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梗概,作品原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內容梗概,創作過程,創作時間,名稱由來,宗教傳說,來源考證,點評鑑賞,總體評價,人物言論,作品賞析,作品影響,作品概況,內容形式,祭祀性質,作者介紹,人物生平,主要作品,歷史形象,
內容梗概
作品原文
吉日兮辰良,穆將愉兮上皇①。
撫長劍兮玉珥②,璆鏘鳴兮琳琅。
瑤席兮玉瑱,盍將把兮瓊芳③。
蕙餚蒸兮蘭藉,奠桂酒兮椒漿④。
揚枹兮拊鼓,疏緩節兮安歌⑤,陳竽瑟兮浩倡⑥。
靈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滿堂⑦。
五音紛兮繁會⑧,君欣欣兮樂康。
浴蘭湯兮沐芳,華采衣兮若英①。
靈連蜷兮既留,爛昭昭兮未央②。
蹇將憺兮壽宮,與日月兮齊光③。
龍駕兮帝服,聊翱遊兮周章④。
靈皇皇兮既降,猋遠舉兮雲中⑤。
覽冀州兮有餘,橫四海兮焉窮⑥。
思夫君兮太息,極勞心兮忡忡⑦。
君不行兮夷猶,蹇誰留兮中洲①?
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②。
令沅湘兮無波,使江水兮安流③。
望夫君兮未來,吹參差兮誰思④?
駕飛龍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⑤。
薜荔柏兮蕙綢⑥,蓀橈兮蘭旌。
望涔陽兮極浦⑦,橫大江兮揚靈。
揚靈兮未極⑧,女嬋媛兮為余太息。
橫流涕兮潺湲,隱思君兮陫側⑨。
桂棹兮蘭枻,斫冰兮積雪。
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
心不同兮媒勞,恩不甚兮輕絕。
石瀨兮淺淺,飛龍兮翩翩。
交不忠兮怨長,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閒。
鼂騁騖兮江皋,夕弭節兮北渚。
鳥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
捐余玦兮江中,遺余佩兮澧浦。
采芳洲兮杜若,將以遺兮下女。
時不可兮再得,聊逍遙兮容與。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①。
裊裊兮秋風②,洞庭波兮木葉下。
登白薠兮騁望③,與佳期兮夕張。
鳥何萃兮蘋中,罾何為兮木上④?
沅有芷兮澧有蘭⑤,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遠望⑥,觀流水兮潺湲。
麋何食兮庭中⑦,蛟何為兮水裔?
朝馳余馬兮江皋,夕濟兮西澨⑧。
聞佳人兮召予,將騰駕兮偕逝⑨。
築室兮水中,葺之兮荷蓋⑩。
蓀壁兮紫壇,播芳椒兮成堂。
桂棟兮蘭橑,辛夷楣兮藥房。
罔薜荔兮為帷,擗蕙榜兮既張。
白玉兮為鎮,疏石蘭兮為芳。
芷葺兮荷屋,繚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實庭,建芳馨兮廡門,
九疑繽兮並迎,靈之來兮如雲。
捐余袂兮江中,遺余褋兮澧浦。
搴汀洲兮杜若,將以遺兮遠者。
時不可兮驟得,聊逍遙兮容與。
廣開兮天門,紛吾乘兮玄雲①。
令飄風兮先驅,使凍雨兮灑塵②。
君迴翔兮以下,逾空桑兮從女③。
紛總總兮九州,何壽夭兮在予④。
高飛兮安翔,乘清氣兮御陰陽⑤。
吾與君兮齊速,導帝之兮九坑⑥。
靈衣兮被被,玉佩兮陸離⑦。
一陰兮一陽,眾莫知兮余所為⑧。
折疏麻兮瑤華,將以遺兮離居⑨。
老冉冉兮既極,不寖近兮愈疏⑩。
乘龍兮轔轔,高馳兮沖天。
結桂枝兮延佇,羌愈思兮愁人。
愁人兮奈何,願若今兮無虧。
固人命兮有當,孰離合兮可為?
秋蘭兮麋蕪,羅生兮堂下①。
綠葉兮素華,芳菲菲兮襲予②。
夫人自有兮美子,蓀何以兮愁苦③?
秋蘭兮青青,綠葉兮紫莖④。
滿堂兮美人,忽獨與余兮目成⑤。
入不言兮出不辭,乘迴風兮載雲旗⑥。
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⑦。
荷衣兮蕙帶,儵而來兮忽而逝⑧。
夕宿兮帝郊,君誰須兮雲之際⑨?
與女沐兮鹹池,晞女發兮陽之阿⑩。
望美人兮未來,臨風怳兮浩歌。
孔蓋兮翠旌,登九天兮撫彗星。
竦長劍兮擁幼艾,蓀獨宜兮為民正。
暾將出兮東方,照吾檻兮扶桑①。
撫余馬兮安驅,夜皎皎兮既明②。
駕龍輈兮乘雷,載雲旗兮委蛇③。
長太息兮將上,心低佪兮顧懷④。
羌聲色兮娛人,觀者憺兮忘歸⑤。
縆瑟兮交鼓,簫鐘兮瑤簴⑥。
鳴篪兮吹竽,思靈保兮賢姱⑦。
翾飛兮翠曾,展詩兮會舞⑧。
應律兮合節,靈之來兮蔽日⑨。
青雲衣兮白霓裳,舉長矢兮射天狼⑩。
操余弧兮反淪降,援北斗兮酌桂漿。
撰余轡兮高駝翔,杳冥冥兮以東行。
與女游兮九河,衝風起兮水揚波①。
乘水車兮荷蓋,駕兩龍兮驂螭②。
登崑崙兮四望,心飛揚兮浩蕩③。
日將暮兮悵忘歸,惟極浦兮寤懷④。
河伯魚鱗屋兮龍堂,紫貝闕兮珠宮⑤,靈何為兮水中⑥?
乘白黿兮逐文魚,與女游兮河之渚⑦,流澌紛兮將來下⑧。
子交手兮東行,送美人兮南浦⑨。
波滔滔兮來迎,魚鄰鄰兮媵予⑩。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蘿①。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②。
乘赤豹兮從文狸,辛夷車兮結桂旗③。
被石蘭兮帶杜衡,折芳馨兮遺所思④。
余處幽篁兮終不見天,路險難兮獨後來⑤。
表獨立兮山之上,雲容容兮而在下⑥。
杳冥冥兮羌晝晦,東風飄兮神靈雨⑦。
留靈修兮憺忘歸,歲既晏兮孰華予⑧?
