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現狀分析,需求分析,主要進展,監測能力提升,預測探索推進,預防全面拓展,應急救援發展,科技實力增強,存在問題,社會舉措不夠,公共服務不寬,基礎支撐不強,發展戰略,指導思想,發展目標,戰略方向,主要任務,強化社會管理,拓展公共服務,提升基礎能力,戰略行動,地震安全計畫,背景場探測構建,完善基礎設施,衛星觀測套用系統,探索新技術新手段,喜馬拉雅計畫,科學台陣探測,活動構造探察,地球物理場觀測,核心科學問題,關鍵技術突破,科學探索計畫,孕育機理研究,預測理論研究,預測方法研究,人才培養促進,領軍人才培養,業務素質提升,教育培訓基地,素質提升計畫,科普宣傳教育行動,科普宣傳精品創作,科普宣傳基地建設,保障措施,規劃實施責任,政策統籌協調,評估評價考核,規劃協調管理,
前言
在黨中央、
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在各地區、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十一五”期間,我國防震減災事業取得了顯著成就。“十二五”期間,國家地震安全形勢依然嚴峻,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地震安全需求對防震減災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現狀分析
需求分析
我國地震頻度高、強度大、分布廣、震源淺,尤其進入21世紀以來大震頻發,地震災害極為嚴重。2008年5月12日,四川
汶川發生8.0級地震,造成69227人死亡、17923人失蹤,直接經濟損失約8523億元。2010年4月14日,青海
玉樹發生7.1級地震,造成2698人死亡、270人失蹤,直接經濟損失約228.5億元。“十一五”期間,地震共造成72019人死亡,18193人失蹤,389125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約8886.2億元。未來5年,我國地震活動繼續呈現活躍態勢,在中國大陸仍有可能發生7級以上強烈
地震。
隨著政府職能轉變不斷深入,服務為先和寓管理於服務的理念逐步樹立,建立惠及全民的防震減災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體系成為了政府的重要職能。強化地震自然災害預防及相關社會安全突發事件應對的社會管理,努力維護社會安定;拓展地震災害風險有效控制和國民減災素質教育等公共服務,致力於增進人民福祉。
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人民更加追求安全、健康和幸福的生活,更為關注地震潛在危險,參與防震減災活動的意願日趨強烈。發展防震減災事業,減少生命財產損失,是人民民眾的迫切需求。
隨著我國經濟繼續平穩較快發展,
工業化、
信息化、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重大基礎設施日益增多,經濟體之間聯繫廣泛,產業鏈不斷延伸,局域的地震災害將有可能造成整個產業的癱瘓,國民經濟的地震易損程度不斷增加。發展防震減災事業,減少地震災害損失,是經濟發展的迫切需求。
人類認知地球、改善生存環境和開發自然資源,依賴地球科學的進步。防震減災行業的科技人才、基礎設施和數據資源是國家地球科學發展的重要支撐。發展防震減災事業,完善地震科技創新體系,推動地震科技進步,是地球科學發展的迫切需求。
主要進展
“十一五”期間,防震減災事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修訂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地震監測預報、震災預防、應急救援和地震科技體系,經受了
汶川和
玉樹等地震的考驗,為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監測能力提升
通過實施中國數字地震觀測網路、中國大陸構造環境監測網路和台網最佳化改造等項目,基本建成了測震、強震動、地殼運動、重力和地磁等觀測台網,全面實現了網路化的技術跨越。測震台網密度明顯提高,陸域測震能力除西藏和青海外基本達到3.0級,部分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人口密集的主要城市和東部沿海地區達到2.0級,首都圈等人口密集地區可達到1.5級,地震速報時間縮短到10分鐘;重力、地磁、形變、地電和地下流體等觀測台網的密度也明顯提高,全國大部分地區的台站平均間距約200公里;強震動台站在部分重點地區的平均間距小於40公里。在歷次地震中地震監測工作發揮了重要基礎作用,為抗震救災指揮決策提供了關鍵信息,同時為地震預測探索、地震災害預防、地球科學研究提供了基礎觀測數據。
預測探索推進
