿,病程長且病情遷延不愈,缺乏確切的傳染性生物病因證據,病因複雜,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確認...
第二十七條 國家衛生計生委負責示範區建設工作的組織實施,加強有關部門間協同配合,根據全國慢性病防治中長期規劃要求和示範區建設進度,確定各省(區、市)示範區建設任務,組織相關部門及專家對申報材料進行審核,開展現場調研和技術評估,確定國家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負責承擔示範區建設日常管理...
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老齡工作的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上海市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上海市養老服務條例》《“健康上海2030”規劃綱要》等制定的規劃。
以提升職業素養和人文精神為重點,以提高綜合能力為核心,著重推進衛生領域領軍人才培養工程、優秀學科帶頭人培養工程、優秀青年人才培養工程,引進和培養一批具有國際一流醫學水平,具備科技創新和知識創新能力的中、西醫臨床專業技術人才;建設一支掌握本地區主要傳染病及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流行病學特點及防治技術的公共衛生...
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的深入發展,以及人口快速老齡化,將帶來新的挑戰;一些傳染病和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還嚴重威脅人民民眾健康;環境污染、職業危害、食品與藥品安全等公共衛生問題進一步凸顯,使我國發展醫療衛生事業的任務更加艱巨,加強醫藥衛生人才隊伍建設迫在眉睫。因此,必須加快實施人才強衛戰略,...
結合我國人口健康狀況和疾病防控要求,推進重點人群和重點疾病的科普宣傳,努力在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治、重大傳染病防治、基層和社區常見多發病防治、重大公共衛生等領域開展科普工作。充分利用現代新傳媒手段,採取有效措施開展科普活動,促進醫學科技資源科普化。在科技活動周、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科普日、世界人口日、世界...
5.醫學工程技術。發展新型電磁功能檢測分析技術、高解析度醫學成像技術、分子生物醫學診斷技術、醫用植入/介入體技術,基於多模態融合影像介導的個體化手術規劃、導航、定位技術等,以及將現代科學與傳統醫學理論結合的中醫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等。(二)重視基礎研究,解決科學問題。以解決人體健康和疾病防治的關鍵科學問題為...
《國務院關於印發“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的通知》是為貫徹執行《“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印發的通知,由國務院於2016年7月28日印發並實施。政策全文 國務院關於印發 “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的通知 國發〔2016〕4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現將《“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
(三)負責制定並組織實施區傳染病和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防治規劃、免疫規劃及措施,依法監測傳染病,建立預警機制,防止和控制疫情的爆發和蔓延,組織開展全民健康教育與促進;研究制定區婦幼衛生規劃,負責婦幼保健綜合管理和監督,促進婦幼衛生事業發展。(四)負責浦東區衛生應急工作,編制區衛生應急預案和制定衛生應急...
該中心實現智庫與學術機構的優勢互補,構建衛生與健康專業國際智庫平台,旨在預測衛生與健康問題的規模與範疇,探索衛生與健康服務的社會策略,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系統化的科學依據,重點致力於衛生與健康經濟學、社會學等跨學科研究與實踐,具體研究糖尿病、阿爾茨海默病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防治政策及機制,加強國際衛生與...
肝炎、結核病、愛滋病等重大傳染病防控形勢仍然嚴峻,精神衛生、職業健康、地方病等方面問題不容忽視。為堅持預防為主,把預防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積極有效應對當前突出健康問題,必須關口前移,採取有效干預措施,細化落實《“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對普及健康生活、最佳化健康服務、建設健康環境等部署,聚焦當前和今後一...
2007年國家免疫規劃疫苗增加到14種,預防15種傳染病。愛滋病、結核病、血吸蟲病等重大傳染病和地方病防治重大進展,初步遏制愛滋病的蔓延勢頭,結核病控制策略覆蓋達到100%,血吸蟲病疫情降至歷史最低水平。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治工作逐步規範,精神衛生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區)和國家衛生鎮(縣)活動...
《普通高等學校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是為貫徹落實《“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對學校健康教育提出的工作要求,加強高校健康教育,提高高校學生健康素養和體質健康水平而制定的法規,2017年6月14日,《普通高等學校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由教育部發布,自2017年6月14日實行。政策全文 教育部關於印發《普通高等學校健康教育指導...
(五)疾病預防控制處(省衛生應急辦公室、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辦公室)擬訂重大疾病、地方病、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及與公共衛生相關疾病的防治規劃、國家免疾規劃並組織實施;擬訂全省疾病控制機構建設規劃和基層防保組織工作規範並組織實施;指導和協調全省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承擔法定傳染病疫情報告管理工作。依法承擔有關...
活動內容將聚焦主題,並結合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的癌症防控措施建議,開展科普宣傳、患者教育、媒體訪談等宣教活動,以推動我國癌症防控事業的發展。重點宣傳內容包括:(1)回響聯合國“全民健康全覆蓋政治宣言”,推動腫瘤醫療服務人人可及;(2)在全球範圍內加大力度消除HPV感染所致的宮頸癌。 2021年的活動主題為:...
1997年,中國政府採納科學家的建議,決定製定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開展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的重點基礎研究。這是中國加強基礎研究、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的重大戰略舉措。973計畫的實施,實現了國家需求導向的基礎研究的部署,建立了自由探索和國家需求導向“雙力驅動”的基礎研究資助體系,完善了基礎研究布局。自1998年實施以來...
疾病預防控制科(衛生應急辦公室):(一)負責疾病預防控制工作,擬定實施重大疾病防治規劃,擬訂全區免疫規劃及方案,協調有關部門對重大疾病實施防控與干預。管理傳染病、地方病、慢性非傳染病及寄生蟲病的防治,組織或指導對不明原因疾病、新發疾病的調查。開展健康危險因素監測與控制。(二)負責衛生應急工作,擬訂...
擬訂全縣傳染病、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及與公共衛生相關疾病的防治規劃、免疫規劃和干預措施並組織實施;完善疾病防控體系,防止、控制疾病的發生和疫情的蔓延;組織對重大傳染病及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綜合防治;開展疾病監測,做好預警預測,實施突發急性傳染病的防控和應急措施;負責傳染病疫情信息的報送工作;擬訂全縣衛生健康...
曾獲“《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2006一2020)》戰略研究重要貢獻獎”及201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等榮譽。2017年人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並獲評“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018年人選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兼任國際癌症登記協會執委會亞洲區代表、世界衛生組織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預防與控制協調機制工作組...
組織實施對突發急性傳染病防控和應急措施。對重大災害、事故等組織實施緊急醫學救援。(五)基層衛生健康股。擬定並組織實施重大疾病、地方病、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等防治規劃,實施國家免疫規劃。推進婦幼健康服務體系建設及業務工作,指導婦幼衛生、出生缺陷防治、嬰幼兒早期發展、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管理和生育技術服務工作。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