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門堰

六門堰,位於古代武功(今陝西武功縣段家灣倒虹一帶)西的灌溉工程,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水利灌溉工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六門堰
  • 地點:古代武功
  • 類型:水利灌溉工程
  • 功能:過溝和泄水
修建背景,歷史沿革,河南鄧縣六門堰,

修建背景

作為西漢王朝三大渠系程之一的成國渠在歷史上發揮過重要作用。
從東漢末到三國兩晉南北朝,由於政局動盪不安,關中農田水利,或無暇維修,或遭戰爭破壞,處於衰敝狀態。其中因為曹魏和西魏的經營,只有成國渠繼續得到發展。 關中是曹魏對蜀戰爭的基地,在這裡駐有重兵,它從軍糧和漕運的需要出發,對成國渠進行了兩次擴建。
第一次在魏明帝太和二年(公元228年),魏臻首先將成國渠由郿縣向西伸展到寶雞,伸長渠道100多里。這一段新渠以渭水上游主要支流汧水(千水)為水源。
第二次在魏明帝青龍元年(公元233年),在司馬懿主持下,又將成國渠向東伸展100多里,到涇水入渭附近。
西魏立國關中,帝祚雖然很短,只有22年(公元535——556年),但為了保證必要的糧食生產,在文帝大統十三年(公元547年),在武功西面築六門堰,匯集渭河以北一些小水補充成國渠的水量,並且解決成國渠橫跨漆水的工程難題。這一工程措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他標誌著古人在治水方略上的巨大創新。
六門堰這一過溝建築物其功能相當於今天的渠庫結合工程,具有過溝和泄水的功能,是成國渠的咽喉工程。其中的堰用以連通過溝渠道,門用以排瀉漆水。經過兩魏時期的施工,成國渠的溉田面積雖然仍未超過鄭白渠,但它已成為關中最長的灌渠了。 六門堰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建成的。

歷史沿革

西魏大統十三年(公元547年)湋水與漆水河交匯的三江口建“六門堰”,因有六座控制閘門而得名。
唐代對成國渠又進行過多次整修,並把六門堰視為中樞,屢加修治。
貞觀年間(627-649)“役九州夫匠,重修六門堰”曾花大力氣進行重修,且取得了成功。
高宗永徽四年(653)、武則天聖歷年間(698~699)、久視元年(700)均對六門堰作過整修。
唐代宗大曆六年(公元771年)大修。
唐懿宗鹹通十一年(870年)因六門堰工程損壞已有二十多年,導致成國渠未能發揮灌溉效益。灌區農田仍舊“歲以水籍為稅”,當地百姓要求政府貸款用作修堰經費,承諾“候水通流,追利戶錢以還”,並得到皇帝的支持。
遂於鹹通十三年(公元872年)大修。
當時它匯合渭北的湋川、漠谷、香谷、武安四水,下通成國渠。號稱灌溉武功、金城(今興平鹹陽等縣農田2萬餘頃。
唐《水部式》中載有六門堰的灌溉管理制度。
以後六門堰逐漸湮廢。
北宋熙寧五年(公元1072年)提舉沈披乞復修六門堰,於渠南200步修土洞,以木為門,回改河流。但未能成功。
之後,隨著成國渠的廢棄,六門堰也失去了原有功能。

河南鄧縣六門堰

古代水利工程。一名六門陂。在今河南鄧縣西。西漢元帝時南陽太守召信臣主持修築;平帝時更開三門,為六石門,利用湍水溉田,達五千餘頃。西晉太康時鎮南將軍杜預復加修治,大為民利。
【五壟 六門】《周地圖記》曰:五壟山有五梁,漢延相接,曰六門堰。西三裏擁湍,邵信臣所作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