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越春秋》,東漢趙曄撰,是一部記述春秋戰國時期吳、越兩國史事為主的史學著作。著錄於《隋書·經籍志》和《唐書·經籍志》,皆雲趙曄撰,十二卷。然而今本只有十卷。作品名稱 吳越春秋 作者 趙曄 創作年代 東漢 作品出處 《隋書·經籍志》和《唐書·經籍志》 文學體裁 雜史(一說為小說) ...
讀《吳越春秋》《讀》是唐代貫休所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猶來吳越盡須慚,背德違盟又信讒。宰嚭一言終殺伍,大夫七事只須三。功成獻壽歌飄雪,誰愛扁舟水似藍。今日雄圖又何在,野花香徑鳥喃喃。
隊’)高(‘高’是人名,高隊長)習之教軍士,當世莫勝越女之劍。”《吳越春秋》的作者是東漢時的趙曄,他是紹興人,因此書中記載多抑吳而揚越。元朝的徐天祜為此書作了考證和註解,他說趙曄“去古未甚遠,曄又山陰人,故綜述視他書紀二國事為詳。”書中所記敘越女綜論劍術的言語,的確是最上乘的武學...
西施的事跡最早見於《吳越春秋》等史籍。她由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傳說吳亡後她隨范蠡隱身江湖,後來西施故事被不斷豐富,她便成了執行勾踐的美人計的主角,並且說吳國滅亡是由於她的原因,於是西施在一些人心裡成了反攻復國的英雄。崔道融感慨於此,而作詩詠之。詩人一共寫過兩首詠西施的詩,即《西施灘》和這首...
㉑猿公:《吳越春秋》云:“越王問范蠡手劍之術,蠡曰:臣聞越有處女,國人稱之,願王問之於是。王請女,女將見王,道逢一翁 ,自稱袁公,公問女子曰:聞汝善劍,願一見。女曰:惟翁試之。於是公即挽林抄之竹,似桔槔,末折墮地,女接取其半,袁公操其 本,而刺女,女因舉杖撃之,公飛上樹,化...
十大名劍,是指軒轅 、湛盧、赤霄、太阿、七星龍淵、干將、莫邪、魚腸、純鈞、承影。十大名劍的記載多見於古籍或上古傳說,如《史記》、《越絕書》、《列子》、《吳越春秋》等。在十大名劍中,有些是真實存在而有些僅僅是傳說或文學渲染的產物。名劍傳說 第一:聖道之劍——軒轅 眾神采首山之銅為黃帝所鑄,後傳與...
西施:春秋時期越國美女。《吳越春秋》:“薴蘿山鬻薪之女,曰西施、鄭旦,飾以羅谷,教以容步,三年學成而獻於吳。”寧:一作“又”。仍:一作“為”。暮:一作“暝”。殊眾:不同於眾,出眾。傅香粉:即搽脂敷粉。香:一作“脂”。《史記》:“孝惠時,郎侍中皆傅脂粉。”嬌態:嫵媚的姿態。南朝...
因地制宜,漢語成語,意為根據不同環境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妥善辦法。出自漢·趙曄《吳越春秋·闔閭內傳》。該成語結構為偏正式,在句中作謂語。成語出處 夫築城郭,立倉庫,因地制宜,豈有天氣之數以威鄰國者乎?(東漢·趙曄《吳越春秋·闔閭內傳》)後人由此提煉出成語“因地制宜”。成語典故 春秋末年,楚...
否極泰來(拼音pǐ jí tài lái),是一則來源於文人作品的漢語成語,該成語最早出自東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入臣外傳》。“否極泰來”原意是逆境達到極點,就會向順境轉化。否:卦不順利;泰:卦順利;極:盡頭。比喻厄運終結而好運到來。在句中作謂語、賓語;含褒義。成語出處 《周易·否》:“否之匪人...
⒃子胥:伍子胥,春秋末期吳國大夫。《吳越春秋》卷五《夫差內傳》:“吳王聞子胥之怨恨也,乃使人賜屬鏤之劍,子胥……遂伏劍而死。吳王乃取子胥屍,盛以鴟夷之器,投之於江中。”又見《國語·吳語》。⒄陸機:西晉文學家。《晉書·陸機傳》載:陸機因宦人誣陷而被殺害於軍中,臨終嘆曰:“華亭鶴唳,豈可...
事在人為(拼音:shì zài rén wéi)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事在人為指事情要靠人去做的。在一定的條件下,事情能否做成要看人的主觀努力如何。主謂式結構,在句中一般作分句。成語出處 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道出於天,事在於人。人之所習,無有不神...