采三秀兮於山間,石磊磊兮葛蔓蔓⑨。
怨公子兮悵忘歸,君思我兮不得閒⑩。
山中人兮芳杜若,飲石泉兮蔭松柏。
君思我兮然疑作。
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鳴。
風颯颯兮木蕭蕭,思公子兮徒離憂。
(十)九歌·國殤
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①。
旌蔽日兮敵若雲,矢交墜兮士爭先②。
凌余陣兮躐余行,左驂殪兮右刃傷③。
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④。
天時懟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野⑤。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遙遠⑥。
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⑦。
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⑧。
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⑨。
(另一版本:子魂魄兮為鬼雄)
成禮兮會鼓,傳芭兮代舞①,姱女倡兮容與②。
春蘭兮秋菊,長無絕兮終古③。
詞句注釋
東皇太一 ②撫:撫摸。
珥:耳飾,此指古代劍柄的頂端部分,又稱
劍鐔、劍鼻子。
③
瑤:美玉名,這裡形容坐席質地精美。一說“瑤”,“營”的假借字,香草名。“營席”,用營草編織的坐席。玉瑱(zhèn):壓席的玉器。瑱:通“鎮”。盍(hé):發語詞。將:舉。把:持。將把:指擺設的動作。瓊:美玉名。瓊芳:形容花色鮮美如玉。
④餚蒸:祭祀用的肉。藉:襯墊。奠:祭奠。“
桂酒”、“
椒漿”,指浸泡香料的美酒。
⑤枹(fú):鼓槌。拊:擊。節:音樂的節拍。安歌:安詳地歌唱。
⑥陳:列。竽:笙類吹奏樂器,有三十六簧。瑟:琴類彈奏樂器,有二十五弦。
⑦靈:楚辭中“靈”或指神,或指巫。
王國維在《
宋元戲曲史》中說:“謂巫曰靈,謂神亦曰靈。蓋群巫之中必有像神之衣服形貌動作者,而視為神之所憑依,故謂之靈,或謂之靈保。”這裡指女巫。
偃蹇(yǎn jiǎn):舞貌,謂舞姿裊娜。姣服:美麗的衣服。芳菲菲:香氣濃郁。
⑧
五音:指宮、商、角、徵、羽五種音階。繁會:音調繁多,交響合奏。
雲中君
①浴:洗身體。沐:洗頭髮。古人祭神之前,必先齋戒,用蘭草沐浴。
②靈:指雲中君。連蜷(quán):迴環宛曲的樣子。爛昭昭:光明燦爛的樣子。
未央:未盡。
③
蹇(jiǎn):發語詞。憺(dàn):安。壽宮:寢堂。此指雲神在天上的宮闕。
④
龍駕:龍車,此指駕龍車。帝服:指五方帝之服,言服有青黃赤白黑之五彩(用
郭沫若說)。
⑤靈:指雲中君。皇皇:同煌煌,光明燦爛的樣子。猋(biāo):疾速。舉:高飛。
⑥覽:看。冀州:古代中國分為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九州,冀州為九州之首,因以代指全中國。
⑦君:指雲中君。太息:即嘆息。忡忡(chōnɡ):心神不定的樣子。
湘君
①夷猶:猶豫不前的樣子。
②要眇(yāo miǎo):美好的樣子。
③沅湘:沅江、湘江。江水:指長江。
④參差(cēn cī):即排簫,相傳為舜所造,其狀如鳳翼之參差不齊,故名參差。
⑤飛龍:指刻畫著龍的快船。邅(zhān):楚方言,轉彎,改變方向。
⑥薜荔(bì lì):一種蔓生的常綠灌木。
⑦涔(cén)陽:地名,在涔水北岸,今湖南省醴縣有涔陽浦。
⑧極:終極,引申為到達。
⑨潺湲(chán yuán):水不停流動的樣子,這裡形容流淚之貌。
⑩棹(zhào):船槳。
采:摘。搴(qiān):拔。
心不同:指男女雙方心裡想的不一樣。媒勞:媒人徒勞無用。
石瀨(lài):沙石間的流水。淺淺:水快速流動的樣子。翩翩:輕快飛行的樣子。
交不忠:交朋友卻不忠誠。怨長:產生的怨恨多。期:約會。不信:不守信用,不赴約。
鼉(zhāo):同“朝”,早晨。騁騖(chěnɡ wù):急速奔走。
次:棲宿。周:環繞。
捐:拋棄。玦(jué):圓形而有缺口的佩玉。玦與“決”同音,有表示決斷、決絕之義。
芳洲:生長芳草的水洲。
聊:姑且。逍遙:徘徊。容與:緩慢不前的樣子。
湘夫人
①帝子:湘君稱湘夫人之詞,因為湘夫人是帝堯的女兒,所以稱為帝子。
②裊裊(niǎo):微風吹拂的樣子,這裡形容秋風微弱。
③
白薠(fán):一種秋天生長的小草,湖澤岸邊多有之。
④萃(cuì):聚集。
蘋(pín):水草名。
罾(zēnɡ):魚網。此言鳥為什麼聚集水草上,魚網為什麼掛在樹上。
⑤
⑥荒忽:同恍惚,模糊不清。
⑦麋(mí):駝鹿。
⑧濟:渡。
⑨騰駕:飛快地駕車。
⑩葺(qì):原指茅草苫蓋房屋,此指蓋房屋。
蓀壁:用蓀草裝飾牆壁。蓀:香草名。
芳馨(xīn):芳香之物。馨:散布很遠的香氣。
九疑:即九疑山,又名
