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含義
微量元素(trace element),又名痕量元素,未有統一認可的定義。習慣上把研究體系(
礦物岩石等)中元素含量大於1%稱為常量元素或主要
元素(major element),把含量在1%-0.1%之間等那些元素稱為次要元素(minor,subordinate)元素,而把含量小於0.1%稱為微量元素,或稱痕量元素。有人把次要元素也看作微量元素,這取決於研究者的興趣和對研究問題的幫助。有人認為,在地殼和地球物理中除了O、Si、Al、Fe等幾個豐度最大等元素外,其餘的可稱為微量元素。我們又把人體中存在量極少,低於人體體重0.01%,稱為微量元素。具有一定生理功能,並且必須通過食物攝取的微量元素稱為必需微量元素。
所謂
微量元素也是相對的,因研究對象不同而異。例如,在
偉晶岩中,許多
地殼豐度極低的元素可以達到相當程度的富集。如一般情況下鋯屬於微量元素,但是在鋯石中它成為主要元素。多數場合下元素鉀、鈉是常量元素,但在隕石中它們的含量屬於微量元素,而鎳則被視為主要元素。因此,當我們討論微量元素時,必需要指出其所在的
體系。
非生物體
稀土
元素(REE):原子序數57-71的
鑭系元素以及與鑭系相關密切的鈧和釔共17種元素在地球化學上又稱之為稀土元素,包括:La,Ce,Pr,Nd,Pm,Sm,Eu,Gd,Tb,Dy,Ho,Er,Tm,Yb,Lu,Sc,Y。
鉑族元素(PGE,原子序數從44至46以及76至78),如果包括金也稱之為貴金屬元素,包括:Ru,Rh,Pd,Os,Ir,Pt,(Au)。
過渡金屬元素(原子序數從21至30)。包括:Sc,Ti,V,Cr,Mn,Fe,Co,Ni,Cu,Zn
高場強元素(HFSE)包括鑭系元素,Sc和Y,以及Th,U,Pb,Zr,Hf,Ti,Nb,Ta
低場強元素(LFSE)又稱
大離子親石元素(LILE),包括:Cs,Rb,K,Ba,Sr,二價Eu和二價Pb
生物體
植物體
植物體除需要鉀、磷、
氮等元素作為養料外,還需要吸收極少量的
鐵、
硼、
砷、
錳、
銅、
鈷、
鉬等元素作為養料,這些需要量極少的,但是又是
生命活動所必須的元素,叫做微量元素。
人體
人體是由50多種元素所組成。根據元素在人體內的含量不同,可分為
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兩大類。凡是占人體總重量的萬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如
碳、
氫、
氧、
氮、磷、硫、
鈣、
鎂、
鈉、鉀等,稱為
常量元素;凡是占人體總重量的萬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如
鐵、
鋅、
銅、
錳、
鉻、
硒、
鉬、
鈷、
氟等,稱為微量元素(鐵又稱半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在人體內的含量真是微乎其微,如鋅只占人體總重量的百萬分之三十三。鐵也只有百萬分之六十。
微量元素雖然在人體內的含量不多,但與人的生存和健康息息相關,對人的生命起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們的攝入過量、不足、不平衡或缺乏都會不同程度地引起人體