同病相憐(拼音:tóng bìng xiāng lián)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東漢·趙曄《吳越春秋·闔閭內傳》。同病相憐(憐:憐憫,同情)比喻因有同樣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用於人。成語出處 漢·趙曄《吳越春秋·闔閭內傳》:“子不聞河上之歌乎?同病相憐,同憂相救。”後世據此典故...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越人求醫問藥的記載。《吳越春秋》卷十載,越王句踐為鼓舞士氣,對士兵說:“士有疾病,不能隨軍從兵者,吾予以醫藥,給與糜粥,與之同食。”可見當時就有越醫活躍的身影。迄今尚存的“禹餘糧”、“採藥徑”等,依稀可見當時求醫問藥的履痕。古越砭石、唐代瓷枕……紹興博物館存列的這些...
《海經》內四篇則為西漢初年作品。內容主要為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產、藥物、祭祀、巫醫等,保存了不少遠古的神話傳話。事實上,從體裁到內容,這兩部地理書對方誌的形成和發展影響很大,致使歷代地方志,多與地理書混雜相兼。鼻祖是《越絕書》《吳越春秋》持這種觀點的學者,是從這幾...
⑤鴟夷:皮袋,這裡借指潮神伍子胥。據《吳越春秋》等記載,春秋吳國大夫伍子胥因勸諫吳王夫差而被疏遠、賜死。伍子胥臨死時,囑咐家人把他的眼睛挖出來或者把頭割下來懸掛在南城門上,以便看到吳國的滅亡。吳王大怒,下令用鴟夷把他的屍體包裹起來,投入錢塘江。後來伍子胥化為錢塘江潮潮神。白話譯文 大海的景色在...
阿青,別名為越女劍、趙處女、牧羊女,金庸武俠小說《越女劍》里的女主角,劇版由李賽鳳飾演。阿青形象,取材於《吳越春秋》中身為三十三劍客之首的"趙處女"。阿青,越國牧羊女,偶遇白猿習得絕世劍法。范蠡見其武藝超群,邀其助訓越軍。阿青以實戰代教,情愫暗生,然范蠡心繫西施,未覺其意。愛而不得,阿青...
19、吳市:今江蘇溧陽。《吳越春秋》卷三:“(子胥)至吳,疾於中道,乞食溧陽。”20、闔廬:吳王闔閭,前514年至前496年在位。21、箕子:商紂王的叔父,封於箕(今山西太谷東北)。因諫紂王而被囚禁。武王克殷,才得到釋放。接輿:春秋楚隱士,人稱楚狂,曾唱《鳳兮》歌諷勸孔子避世隱居。據史籍記載,箕子、...
從《史記·貨殖列傳》《越絕書》《吳越春秋》《文子》等典籍的材料看,計然繼承了老子的思想,並在實踐中對老子的道論、自然無為的思想和治國治身的理論有所發揮和運用。特別是計然提出了關於天地陰陽刑德吉凶的理論和時變因循的理論,是對老子道家學說的重要發展,這些理論為范蠡所承襲並進一步運用發揮,後來成為...
據說是神農時代出現的《蠟辭》云:“土,反其宅!水,歸其壑!昆蟲,毋作!草木,歸其澤!”這大約是一首農事祭歌。另有《吳越春秋》卷九所載的《彈歌》:“斷竹,續竹,飛土,逐宍。”該詩反映的是原始人製造彈弓和狩獵的過程,語言古樸,但已經具有韻律,顯然是一首十分古老的歌謠。神話是遠古時代的先民,...
而在第二天,縣城裡卻搬來了一對平凡的小夫妻。丈夫是一個出色的鐵匠,技藝非常精湛,但他只用心鍛打掙不了幾個錢的普通農具,卻拒絕打造有千金之利的兵器。在他幹活的時候,他的小妻子總在旁邊為他扇扇子,擦汗水。干將、莫邪是一對摯情之劍。故事見於《吳越春秋》、《搜神記》、《拾遺記》。
矜持:“矜持”一詞本指“手持儀仗矛”,古代實例如《吳越春秋》記載的接見孔子時越王勾踐“(手)杖屈盧之矛”。勾踐手持的矛就是“儀仗矛”,也就是“矜”。“儀仗矛在手”就是“矜持”。“儀仗矛”相當于軍隊禮賓軍官的手槍,它用來表示自信(自身安全有保證),也表示對賓客重視(即表示這矛或槍也隨時準備...
與金庸其它的小說作品略有不同的是,這篇小說可以說是一篇“故事新編”。——“越女劍”的故事在許多古籍中都或詳或略的記載,如《吳越春秋》、《藝文類聚》、古典小說《劍俠傳》、《東周列國志演義》(第八十一回)等書中都有不同角度的記載。金庸根據這些歷史和小說,重新創作了這個題材。不過,《越女劍》...
[17] 瀝血之好;謂至誠之交。瀝血,滴血。語出《吳越春秋·勾踐人臣外傳》。本謂滴血為誓,以示必報之憂,引申為竭盡至誠。韓愈《歸彭城》:“刳肝以為紙,瀝血以書辭”。[18] 孤苦:此據二十四卷抄本,原作“孤害”。[19] 預:干預。[20]惡聲:辱罵之聲。[21] 以示瑟歌之意,《論語·陽貨》篇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