蒼梧山。這裡的九疑,指九疑山的眾神。
褋(dié):禪衣,指貼身穿的汗衫之類。
洪興祖《
楚辭補註》:“《
方言》:‘禪衣,江淮南楚之間謂之褋。’”
搴(qiān):拔取。
驟得:一下子得到。此句言好時光不可能驟然得到,有好事多磨之意。
大司命
①廣開:大開。紛:多貌,形容玄雲。玄云:黑雲。
②飄風:即旋風。
王逸《章句》:“迴風為飄。”先驅:在前開路。
③君:對大司命的尊稱。迴翔:像鳥兒一樣盤旋飛翔。逾:越過。
⑤陰陽:指天地間的陰陽二氣,古人認為宇宙萬物的發展變化皆由陰陽二氣運行所定。以上四句為男覡扮大司命唱。
⑥九坑:即九州,泛指人世間。上帝是造物主,有至高無上的權威,大司命掌管人類的壽命,是這種權威的體現。“導帝之兮九坑”,就是把上帝的權威引導到人世間。這兩句為女巫唱。
⑦被被:同披披,飄動的樣子。
⑧一陰一陽:或陰或陽,變幻莫測。
⑨遺(wèi):贈給。
⑩冉冉(rǎn):漸漸。
轔轔:車聲。這兩句為大司命唱,言大司命乘龍車高飛,返回天宮。
延佇(zhù):長久地站立。
若今兮無虧:猶言及時珍重。
固:本來。當:定規。
可為:可以掌握。以上六句為女巫唱,表示對大司命高飛而去的依戀和無可奈何的寬慰。
少司命
①麋(mí)蕪:香草名,七八月間開白花,香氣濃郁。羅生:並列而生。
②素華:即白花。菲菲:形容香氣濃郁。襲:指香氣撲鼻。予:主祭男
覡自稱。
③蓀:香草名,借指少司命。
⑤美人:指參加祭禮的人們。
⑥入不言兮出不辭:
少司命進來時不說話,離開時沒有告辭。
⑦這兩句言少司命去後人的悲哀:人生最大的悲哀莫過於和相愛的人生生分離,人生最大的歡樂莫過於有了新的知心人。
⑨帝:上帝。帝郊:指天國的郊野。
⑩
晞(xī):曬乾。陽之阿:向陽的山窩。“與女沐兮鹹池”前,原有“與女游兮九河,衝風起兮水揚波”二句,宋洪興祖《楚辭補註》說:“王逸無注,古本無此二句……此二句河伯章中語也”。據此,將二句刪去。
彗星:俗稱掃帚星,古人認為是災星。一說,撫是撫摸,安撫。彗星形似掃帚,古人想像可以用之掃除污穢,“天之有彗也,以除穢也。”(《
左傳·昭公二十六年》)
竦(sǒnɡ):執,舉起。
東君
②安驅:安穩地驅馳。
⑨蔽日:形容神靈眾多,遮天蔽日。
⑩青雲衣兮白霓裳:以青云為衣,白霓為裳。古時上衣稱衣,下衣稱裳。霓:副虹,指虹外圍的光圈。
弧:木弓,這裡也是星名。與矢星合稱弧矢。
東行:是說太陽白天在空中西行,夜晚在大地背面趕回東方。這雖是屈原超現實的想像,但已多少顯露了
渾天說的胚芽,這比起當時普遍流行的
蓋天說是一個進步。
河伯
①
九河:黃河的總名。傳說大禹治水到兗州,把河水分為九道。王逸注九河為“徒駭、太史、馬頰、覆釜、胡蘇、簡、絮、鉤、磐、鬲津”。
②
驂(cān):古時用四匹馬駕車,中間的兩匹馬叫
服,兩邊的兩匹馬叫驂,這裡作動詞用。
③崑崙:山名,傳說為黃河的發源地。
④悵忘歸:姜亮夫《屈原賦校注》據王逸注“心樂志悅忽忘還歸也”,推斷“悵忘歸”,為“儋忘歸”之誤。此句意為:太陽將落,我們迷戀景色忘記了返回住地。
⑤魚鱗屋:以魚鱗做瓦的房屋。
⑧流澌:即流水。一說“流澌”是融解的冰塊。
⑨子:指河伯。
⑩媵(yìnɡ):古代陪嫁的女子叫“
媵”,這裡作動詞用,陪伴的意思。
山鬼
①女蘿:地衣類隱花植物,又名松蘿。
②含睇(dì):含情微視。睇:微盼,《說文》:“目小視也,南楚謂眄曰睇。”
⑥容容:通“溶溶”。水流貌,這裡形容雲氣浮動的樣子。
⑧留靈修:即為靈修而留。靈修:指山鬼思念的人。
⑩公子:亦指山鬼思念的人。
飲石泉:飲山石間的泉水。言飲食的芳潔。
然疑作:即半信半疑。然:是,相信。疑:懷疑。作:交作。
國殤
①犀甲:用犀牛皮製成的鎧甲,最為堅韌。
②旌(jīnɡ):旌旗,旗的通稱。
③驂(cān):古時用四匹馬駕車,中間的兩匹叫服,兩旁的兩匹叫驂。
⑤懟(duì):怨恨。
⑥反:同“返”。
⑦秦弓:秦地製造的弓。
⑧誠:實在是。勇:勇氣。武:武藝。不可凌:言戰士寧死不屈,志不可奪。
⑨神以靈:精神不死,神魂顯靈。鬼雄:鬼中的英雄。
禮魂
①傳芭(bā):互相傳遞花朵。芭:同“葩”,初開的花朵。
②姱(kuā):美好。
③長無絕:永不斷絕。
白話譯文
東皇太一
吉祥的日子良好時光,恭敬地娛樂天神東皇。
手撫鑲玉的長劍劍柄,身上佩玉和鳴響叮噹。
精美瑤席玉瑱壓四方,擺設好祭品鮮花芳香。
蕙草包祭肉蘭葉襯墊,獻上桂椒釀製的酒漿。
舉鼓槌敲得鼓聲咚響,疏緩節奏啊聲調安詳,吹竽又鼓瑟放聲歌唱。
巫女舞姿美服裝漂亮,芬芳的香氣溢滿廳堂。
宮商角徵羽五音齊奏,衷心祝神君快樂健康。
雲中君
我沐浴蘭湯滿身飄香,穿上彩衣像鮮花一樣。
看雲神宛曲停留雲端,神光燦爛啊氣宇軒昂。
你安居在那雲間殿堂,功德廣大與日月齊光。
你駕龍車穿五彩衣裳,翱翔空中並遊覽四方。
神光閃閃你從天而降,疾速高飛又重返天上。
高瞻遠矚啊超越九州,恩被四海而功德無量。
思念神君而長長嘆息,憂心忡忡又黯然神傷。
湘君
你猶豫不決遲遲不來,為誰停留在水中沙洲?
我天生麗質修飾打扮,急流中駕起芳香桂舟。
令沅水湘水風平浪靜,讓長江安安靜靜地流。
盼望著你啊你卻不來,吹排簫啊我在思念誰?
