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設施農業現代化提升行動方案(2024-2027年)

《上海市設施農業現代化提升行動方案(2024-2027年)》是為貫徹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學習運用“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經驗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發展現代設施農業的決策部署,按照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自然資源部《全國現代設施農業建設規劃(2023-2030年)》和《農業農村部關於發展現代設施農業的指導意見》《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於印發<設施農業現代化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要求,大力推進上海市設施農業現代化提升工作制定的方案。由上海市農業農村委員會、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上海市財政局、上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於2024年5月14日印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海市設施農業現代化提升行動方案(2024-2027年)
  • 印發機關:上海市農業農村委員會、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上海市財政局、上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
  • 印發日期:2024年5月14日
  • 發文字號:滬農委〔2024〕126號
印發信息,方案全文,

印發信息

關於印發《上海市設施農業現代化提升行動方案(2024-2027年)》的通知
滬農委〔2024〕126號
各涉農區人民政府,市政府有關委、辦、局,各相關單位:
  根據市委、市政府關於發展現代設施農業的總體部署,依據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自然資源部《全國現代設施農業建設規劃(2023-2030 年)》,市農業農村委、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規劃資源局制定了《上海市設施農業現代化提升行動方案(2024-2027年)》,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上海市農業農村委員會 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上海市財政局 上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
  2024年5月14日

