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三遷

范蠡三遷

中國商聖范蠡三次創業的故事,簡稱三聚財富,史稱三至千金。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春秋末期政治家、軍事家、經濟學家和道家學者。三次創業,三聚財富,又福澤鄉民,一塵不染

范蠡因此稱為儒商鼻祖,並在民間稱為財神,也是最早的慈善家。范蠡三聚財富的故事,創造了中國最早的商業傳奇。

三聚財富是歷史上少有的二次創業,做到善始善終的傳奇故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范蠡三遷
  • 別名:三聚財富
  • 故事別稱:三致千金、范蠡三遷
  • 故事人物:范蠡
  • 相關人物:西施、文種、越王勾踐、吳王夫差
  • 故事時間:春秋末期
  • 故事出處:《史記》
  • 人物演化:財神、商聖
  • 故事背景:重農輕商、政治險惡
  • 精神境界:淡泊名利、有無相生、一塵不染、逍遙自在
三聚財富的人物生平,早年生活,助越滅吳,歸隱江湖,三聚財富的故事梗概,第一次創業,第二次創業,第三次創業,三聚財富&三散千金,三聚財富的歷史評價,三聚財富的道家思想,

三聚財富的人物生平

早年生活

春秋魯昭公六年(公元前536年),范蠡出生宛地(河南南陽)三戶邑。
魯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6年),宛令文種見范蠡。
魯昭公三十一年(公元前511年),范蠡邀文種入越。
魯哀公二年(公元前493年),勾踐、范蠡君臣入吳為奴。

助越滅吳

魯哀公三年(公元前494年),勾踐兵敗西於會稽山,始重用范蠡、文種等。
魯哀公五年(公元前490年),勾踐、范蠡君臣離吳返越。
魯哀公九年(公元前486年),勾踐欲起兵伐吳,范蠡勸阻。
魯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吳再次伐齊,占於艾陵,越王君臣朝見吳王,君臣皆有賄賂,進一步麻痹吳人,夫差殺伍子胥。
魯哀公十三年(公元前482年),吳、晉黃池之會,越師乘機襲擊吳國,大敗之,殺吳太子等,年底吳越講和。
魯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越興師伐吳,兵至於五湖。
魯哀公十七年(公元前478年),三月,越伐吳、吳師還戰於笠澤、雙方夾吳松江而陣、越人大敗吳師。
魯哀公二十年(公元前475年),十一月越圍吳、范蠡採用圍而不攻的戰略,令吳師自潰。
魯哀公二十二年(公元前473年),年底,越滅吳,夫差自殺。

歸隱江湖

魯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越王實現霸業,范蠡即泛舟五湖。
楚惠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48年),范蠡卒,時年88歲
范蠡三遷
范蠡

三聚財富的故事梗概

范蠡出身貧寒,但聰敏睿智、胸藏韜略,少年有志,時人未知。《越絕書》里說他“一痴一醒,時人盡以為狂。然獨有聖賢之明。人莫可與語”“被髮佯狂不與於世”。《史記·越王勾踐世家》中說他“佯狂倜儻負俗”——假裝瘋癲,很灑脫,與一般人的行為不一樣。
時任宛縣縣令的文種,有政治抱負,希望能找到志同道合者,共同乾一番大事業。他對范蠡早有耳聞,覺得此人不俗,很想請他出山,派小吏前去聯繫。小吏回來說:“范蠡本國狂人,生有此病。”文種卻獨具慧眼,聽後哈哈大笑:“吾聞士有賢俊之資,必有佯狂之譏,內懷獨見明,外有不知之毀,此固非二三子之所知也。”(《史記·越王勾踐世家》)。文種還認為“狂夫多賢士,眾賊有君子”(《越絕書》),所以親自去找范蠡。在第一次遭到范蠡惡作劇後,文種再次上門表示了誠意。兩人“抵掌而談”“終日而語” “疾陳霸王之道”“志合意同,胡越相從”。
大約在公元前511年,范蠡和文種離開楚國,先向吳國進發,後輾轉越國。