我駕起龍舟向北航行,掉轉那船頭抵達洞庭。
用薜荔做簾蕙草做帳,拿香蓀飾槳香蘭飾旌。
極目騁懷啊遙望涔陽,揚起風帆啊橫渡大江。
一路飛舟不見你蹤影,侍女也為我嘆息悲傷。
熱淚縱橫不住地流淌,思念你啊痛斷我肝腸。
盪起雙槳又把穩船舵,飛舟破浪捲起千堆雪。
薜荔啊偏要在水中采,荷花啊卻要上樹梢折。
二人異心媒人也徒勞,恩愛不深輕易拋棄我。
石灘上的水啊淺又淺,龍舟輕又快啊飛向前。
相愛不忠誠招人長怨,約會不守信卻說無暇。
早晨在江邊急速奔走,傍晚泊舟在北洲停留。
孤獨的鳥兒棲息屋上,彎彎的江水緩流堂前。
把玉塊拋向滾滾江流,把玉佩丟在澧水之濱。
在芳洲之上採摘杜若,贈給下女以聊表寸心。
時光匆匆啊不會再來,放寬心懷啊靜候佳音。
湘夫人
夫人降臨在江北小洲,我望眼欲穿心中哀愁。
秋風裊裊萬木飄落葉,波涌浪翻千里洞庭秋。
登上白薠崗舉目遠望,與佳人約見黃昏之後。
鳥兒為何聚集水草里,魚網為何掛在樹枝頭?
沅水有白芷澧有香蘭,心中思念你口未敢言。
恍恍惚惚向遠方張望,見湘江北去流水潺潺。
駝鹿為何覓食在庭院,蛟龍為何回遊在水邊?
早晨在江邊躍馬飛馳,傍晚渡過江到了西岸。
聽到夫人的親切召喚,駕起快車一同歸樂園。
宮室豪華築在水中央,荷葉圓圓蓋在屋頂上。
香蓀飾牆紫貝鋪庭院,花椒香郁充滿那廳堂。
桂木做正梁木蘭為椽,辛夷為楣白芷飾臥房。
編織薜荔巧手做帷帳,剖開蕙草放於帳頂上。
白玉為鎮壓住那坐席,擺上那石蘭滿室芬芳。
荷葉屋頂再加放白芷,杜衡纏繞讓滿院飄香。
聚集百草布滿了庭院,香花擺在那門旁走廊。
九疑眾神啊前來迎接,群神雲集啊紛紛揚揚。
把香囊拋向滾滾江流,把禪衣扔在澧水之濱。
在沙洲之上拔取杜若,贈寄遠方人聊表寸心。
好時光不能驟然得到,且逍遙等待吉日良辰。
大司命
敞開了那天國的大門,我乘上了濃密的烏雲。
命令那旋風先驅開道,呼喚那暴雨洗灑路塵。
神君盤旋從空中下降,我緊跟著你越過空桑。
九州芸芸眾生鬧嚷嚷,誰生誰死都握我手上。
高空里我安詳地飛翔,乘天地正氣駕馭陰陽。
我虔誠恭敬緊跟著你,把上帝權威帶到九州。
神衣飄動啊長而又長,玉佩閃爍啊放射光芒。
一陰一陽啊變幻莫測,我做的事啊眾怎知詳。
折一枝神麻玉色花朵,送你這將離去的神靈。
衰老已經漸漸地到來,不親近就更疏遠感情。
我乘著龍車車聲轔轔,高飛沖天啊直入重雲。
手持桂枝啊久久佇立,愈是想念啊愈是傷心。
傷心哀愁又有什麼用,但願像現在康健無損。
人的壽命本來有定分,死生離合啊怎能由人?
少司命
芬芳的秋蘭潔白麋蕪,並列生長在堂下漫布。
綠色的葉子白色花朵,香氣濃郁沁入我肺腑。
人們自有嬌美小兒女,你為何還替他們愁苦?
秋天的蘭花啊真茂盛,綠葉紫莖啊鬱鬱蔥蔥。
滿堂的人兒都傾慕你,只對我傳情把秋波送。
來時默默走時無言語,乘風駕雲飄然離我去。
悲哀莫過有情人離別,歡樂莫過知心人團聚。
荷葉做衣蕙草做腰帶,匆匆而來忽然飄天外。
傍晚時你投宿在帝郊,雲端里你又把誰等待?
想與你同沐浴於鹹池,想與你同曬發在山窩。
盼望美人啊美人不來,心神恍惚啊當風高歌。
孔雀車蓋啊翡翠旗旌,飛上九天去掃除彗星。
一手舉劍一手抱幼童,保護百姓神中你最行。
東君
一輪紅日將出於東方,照耀我門前神木扶桑。
撫拍我寶馬安步緩行,夜色漸消將露出曙光。
駕馭著龍車聲如雷響,插遍那雲旗隨風飄揚。
長嘆一聲將升天而去,低頭徘徊又回望故鄉。
車聲旗色啊娛人心醉,觀者著迷竟把歸家忘。
繃緊琴弦啊鼓聲相響,敲擊大鐘啊鐘架搖晃。
吹奏橫笛啊竽笛聲和,思戀靈巫賢惠又漂亮。
舞姿翩如那翠鳥輕飛,載歌載舞啊齊誦詩章。
按音律唱踏著節拍舞,群神來迎接遮天蔽日。
青雲做衣啊白霓為裳,高舉長箭啊射殺天狼。
操持天弓向西方沉落,拿起北斗舀取桂酒漿。
抓住那馬韁高高飛馳,幽幽暗夜中急奔東方。
河伯
河神啊與你同游九河,急風衝起河水泛洪波。
乘坐水車荷葉做車蓋,雙龍駕轅雙螭來拉車。
登上崑崙縱目望四方,心意飛揚胸懷多寬暢。
日暮美景流連竟忘歸,突然警醒更懷念水鄉。
魚鱗屋瓦廳堂畫蛟龍,紫貝門闕珍珠飾玉宮,河伯啊為何久住水中?
乘上白黿追逐那文魚,與你同游沙洲永相隨,綿綿情深如同那流水。
與你攜手啊向東而行,送你這美人到河南岸。
滔滔河水啊前來迎接,魚兒列隊啊也來陪伴。
山鬼
好像有個人兒在山坳,身披薜荔女蘿束細腰。
含情脈脈開口微微笑,你愛我啊美麗又窈窕。
赤豹前拉車後跟花狸,辛夷做車桂枝做旌旗。
石蘭做車蓋杜衡為帶,折下香花送意中之人。
我居林深處暗不見天,通路艱險阻擋我來遲。
我孤身站在高山之巔,雲海茫茫在腳下翻卷。
昏昏暗暗白晝如夜晚,東風陣陣飄灑著細雨。
痴心等待你不思回返,紅顏已凋謝誰來顧盼?