生理的異常或發生疾病。微量元素最突出的作用是與生命活力密切相關,僅僅像
火柴頭那樣大小或更少的量就能發揮巨大的生理作用。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微量元素通常情況下必須直接或間接由
土壤供給,但大部分人往往不能通過飲食獲得足夠的微量元素。根據
科學研究,到目前為止,已被確認與人體健康和生命有關的必需微量元素有18種,即有
鐵、
銅、
鋅、
鈷、
錳、
鉻、
硒、
碘、
鎳、
氟、
鉬、
釩、
錫、
矽、
鍶、
硼、
銣、
砷等。這每種微量元素都有其特殊的生理功能。儘管它們在人體內含量極小,但它們對維持人體中的一些決定性的
新陳代謝卻是十分必要的。一旦缺少了這些必需的微量元素,人體就會出現疾病,甚至危及生命。比較明確的是約30%的疾病直接是微量元素缺乏或不平衡所致。如
缺鋅可引起口、眼、肛門或外陰部紅腫、
丘疹、濕疹。又如鐵是構成
血紅蛋白的主要成分之一,缺鐵可引起
缺鐵性貧血。國外曾有報導:機體內含鐵、銅、鋅總量減少,均可減弱免疫機制(抵抗疾病力量),降低抗病能力,助長
細菌感染,而且感染後的
死亡率亦較高。微量元素在抗病、防癌、
延年益壽等方面都還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1990年FAO/IAEA/WHO三個國際組織的專家委員會重新界定必須微量元素的定義並按其生物學的作用將其分為三類:
(1)人體必需微量元素,共8種,包括
碘、鋅、硒、銅、鉬、鉻、鈷、鐵。
(2)人體可能必須的元素,共5中,包括錳、矽、硼、釩、鎳。
(3)具有潛在的毒性,但在低劑量時,可能具有人體必需功能的元素,共7種包括氟、鉛、鎘、汞、砷、鋁、錫。
一些必需微量元素對人體的重要作用及成年人每天的適宜攝入量,如表所示:
常見微量元素
鉻
鉻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十八世紀末由
法國化學家Louis Vauquelin首次發現並命名,在機體的糖代謝和脂代謝中發揮特殊作用。但在隨後的100多年中,這種
礦物質元素被認為是一種有害元素,甚至是致癌物質,其套用也局限於印染、製革、化工等行業。直至1957年,Schwarz 和Mertz觀察到鉻在
糖代謝中的作用,提出
葡萄糖耐量因子假說,並通過實驗逐步證實,Cr3 是啤酒酵母中葡萄糖耐量因子(Glucose Tolerance Factor,GTF)的活性組成部分。隨後用鼠和人進行的大量研究表明:
三價鉻主要通過GTF協同 。
鉻元素膠囊和增強
胰島素的作用,從而影響糖類、脂類、
蛋白質和核酸等的代謝,影響動物的生長、繁殖、產品品質及抗應激、抗病能力,並認為鉻(Cr3 )是人和動物機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後來,Mertz證實了GTF是以尼克酸-
三價鉻-尼克酸為軸心,谷氨酸、甘氨酸和
半胱氨酸為配體的物質。他還證實了鉻的生物化學作用主要是作為胰島素的增強劑,通過胰島素影響糖、蛋白質、
脂肪和核酸的代謝,從而證明了鉻是人和動物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此後,許多學者對鉻的
代謝、生物學功能及在養殖業中套用作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積極的成果和可喜的發現。
