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間防震減災事業的發展

“十一五”期間防震減災事業的發展是廣東省地震科普館發布的檔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十一五”期間防震減災事業的發展
  • 發布單位:廣東省地震科普館
"十一五"期間,防震減災事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修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地震監測預報、震災預防、應急救援和地震科技體系,經受了汶川和玉樹等地震的考驗,為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地震監測能力大幅提升。 通過實施中國數字地震觀測網路、中國大陸構造環境監測網路和台網最佳化改造等項目,基本建成了測震、強震動、地殼運動、重力和地磁等觀測台網,全面實現了網路化的技術跨越。測震台網密度明顯提高,陸域測震能力除西藏和青海外基本達到3.0級,部分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人口密集的主要城市和東部沿海地區達到2.0級,首都圈等人口密集地區可達到1.5級,地震速報時間縮短到10分鐘;重力、地磁、形變、地電和地下流體等觀測台網的密度也明顯提高,全國大部分地區的台站平均間距約200公里;強震動台站在部分重點地區的平均間距小於40公里。在歷次地震中地震監測工作發揮了重要基礎作用,為抗震救災指揮決策提供了關鍵信息,同時為地震預測探索、地震災害預防、地球科學研究提供了基礎觀測數據。
(二)地震預測探索科學推進。 積極開展地震預測探索,形成了獨具中國特色的地震預報實踐模式,發揮了一定的減災效益。建立了包括年度、年中、月、周、緊急和臨時會商的工作機制,為地震預測研究積累了有科學價值的資料。基於對地震孕育過程及其物理機制的研究,對地震物理預測進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了一些有一定成效的地震預測方法。地震中長期預測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應有的作用,對2007年雲南寧洱6.4級等特定類型的地震實現了一定程度的短臨預報。進一步理順了地震預報管理機制,更加注重孕震機理的研究,更加強化短臨跟蹤的措施,更加重視地震預報的社會問題。
(三)地震災害預防全面拓展。 地震災害預防多措並舉,取得了一定成效。地震區劃工作不斷深入,大多數省會城市和100多個其他城市開展了地震小區劃,全國30多個城市完成了活斷層探測工作,在服務城鄉建設規劃和工程抗震設防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抗震設防要求管理逐步規範,多個省區市及市縣將抗震設防要求納入基本建設管理程式或進入行政審批視窗。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全面展開,重大建設工程抗震設防水平和抗禦地震的能力逐步提高。地震安全農居在全國開始推廣,新疆、甘肅和四川等地的地震安全農居減災成效顯著。防震減災科普宣傳穩步推進,已建成國家級科普教育基地58個,省級科普示範學校約1800個。市縣地震機構在科普宣傳、抗震設防監管和地震安全農居建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四)地震應急救援迅速發展。 基本建成了國家級、省級和市縣級的應急組織和指揮體系,建立了覆蓋縣級以上行政區域和各行業的地震應急預案體系,全國各級各類地震應急預案已達30萬件,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地震應急演練,完善了國家級和省級地震應急現場工作隊。地震救援工作起點高且進步快,初步建立了國家級和省級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全國共有地震救援志願者10餘萬人,建成了國家地震緊急救援訓練基地,26個省的181個地級市規劃並建設了地震應急避難場所。
(五)地震科技實力顯著增強。 地震科技取得明顯進步,核心競爭力得到大幅提升。會同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和中國科學院等部門建立了創新體系,形成了具有相當規模和較強實力的地震科技團隊,初步建成了基礎探測系統和國家及部門重點實驗室,基礎設施和條件實現質的飛躍,承擔了一大批國家重點項目,獲得了一系列新的科技成果,對防震減災事業發展的貢獻率逐漸提高。地震學與地球內部物理學、地震地質與活動構造學、地殼形變與大地測量學、地震工程學等方面的地震科學基礎研究不斷進步,地震監測預報、震災預防、應急救援等方面的防震減災套用技術進一步發展,援外台網、聯合探測和區域科學研究計畫等富有主導和實質內涵的國際合作初具規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