采靈芝仙草在巫山間,山石嶙峋啊葛藤蔓蔓。
怨你失約惆悵我忘返,你思念我只是不得閒。
山中人兒純真像杜若,啜飲石泉佇立松柏下。
你想我誰知是真是假。
雷聲隆隆啊細雨飄揚,長猿夜啼聲聲斷人腸。
秋風颯颯啊黃葉飄零,痴情思公子徒自哀傷。
國殤
手持吳戈身披犀牛甲,車輪交錯短兵相廝殺。
旌旗蔽日啊敵人如雲,亂箭交墜啊勇士爭先。
強敵沖我陣佇列遭踐,左驂倒地右服被刀扎。
兩輪深陷啊四馬被拴,揮動鼓槌響鼓勇拼殺。
蒼天哀怨啊神靈怒發,將士陣亡屍橫荒山下。
勇夫出征一去不復返,荒原渺茫道路多遙遠。
佩帶長劍秦弓拿在手,身首分離雄心永不變。
真是既勇敢啊又能武,始終剛強啊不可侵凌。
身雖死啊精神顯威靈,魂魄剛毅啊為鬼中雄。
(另一版本:你的魂魄為鬼中雄傑)
禮魂
祭禮完成一齊擊鳴鼓,傳遞鮮花輪番來跳舞,美女高唱歌聲多安舒。
春蘭秋菊啊時常供奉,祭禮不絕啊傳於千古。
內容梗概
《九歌》是組詩,共有11篇:
《九歌》包括11章,前人為了使它們符合“九”的成數,曾作過種種湊合。如清代蔣驥《
山帶閣注楚辭》主張《
湘君》、《
湘夫人》並為一章,《
大司命》、《
少司命》並為一章。
聞一多《什麼是九歌》主張以《東皇太一》為迎神曲,《禮魂》為送神曲,中間九章為“九歌”正文。但多數人的意見,以“九”為虛數,同意汪瑗《
楚辭集解》、王夫之《
楚辭通釋》之說,認為前十章是祭十種神靈,所祭的十種神靈,從古代人類宗教思想的淵源來考察,都跟生產鬥爭與生存競爭有密切關係。十種神靈又可分為三種類型:①
天神──
東皇太一(天神之貴者)、
雲中君(
雲神)、
大司命(主壽命的神)、
少司命(主子嗣的神)、東君(
太陽神);②地神──湘君與
湘夫人(湘水之神)、
河伯(
河神)、
山鬼(
山神);③人鬼──國殤(陣亡將士之魂)。有人認為,在上述十種神靈裡面,篇首“東皇太一”為至尊,篇末“國殤”為烈士,都是男性;其餘則是陰陽二性相偶,即東君(男)與雲中君(女),大司命(男)與少司命(女),湘君(男)與湘夫人(女),河伯(男)與山鬼(女)。《九歌》原來的篇次,也基本上是按照上述的關係排列的,今本《東君》誤倒(
聞一多《
楚辭校補》)。
創作過程
《九歌》是屈原根據江南民間祭祀的樂歌,經過加工創作而成的。標題是襲用古題,據《
離騷》:“啟《九辨》與《九歌》兮,夏康娛以自縱”。《天問》:“啟棘賓商,《
九辨》《九歌》”,都說在夏代就有《九歌》。
創作時間
從《國殤》的情調看,應該是悼念在丹淅之戰中陣亡的將士的歌辭,具體時間是在懷王十七年(公元前312),丹淅之戰之後,藍田之戰之前。《九歌》與屈原其它作品的幽憤風格不同,而寫得清新淒艷,幽渺情深。顯然是因為利用了民間的素材,融入了民歌的情調,這樣比起他其它的作品,風格有些獨特。
名稱由來
關於“九歌”名稱的來歷,
王逸認為是屈原仿南楚的民間祭歌創作的。朱熹認為是屈原對南楚祭歌修改加工,“更定其詞”(《
楚辭集注》)。
胡適則認為《九歌》乃古代“湘江民族的宗教歌舞”,“與屈原傳說絕無關係”(《讀楚辭》)。今人多取朱說。
“九歌”名稱,來源甚古。除《
尚書》、《
左傳》、《
山海經》所稱引者外,《
離騷》中有“啟九辯與九歌兮,夏康娛以自縱”,“奏九歌而舞韶兮,聊假日以樂”,《天問》中有“啟棘賓商,九辯九歌”諸語。各書所說到的“九歌”內容雖有種種演化,但可證“九歌”乃是傳說中很古的樂章。至於屈原用它作為篇名,似乎不會跟遠古“九歌”的章數有關,也不一定跟古代“九歌”的曲調相同。可能是取其“娛神”這一點,再結合《離騷》所說的“康娛”、“樂”的意思,基本上屬於新歌襲舊名的類型。
宗教傳說
傳說中九歌本是天樂。趙簡子夢中升天所聽到的“廣樂九奏萬舞”,即《九歌》與配合著《九歌》的
韶舞。(《離騷》“奏九歌而舞韶兮”。)《九歌》自被
夏後啟偷到人間來,一場歡宴,竟惹出五子之亂而終於使夏人亡國。這神話的歷史背景大概如下。
《九歌》韶舞是夏人的盛樂,或許只郊祭上帝時方能使用。啟曾奏此樂以享上帝,即所謂鈞台之享。正如一般原始社會的音樂,這樂舞的內容頗為猥褻。只因原始生活中,宗教與性愛頗不易分,所以雖猥褻而仍不妨為享神的樂。也許就在那次郊天的大宴享中,啟與
太康父子之間,為著有仍二女(即“五子之母”)起了衝突。事態擴大到一種程度,太康竟領著弟弟們造起反來,結果敵人——
夷羿乘虛而入,把有夏滅了。(關於此事,另有考證。)啟享天神,本是啟請客。傳說把啟請客弄成啟被請,於是乃有啟上天作客的故事。這大概是因為所謂“啟賓天”的“賓”字,(
《天問》“啟棘賓商”即
賓天,《
大荒西經》“開上三嬪於天”,嬪賓同。)本有“請客”與“作客”二義,而造成的結果。請客既變成作客,享天所用的樂便變為天上的樂,而奏樂享客也就變為作客偷樂了。傳說的錯亂大概只在這一點上,其餘部分說啟因《九歌》而亡國,卻頗合事實。
這裡特別提出這幾點,是要指明《九歌》最古的作用及其帶猥褻性的內容,因為這對於解釋《楚辭·九歌》是頗有幫助的。少司命一說是主宰人禍福的神。
來源考證
《九歌》由於以民間祭歌為基礎,所以具有楚國民間祭神巫歌的許多特色,《
漢書·地理志》說:“(楚地)信巫鬼,重淫祀。”《
呂氏春秋·