人體內鉻幾乎都是3價的,它很穩定,人體內約含鉻6mg,它廣泛地存在於人體
骨骼、肌肉、頭髮、皮膚、皮下組織、主要器官(肺除外) 和體液之中。人體對無機鉻的吸收利用率極低,不到1%;人體對有機鉻的利用率可達10~25%[王文君. 飼料博覽,2000,(10) : 12~13]。正常成人需求量20~50μg /d,兒童、孕婦和老人為50~110μg /d,糖尿病患者和肥胖人群為50~200μg /d。鉻在天然食品中的含量較低、均以三價的形式存在。啤酒酵母、
廢糖蜜、乾酪、蛋、肝、蘋果皮、香蕉、牛肉、麵粉、雞以及馬鈴薯等為鉻的主要來源。人們主要從食物、飲水和空氣攝取一小部分鉻。
鉻與脂類代謝
鉻與脂類
代謝的關係,國內外都做過廣泛的研究:補鉻可通過調節各種脂蛋白含量和膽固醇的代謝而對機體的脂類代謝產生有益的調節和改善作用;動物日糧補鉻可降低血清甘油三酯和總膽固醇的含量,並提高高密度脂蛋白(HDL)的含量。鉻可能通過兩種機制調節脂類代謝,一是日糧補鉻可提高胰島素活性(缺鉻時活性降低,並通過糖代謝誘發脂類代謝紊亂),調節脂類代謝、改善
機體血脂狀況,因而和人類冠心病、高脂血症及動脈硬化等的發生有關;二是鉻可加強脂蛋白酶(LPL)和卵磷脂膽固醇
醯基轉移酶(LCAT)的活性,LPL和LCAT對於合成HDL有重要作用,機體缺鉻則HDL的合成減少,含量下降。
一些證據表明,鉻能增加
膽固醇的分解和排泄。Abraham等(198糖尿病人的鉻性化營養0)證明鉻不僅能降低兔主動脈上膽固醇的沉積,而且能清除沉積於主動脈上的膽固醇。Page(1993)在生長肥育豬日糧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吡啶羧酸鉻(PicolinateChromium),豬血清中膽固醇水平顯著降低。Lein(1996)在生長豬飼糧中添加200ppb的鉻(GrPic),血清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顯著下降(P<0.05),肌酸肝和高密度脂蛋白(HDL)顯著提高(P<0.05)。Pahe等(1991)報導在產蛋雞日糧中添加200pp吡啶羧酸鉻,血液中膽固醇減少,但蛋黃中膽固醇未發生變化。綜合有關研究結果,鉻可能通過兩個途徑調節
脂類代謝,一方面當動物體缺鉻時,胰島素的生物學活性降低,糖耐量受損,且通過糖代謝引發脂類代謝紊亂,補鉻後胰島素活性增強,降低主動脈上膽固醇的沉積,調節脂類代謝,從而改善血脂狀況;另一方面,鉻能夠增強脂蛋白酶和卵磷脂
膽固醇醯基轉移酶的活性,從而增強了高密度脂蛋白的合成,動物體缺鉻時,上述兩種酶的活性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合成減少,導致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下降。老年人缺鉻時易患糖尿病和動脈粥樣硬化,還可引起高血脂病、動脈粥狀硬化,生長遲緩以及縮短壽命等。補鉻有逆轉上述現象的作用。
氟
氟與疾病和健康的研究已有近百年的歷史,氟以少量且不同濃度存在與土壤、水及動植物中,所有食物均含有氟,但吸收率有所不同,人體中的氟主要來源於飲水。氟是一種必需但非常敏感的元素,多了少了都會致病,它對人體的
安全範圍比其他微量元素要窄得多。成年人體內含氟約為2.9克,比鋅略多,僅次於矽和鐵。
生物化學功能