第一次創業

范蠡的行為舉止放蕩不羈,人性率真,頗有道家風範,但他並非頹廢,不是悲觀主義者,在內心,范蠡還是有治國平天下的宏大志向的。他的思想特徵,可稱儒道互補或外道內儒。
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攻打越國,然而在檇李(浙江嘉興)之戰中大敗,被擊中腳趾,因傷勢過重,不久死去。吳王闔閭且死,告其子夫差曰:“必毋忘越!”(《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公元前494年,勾踐聽說吳國日夜演練士兵,準備向越國報仇,打算先發制人,再來個檇李大捷。范蠡力諫:天道要求我們盈滿而不過分,氣盛而不驕傲,辛勞而不自誇有功。勾踐不聽范蠡勸諫,執意出兵。范蠡預料此戰凶多吉少。
果然,越國遭遇會稽山大敗。范蠡勸勾踐答應吳國的任何條件以求保全性命,“卑辭厚禮以遺之,不許,而身與之市。”而吳王沒有聽伍子胥“今不滅越,後必悔之”的進言,罷兵而歸。
按照吳越雙方議和的條件,越國戰敗過了兩年,越王勾踐將要帶著妻子到吳國當奴僕,他想帶文種。范蠡願隨勾踐同行,說:“四封之內,百姓之事……蠡不如種也。四封之外,敵國之制,立斷之事……種亦不如蠡也。”可以看出,范蠡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且具有敢於擔當的高貴品格。
吳王夫差想勸范蠡離開勾踐,到吳國幫助夫差,而范蠡毫不動搖,很坦然說道:“臣聞亡國之臣,不敢語政,敗軍之將,不敢語勇。臣在越不忠不信,今越王不奉大王命號,用兵與大王相持,至令獲罪,君臣俱降,蒙大王鴻恩,得君臣相保,願得入備掃除,出給趨走,臣之願也!”
在夫差病時,范蠡還指使勾踐嘗夫差之糞便,迷惑夫差。這是范蠡導演、勾踐出演的一出荒誕劇,演出成功對勾踐的前途起了至關重要的變化。經過此事,吳王被深深地感動,對勾踐動了惻隱之心。而在政治當中,摻入了個人私情,注定夫差的結果是悲慘的。
戰爭之後,越國幾乎跌到谷底,且其在復興之時,要慎之又慎,切不能讓吳國有所察覺。范蠡建議勾踐勸農桑,務積穀,不亂民功,不逆天時。先抓經濟,繼而親民,穩定社會。施民所善,去民所惡。協調內部關係,內親群臣,下義百姓。有人生病,勾踐親自去慰問。有人去世,就親自去辦喪事。對家裡有變故的免除徭役。一系列的措施,使百姓得到安定。
為了提高軍事力量,范蠡重建國都城。在建城的過程中,范蠡建了兩座城,一座小城,一座大城。小城是建給吳國看的,而大城建得殘缺不全,面對吳國的方向,不築城牆。這樣就迷惑了夫差。重視軍隊訓練,提高士氣,增加戰鬥力,組織了敢死隊,以最高金額獎勵。為了進一步迷惑夫差,范蠡又投其所好,派人送給他最喜好的東西,以討夫差的歡心。還向夫差進獻美女,消磨夫差的意志。
公元前476年,伐吳的條件終於成熟了,此時夫差傾全國之力,北上中原爭霸,使國力嚴重消耗,後方空虛,唯獨老弱與太子留守。越國經過近20年的精心準備,國力強大,范蠡建議勾踐立即興兵伐吳。
在范蠡和文種的幫助下,勾踐臥薪嘗膽,十年生聚,十年教養的22年後終於滅掉了吳國。
滅掉吳國後 勾踐揮師北上,與眾諸侯會盟於徐州,當上了霸主。後來勾踐設宴祝賀,群臣歡歌笑語,十分高興。此時,只有勾踐一人面無喜色,范蠡看到後嘆道:“越王不想將功勞落到大臣名下,只能同患難,不能共享樂,猜忌之心已露,我若不走,必有不測。”第二天,范蠡就向越王道別,勾踐說:“滅掉吳國,全憑你的幫助,現吳國已滅,天下太平,我正要和你共享富貴,為什麼要走?”“范蠡說:“臣的生死全系大王,但我辭官決心已下,你若要殺我,我亦無法。”范蠡還是在夜間悄悄離去。

第二次創業

范蠡乘舟浮海到達齊國海濱,慕伍子胥的忠悃,嘆為夫差所殺,就取名為“鴟夷子皮”,即子胥鴟夷浮江之意。范蠡在海濱耕作,圍海煮鹽,捕魚養殖。經過苦心經營,終於積累資產達數十萬,名聲遠揚。當時有一個猗頓的人聽說范蠡致富有方,就拜他為師,後人說起富豪就把他倆並稱為“陶朱猗頓之富”。猗頓姓王,因為在“猗地停頓”發家致富而被後人稱為猗頓,他本是魯國的一個窮書生,種地養蠶都不行,也不是務農的料。猗頓窮則思變,拜師求教,很快也成為當地的首富。
范蠡在齊國經營有術,齊國人看到范蠡賢能,便請他出任齊相三年。范蠡兢兢業業,帶領齊人耕種樂業,他“富好行德,樂善好施”,名聲也越來越大,范蠡感嘆:“居家則致千金,居官則至相,這都是普通人最得意的事了,長久地享受這種榮譽不好呀!”於是范蠡歸還相印,悄然把財產分給親戚鄉鄰,只帶少量財物又一次不辭而別。