侈樂》也說:“楚之衰也,作為巫音。”所謂“巫音”,即
巫覡祭神的樂歌,這是《九歌》與屈原其他詩篇的不同之處。但是,作品中如“載雲旗兮委迤”、“九嶷繽兮並迎”、“吾道兮洞庭”等詩句,“老冉冉”、“紛總總”等習用語,又與屈原其他詩作一脈相通。因此,它應當是屈原詩歌藝術整體中的有機構成部分。
點評鑑賞
總體評價
《九歌》是以娛神為目的的祭歌,它所塑造的藝術形象,表面上是超人間的神,實質上是現實中人的神化,在人物感情的刻畫和環境氣氛的描述上,既活潑優美,又莊重典雅,充滿著濃厚的生活氣息。
人物言論
王逸《
楚辭章句》中說:“《九歌》者,
屈原之所作也。昔楚國南郢之邑,沅湘之間,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樂鼓舞以樂諸神。屈原放逐,竄伏其域,懷憂苦毒,愁思沸郁,出見俗人祭祀之禮,歌舞之樂,其詞鄙陋,因作《九歌》之曲。”
朱熹曾評《九歌》說:“比其類,則宜為三《
頌》之屬;而論其辭,則反為《
國風》再變之《鄭》、《衛》矣。”(《楚辭辯證》)
清代
陳本禮曾指出:“《九歌》之樂。有男巫歌者。有女巫歌者;有巫覡並舞而歌者;有一巫唱而眾巫和者。”(《屈辭精義》)這樣,《九歌》中便有了大量的男女相悅之詞,在宗教儀式、人神關係的紗幕下,表演著人世間男女戀愛的活劇。
作品賞析
《東皇太一》是《九歌》中的首篇。是楚人祭祀天神中最尊貴的神即上帝的樂歌。“皇”是天神的尊稱,楚人立神祠於東方,故稱東皇。“太一”,是說神道廣大無邊。《
莊子·天地篇》:“主之以太一。”成玄英註:“太者廣大之名。一以不二為名,言大道曠盪,無不制圉,囊括萬有,通而為一,故謂之太一。”全詩分三節,首寫選擇吉日良辰,懷著恭敬的心情祭祀天神;次寫祭祀場面,著重寫祭品的豐盛,歌舞的歡快;最後寫對天神的祝願。全詩對於東皇太一的形象並沒有具體地描寫,只是著力渲染了祭神的熱烈場面,從而表達出對天神的虔誠和尊敬。
這是祭祀雲神的樂歌。王逸《章句》:“雲神,豐隆也,一曰屏翳。”在中國古代神話里,雲神和雨師,往往合二而一,成為一體。
郭璞《
山海經·海夕卜東經》註:“雨師謂屏翳也。”雲行雨施,因此祭雲也就是求雨。本篇從巫女的角度寫人對雲神的愛慕企盼。首寫巫女沐浴更衣,虔誠地等待雲神的降臨;接著寫雲神降臨,由衷地讚頌雲神“與日月兮齊光”的功德;最後寫雲神來去匆匆,返回天上,巫女的憂心忡忡。詩中生動地描寫了群巫扮雲神出現時的場面和祭者的讚頌、景慕以及對神的依戀之情。對雲神的刻畫都是根據云的自然特點加以想像、誇張、增飾來完成的,其中既有對自然美的捕捉,又包含著人們對光明、自由等美好事物的追求。描寫曲折細膩,委婉動人。
《湘君》與下篇《湘夫人》同是祭祀湘水神的樂歌。舊說或謂湘君指舜,湘夫人指舜之二妃娥皇、女英。傳說舜帝南巡,死葬蒼梧,二妃追至洞庭,投水而死,成為湘水女神。本篇以湘夫人的口氣表現這位湘水女神對湘君的懷戀,對愛情的大膽追求。第一節寫湘夫人對湘君的懷念,第二節寫湘夫人對湘君失約的失望與哀怨,第三節寫湘夫人親迎湘君而不遇的怨恨,第四節寫湘夫人的決絕之情和內心矛盾。全詩善於運用比興手法和景物描寫表現女主人公複雜的心理活動,使湘夫人的性格得到完滿的表現。文筆細膩,情韻悠長。
《湘夫人》是以湘君的口氣表現這位湘水男神對湘夫人的懷戀,表現了他對愛情的忠貞。第一節寫湘君盼望會見湘夫人的迫切心情及會見落空後的內心惆悵,第二節抒寫湘君對湘夫人的痴情和對幸福生活的渴望,第三節寫湘君的決絕之情和希望。詩人通過對現實景物、假想景物和幻想境界的描寫,構成了多種形式的情景交融境界,多方面地烘託了人物情感的起伏變化。《湘君》《湘夫人》互相對映,實為一篇。詩人用“誤會法”曲折地表現二人對純真愛情的追求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二人本真心相愛,約會相見,但卻沒有約定會面地點,竟往返徒勞,相會無緣,終生怨恨,竟至捐玦遺佩,表示決絕;然而內心愛火難滅,一旦真相大白,雪化冰消,會愛得更深的。
大司命是古人心目中掌管人類壽夭、生死的天神。這首詩由男覡飾大司命,女巫飾人間凡女,通過相互對唱,表現了大司命降落人間,與人間凡女相愛,又獨自返回天宮的故事。大司命的形象嚴肅而又神秘,人間凡女的形象溫柔而又多情。她愛戀大司命,但掌管人類壽夭、生死的大司命卻不得不與她分別。那么,人間福禍榮辱,究竟是由誰來主宰呢?人們熱愛生活,都希望長壽,但人生無常,死亡經常威脅著人們;因此,人們虔誠地祭祀司命之神。
少司命是掌管人的子嗣後代的天神。
王夫之《
楚辭通釋》說:“大司命統司人之生死。而少司命則司人子嗣之有無。以其所司者嬰稚,故曰少。”全詩都是主祭的男覡的唱詞。開頭六句和結尾四句,是對少司命的正面讚頌,說她時刻關心人的子嗣問題,“竦長劍兮擁幼艾”,一手舉著長劍,一手擁抱著嬰兒,是一位人類守護神的形象,既威武又慈愛。中間部分描寫人神戀愛之情,從另一方面表現了這位女神的溫柔與多情,從而使少司命的形象更加豐滿而動人。“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兩句,概括了人們相思離別之情,具有濃郁的民歌風味,膾炙人口,常為後人所引用。