元素 | 生物化學功能的例子 |
鐵 | 過氧化氫酶和細胞色素氧化酶的輔基 |
碘 | 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原料 |
銅 | 細胞色素氧化酶的輔基 |
錳 | 精氨酸酶和其他酶的輔因子 |
鋅 | 脫氫酶類,DNA聚合酶,碳酸酐酶的輔因子 |
鈷 | 維生素B12的組成部分 |
鎳 | 脲酶的輔因子 |
氟 | 骨的形成 |
矽 | 結締組織和骨的形成 |
鉻 | 血糖的適當利用 |
砷 | 暫不明確 |
微量元素還參與了
激素與
維生素的合成。眾所周知,碘為甲狀腺激素的
生物合成所必需的;而鋅在維持
胰島素的主體結構中亦不可缺少,每個胰島素分子結合2個鋅原子。
維生素B12是胸腺嘧啶核糖核苷酸合成以及最終DNA生物合成與轉錄所必需的甲基轉移的
輔酶。該分子中鰲合有一個鈷
原子的環狀結構部分,含有它的化合物——類咕琳輔酶是已知最有效的
生物催化劑之一,在許多酶中起著不尋常的
分子重排作用。
核酸是遺傳信息的攜帶者。微量元素對核酸的物理、
化學性質均可產生影響。多種
RNA聚合酶中含有鋅,而核昔酸還原酶的作用則依賴於鐵。
微量元素在人體內含量雖然極微小,但具有強大的生物學作用,它們參與酶、激素、維生素和核酸的代謝過程,其生理功能主要表現為協助輸送宏量元素;作為酶的組成成分或激活劑;在激素和維生素中起獨特作用;影響核酸代謝等。
大多數微量元素(鋅除外)都廣泛分布於各種食品中,可以由平衡和多樣化膳食中得到充分補充。但對長期依靠靜脈營養的病人、嬰兒以及老年人或由於地區的土質及水質造成的地區性缺乏時就需另外適當補充。
人類健康
人是由元素組成的,檢出90種元素。身體各器官組織如:血清有74種元素、腦48種、心臟49種、肝臟50種、胸腺18種。元素是構成人體的最
基本單元,科學研究證明:
地殼、海水中的
元素豐度決定了
人體元素豐度,環境元素分布的不平衡是人類患地方病的根本原因。人類屬於異養型生物,是通過
食物鏈從環境中攝取營養元素。人的生、老、病、死無不與體內元素平衡有關,因此有關“元素與健康”問題的研究也應運而生。“元素醫學”就是在原子、分子生物學基礎上,以元素平衡為核心,從事研究、觀察和解決人類健康問題的一門學科。元素在人體的分布是有規律的,每時每刻都在做有序的運動。元素在從體內各個髒、腑的含量是有特異性的,即“元素是歸經的”。
人體內微量元素的特點
在生命體中的元素含量低於百萬分之一的,稱作微量元素。生命體內的微量元素具有以下特點:
1.相對性 一種相同的元素在某一學科中可作為主量元素,而在另一學科中卻作為微量元素,例如,氫在生命化學中是主量元素,而在材料科學中常作為微量元素另行研究。
2.低濃度 在任何生命體中元素均是微量的,並且必須服從Henri稀溶液定律和Nerst分配定律。
3.普存性 普存性即指自然界中不存在絕對純的物質。
4.重要性 元素在所有的研究體系中雖然豐度很低,但卻具有極其重要的特定效應。
5.相關性 相關性即不僅要考慮它們單個的行為,更重要的探討其相互關係。
元素與人體的關係
前面我們已經了解到人體內已經檢出90種元素,但是這些元素在人體內含量差別很大,含量多的氧元素占身體總重量的65%,含量少的鈷元素還不到十億分之一。經研究表明在人體中有11種元素含量較多,它們是氧、碳、氫、鈣、磷、鉀、硫、鈉、
氯、鎂等。其中氧、碳、氫、氮四種元素就占了人體總重量的99.95%,剩下0.05%含量的都是微量元素。