積極開展地震預測探索,形成了獨具中國特色的地震預報實踐模式,發揮了一定的減災效益。建立了包括年度、年中、月、周、緊急和臨時會商的工作機制,為地震預測研究積累了有科學價值的資料。基於對地震孕育過程及其物理機制的研究,對地震物理預測進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了一些有一定成效的地震預測方法。地震中長期預測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應有的作用,對2007年雲南
寧洱6.4級等特定類型的地震實現了一定程度的短臨預報。進一步理順了地震預報管理機制,更加注重孕震機理的研究,更加強化短臨跟蹤的措施,更加重視地震預報的社會問題。
預防全面拓展
地震災害預防多措並舉,取得了一定成效。地震區劃工作不斷深入,大多數省會城市和100多個其他城市開展了地震小區劃,全國30多個城市完成了活斷層探測工作,在服務城鄉建設規劃和工程抗震設防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抗震設防要求管理逐步規範,多個省區市及市縣將抗震設防要求納入基本建設管理程式或進入行政審批視窗。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全面展開,重大建設工程抗震設防水平和抗禦地震的能力逐步提高。地震安全農居在全國開始推廣,
新疆、
甘肅和
四川等地的地震安全農居減災成效顯著。防震減災科普宣傳穩步推進,已建成國家級科普教育基地58個,省級科普示範學校約1800個。市縣地震機構在科普宣傳、抗震設防監管和地震安全農居建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應急救援發展
基本建成了國家級、省級和市縣級的應急組織和指揮體系,建立了覆蓋縣級以上行政區域和各行業的地震應急預案體系,全國各級各類地震應急預案已達30萬件,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地震應急演練,完善了國家級和省級地震應急現場工作隊。地震救援工作起點高且進步快,初步建立了國家級和省級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全國共有地震救援志願者10餘萬人,建成了國家地震緊急救援訓練基地,26個省的181個地級市規劃並建設了地震應急避難場所。
科技實力增強
地震科技取得明顯進步,核心競爭力得到大幅提升。會同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和中國科學院等部門建立了創新體系,形成了具有相當規模和較強實力的地震科技團隊,初步建成了基礎探測系統和國家及部門重點實驗室,基礎設施和條件實現質的飛躍,承擔了一大批國家重點項目,獲得了一系列新的科技成果,對防震減災事業發展的貢獻率逐漸提高。
地震學與
地球內部物理學、
地震地質與
活動構造學、地殼形變與大地測量學、
地震工程學等方面的地震科學基礎研究不斷進步,地震監測預報、震災預防、應急救援等方面的防震減災套用技術進一步發展,援外台網、聯合探測和區域科學研究計畫等富有主導和實質內涵的國際合作初具規模。
存在問題
儘管在監測預報、震災預防、應急救援和地震科技等領域取得了顯著進步,但防震減災事業發展仍滯後於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通過防震減災工作實踐,尤其是
汶川地震科學總結與反思,進一步發現了在社會管理、公共服務和基礎能力等方面的問題和不足。
社會舉措不夠
對防震減災社會管理的認識不夠深入。防震減災法律法規有待進一步健全,行政執法隊伍亟需充實。防震減災規劃體系建設需不斷推進,政府防震減災目標責任制亟待落實。抗震設防要求尚未完全納入基本建設審批程式,抗震設計與抗震設防要求銜接不夠,地震安全性評價管理有待進一步規範。現行地震應急預案應對大震巨災尚需完善,抗震救災指揮部辦公室的職能有待全面發揮。
公共服務不寬
防震減災公共服務的意識需要不斷加強。新聞宣傳工作尚需進一步完善,防震減災科普宣傳的深度和廣度不夠。地震安全民居需從示範區域向全國推廣,地震活動構造探察等基礎工作對城鎮規劃的服務不足。地震速報的時效和內涵與社會公眾需求仍有差距,地震烈度速報和預警服務剛剛起步。快速災情獲取和災害損失評估尚不能完全滿足大震巨災應對的需求。
基礎支撐不強
防震減災人力資源還不能完全適應事業發展的新要求。人才結構和布局需進一步最佳化,各類優秀人才不足,長期穩定的優秀科技團隊有限,行業人員職業素養有待提升,人才的遴選機制、激勵機制、政策環境等有待完善。
地震科技服務防震減災任務需求的能力不足。新型感測器等地震觀測核心技術未有重大突破,地震預測理論方法研究成果有待進一步實用化,震災預防和應急救援等領域技術研發套用有待加強,地震科學環境觀測與探察等基礎性工作剛剛全面開展。
監測系統的布局和功能有待繼續最佳化。台網布局不能完全滿足強震活動主體區域的監測需求,對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重大生命線工程區域的監測解析度有待提高,國家、省、市縣專業台網及社會專用台網的系統集成不夠。台網部分觀測設備運行不夠穩定,運行維護能力有待提升。
