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口位於今陝西省武功縣段家灣倒虹帶,是昔日成國渠、漆水、湋水三水交匯地帶,是古代關中地區重要的水利樞紐。隨著漆渭漕運功能的下降,今廢之。史載漢建元六年(前135年),當時,“百萬勞役築茂陵”的工程開工不到五年,朝廷為了讓西北和西南的築陵材料能夠借用船隻順利通過渭水,安全運抵長寧貯料場,在不惜花費巨資的情況下,打通了長寧經邰封里,到漆水河邊的陸路道路。又根據漆水南流注入渭河的實際,動用大批人力在漆水河以西,開挖了一條東西長約六公里,渠寬槽深的人工河流與渭河對接,從而將滔滔渭水引入漆河。並在漆水河以南的險要地段,巧妙地栽木樁、築大壩,使峽谷形成了近百頃寬廣的水面,解決了貨船因渭河水急浪大,無法靠岸的問題。那時人們就給這能停船卸貨的地方就叫做三江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江口
- 地理位置:陝西省武功縣段家灣倒虹帶
- 作用:古代關中地區重要的水利樞紐
- 相關詩文:成國渠六門堰
簡介,相關詩歌,
簡介
唐鹹亨三年(672)開升源渠,引千水上鳳翔原、寶雞周原東流,經岐山、扶風至武功六門堰與成國渠匯流,過漆水河後升原渠在成國渠以南東流,經興平縣城南,於鹹陽入渭。此渠在六門堰以西為新開灌區,以東為成國渠灌區。
明成化二十年(1484),由陝西參政謝綬督工修建。自寶雞縣閻家營作堰開通濟渠,引渭水東流,經岐山、眉縣、扶風至武功三江口,東西長210里,灌溉農田1160頃。此渠是恢復成國渠漆水河西渠段的一次整修改造。
相關詩歌
成國渠六門堰
作者:史若虛
漆沮泠泠下河關,①
山色蒼蒼舊容顏。
六斗門水通未央,②
三江口里泛舟船。③
還鄉英主遺舊跡,④
荷鋤蒼生飢還憐。
而今小康幸福路,
終需水利功逾前!
注 ①漆沮水見上,均在武功入渭,同下潼關入河。
②漢武成國渠旨在漕運灌田,入唐稱“升原渠”,《元和志》稱“通船至京故城”,即今鹹陽漢長安城遺址。
③三江指漆、湋水及成國渠。三江口即今川口至段家彎漆水河段,此地名至清嘉慶十八年(1814)猶存於武功圖籍中。
④唐史,《通鑑》記太宗李世民幸武功“故宅”僅2次,考較太宗詩作,不應少於四次。太宗在武功縣遺址甚多,歷歷清楚。
武功縣歷史文化遺蹟一覽表 | |||
---|---|---|---|
陝西省 重點文物 保護單位 | 古遺址 | ||
古墓葬 | |||
古建築 | |||
陝西省非物質 文化保護遺產 | 民俗 | ◆蘇慧織回文與武功民間送手絹風俗 | |
民間文學 | ◆農業始祖后稷傳說 | ||
傳統手藝工藝 | |||
市、縣級 重點文物 保護單位 及其它 | 古遺址 | 新石器時代 | |
周 代 | |||
其 他 | |||
墓、祠 | |||
建 築 | |||
亭、驛 | |||
寺、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