長期以來,人們對體內含量較多的元素十分重視,而對微量元素卻重視不夠。其實,元素在人體裡作用的大小不能以含量的多少來決定,有許多微量元素含量微乎其微,但作用卻不可忽視,對矮小身材兒童頭髮中微量元素的分析發現,被測定的42例矮小身材兒童,大多數患兒發中鋅含量低於正常兒童;銅含量減少較多,可見兒童的生長發育除受遺傳、內分泌、營養、運動及疾病等因素的影響,還與體內某些微量元素如鋅、銅的缺乏有關。
人類正在努力尋找延年益壽的方法,研究衰老機理,以達到延緩衰老,對抗衰老的目的。
機體細胞的活力與良好的
新陳代謝,依賴於機體內環境及其生理平衡,而微量元素的攝取對機體內環境及其生理平衡起重要作用。有調查表明:疾病的發生、發展與某一方面的元素的豐缺之間不存在唯一的因果關係,
機體不僅從食物,而且還可通過飲水及生活環境攝取微量元素,但總的生活環境中微量元素的豐缺將造成人體微量元素攝入的多少及平衡與否。人體攝入微量元素不足或過量或元素間比例失調,都會對
機體產生不利的影響,甚至導致某些疾病的發生,加速機體衰老,必需微量元素的缺乏,將導致機體中與該元素密切相關的
生物活性物質的缺乏,造成
生理功能障礙。如錳是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激活劑。具有活性的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一種
超氧自由基,它是促人生病、衰老的重要物質,所以錳有長壽金丹的美譽。另外錳是
遺傳信息的攜帶者——核酸中脫氧核糖核酸酶的激活劑,所以它能保證遺傳信息在
傳遞過程中不變樣。另外,報導較多的硒元素,它是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的組成部分,機體內的硒含量與GSH-Px的活性呈正相關,GSP-Px的主要作用是催化
還原型谷胱甘肽,同時使有害的過氧化物還原成無害的
羥基化合物,從而保護
生物膜不受過氧化物的損傷。
機體缺硒時,衰老速度明顯加快。而必需微量元素及非必需微量元素“過量”同樣打破
機體元素平衡,表現在拮抗另一些必需元素的吸收或直接造成機體細胞中毒,改變遺傳環境,引發細胞畸變、死亡,促使機體衰老。有人做過試驗,在高硒培養基中細胞不能生長,如加進適量的氟、鈣、鎂等,細胞則生長良好,說明單個元素對生物體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含量適宜,應特彆強調“適量”,並且構成合理的微量元素譜,這樣才能收到良好的防病抗衰效果。
第一類人群是少年兒童。因快速
生長發育,消耗較大,補充不足,飲食結構不合理,厭食、偏食、易生病等原因,易缺乏鋅、硒、碘、鈣、鐵等。
第二類人群是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因胎兒快速生長發育,消耗量較大,孕婦由於
妊娠反應也往往會導致攝入不足,飲食結構不合理,偏食、挑食、生病等原因,易缺乏鋅、硒、鈣、碘、鐵、鉬、錳等。
第三類人群是
免疫力低下者及中
老年人。缺乏微量元素鋅、硒等可導致免疫力低下,所以免疫力低下常由於微量元素缺乏所導致;老年人因胃腸吸收功能下降,且易患
慢性消耗性疾病等原因,易缺乏鋅、硒、鉻等。
人體微量元素缺乏的症狀
1、鋅缺乏
表現:食慾降低是嬰幼兒缺鋅的早期表現之一。缺鋅的孩子味覺減退,對酸、甜、苦、鹹分辨不清;生長發育遲緩,身材矮小,體重不增;抵抗力差,反覆感冒或
