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生理學(人體生理學分支名)

運動生理學(人體生理學分支名)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運動生理學是體育科學基礎學科之一,是人體生理學的一個分支。

人體生理學是研究人體機能活動規律的科學;運動生理學研究人體在體育活動和運動訓練影響下結構和機能的變化,研究人體在運動過程中機能變化的規律,以及形成和發展運動技能的生理學規律,探討人體運動能力發展和完善的生理學機理,論證並確立各種科學的訓練制度和訓練方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運動生理學
  • 類型:體育科學
  • 屬性基礎學科
  • 研究方向:在體育活動影響下結構機能的變化
對象和任務,研究方法,相關學科關係,產生,相關圖書信息,圖書信息,內容簡介,圖書章節,圖書信息,內容簡介,目錄,

對象和任務

運動生理學以正常人體為研究對象,研究人體對運動的反應和適應。它的任務是:在正確認識人體機能活動基本規律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體育運動對人體機能發展變化的影響;闡明體育教學運動訓練過程的生理學原理;掌握不同年齡、性別,不同運動項目和不同訓練水平運動員的生理特點,從而能科學地組織體育教學,指導體育鍛鍊和運動訓練,更好地為體育實踐服務。

研究方法

運動生理學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通過實驗,在人工創造的條件下,使一定的生理現象按所要求的時間和空間正常出現,藉以觀察和分析機能活動變化的過程及其因果關係。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實驗手段有了很大的改進,肌肉活檢、電鏡觀察、微電極生理和超微分析等技術已把運動生理學的研究帶進以分子為基礎的微觀世界;另一方面,多種生理現象又可通過換能、遙測、多導記錄,在不影響人體運動狀態的條件下獲得實驗數據,利用電腦記憶、系統處理、綜合分析,使動態的和整體水平的研究也達到了新的高度。同時,動物實驗也是運動生理學實驗中不可缺少的方法。

相關學科關係

人體的機能和形態是密切聯繫的,因此學習運動生理學不但要從人體生理學入手,還需要掌握人體解剖學、生物化學、運動力學運動醫學等基本知識;只有和這些相關學科相互配合,進行綜合、系統研究,才能達到更好的研究效果。

產生

運動生理學的研究始於十九世紀末。義大利的A。莫索於1892年發表了有關肌肉收縮的理論。隨後,法國的F。拉格朗熱於1889年出版了《不同年齡人身體鍛鍊的生理學》。此外,英國的F。A。班布里奇和A。V。希爾等人的研究和著作都為運動生理學奠定了基礎。其中,尤以A。V希爾所進行的系統研究貢獻最大。美國的P。V卡波維奇瑞典的P。O。阿斯特蘭德、蘇聯的A。H克列斯托夫尼科夫、H。B。濟姆金、B。C。法爾費利、H。H,亞科夫列夫和日本的豬飼道夫等人的研究工作,都為運動生理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中國的生理工作者程瀚章、蔡翹等人曾先後編著過《運動生理學》。1951年,趙敏學編著了《實用運動生理學》。

相關圖書信息

圖書信息

書 名: 運動生理學
運動生理學
作 者:鄧樹勛 王健 喬德才
出版時間: 2009年06月
ISBN: 9787040267242
開本: 16開
定價: 32.80 元

內容簡介

《運動生理學(第2版)》內容簡介:主要包括三部分,運動生理學基礎,競技運動生理學,健身運動生理學。

圖書章節

緒論
第一篇 運動生理學基礎
第一章 運動的能量代謝
第二章 肌肉活動
第三章 軀體運動的神經控制
第四章 運動與內分泌
第五章 血液
第六章 呼吸
第七章 血液循環
第八章 運動與免疫
第九章 酸鹼平衡
第二篇 競技運動生理學
第十章 肌肉力
第十一章 有氧作能力
第十二章 速度和無氧耐力
第十三章 平衡、靈敏與柔韌
第十四章 運動過程中人體機能狀態的變化
第十五章 運動技能學習
第十六章 運動與環境
第三篇 健身運動生理學
第十八章 肥胖與體重控制
第十九章 體適能與運動處方
第二十章 年齡、性別與運動
第二十一章 殘障人與運動
第二十二章 慢性疾病患者與運動
參考文獻
……

圖書信息

·頁碼:214 頁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
·ISBN:9787563308316
·條形碼:9787563308316
·版本:第5版
·裝幀:平裝
·開本:16
·正文語種:中文
·叢書名:普通高等院校體育專業專科主幹課程系列教材

內容簡介

面對21世紀現代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社會對專業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出版反映時代發展特徵、符合高等學校教學需要的教材,與時俱進,也是當前高等學校課程改革的重要任務。教育部對高等學校教材出版選題評審後設立的國家級教材出版目錄,是進一步推進高等學校教材建設並向更高層面發展的重要舉措。我們按教育部對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的出版要求,對列入規劃目錄的《運動生理學》、《運動保健》、《運動解剖學》、《運動訓練》四種教材進行全面修訂或改編,力求使這幾種修編後的教材突顯以下特色:
1.教材結構更趨合理 本次修編,圍繞新世紀體育專業專科層次教育培養的要求和體育課程改革的方向,對原版教材的編寫體系和內容進行適當調整,著重在知識介紹中強化體育理論與體育運動實踐的聯繫,引入按類別劃分課程的新理念,增加相關體育項目內容的介紹,使結構更趨合理。

目錄

第一章 肌肉收縮
第一節 肌肉的細微結構與生理特性
第二節 肌肉的收縮原理
第三節 肌纖維類型與運動能力
第二章 肌肉活動的神經調控
第一節 神經系統概述
第二節 中樞神經系統對軀體運動的調控
第三節 運動技能形成的神經機制
第三章 血液與運動
第一節 血液的組成與特性
第二節 血液的功能
第四章 呼吸與運動
第一節 肺通氣
第二節 氣體交換
第三節 呼吸的調節
第五章血液循環與運動
第一節 心臟的泵血功能
第二節 血壓與血流
第三節 心血管功能的調節
第一節 物質代謝
第二節 能量代謝
第三節 能量平衡與體重控制
第七章 內分泌與運動
第一節 內分泌概述
第二節 激素對運動的反應與適應
第八章 感覺與運動
第一節 感覺功能概述
第二節 某些感覺與運動的關係
第九章 身體素質及其訓練
第一節 力量
第二節 速度
第三節 耐力
第四節 靈敏性與柔韌性
第五節 體適能
第十章 運動中人體生理功能狀態變化的規律
第一節 競技狀態及其調整
第二節 運動性疲勞
第十一章 體育教學與訓練的生理學基礎
第一節 體育教學與訓練的生理學本質與效應
第二節 體育教學與訓練的生理負荷量
第三節 體育教學與訓練效果的生理學評定
第十二章 不同人群的體育鍛鍊特點
第一節 兒童青少年的生理特點與體育鍛鍊
第二節 女子的生理特點與體育運動
第三節 老年人的體育鍛鍊
第十三章 環境與運動
第一節 冷熱環境與運動
第二節 水環境與運動
第三節 高原環境與運動
實驗一 肌肉力量的測定
實驗二 血紅蛋白測定及血型鑑定
實驗三 安靜時和運動時人體心率與動脈血壓的測定
實驗四 人體身體成分的間接測定
實驗五 W170(PWCl70)的測定
實驗六 田徑場估測最大吸氧量
實驗七 心功能指數與哈佛台階指數的測定
實驗八 無氧功率的測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