對地震短臨預報能力倚重偏高,中長期預報的減災作用尚未充分發揮。對地震預測特別是短臨預測科學探索的長期性、複雜性和艱巨性認識沒有完全到位。對地震孕育和發生的物理機制尚未認識清楚,地震預測尤其是短臨預測仍以經驗預測為主,在時間和空間方面還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
發展戰略
將最大限度減輕地震災害損失作為檢驗防震減災事業發展成效的唯一標準。在各級政府領導下,地震工作主管部門會同相關部門從國家安全的政治高度,謀劃防震減災發展戰略,落實法律責任,牢固樹立全面預防觀念,突出政府主導,動員社會參與,提高公眾意識,使防震減災成為全社會共同的長期責任和自覺行動。
指導思想
以
鄧小平理論和“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把人民民眾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以最大限度減輕地震災害損失為根本宗旨,強化社會管理,拓展公共服務,全面提升防震減災基礎能力,開創防震減災事業發展新局面,為保障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新貢獻。
發展目標
防震減災社會管理向更深層次推進。防震減災法律法規基本健全,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各級地方政府防震減災工作責任制逐步落實,市縣地震機構管理防震減災工作的能力顯著提升,抗震設防要求監管進一步完善,全力推進抗震能力不足的重要建設工程的加固改造,加強地震標準計量工作。
防震減災公共服務向更寬領域拓展。新聞宣傳與
政務公開持續深化,科普宣傳逐步走進機關、學校、企業、社區、農村和家庭,推動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公眾基本掌握防震減災知識和應急避險技能。地震活動構造探察和地震安全性評價廣泛服務於工程建設與城鄉規劃。地震應急回響能力大幅度提高,破壞性地震發生後1小時內啟動應急救援行動,3小時內給出災情預評和破壞範圍初步結果。地震監測全面服務於防災減災、
國防建設、資源開發、重大工程和地球科學研究等領域。
防震減災基礎能力向更高水平邁進。領軍、優秀、儲備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初見成效,行業人員業務素養顯著提升。地震科技服務防震減災任務需求的能力明顯提高,形成若干在國際上具有重要影響的優勢領域。基本形成多學科、多手段覆蓋我國大陸的綜合觀測系統,青藏地區能夠監測2.5級以上地震,其他大陸地區能夠監測2.0級以上地震,人口稠密和經濟發達地區能夠監測1.0級以上地震,海域地震監測能力穩步提升。國內地震速報時間小於10分鐘,全球7級以上地震速報時間為10至30分鐘,國內大地震震源機制解與破裂過程速報時間1至5小時,在人口稠密和經濟發達地區初步建成地震烈度速報網,20分鐘內完成地震烈度速報。在川滇和首都圈等部分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初步建成地震預警系統,提供地震預警信息。地震前兆信息識別與檢測能力得到增強,長、中、短、臨地震預測科學水平不斷提高,力爭實現有減災實效的預報。
戰略方向
繼續推動防震減災工作從行業管理向社會管理的進步。加快各級防震減災法制建設,構建國家防震減災規劃體系,建立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強化抗震設防行政監管職能,做好地震應急救援日常準備,加強市縣地震機構和綜合能力建設。
繼續推動防震減災工作從行業自身服務向公共服務的進步。加強科普宣傳教育,推廣地震安全民居,推進設立地震保險,挖掘地震科技潛力,提供地震預警信息,豐富公共服務產品。
繼續推動防震減災基礎能力建設從滿足行業自身需求向同時滿足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需求的進步。拓展防震減災人才資源,全面提升隊伍職業素養,重視地震監測基礎作用,堅持地震預測多路探索,推進地震科技創新。
繼續推動地震災害應對能力從適應中強地震向適應大震巨災的進步。樹立大震巨災防禦觀念,立足防大震、救大災,科學探索大震孕育發生規律,穩步提高城鄉抗大震的設防能力,全力提升全社會大震巨災的防範意識。
主要任務
在中央和地方政府領導下,各級地震工作主管部門統籌管理,與各級政府相關部門協調聯動,動員社會組織和個人全面參與,充分發揮全社會資源優勢,激發創造活力,推進管理改革,從強化社會管理、拓展公共服務和提升基礎能力等方面促進國家防震減災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強化社會管理
防震減災工作需以強化社會管理為手段,推進防震減災從行業管理向社會管理的跨越,完善社會管理機制,落實各級政府責任,提高管理社會的能力,形成全社會共同推進防震減災事業發展的合力。
(一)加快防震減災法規建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不斷完善防震減災法律、法規、標準和配套制度體系建設。修訂和完善破壞性地震應急條例、