第三次創業

他到了山東定陶,定陶當時人口稠密,經濟發達,商業往來頻繁。他認為定陶是天下的中心,是交易買賣、互通有無的商業要道。在此謀生置產,可以致富,於是自稱陶朱公。他做生意講究薄利多銷,賺錢只賺十分之一的利潤,看準行情買賣貨物,貨物的買入和出售都很謹慎,不久家產已達上億計,富比王侯。陶朱公發現在買賣的過程中,因為沒有計量之物,很多時候不能做到公平買賣,於是便產生了製造一種可以計量的工具。一天回家途中,發現一位農夫打水的方式很特別,一邊用木樁豎立在井邊,一根橫木綁在木樁頂端,橫木的另一頭則吊著木桶,另一邊綁著石塊,這樣一上一下,既方便又省力。
於是他便回去仿造它做了一桿秤,利用吊盤、細繩和鵝卵石,還因此花了數個月思索出標記的東西,以此為計量單位,那便是仿照天上的星宿為計量的單位,為了避免貪利的商人缺斤少兩,再加上“福、祿、壽”四字,以此來告誡他們,於是這個秤便流傳至今。
范蠡住在陶地時,生了小兒子。小兒子長大後,不知錢來之不易,花錢如流水。後來二兒子在楚國因殺了人而被逮了起來。范蠡認為,殺人償命,理所應當。但是他不想讓二兒子在大庭廣眾之下被處死。於是讓小兒子去救哥哥。可是大兒子聽說了,覺得很委屈,感到范蠡不相信他的辦事能力,鬧著要自殺。范蠡夫人知道後,對范蠡說:“你派小兒子去,未必能救二兒子的命,還是讓大兒子去吧?”范蠡沒辦法,只好讓大兒子帶了兩萬四千兩黃金去了楚國,並寫了一封信給他從前在楚國的好朋友莊先生。
大兒子在出發前,又私自帶自己的幾百兩黃金。見到莊先生,他把信和黃金給了他。莊先生收下錢後對他說:“趕快離開楚國,即使你弟弟被放出來也不要問為什麼。”莊先生是個很耿直講信譽的人,他收下錢,並不是有意接受,而是表明一種信譽,想等他辦成事後,再送還陶朱公。所以莊先生對他夫人說:“這是陶朱公的錢,以後一定要送還給他。”而范蠡的大兒子卻擔心把錢送給他,不會起什麼作用。為了保險起見,他繼續在楚國逗留,並用私帶的錢去賄賂楚王身邊的人。
莊先生找到一個適當的機會對楚王說:某星出現在某個位置,對楚國不利,要他施恩德,避禍害。楚王答應了,準備大赦天下。楚王身邊的人聽到這個訊息,趕緊告訴范蠡的大兒子。大兒子認為楚王大赦,他弟弟肯定要放,白白給莊先生那么多錢實在太可惜了,於是他又見了莊先生。莊先生很吃驚,問他為什麼不走。他說:“楚王準備大赦,我弟弟沒事了,特來向你辭別。”莊先生一聽就明白了,把財物還給了他。大兒子還慶幸這次的錢失而復得。
莊先生對范蠡大兒子的所作所為很羞憤,於是又見楚王說:“我聽別人議論,這次大赦天下,完全是因為陶朱公兒子的緣故。”楚王很生氣,我大赦天下怎么會因為他的兒子呢?於是就把范蠡的二兒子殺了,殺了之後才宣布大赦天下。范蠡的大兒子最後把弟弟的屍體運回家的時候,全家都很悲傷。范蠡卻安慰家人說:“我早就知道二兒子會被殺,不是哥哥不愛弟弟,是有所不能忍啊!他從小與我在一起,知道生活的艱難,不忍捨棄錢財。而小兒子生在家道富裕之時,不知財富來之不易,很易棄財。我先前決定派小兒子去,就是因為他能捨棄錢財,而大兒子不能。二兒子被殺是情理中的事,無足悲哀。”這也是著名的成語“千金之子,不死於市”的故事。范蠡感覺自己年紀已大,最後跟家人一起把家產又一次散發窮人。

三聚財富&三散千金

這就是流傳在民間的范蠡“三聚三散”的故事,他搬遷三次,每次搬遷都有自己的目的,每次又都廣散千金,取之於民,還報於民,他治國則國盛,治家則家富。他淡泊名利、急流勇退的行為給後人很大的啟示,後代有賢德的人都把范蠡的這種行為作為處世的楷模。
范蠡是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從政壇退下來之後“二次創業”的人。
隨後一塵不染,主動復歸平淡生活,更是帶有道家風範。除了個人境界,三散家財的原因,或來自中國自古重農輕商的社會環境,商人必奸的錯誤認知,導致商人必須依附於政治,最終必然陷於政治悲劇。不得不說,范蠡是最早看透中國商業環境,最早主動放棄政治地位的智者之一。這也是中國古代長期處於農耕文明,而最終落後於世界的原因。可以說,范蠡從春秋國時代,就折射了中國隨後2000年的險惡的政治環境和惡劣商業環境。
范蠡三遷
三聚財富&三散千金