方案全文

上海市設施農業現代化提升行動方案(2024-2027年)
  為貫徹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學習運用“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經驗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發展現代設施農業的決策部署,按照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自然資源部《全國現代設施農業建設規劃(2023-2030年)》和《農業農村部關於發展現代設施農業的指導意見》《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於印發<設施農業現代化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要求,大力推進上海市設施農業現代化提升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目標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樹立大食物觀,科學規劃、綜合施策,強化科技創新策源和高端示範引領,重點建設現代設施農業引領區,發展高科技、高品質、高附加值現代設施農業,促進都市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征程中上海農業積極發揮示範帶動作用。至2025年,全市設施農業生產效能和產量進一步提升,地產綠色優質農產品占比達到75%。至2027年,設施農業建設作為農業現代化的標誌性工程取得明顯進展,努力實現“27-20”目標(地產農產品綜合自給率提高到27%,現代設施農業率先實現“零碳排放零污染”),地產綠色優質農產品占比提高到78%以上,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保供基礎進一步夯實,綠色生態發展模式進一步完善,現代設施裝備和生產效率達到世界先進、全國領先水平,示範服務全國。
  ——設施生產能力提高。現代設施農業裝備水平提升,設施生產比例進一步提高。至2025年,設施農業生產信息化率65%,設施菜田綠葉菜機械化率45%,設施畜牧養殖機械化率80%,設施漁業機械化率52%,設施蔬菜產量占比50%,設施漁業產量占比82%。至2027年,設施農業生產信息化率70%,設施菜田綠葉菜機械化率52%,設施畜牧養殖機械化率83%,設施漁業機械化率55%,設施蔬菜產量占比 55%,設施漁業產量占比85%。
  ——生態綠色循環發展。現代設施農業生態綠色發展全面推進,資源循環利用水平進一步增強,至2025年,規劃規模化水產養殖場尾水排放達到管控標準,畜禽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100%,綠色食品認證率提升至33%。至2027年,設施農業綠色能源占比16%,單位面積碳排放降低25%,綠色食品認證率提升至35%。
  ——建設風貌融合提升。現代設施農業建設充分聯動鄉村發展,與自然環境有機融合,與周邊風貌高度契合,進一步帶動農業投資、拉動農村內需、激發鄉村活力、促進農民增收,充分彰顯鄉村的經濟價值、生態價值、社會價值、文化價值,形成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相得益彰的鄉村風貌。
  二、重點行動
  (一)規劃建設現代設施農業引領區。強化頂層設計,科學系統謀劃,大力推動實施,規劃建設一批現代設施農業引領區,形成“12+X+1”的示範空間,即12個現代設施農業片區、若干現代設施農業科創支撐空間和橫沙新洲現代農業產業園,著力發展高端、精品、品牌農業。加快推進現代設施農業引領區建設,至2025年重點建設先行啟動區域,各引領區重點建設1-2個高科技農業項目。在浦東、奉賢、松江和崇明等區域,建設現代設施農業科創平台,集中打造現代設施農業生產和科創示範場景。有機連結生產、生態、生活空間和城鄉空間,探索超大城市城鄉融合、可持續發展新路徑新範式。至2027年,現代設施農業引領區建設成效顯現,形成鄉村高質量發展新引擎,帶動全市面上設施農業現代化提升,打造中國式現代化農業農村的“上海樣板”。(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委、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規劃資源局、市經濟信息化委、各涉農區政府)
  (二)聚力開展現代設施農業科技攻關。發揮超大城市科技、人才、金融等要素集聚優勢,聚焦關鍵環節和短板弱項,強化自主創新和技術集成。依託現代設施農業引領區建設,在現代設施農業專用品種選育、智慧型裝備研發、智慧型溫室建造等領域,形成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技術成果。匯聚本市及長三角科研資源,推動跨界融合與技術集成,打造現代設施農業科創平台,推動設施農業新技術和新產品的引進與孵化。創新現代設施農業科創模式,強化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加快成果轉化和示範套用。支持本市涉農科創企業做大做強,在相關領域培育1-2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促進形成現代設施農業“科技+服務”產業模式,加強成熟技術、生產模式的示範推廣,輻射服務全國。(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委、市科委、市經濟信息化委、各涉農區政府)
  (三)強化促進現代設施農業綠色低碳轉型。堅持綠色是農業的底色、生態是農業的底盤,推動現代設施農業全產業鏈、全生命周期綠色低碳發展。促進資源集約節約利用,鼓勵現代設施農業引領區推進種養結合生產,推動種養循環。探索設施農業能源利用新模式,綜合利用光伏、風電、生物質能、地熱能、熱電聯產等清潔能源以及新型儲能,發展綠色低碳的農業能源利用模式。按照“能建盡建”原則,重點在現代設施農業引領區,結合農業設施一體化,因地制宜推進光伏發電,推動漁光互補、農光互補等農業光伏+項目建設。推進沼氣發電,探索發電廠餘熱和氫能綜合利用。推動設施農業節能減排。推進溫室大棚節能改造和綠色建設,著力降低能耗。加快“固碳減排”“生態低碳”新技術和新裝備在設施農業領域的研發與推廣套用。探索建設1-2個現代設施農業“雙零”示範區。(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委、市水務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化委、市生態環境局、各涉農區政府)
  (四)全面推動現代設施種植業高質高效發展。聚焦增強“菜籃子”穩產保供能力,實施設施種植業現代化提升行動,提高生產效益和產品競爭力。打造現代設施種植示範引領樣板,至2025年重點在現代設施農業引領區建設3-4個現代設施蔬菜項目,至2027年建設周年生產、裝備先進、智慧型調控、高質高效的智慧型溫室和植物工廠,推進規模化、產業化生產,形成現代設施種植示範園。加快高標準設施菜田改造建設,統籌存量改造和新增建設,至2025年提升改造高標準設施菜田1萬畝,以綠葉菜核心基地為重點,推進老舊設施菜田提升改造,建設節能宜機的連棟型高標準設施菜田。至2027年累計提升改造2萬畝,推動設施菜田機械化、數位化、智慧型化轉型。推進其他種植業生產設施提升。改造提升水果、花卉等生產基地老舊低效設施設備,建設宜機化、智慧型化、標準化連棟型溫室,提高特色經濟作物產品質量和抗風險生產能力。(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委、市財政局、各涉農區政府)