腹瀉;易患復發性口腔潰瘍;缺鋅還會損害孩子的味蕾功能,出現厭食。
富含微量元素鋅的食物:生蚝、山核桃、扇貝、口蘑、香菇、羊肉、葵花子、豬肝、牛肝等。
2、鐵缺乏
表現:缺鐵性貧血對於育齡婦女和兒童的健康影響非常嚴重,重度缺鐵性貧血可增加兒童和母親的死亡率。缺鐵會損害兒童智力發育,使嬰幼兒易激動、淡漠,對周圍事物缺乏興趣,還可造成兒童、青少年注意力、學習能力、記憶力異常。鐵缺乏的幼兒,鉛中毒的發生率較無鐵缺乏的兒童高3-4倍。
富含鐵的食物:動物性食物,如肝臟、血和瘦肉;豆類、綠葉蔬菜、紅糖、禽蛋類。人乳的鐵吸收率高達70%。
3、鈣缺乏
表現:鈣是兒童膳食中最容易缺乏的營養素之一。快速成長中的嬰幼兒長期攝食鈣過低並伴有
維生素D缺乏,日曬少,可引發生長發育遲緩、骨骼畸形、牙齒髮育不良。
富含微量元素鈣的食物:牛奶、乳酪、雞蛋、豆製品、海帶、紫菜、蝦皮、芝麻、
山楂、海魚、蔬菜等。
心理健康
總述
人體中的微量元素不但維持正常生理功能,而且它們在人體中含量的多少也會影響到人的
智力、情緒等,是人類心理健康的物質基礎。其中以鈣、鎂、鋅、鐵、碘、硒等元素對人的心理健康最為重要。
鈣
鈣(Ca)是人體內含量最多的礦質元素之一,調節人體各個系統的組織器官的正常功能都要依靠它的存在。鈣是腦神經元代謝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能保證腦力旺盛、頭腦冷靜並提高人的判斷力,影響人的情緒。充足的鈣能抑制腦神經的異常興奮,使人保持鎮靜。缺鈣可影響神經傳導,使神經、肌肉的興奮性失調,人就會變得敏感、情緒不穩定,注意力難以集中。醫學研究發現神經性耳聾病人血清中鈣、鐵、鋅含量低於健康人。吃鈣對人體骨骼有好處。
鎂
鎂(Mg)。鎂可鎮定中樞神經,幫助消除女性在經期中的緊張情緒,減輕心理壓力。鎂缺乏時就會導致各種各樣的頭痛,還包括怕光、怕聲等附加症狀。有鎂的藥劑(MgSO)能夠有效地消除頭痛症狀。
鋅
鋅(Zn)。鋅是人體海馬回(海馬回位於人腦控制學習和
記憶活動的中樞,主要負責形成和儲存長期記憶)的重要微量元素,與記憶和智力有關。兒童缺鋅會形成缺鋅一厭食一蛋白質攝入不足一
賴氨酸缺乏一大腦發育受損一海馬回缺鋅一
記憶力智力下降一情緒失控一心理素質差。1977年
美國《科學》雜誌的一篇論文曾談及
人乳與牛乳的不同營養效果,其中涉及鋅的服用形式。人乳中的鋅系與小分子量配體如
胺基酸結合,它有利於鋅的吸收;牛乳中鋅含量雖較人乳高,但大部分與高分子蛋白質配體結合而不易吸收。所以,母乳可能更有利於
嬰兒的長高、智力發展及心理素質的改善,這與鋅的吸收有關。
鐵
鐵(Fe)。鐵是人體內含量最大的微量元素,主要以鐵卟啉絡合物(血紅素)形式存在,通常認為它對呼吸的作用最大。鐵作為血紅蛋白的主要成分,由於高價鐵和低價鐵容易相互轉變,
氧化還原反應迅速,成為輸氧能力最優的材料,其輸氧機理為:Hb—Fe(Ⅱ)+OHb—Fe(Ⅱ)一O,式中Fe(Ⅱ)表示亞鐵,即鐵在此時的存在形態;Hb代表血紅蛋白。Hb的特定結構使其中的Fe(Ⅱ)與一般亞鐵離子(Fe。+)不同,它與O的絡合能力受到卟啉和近位的其他配體調控,Fe(Ⅱ)與卟啉絡合使它不易被氧化;其他含氫的配體可與O成
氫鍵,使氧加合物穩定化。當Hb這樣的
大分子結合幾個