國家地震應急預案和各類管理辦法等法規、規章。加強地震行業國家標準體系建設,加快新一代地震區劃圖編制,實行相關設備的檢測和市場準入制度。完善地震安全性評價執業資格、資質管理和註冊等基本法律制度,依法規範地震安全性評價行為。加強防震減災規劃體系建設,開展規劃實施評估。加強地震行政執法和監督檢查。開展地震觀測環境保護、抗震設防要求管理和地震應急等方面的行政執法,加強執法隊伍建設。積極配合各級人大組織開展執法監督檢查,促進各級政府防震減災法律法規的貫徹落實。
(二)建立防震減災指標體系,明確政府目標責任。 以地震安全為長遠目標,建立包括城鄉規劃地震安全服務、抗震設防行政監管、地震監測能力、應急救援準備、公眾防震減災素質、災後恢復重建、地震科技支撐、公共財政投入、地震機構建設等指標的防震減災能力評價體系。在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先行推進防震減災能力評價試點工作。明確重點監視防禦區內各級政府的責任目標,按照要求開展能力評價,努力納入政府年度考核,促進重點監視防禦區率先實現2020年防震減災奮鬥目標。
(三)強化抗震設防行政監管,提高震災抗禦能力。 在各級政府領導下,與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共同開展抗震設防行政監管。建立和完善抗震設防行政監管機制和監督檢查制度,推進將抗震設防要求納入基本建設程式,並落實到項目可行性論證、工程設計、施工和竣工驗收等環節中,推進抗震設防要求與各行業抗震設計規範的技術銜接。推進實施地震安全校舍和地震安全醫院工程建設,逐步把學校建成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制定扶持政策和引導措施,推廣地震安全農居經驗,推進地震安全民居建設,推進城市建構築物的抗震性能普查鑑定及加固改造。
(四)完善地震監測預報管理,規範監測預報行為。 對地震監測台網進行統一規劃,建立健全地震台網運行、質量檢測技術保障體系。加強對市縣、專用和社會地震監測台網(站)管理,加大對地震監測設施和地震觀測環境的保護,規範外國組織和個人來華從事地震觀測活動的審批和管理。充分發揮地震中長期預測的作用,指導和加強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地震重點危險區的防震減災工作。嚴格執行地震預報統一發布制度,正確引導社會組織和個人依法開展地震預測研究,規範地震預測意見發布行為。
(五)落實地震應急救援準備,提升應對處置水平。 推動各級政府抗震救災指揮機構及其辦公室建設,完善工作制度,規範工作程式,建立專家諮詢機制,完善指揮平台和基礎資料庫。推動政府主導、部門合作、區域聯動、軍地協同和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地震應急救援協調聯動機制的完善。按照應對大震巨災的需要,進一步完善地震應急預案體系,提升預案的可操作性和實用性。落實預案的備案和督查制度,強化地震應急檢查,開展地震應急演練,推進應急避難場所建設,全面落實各項地震應急措施。建立部門合作的地震災害損失調查評估機制,實行評估結果統一上報制度。完善地震應急現場工作和地震災害緊急救援管理。建立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和其他行業救援隊、預備役、志願者相結合的救援機制,建立省、市、縣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伍能力測評和協調工作機制,推動大震國際救援接受和派出機制的建立。強化國家級、省級地震應急現場工作隊和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建設,加強各行業和各部門職業搶險救援力量、預備役和志願者的地震專業救援培訓。
(六)做好基層防震減災工作,構建社會防禦基礎。 市縣防震減災工作是國家防震減災工作面向社會最直接和最有效的組成部分。推動地方各級政府及防震減災主管部門建立良好的政策環境,充分發揮市縣防震減災工作機構在抗震設防監管、科普宣傳教育、地震應急準備和基礎能力建設等方面的基礎作用。推動地方同級政府建立穩定和增長的經費投入機制,地震工作主管部門提供技術支持和專業培訓。
拓展公共服務
防震減災工作應以拓展公共服務為途徑,增強公共服務意識,加強公共服務職能,豐富公共服務產品,擴大公共服務覆蓋面,打造公共服務平台,提高公共服務效能,建立惠及全民的公共服務體系。
(一)注重新聞宣傳作用,實現政務信息公開。 將防震減災新聞宣傳工作納入規劃,堅持地震應急處置和新聞宣傳並重。強化信息發布和輿論引導,逐步實現被動宣傳向積極主動宣傳的轉變,實行向社會開放、與公眾良性互動的新聞工作策略,使公眾關心、了解、支持和參與防震減災工作,進一步發展地震行業與社會的良好公共關係,為防震減災工作營造良好氛圍。建立健全新聞宣傳工作制度,建立新聞發言人、職能部門官員與專家相互配合的新聞發布機制,建立快速回響、密切協調和分級處置的地震突發事件新聞宣傳工作機制。