本篇是祭祀日神的樂歌。全詩分三部分,開頭十句為巫者扮東君的唱詞,寫太陽從東方升起以及他流連眷顧故居的心情。中間八句為娛樂東君的女巫的唱詞,正面敘寫祭祀日神歌舞場面的繁盛,表現了人們對日神的愛幕和期望。結尾六句仍為巫者扮東君的唱詞,寫太陽神的自述,描寫東君由中天而西行時除暴誅惡的義舉,以及成功後的喜悅。關於射“天狼”的寓意,王逸說天狼“以喻貪殘”,蔣驥說“喻小人”,實際以之喻秦國較為合理。戰國時,秦國在楚人心目中是侵略成性的“虎狼之國”,而主侵掠的天狼星,其分野恰在秦地。東君射殺天狼,除暴誅惡,正反映了楚國人民戰勝強秦的強烈願望,也寄寓了詩人的報國之志和愛國之情。
全詩採用擬人化的寫法,成功地塑造了日神東君的形象。東君既是太陽本身的藝術化,具有自然界的太陽的諸多特點;同時他又是被人格化了的神的形象,被賦予了種種人的感情,成為一個有個性、有情感的活生生神的形象。
關於《東君》的編次,聞一多先生在《楚辭校補》中說:“東君與雲中君皆天神之屬,其歌辭宜亦相次。顧今本二章部居懸絕,無義可尋。其為錯簡,殆無可疑。余謂古本東君次在雲中君前。《史記·封禪書》《漢書·郊祀志》並云:“‘晉巫祠五帝、東君、雲中君’……成以二神連稱,明楚俗致祭,詩人造歌,亦當以二神相將。且惟東君在雲中君前,少司命乃得與河伯首尾相銜,而河伯首二句乃得闐入少司命中耳。”
河伯為黃河之神。祭祀河神,由來久遠,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即有“祭於河”的記載。河伯之名起源於戰國,《韓非子·內儲說上》:“齊人有謂齊王曰:‘河伯,大神也。’”《莊子·秋水》中出現了河伯的形象。《史記·六國年表》說:“秦靈公八年,初以君主妻河。”褚少孫補《史記·滑稽列傳》載有河伯娶親的故事。本篇為祭祀河神的樂歌,通篇以女子的語氣敘說與河伯的歡會暢遊。他們乘水車駕兩龍游於九河之上,他們登上黃河發源地崑崙之巔,他們住在水中,魚鱗紫貝裝飾的宮殿富麗堂皇,他們攜手東行,波濤迎接,魚兒陪伴。古代黃河經常泛濫成災,人們無力征服為害於人的黃河,於是採取安撫、和親、賄賂的辦法。這首祀河之歌正是這種辦法的曲折反映。也有人認為本篇寫河伯與洛水女神的戀愛故事。“女”、“子”、“美人”等都指代洛水女神,全篇以河伯的語氣敘事抒情,可備一說。
本篇為祭祀山神的樂歌,因非正神,故稱鬼。古今許多學者認為詩中所寫的山中女神就是傳說中的巫山神女瑤姬。清人
顧成天《九歌解》說:“楚襄王游
雲夢,夢一婦人,名曰瑤姬。通篇辭意,似指此事。”郭沫若《
屈原賦今譯》根據詩中“采三秀兮於山間”,認為“於”、“巫”古音通轉,“於山”即巫山,山神即宋玉《
高唐賦》中所寫的巫山女神。詩中山鬼是一纏綿 多情的女神,全詩細緻地表現了山中女神對美好愛情的嚮往和失戀後的憂傷悽苦情態。開頭八句寫山鬼的出場、裝束、神態和乘車赴約的情景,中間十二句寫山鬼不見情人 赴約的內心活動,最後七句進一步以悽厲的背景,渲染了山鬼失戀後的痛苦。山鬼的形象既有山川景色的自然美,又有社會人世美麗多情女子之美,是自然美與社會美的巧妙結合。
國殤是指為國犧牲的將士,未成人夭折謂之殤。戴震《
屈原賦注》:“殤之義二:男女束冠笄而死者謂之殤在外而死者謂之殤。殤之言傷也。國殤,死國事,則所以別於二者之瘍也。歌此以吊之,通篇直賦其事。”《九歌》從《東皇太一》到《山鬼》,九篇所祭的都是自然界中的神祇,獨最後這一篇《國殤》是祭人間為國犧牲的將士的。許多學者認為這和戰國時秦楚戰爭有關,楚懷王時楚國多次和秦國交戰,幾乎每次都遭到慘重的失敗。楚國人民為了保衛國家,抗擊強秦,英勇殺敵,前赴後繼。屆原寫這篇作品就是為了歌頌楚國將士為保衛國家不惜犧牲、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和豪邁精神。
詩中前十句寫激烈而悲壯的戰鬥場面,在強敵面前楚軍浴血奮戰,其鬥爭精神驚天地、泣鬼神。後八句悼念將士為國捐軀,頌揚他們至死不屈的英雄精神。全詩直賦其事,激昂慷慨,是古今詩壇不朽的傑作。
本篇是禮成送神之辭。魂,也就是神,它包括九歌前十篇所祭祀的天地神祇和人鬼。王夫之《楚辭通釋》說:“凡前十章,皆各有其所祀之神而歌之,此章乃前十章所通用而言終古無絕,乃送神之曲也。”詩中描寫祭禮完成時載歌載舞的熱烈場面,表達了人們希望祭禮終古無絕。
作品影響
《九歌》是中國古代漢族詩歌集。《九歌》相傳是
夏代樂歌,後遺落民間。民間在祭神時演唱和表演,
屈原將其改編與加工,寫成格調高雅的詩歌。(
王逸《
楚辭章句》云:“昔楚國南郢之邑,沅湘之間,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樂鼓舞以樂諸神。屈原放逐。竄伏其域,懷憂苦毒,愁思沸郁。出見俗人祭祀之禮,歌舞之樂,其詞鄙陋。因為作《九歌》之曲,上陳事神之敬,下見己之冤結,托之以諷諫。”)