小分子O時,各O間存在協同效應,並且相互增強。這是由於在去氧的Hb與第一個O分子結合後,亞鐵發生轉移,使近處的蛋白質鏈的基團運動,氫鍵重組,促進後來的oz結合。缺鐵性貧血影響智力和心理健康,據報導,對1078例脾氣急躁、多動的兒童檢查,78%的缺鐵;上海第一醫學院也曾報告微量元素鐵的缺失是耳聾的原因。
碘
碘(I)。碘在人體內的主要作用是用來合成
甲狀腺素,每個甲狀腺素分子含有4個碘原子。碘是人體內含量極少其生理功能別無替代的必需微量元素。
碘缺乏是已知導致人類智力障礙的原因之一。據調查,中國一千多萬智殘人中80%是因缺碘造成的。食物中缺乏碘會造成一定的心理緊張,導致精神狀態不良。經常食用含碘的食物有助於消除緊張、幫助睡眠。
硒
硒(Se)。硒是甲狀腺激素合成和代謝過程中的
必需元素,當硒缺乏時會引起甲狀腺功能的下降,從而導致抑鬱的發生。硒的缺乏會降低機體的免疫功能,而免疫功能的降低恰恰是
抑鬱症患者的一個特點。硒也是體內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的必要組成成分,而後者正是保護機體神經、避免組織損害的重要
抗氧化酶,其在精神障礙的發病中起到一定作用。硒可以調節抑鬱症患者的情緒,還可緩解抑鬱症狀,減輕病痛折磨,提高
生活質量。
食物補充
人體所需要的各種元素都是從食物中得到補充。由於各種食物所含的元素種類和數量不完全相同,所以在平時的飲食中,要做到粗、細糧結合和葷素搭配,不偏食,不挑食,就能基本滿足人體對各種元素的需要。反之,可造成某些元素的缺乏。
人體缺乏某種微量元素會導致疾病,如缺鐵導致貧血;缺鋅使免疫力下降並影響發育和智力,缺碘發生甲狀腺腫大等。若能在藥物治療的同時,輔以食補,效果將會更好。
缺鋅:可多食魚、
牡蠣、瘦豬肉、牛肉、羊肉、動物肝腎、
蛋類、可可、
奶製品、乾酪、
花生、芝麻、大豆製品、
核桃、
糙米、粗麵粉等,嚴重者可服用新稀寶等
補鋅產品。
鋅元素 umol/L 76.5~170. 含鋅豐富的食物有海產品,如牡蠣、干貝、
瑤柱等;堅果類食物也含鋅很高,例如核桃、杏仁、芝麻等。
銅元素 umol/L 11.8~39.3 動物的內臟含銅量很高,用含銅的器皿烹調的食物,含銅量都很高。
鐵元素 mmol/L 7.52~11.8 含鐵豐富的食物有動物的肝臟,如雞肝、豬肝等;豆製品含鐵量也很高,而且容易吸收,如豆漿和豆腐;蛋黃的含鐵量很高,但吸收率稍差,也算是補鐵的食物之一。橙子、葡萄、奇異果等含豐富的維生素C ,促進鐵的吸收。
鈣元素 mmol/L 1.55~2.65 奶類、豆製品、堅果類含鈣豐富;魚肝油促進鈣的吸收和利用;多曬太陽。
鉛元素 μg/L 0~100 汽車尾氣、劣質的玩具家具油漆和牆漆、二手菸、電池、皮蛋、印表機油墨等含鉛量很高,儘量少讓寶寶接觸這些東西。
奇異果、橙子、葡萄等含維生素C豐富的水果,有利於排鉛。
海參中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如
硒、礬、鋅、鐵等。長期食用海參進補,有利於補充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使機體處於健康狀態。
有害的微量元素
鉛,汞,等會造成疾病。(三價的鉻是對人體有益的元素,而六價鉻是有毒的。)
孕期
下面列舉常見的幾種微量元素:
鋅:鋅是組織生長所必需的微量元素。鋅缺乏表現為生長遲緩或停止、傷口不癒合、食欲不振。妊娠早期缺鋅可導致早產、胎兒異常。牛肉、魚等動物性蛋白質較多的食品及海產品,是鋅的主要來源。植物性食物中蕎麥、黑麥、小麥、玉米、花生仁、核桃仁等,含鋅量也較高。