(二)普及科學宣傳教育,提升公眾減災素質。 協助和會同相關部門,制定積極有效的科普宣傳政策,指導防震減災科普宣傳工作。加強科普作品體系和創作隊伍建設,創新防震減災科普作品產出機制,努力打造科學權威、通俗易懂和喜聞樂見的科普精品。推進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和科普教育基地建設。每年確定一個宣傳主題,在全國組織開展一次大型活動,帶動全國防震減災科普宣傳活動的開展。開通服務熱線,設立地震部門開放日,加強與社會公眾的互動。逐步將防震減災納入中國小教育,繼續全力推動防震減災科普宣傳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社區、進農村、進家庭,實現全面覆蓋和家喻戶曉。
(三)推廣地震安全民居,改善城鄉設防現狀。 全面開展地震活動構造探察等基礎性工作,服務城鄉規劃和工程建設。協助相關部門開展城市民居抗震普查。推動中央地方設立專項補貼資金及出台減免優惠政策,調動廣大農民建設地震安全農居的積極性,致力於實現城鄉抗震設防一體化。開展農村民居基礎資料調查與抗震性能評價,建立地震安全農居基礎資料資料庫,為地震安全農居的實施提供依據。組織編制適合不同地震烈度地區抗震設防要求和當地農民經濟能力的地震安全農居設計和施工方案。配合開展建築工匠培訓,普及建築抗震知識,推廣抗震技術標準,建立農村民居建築抗震技術諮詢服務體系。
(四)研究巨災保障模式,推進地震災害保險。 協助國家有關部門,為未來建立政府、保險公司和投保人共擔風險的巨災保障機制創造條件。借鑑已開發國家地震災害保險的相關經驗,開展法律制度、政府地震災害保險基金、保險優惠政策等方面的調研,聯合保險企業共同研究提出符合中國國情的地震災害保險方案,做好為地震災害保險提供專業服務,特別是緊急救援階段實施保險賠償的技術儲備。
(五)挖掘地震科技潛力,豐富公共服務產品。 發揮地震觀測和數據優勢,提供地震速報、烈度速報、災害損失快速評估信息,為政府減災決策服務;宣傳普及地震科學基礎知識,提供地震動參數區劃圖,為公眾地震安全服務;提供高精度重力、地磁、空間電磁環境、核試驗偵查等產品,為國防安全服務;提供地震預警及緊急自動處置、活動構造探察、隔震、減震、工程抗震性能鑑定及結構損傷探測等技術服務,為經濟建設服務;開放重點實驗室等地震科技基礎設施,提供地震數據服務,為地球科學等不同科技領域服務。
(六)整合行業信息資源,提高公共服務效能。 制定防震減災信息獲取、儲存和使用規制,建立穩定的基礎信息服務隊伍。充分利用行業現有信息資源,開放地震數據,完善防震減災信息化流程和結構。依託已有地震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國家防震減災信息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電子政務和政府信息公開平台,做到政務工作迅速、高效、有力,為社會公眾提供迅捷的信息服務。
提升基礎能力
防震減災行業基礎能力是做好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重要支撐。堅持不懈地提升隊伍職業素養,推進地震科技創新,強化地震監測基礎服務,提高地震預測準確率。建立行業科學總結與反思機制,在大地震事件發生後,及時總結經驗和剖析不足,不斷實現行業自我完善。
(一)拓展行業人才資源,提升隊伍職業素養。 人才資源是防震減災事業的第一資源。建立科學合理有效的人才政策,把培養、引進和使用有機結合起來,開創防震減災事業人才輩出的局面。重點培養高水平的管理核心人才、傑出的科技領軍人才和高素質的一線業務骨幹,最佳化資源配置,形成合理布局,實現人才隊伍的協調發展。以高等院校、地震災害應急救援訓練基地和幹部培訓機構等為依託,建立教育及繼續教育管理體系,推進全員知識更新。定點資助關鍵專業優秀學生,吸引海外學科頂級人才,外派培訓青年儲備人才,參加國家級人才引進和培養計畫,完善評價和投入機制,改善生活工作條件,形成有利於各類人才脫穎而出、健康成長和發揮才幹的良好環境。
(二)推進地震科技創新,服務減災任務需求。 地震科技應以防震減災任務需求為第一導向,同時滿足地球科學研究需求。建立科技服務和任務需求間的緊密聯繫,促進科技與任務的有機結合。建立開放、競爭、協作機制,積極開展國內協作和國際合作,匯集相關資源和科技力量,推動國內、區域和國際科學研究計畫。加強基礎性工作。開展地震科學台陣探測、
地震活動構造探察、綜合地球物理場觀測、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的地震安全基礎信息調查和活動火山研究。改善觀測、試驗和分析等科技環境,購置大型科學儀器設備,擴充學術圖書期刊雜誌和科學數據等信息資源,加強重點實驗室特殊設備運行環境等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科學技術研究。鼓勵原始創新,組織對核心科技問題進行攻關。研發新型感測器,探索新觀測理論,建立新觀測模式,拓展地震觀測技術,發展地震預警技術。紮實推進地震成因機理研究,探索有效的地震預測理論和方法。深入研究地震成災機理,研發隔震和減震等結構抗震裝置,發展災害預防關鍵技術。開展地震應急理論研究,發展應急救援關鍵技術。