  (五)加快推進現代設施畜牧業改造建設。強化生豬等主要畜禽產品保供能力,發展規模化、集約化、機械化、智慧型化養殖,加快構建高質高效畜禽設施養殖模式。結合現代設施農業引領區建設,在橫沙新洲現代農業產業園、崇明區等區域建設現代設施養殖場,集成先進養殖設施設備和管理技術。重點推進松江區種養結合家庭農場整合提升,建設立體多層規模化種養結合家庭農場。推進光明集團所屬牧場歸併整合,建設奶牛智慧牧場。提升改造一批符合規劃環保要求、基礎設施老化的養殖場,通過項目支持,推動高效養殖成套設施設備的套用。至2025年,重點建設1-2個立體多層養豬場、1個智慧牧場。至2027年,重點建設2-3個立體多層養豬場、2-3個現代設施畜禽養殖場。(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委、市財政局、市規劃資源局、市生態環境局、各涉農區政府)
  (六)整體促進現代設施漁業最佳化提升。以擴產能、調結構、優布局為導向,促進設施漁業現代化提升。推進水產養殖場現代設施改造和建設。點狀布局工廠化養殖車間,推進高標準設施養殖模式,配備智慧型化養殖管理系統等設施設備。研究池塘—工廠化接力養殖模式,以梯度飼養提高養殖效率。加大池塘養殖場改造力度,提升改造進排水系統、智慧型化養殖系統等設施設備。探索深遠海設施養殖,研究適合本市的魚類深遠海設施養殖工業化高效生產模式。至2025年,打造1個南美白對蝦無人化設施養殖基地。至2027年,試點建設1個工廠化智慧型化水產養殖基地,提升3-5個池塘養殖設施基地。最佳化提升漁港基礎設施配套。以橫沙漁港為核心,吸引更多優質遠洋水產品捕撈船到港卸貨;培育深遠海養殖產品加工、暫養和集散功能,建設集水產品交易與加工、冷鏈物流、休閒漁業等功能的漁港經濟區。(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委、市財政局、市生態環境局、市水務局、市交通委、市規劃資源局、長興島管委會、各涉農區政府)
  (七)著力推動現代設施農業全產業鏈建設。因地制宜,培育壯大現代設施農業全產業鏈。高質量推動品種培育和集約化育苗,結合現代設施農業引領區建設,打造現代種業企業孵化園,推進品種培育、良種繁育、材料創製及產業化套用等聯合攻關;重點圍繞水稻生產大鎮等,建設一批水稻育秧育苗中心,提升集約化育秧(苗)覆蓋率。高起點布局農產品加工倉儲保鮮設施,圍繞現代設施農業引領區主導產業發展需求,布局一批先進的產地初加工和倉儲保鮮設施。高水平建設區域性農產品集採集配中心,依託現代設施農業引領區、現代農業產業園和農業產業強鎮等,配套建設3個區域性農產品集採集配中心。高品質打造市場品牌,支持設施農業與生鮮電商合作共贏,加大直采直供、連鎖經營力度,創響一批品質過硬、特色突出、競爭力強的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促進設施農業產品優質優價。(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委、市財政局、市商務委、市規劃資源局、各涉農區政府)
  (八)大力促進現代設施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最佳化設施裝備管理運維,提高專業化服務水平,推動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提升糧食產地烘乾水平,聚焦糧食等主要農作物生產,推進產地烘乾和低溫冷藏等老舊設施裝備更新換代、智慧型升級、清潔能源改造。至2025年,全市糧食產地烘乾能力達90%以上。至2027年,提升至93%以上。提升農機社會化服務水平,遴選認定和培育建設一批平急兩用的區域性農機社會化服務中心,在引領區創建農機社會化服務套用場景,促進社會化服務水平和應急救災能力提升。提升生產設施運營管理水平,完善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等設施市場化運營模式,率先推進現代設施農業引領區倉儲冷鏈物流數位化管理,實現地產主要農產品冷藏保鮮倉儲設施、運輸設備等動態管理,提升倉儲冷鏈設施利用率和周轉能力。(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委、市糧食物資儲備局、市財政局、各涉農區政府)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建立農業農村、發展改革、財政、規劃資源、水務、經濟信息化等部門間的協調工作機制,在市農業農村委成立工作推進組,推進實施設施農業現代化提升行動。建立市區聯動、區負總責、各方參與的協同工作機制,由各涉農區政府負責具體落實,每年制定並上報設施農業現代化提升年度行動計畫,實行掛圖作戰。組織開展監測評估,督導推進設施農業現代化提升工作。(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委、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規劃資源局、市經濟信息化委、市水務局、各涉農區政府)
  (二)強化規劃用地支撐。編制現代設施農業引領區建設方案和國土空間相關規劃,對現代設施農業引領區建設用地和設施農用地的規劃空間予以保障。建立現代設施農業項目庫制度,實施年度計畫管理,保障現代設施農業項目相關用地需求。用好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政策工具,細化落實現代設施農業規劃用地支持政策,創新適應超大城市特點的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模式,推進耕地集中連片,發展現代設施農業。(責任單位:市規劃資源局、市農業農村委、各涉農區政府)
  (三)強化投入保障。統籌用好各類涉農財政資金,加大對農業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積極引導各類基金重點支持現代設施農業發展。鼓勵金融機構創新產品和服務,加大對現代設施農業重大項目的中長期信貸支持。支持保險機構創新保險產品和服務,構建現代設施農業保險產品體系。將現代設施農業項目納入貸款擔保、貼息貼費政策範圍,激勵社會資本投入現代設施農業建設。(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農業農村委、各涉農區政府)
  (四)強化人才引育。充分利用本市高層次人才引進計畫,加快吸引一批設施農業領域領軍拔尖人才。支持設施農業領域優秀人才申報本市“東方英才”等各類人才計畫,加大人才激勵、項目扶持力度。支持設施農業創新創業和龍頭經營主體納入人才引進重點機構,支持緊缺急需人才落戶。支持完善設施農業領域職業技能認定和職稱評審制度。加強科技特派員隊伍建設,圍繞現代設施農業相關科技需求,強化科技特派員在產業提質增效方面的支撐保障作用。探索建立企業、高校、科研院所聯合培養機制,培育現代設施農業經營管理和生產技術人才。(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委、市人社局、市教委、市科委、各涉農區政府)
  (五)強化宣傳推介。圍繞現代設施農業全產業鏈,瞄準產業能級高、行業影響力大、綠色低碳發展理念強的行業龍頭、獨角獸、單項冠軍、專精特新企業等主體,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鼓勵引導國有大中型企業等市場主體參與現代設施農業引領區建設和運行。充分挖掘典型範例和經驗做法,推廣展示現代設施農業的新技術、新裝備和新模式。運用報刊、網際網路等全媒體,依託中國農民豐收節、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等活動進行廣泛宣傳,營造全社會共同關注、積極支持現代設施農業建設的良好氛圍。(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委、市國資委、各涉農區政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