屈原根據所祭祀神靈不同,共寫有十一篇,其中《國殤》一篇專門用於祭奠在戰爭死去將士的英靈。但現在也有學者認為,《九歌》的九是虛數,實際上有十篇,因為《禮魂》只有三句,不應該單獨成篇,是屬於《國殤》的一部分。馬承驌歸納《九歌》之作有五說,宗教歌舞、屈原自祭之辭、記事之賦、漢甘泉壽宮歌詩。
作品概況
《九歌》是屈賦中最精、最美、最富魅力的詩篇。它代表了屈原藝術創作的最高成就。《九歌》以楚國宗祖的功德和英雄業績為詩;以山川神祇和自然風物為詩;以神話故事和歷史傳說為詩,淋漓盡致地抒發了詩人晚年放逐南楚沅湘之間忠君愛國、憂世傷時的愁苦心情和“盪志而愉樂”,“聊以舒吾憂心”,“寓情草木,托意男女”,“吟詠情性,以風其上”的心旨。
內容形式
從《九歌》的內容和形式看,似為已具雛形的賽神歌舞劇。《九歌》中的“賓主彼我之辭”,如余、吾、君、女(汝)、佳人、公子等,它們都是歌舞劇唱詞中的稱謂。主唱身份不外三種:一是扮神的巫覡,男巫扮陽神,女巫扮陰神;二是接神的
巫覡,男巫迎陰神,女巫迎陽神;三是助祭的巫覡。所以《九歌》的結構多以男巫女巫互相唱和的形式出現。這種男女感情的抒寫,是極其複雜曲折的:有時表現為求神不至的思慕之情,有時表現為待神不來的猜疑之情,有時表現為與神相會的歡快之情,有時表現為與神相別的悲痛與別後的哀思。從詩歌意境上看,頗有獨到之處。
同是言情之作,而《九歌》較之《
詩經》的鄭、
衛之風,確實不同。但這並非由於“世風日下”的“再變”,而是春秋戰國時期南北民族文化不同特徵的表現。鄭、
衛之詩,表現了北方民歌所特有的質直與純樸;而《九歌》則不僅披上了一層神秘的宗教外衣,而且呈現出深邃、幽隱、曲折、婉麗的情調,別具一種奇異濃郁的藝術魅力。
男女之情並不能概括《九歌》的全部內容。作為祭歌,由於它每一章所祭的對象不同,內容也就有所不同,如《東皇太一》的肅穆,《國殤》的壯烈,便與男女之情無涉。《國殤》是一首悼念陣亡將士的祭歌,也是一支發揚蹈厲、鼓舞士氣的戰歌。它通過對激烈戰鬥場面的描寫,熱烈地讚頌了為國死難的英雄,從中反映了楚民族性格的一個側面。
祭祀性質
《九歌》具有濃厚的宗教祭祀性質。
王逸《
楚辭章句》說:“《九歌》者,屈原所為作也。昔楚國南郢之邑,沅、湘之間,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樂鼓舞以樂諸神。屈原放逐,竄伏其域,懷憂苦毒,愁思沸郁。出見俗人祭祀之禮,歌舞之樂,其詞鄙陋,因作《九歌》之曲”楚國沅、湘之間“信鬼而好祠”,與同期的中原相比,其祭祀方式具有更強的原始色彩。所以,儘管楚辭《九歌》經過屈原加工,但其民間祭祀痕跡尚可看出。其中巫師裝扮的各位富有個性的神靈,都同中原一帶官方的祭祀樂舞有明顯差異。歷代史書大都對楚地巫風有過記載。《
漢書·地理志》云:“楚有江漢川澤山林之饒,……信巫鬼,重淫祀。”而在“不語怪力亂神”的中原地帶,對於鬼神則是“敬而遠之”。這些記載體現了楚國同中原一帶在對待鬼神態度上的差異。中原文明成熟較早,宗教祭祀與王權的政治理想結合較緊,尤其是經過西周禮樂洗禮之後,其原始色彩更加淡化。《
論語·先進》中記載,子路向孔子詢問鬼神之事,孔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這種態度說明了儒家的治世態度,這種態度也典型地代表了北方中原一帶的宗教觀。楚地祭祀形式則因其濃厚的巫風而保留了更多原始遺風。《隋書·地理志》云:“大抵荊州率敬鬼,尤重祠祀之事,昔屈原為制《九歌》,蓋由此也。”所以,《九歌》是在楚地巫風大背景下的產物。
聞一多曾將《九歌》“懸解”為一出大型歌舞劇,對我們研究《九歌》的戲劇因素頗有啟發。《九歌》中雖然具有娛樂與扮演因素,而且某些篇章可構成一定情節,但並非所祭祀的每位神靈之間都有必然聯繫,整個《九歌》並未能構成完整的情節。巫師們時而扮神、時而媚神,其目的還是為了迎請神靈蒞臨祭壇、獲得神靈的福佑,而非為了單純的表演,故還不能將《九歌》看作一部完整的歌舞劇。另外,《九歌》雖然是在祭祀歌樂基礎上加工改編的,但屈原的文學化創作也不能排斥。現存的《九歌》主要以文學作品形式出現,是
騷體詩歌。研究《九歌》的戲劇因素,不能停留於《九歌》本身,應當透過《九歌》,看此類形式在民間祭祀過程中的娛樂和扮演行為。
作者介紹
人物生平
屈原出身貴族,明於治亂,早年深受
懷王寵信,位
左徒、
三閭大夫。為實現楚國統一,屈原對內積極變法圖強,對外堅決聯齊抗秦,楚國一度國富兵強、威震諸侯。但由於與腐朽貴族集團發生的尖銳矛盾,屈原遭小人誣陷和懷王疏遠。
主要作品
屈原作品有《
離騷》、《天問》、《九歌》(11篇)、《
九章》(9篇)、《
招魂》,凡23篇。
此外,《
卜居》、《
漁父》等篇是否為屈原所作,學術界尚有爭議。
歷史形象
屈原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愛國詩人,是
浪漫主義詩人傑出代表。
1953年,屈原被列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會和世界人民隆重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