(三)重視地震監測發展,強化基礎創新作用。 最佳化地震台網布局和功能設計,科學評估台網效能,構建多學科、高精度、高分辨和實時動態的多維監測網路。圍繞服務于震情災情速報、地震預測、抗震設防、地震應急和地震科學研究等綜合需求,重點建設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背景場探測、鑽孔應變觀測等工程,實現全國地球物理基本場觀測常規化,完善各級台網中心。引進電磁試驗衛星等新的空間對地觀測技術,獲得大尺度空間物理場信息。開展海域地震監測,提高監控覆蓋率。強化
地震監測系統的管理,建立運行維護質量保障體系。逐步完善各級各類台網中心和台站運行管理模式,支持開展監測預測套用研究。清理評估現有觀測方法和手段,遴選一批穩定、可靠和有效的觀測設備,加快推進技術升級和更新換代。建立地震台網技術維護基地、設備質保體系和設備更新機制。開展設備標準化及計量檢定,建立設備入網核准制度,規範和監管設備研製生產。汲取各相關領域的科技新成果,廣泛利用國土資源、氣象、水利和石油等部門的探測資料,擴大地震監測信息的渠道和範圍。加強對水庫、油田、核電站和礦山等專用地震台網的技術服務和管理,重視對社會觀測點的引導,使其成為地震專業台網的有效補充。
(四)堅持預測多路探索,增強大震測報能力。 努力推進地震預測多路探索。堅持長中短臨漸進式預報思路與程式,加強震情短臨跟蹤與10年尺度地震中長期危險性及1至3年地震大形勢預測研究的結合,不斷提高地震預測的科學性、系統性和延續性,整體研判和把握震情趨勢。持續開展預測基礎和套用研究,建立地震預測技術套用平台,完善觀測數據自動處理和異常信息分析提取技術,探索基於地震孕育過程的物理預測新途徑,研究基於地震動力學的新技術和新方法,以指導地震短臨預測實踐。建立常態化的評估評價機制,分析預測方法和預測指標體系的有效性,汲取歷次地震預報實踐的經驗教訓,推動大震預測預報理論和方法的創新,提高大震的預測預報能力。
戰略行動
“十二五”期間是防震減災事業發展的關鍵階段,要採取相應的戰略行動,繼續完善防震減災技術系統,深入開展地震科學環境基礎性觀測與探察,著力研發防震減災關鍵技術,科學探索地震預測理論方法,持續推進行業人才隊伍建設,全面提升國民防震減災素質,帶動各項規劃任務的落實。
地震安全計畫
《國家防震減災規劃(2006—2020年)》確立實施的國家地震安全計畫,簡稱震安計畫,對於提升我國防震減災能力,實現國家防震減災2020年目標具有重要的意義。
背景場探測構建
完善與強震活動主體區域及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相匹配的我國大陸監測台網布局,加強深井觀測台網建設,開展我國海域地球物理觀測網建設,加快火山、水庫和礦山地震等觀測系統建設,形成高精度和高時空解析度的測震、強震動、地殼運動、重力、地磁、地電、地殼應變和地下流體等台網。實施中國地震背景場探測項目,推進中國地震應力環境觀測網路和中國大陸構造環境監測網路等建設。(二)完善防震減災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基礎設施。 匯集基礎數據,建立專業資料庫,實現抗震設防管理、城市規劃、工程設計和地震安全農居等服務功能,完善信息服務網路環境,建立包括數據獲取及資料庫、信息分析處理和信息服務等平台的震害防禦服務系統。建設基於通信、遙感、無人機等技術手段的災情獲取與報送系統,實現應急信息檢索、遙感處理、災情協同評估等服務功能,形成包括巨觀災情獲取與報送、地震緊急回響和應急救援聯動服務等平台的應急救援服務系統。實施國家地震社會服務工程。
完善基礎設施
建設網路安全系統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新聞發布平台,遷建部分區域防震減災中心,建設國家強震動台網數據管理系統、地震計量中心及技術系統、國家地震數據災備中心,改擴建國家地震災害應急救援訓練基地,建設國家地震應急現場工作隊綜合訓練場、地震應急救援裝備庫、地震應急救援實驗支撐基地,建設單兵地震現場應急工作裝備系統,建設測震、重力、地磁和地殼運動等地震觀測技術實驗設施和設備性能檢測系統。實施國家地震專業基礎設施專項建設規劃。(四)建立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服務體系。 依託現有地震觀測基礎設施,以南北地震帶、新疆地震多發區和首都圈重點監視區為主,兼顧市縣行政區基本單元,建設高分辨的強震動和烈度觀測台站,建設國家級、區域級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中心,配以相應的地震預警信息系統,加快地震基本參數自動速報,拓展震源參數和震源過程等地震速報信息,迅速提供地震災害損失分布,為政府和相關部門防震減災指揮決策提供依據。在破壞性地震波到達前提供預警信息服務,為公眾及時逃生避險減少傷亡和燃氣、供電、高速鐵路、核電站等生命線工程快速處置提供支撐。實施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
衛星觀測套用系統
研製地震電磁試驗衛星,搭載磁強計、磁通門磁力儀、電漿分析儀、朗繆爾探針、衛星定位雙頻接收機和三頻信標發射機,發射至太陽同步軌道。構建空間對地的地震觀測基礎,建設國家地震衛星套用地面系統,逐步建立遙感地震觀測、震災跟蹤與應急服務的衛星地震套用系統。