三聚財富的歷史評價

漢史學家司馬遷:范蠡三遷皆有榮名, 名垂後世,臣主若此, 欲毋顯得乎 ?與時逐而不責於人。
漢史學家褚少孫:夫月滿則虧, 物盛則衰, 天地之常也。知進 而 不 知退, 久乘富貴, 禍積文祟。故范蠡之去越, 辭不受官位, 名傳後世, 萬歲不忘, 豈可及哉! 後進者慎戒之。
西漢文學家劉向:箕子棄國而徉狂, 范 蠡去越而易名, 智過去君, 弟而更姓, 皆見達識微而仁能去富, 勢以避萌生之禍者也。
北宋文學家蘇軾:春秋以來用舍進退未有如范蠡之全者。
宋黃震:春秋戰國近五百年, 以功名始終者惟范蠡一人。
唐詩人高適:天地莊生馬, 江湖范蠡舟。逍遙堪自樂, 浩蕩信無 憂。去 此從黃綬,歸歟任白頭。風塵與霄漢, 瞻望日悠悠。
宋羅大經:范蠡霸越之後, 脫屣富貴, 扁舟五湖, 可謂一塵不染矣。
明文學家王世貞:五湖淼淼煙波闊, 何處黃金鑄范蠡 ?
李綱《 論范蠡張良之謀國處身》:故夫智謀之士, 處困阨之時, 能忍辱以伸其志; 當事幾之會, 能決斷以收其功; 功成名遂, 能高舉遠引以全其身, 微二子,吾誰與歸 ?
宋代李昉《太平廣記·神仙傳》:在越為范蠡,在齊為鴟夷子,在吳為陶朱公。
戰國末年秦國丞相呂不韋主編《呂氏春秋》:霸諸侯功名傳於後世。
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范蠡三遷
《史記》

三聚財富的道家思想

北魏李暹為《文子》作注,就曾指出:文子“姓辛,葵丘濮上人,號曰計然,范蠡師事之。本受業於老子,錄其遺言為十二篇。”此乃計然即老子弟子文子的重要文獻證據,正是這條材料使我們可以將范蠡與老子的學術聯接起來。從年代上來看,范蠡在老子之後約四、五十年,而計然正好處在老子與范蠡之間,他就是老子之弟子文子的可能性是不能排除的。計然何時何地師從老子已不可考,或在老子為周守藏史期間,或在老子去周為“隱君子”期間,後“南遊于越”為范蠡之師。
從《史記·貨殖列傳》《越絕書》《吳越春秋》《文子》等典籍的材料看,計然繼承了老子的思想,並在實踐中對老子的道論、自然無為的思想和治國治身的理論有所發揮和運用。特別是計然提出了關於天地陰陽刑德吉凶的理論和時變因循的理論,是對老子道家學說的重要發展,這些理論為范蠡所承襲並進一步運用發揮,後來成為戰國時期以《黃帝四經》和《管子》等為代表的道家黃老之學的重要內容。從計然到范蠡,在長期的政治、軍事和實業活動中對老子思想加以運用和創新發展,終於形成了道家思想成功指導社會實踐的新局面,開闢了道家學說理論發展的新領域和新方向。
道家學派創立後,原本主要是在南方的荊楚、吳越等地域流傳,而戰國中後期的道家黃老之學,又主要興盛於北方列國特別是齊國,道家學說何時經由何人傳入北方?這是先秦道家思想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問題,迄今尚未有人進行過專門的研究。在道家思想的傳播與發展的過程中,范蠡入齊是一個極為重要的事件。春秋戰國之際,范蠡將老子的思想傳播到齊國,開始了道家學派在北方列國流傳發展的新時期。道家學派在北方流傳發展的最重要結果,是稷下黃老之學的出現,其標誌是帛書《黃帝四經》。
根據《史記》等史書的記載,范蠡在輔佐越王勾踐滅吳霸越之後,急流勇退,“浮海入齊”,定居於陶(今山東定陶),開始了後半生的實業生涯,成為遠近聞名的“陶朱公”。他所傳承的老子道家思想也隨著他在實業上的成功而在齊國傳播,並最終發展成為道家學派的重要學派——黃老之學。由此我們就可以解釋《國語·越語下》同《黃帝四經》《管子》等戰國黃老作品為什麼有那么密切的思想聯繫,也就可以清楚地勾畫出一條從春秋戰國之際南方的原始道家到戰國的北方黃老之學之間流傳演變的清晰線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