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銅幣的一種名稱。幣面多在“重寶”二字前鑄有年號。
相關詞條
- 光緒重寶
光緒重寶是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在光緒年間 公元1875—1908年 所鑄的當五、當十錢。形制較小平錢工整,面文為清秀楷書,直讀,背穿左右為滿文寶局名,上、下為...
- 重寶(中國古銅幣的一種名稱)
中國古銅幣的一種名稱。幣面多在“重寶”二字前鑄有年號。...... 乾元錢法定有兩種:一種是乾元重寶當十錢;另一種是當五十的乾元重寶,這種錢的背面的外廓是...
- 同治重寶
同治重寶是中國古代錢幣之一,於清朝同治年間(公元1862——1874年)鑄造。同治重寶其宮廷意義在於是兩宮同治(尊皇后鈕祜祿氏為母后皇太后,懿貴妃、載淳生母葉赫那拉氏...
- 鹹豐重寶
鹹豐重寶是一種銅錢,直徑36.4mm,緣厚2.4mm,內穿6.3mm,重14.9g(或大或小)。此種銅錢幣十分精美,字跡清晰深俊,銅材優良,呈淺紅或黃色,錢文精美,沒一絲...
- 重寶(漢語辭彙)
重寶,漢語辭彙。拼音:zhòng bǎo釋義:1、猶重器。多指鼎彝寶器。2、.泛指貴重的財寶。3、中國 古錢幣的一種名稱。...
- 崇寧重寶
崇寧重寶,中國古錢幣之一。北宋徽宗崇寧年間鑄(公元1102年~1106年)。面文“崇寧重寶”隸書對讀,古樸方正,多為光背,少數背有星、月、十字等。崇寧重寶是北宋...
- 泰和重寶
泰和重寶,中國古代錢幣之一。大金國金章宗完顏璟泰和四年(公元1204年)鑄。錢文篆書,直讀,有當十大、小兩式。錢文是文學、書法大家党懷英手書,字型清純典雅,...
- 祺祥重寶
祺祥重寶是一枚古代錢幣,鑄於清穆宗初登基時(1861年)。時值載垣、肅順八大臣奉詔輔政,即改元祺祥,並鑄祺祥通寶與祺祥重寶當十錢。祺祥重寶錢徑約3.5厘米,重...
- 嘉祐重寶
嘉祐重寶北宋仁宗嘉祐年間(公元1056~1063年)鑄造的錢幣,小平錢,應屬試鑄,存世極稀。...
- 天德重寶
“天德重寶”背“殷”錢也分銅鐵兩種,其中銅錢有大樣和小樣之分,面文也有隸書和楷書的區別,有“寶”字“足”部作隸筆,錢幣界成為隸寶天德,依據舊譜講解尚有...
- 靖康重寶
“靖康重寶”母錢鑄於公元1126~1127年宋欽宗時期,直徑35毫米,厚3毫米,重15.3克,篆書。此錢為青銅,包漿熟美,綠銹入骨,字型剛勁雋秀,極具神韻,錢體規制大方,...
- 乾道重寶
乾道重寶為(1165年至1173年)所鑄。自宋高宗趙構禪位於孝宗後,被尊為太上皇。孝宗原是太祖一系後裔,即位後鑒於朝野上下一片抗金呼聲,而他本人亦想有一番作為,...
- 元豐重寶
市麵坊間頻頻傳出的所謂“意外發現的元豐重寶”無一例外皆為贗品。 [1] 參考資料 1. 元豐重寶圖片及價格_2011年第39周 .博寶藝術網[引用日期2013-05-08]...
- 清“鹹豐重寶”當十雕母錢
清代“鹹豐重寶”寶源局當十雕母錢,重23克,直徑36.9毫米。現收藏於中國錢幣博物館。 ...
- 南宋乾道重寶
南宋乾道重寶為南宋孝宗乾道年間(1165年至1173年)所鑄。自宋高宗趙構禪位於孝宗後,被尊為太上皇。孝宗原是太祖一系後裔,即位後鑒於朝野上下一片抗金呼聲,而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