探索新技術新手段
在雲南、四川和首都圈等強震多發或地震危害性高的地區,建設地震預測實驗場,按照地震構造背景和活動性布設高時空解析度的地震觀測和探察系統,建設地震數值和物理模擬實驗室,建立具有區域特徵的地震預測系統,構建開放式的地震預測野外研究試驗基地,促進地震預測水平的提高。實施地震預測實驗場項目。
喜馬拉雅計畫
國家確立實施的中國地震科學環境觀測與探察計畫,簡稱喜馬拉雅計畫,旨在獲取我國地殼上地幔精細結構、地震活動構造特徵和地球物理場演化規律等,探究中國大陸地震構造背景、孕震動力過程和發震成因機理,研發防震減災設備裝置和數據挖掘等關鍵技術,服務防震減災任務需求和地球科學進步。
科學台陣探測
對中國大陸進行地震台陣觀測,對華北、
青藏高原東緣、青藏高原、西北、華南和東北等6大構造區域分期實施均勻分布和整體平移式的觀測,布設人工地震、重力、地磁和大地電磁測深等剖面,在青藏高原東緣和華北地震危險區進行精密可控主動震源重複探測,獲取地殼與上地幔頂部精細結構、介質參數和重要構造部位斷層圖像。
活動構造探察
對我國大陸主要地震活動構造開展探測和詳細地質調查觀察,探明其空間展布、活動方式、平均運動速率、大地震期次,評價其長期強震危險性。對南北地震帶、華北地震區和天山地震帶的主要活動構造開展詳細調查和地球物理綜合探測,編制活動構造分布圖、地震構造圖以及地震危險性圖,研究主要活動構造的強震破裂歷史,確定未來潛在的強震危險構造與地震強度。
地球物理場觀測
開展中國精密重力場和地磁場探測,獲取重力場和地磁場分布圖。開展精密衛星定位和水準觀測,獲取現今地殼運動速度場圖像。開展跨斷層衛星定位、水準和重力等觀測,監測主要活動斷層的形變。開展流動地球化學觀測,獲取主要地震構造區的地球化學背景。
核心科學問題
以地震科學台陣探測為基礎,研究活動構造邊界帶結構、介質條件及其與強震孕育的關係;以地震活動構造探察為基礎,研究邊界帶構造特徵、活動習性及其對強震活動的控制作用;以綜合地球物理場觀測為基礎,研究邊界帶現今變形與運動特徵、地球物理場演化過程及其與強震孕育發生的關係。通過野外資料分析與物理實驗,研究邊界帶物理力學性質、變形機制以及滑動本構關係,建立物理模型研究運動學和動力學特徵,分析強震構造環境與動力過程。
關鍵技術突破
地震觀測新感測器、地震預警緊急處置和生命探測救助設備研發。星載對地、機載對地、海洋測震和深井台陣等地震觀測前沿技術拓展,地震活動構造探察等科學選址技術服務,隔震、減震和加固等新材料新結構的抗震技術套用,地震災害信息獲取、快速評估、輔助決策與指揮等技術進步,數據匯集、處理和分析等技術及模式創新。
科學探索計畫
在地震預測實驗場開展長中短臨預測多路探索,研究地震物理預測的新途徑。在繼續積累遴選地震前兆經驗的同時,建立強震孕育過程和發生機理的理論模型,推進大地震中長期和地震大形勢的物理預測研究,不斷尋找有效的地震預測手段。
孕育機理研究
通過多學科綜合研究,認知強震孕育和發生的物理環境與破裂過程。深入研究震源區的精細結構和深淺構造關係、震源區介質物性參數及其變化、斷層帶形變特徵及地震成核過程、地震孕育發生的動力學過程、應力傳遞和地震觸發、震源區物理場的演化等問題,研究地球內部介質結構不均勻性、物理化學性質和地震前兆變化特徵及成因,推進地震成因機理研究。
預測理論研究
開展地震長中短臨預測有機結合的預測理論研究。通過多維結構與深淺部構造關係的高精度探測,以及對斷裂活動性質和古地震活動歷史的詳細研究,發展中長期預測理論。通過對現今構造變形和應力場時空演化特徵的分析,發展有物理意義的中期預測理論。基於對地震危險區立體化、近震源、高解析度的地球物理觀測數據,提取含有地震前兆異常的參量及其特徵,結合實驗和數值模擬研究,發展短臨預測理論。
預測方法研究
廣泛運用國際最新科技成果,不斷探索有效的地震預測方法,逐步從經驗預測走向物理預測方法。研究數字地震觀測資料,分析處理干擾信息,提取準確的地震異常信息,最佳化完善提升地震預測方法。基於空間對地、衛星遙感、極低頻電磁和深井鑽孔應力應變等地震觀測技術,發展地震預測新方法。
人才培養促進
根據防震減災事業發展需求,完善教育及繼續教育基地,大力培養高水平的管理及科技領軍人才和高素質的一線業務骨幹,切實推進全員知識進步,提高防震減災人才隊伍整體素質。
領軍人才培養
立足地震科技前沿,圍繞防震減災重點領域和科技問題,培養和支持一批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組建一批高水平的地震科技創新團隊,選送青年儲備人才到國外一流大學和科研機構深造,分層次和有計畫地引進一批急需緊缺人才。
從防震減災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實際需求出發,進一步加大對管理人才的培養。實施“一把手”、司局級幹部和優秀中青年處級幹部培養計畫,選派管理幹部參加國內外培訓,推動系統內各單位間的幹部交流,推薦幹部到地方政府掛職任職。
業務素質提升
從業務結構、水平和服務能力等方面,全面提升防震減災事業人才隊伍整體素質。開展管理人員政治素質和管理能力培訓,開展防震減災一線業務人員強化培訓,開展科技人員專項業務培訓,開展市縣等基層防震減災機構的人員專業技能培訓。
教育培訓基地
充分利用國家現有教育資源,與相關高校建立合作機制,逐步改善教學環境和教學設施,建設教育和繼續教育培訓基地。以國內相關科技研究機構為基礎,依託國家和部門重點實驗室、博士後流動站、重點學科和重點科研基地,藉助國家重大計畫,建設研究生培養基地。
素質提升計畫
汶川地震凸顯了國民防震減災素質在應對大震巨災時舉足輕重的作用。強化防震減災科普宣傳教育,增強國民的防震減災意識,使社會公眾了解必要的地震科學知識,掌握基本的防震避險技能。
科普宣傳教育行動
利用信息服務平台和科普教育基地開展防震減災科普教育行動,大力推廣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建設,指導幫助全國中國小校,尤其是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的中國小校,完善應急預案,設定專門課程,定期開展應急演練。
在各級黨校和行政學院,面向各級領導幹部和普通公務員,加強防震減災科學知識、避險救助、法律法規和應急指揮等教育,在信息服務平台開展防震減災線上教育,在科普教育基地開展幹部專題培訓。
建立防震減災行業開放日制度,定期組織社會公眾參觀各級防震減災部門、研究所、地震災害應急救援訓練基地和地震台站等,學習防震減災知識,了解和體驗防震減災工作。
科普宣傳精品創作
利用
書籍、
畫冊、影視作品、專題演出和公益廣告等形式,創作出科學準確、通俗易懂、喜聞樂見、適合不同場所及傳播渠道的高質量防震減災科普作品。編制適合不同人群的防震減災指南,建立便捷的發行渠道,服務於防震減災知識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社區、進農村、進家庭。
科普宣傳基地建設
以
科技館、
博物館、地震災害應急救援訓練基地、地震台站、研究所和防震減災部門等為依託,建立防震減災科普宣傳基地,普及地震知識,培訓搶險救災、防震避震和自救互救等技能。
保障措施
本規劃經中國地震局發布,具有引領和約束效力。推動規劃順利實施,需要在各級政府領導下,地震工作主管部門會同相關部門正確履行職責,合理髮揮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保障規劃目標和任務的完成。
規劃實施責任
規劃提出的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要依靠政府主導、部門合作、行業實施和民眾參與來實現。要通過完善的目標導向管理機制,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發揮防震減災相關部門和行業各單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規劃確定的約束性指標、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等任務,要明確工作責任和進度,並分解落實到位。
政策統籌協調
努力推動防震減災事業發展納入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加強政策的統籌協調,建立與規劃任務和行動相匹配的中央和地方財政投入規模形成機制,同時拓寬資金渠道,鼓勵和引導企業及社會積極參與,重點投向防震減災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同時保持對防震減災基礎能力建設的穩定增長支持。加大對西藏、新疆和青海等地區的防震減災政策支持和投入,建立相對穩定的市縣防震減災投入渠道。
評估評價考核
建立規劃評估制度,強化對規劃實施情況跟蹤分析。各規劃負責實施主體需對主要約束性指標完成情況進行評估,向中國地震局提交規劃實施年度進展情況報告,適時向行業公布。在規劃實施的中期階段,由規劃主管部門組織開展全面評估。制定有利於推動防震減災事業發展的績效評價考核辦法,考核結果作為各級地震工作主管部門領導幹部考核、獎勵懲戒和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
規劃協調管理
以國家規劃為依據,以事業規劃為引領,以各專項規劃為指導,以省級、市縣和單位規劃為基礎,形成定位清晰、功能互補、統一銜接的國家防震減災規劃體系,完善科學化、民主化、規範化的編製程序,健全責任明確、分類實施、有效監督的實施機制。
中國地震局有關部門組織編制各專項規劃,細化落實本規劃的主要任務。省級、市縣和單位規劃要結合自身實際和特色,做好與本規劃提出的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的協調與銜接。
在黨中央、
國務院和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以最大限度減輕地震災害損失為根本宗旨,強化社會管理,拓展公共服務,全面提升防震減災基礎能力,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的防震減災模式。各級防震減災主管部門統籌管理,各級政府相關部門協調聯動,社會組織和個人全面參與,為實現國家“十二五”防震減災規劃的各項目標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