鐵:鐵是合成血紅蛋白的原料,缺鐵可造成貧血。鐵質是供給胎兒血液和組織細胞的重要元素,除了供應胎兒日益增長的需要外,還得將一部分鐵質儲存於肝臟作為母體的儲備,以補充分娩過程中出血的損失。生育年齡的婦女每次月經鐵丟失量平均為每月0.4毫克,因此大多數婦女都有部分或完全的鐵儲備耗竭,以至孕前就可能存在缺鐵,而在妊娠4個月以後,鐵的需要量逐漸增加,因此,孕婦要注意補充鐵,尤其在妊娠後期要注意補充鐵。粗略估計,孕婦每日需要鐵15毫克。含鐵量高的食物有海藻、瘦肉、肝、綠葉蔬菜、穀類、豆、西瓜、蛋黃等。
銅:銅是造血的要素,並有促進鐵透過腸黏膜吸收的作用。孕婦體內銅的濃度在妊娠過程中逐漸上升,這可能與胎兒長大體內雌激素水平增加有關。正常情況下,孕婦不需要額外補充銅劑,銅過量可產生致畸作用。
鈣:不少人處於鈣儲存較低水平或缺鈣的狀態。特別是經常在室內工作,缺乏日光照射的婦女更容易有這種情況。含鈣量高的食品包括奶製品、深綠色蔬菜、蛋黃、海藻、芝麻、西瓜等,對於有足量乳類飲食的孕婦,一般不需要額外補給鈣劑。對於不常吃動物性食物和乳製品的孕婦,應根據需要補充鈣劑,補鈣的同時,還須注意補充維生素D,以保證鈣的充分吸收和利用。為了防止胎兒頭部過度骨化,不利於自然分娩,多數醫生認為妊娠36周以後就不宜再補充鈣了,而且這時胎兒已基本發育成熟,不必增加代謝負擔。
葉酸:維生素B類的一種,為細胞中形成脫氧核糖核酸所必需,多含於各種綠葉蔬菜中。有人曾對孕婦進行調查,發現有流產史或懷孕後有流產跡象的孕婦,其中大多數人葉酸攝入過少,特別是進食新鮮青菜較少。許多營養學家建議,凡有過流產史的婦女,除了要攝取足夠的各種營養成分之外,每天最好服用一定量的葉酸,對流產有預防作用,對葉酸的研究越來越深入。流行病學研究結果證實,葉酸缺乏是神經管畸形發生的主要原因。據統計,使用葉酸預防神經管畸形,可降低70%的發病率。孕婦服用小劑量葉酸,還可以預防貧血、預防胎兒宮內發育遲緩,促進胎兒中樞神經系統正常發育。但長期大劑量使用,則可能引發癲癇病狀態或促進腫瘤的生長。所以,切不可使用市售的大劑量葉酸。
錳:
妊娠期缺錳會引起胎兒產生多種畸變,特別是嚴重地影響骨骼發育,出現關節重度變形,所以孕期一定要注意攝取錳。多吃一些水果、蔬菜和粗糧。
兒童
維生素A
分布 主要分布於腎臟,肝臟、眼睛,和腎上腺里,它們參與合成性激素,促進寶寶的生長,保護寶寶不受病菌的侵害。
缺乏 缺乏維生素A會導致視力下降,皮膚容易出問題,還會引發頭皮脫落。尤其是缺乏維A的糖尿病人更容易患上不孕不育症。
來源動物肝臟、有機食物。
維生素A可以直接補充,但是兒童和孕婦要特別注意攝入的量,否則可能會引起維生素A中毒或者寶寶的先天缺陷。可以通過補沖β-胡蘿蔔、素來轉化成
維生素A,這樣比較安全。這種營養素有著比較強的抗氧化作用,媽媽可以讓寶寶多吃一些β- 胡蘿蔔素含量豐富的橘紅色蔬果。
小貼士
β-胡蘿蔔素只能溶解乾油而無法溶解於水中,因此,在補充β胡蘿蔔素時,要適量地吃一些油脂性的食物。
維生素B
來源動物食品和部分海洋食品。
組合 維生素B族包括維生素B1(硫胺素),B2(
核黃素)、B3(
煙酸)、B5(泛酸)、B6、B12,生物素(維生素H)和葉酸等。
缺乏孕婦、哺乳母親,以及常常吃精加工食品的人比較容易缺乏維生素B1。缺乏維生素B1會出現肌肉鬆弛,記憶力差和腳氣病等症狀。缺乏B2出現紅眼病、口腔潰瘍和畏等症狀。缺乏維生素B3出現抑鬱症、失眠、皮膚粗糙等症狀。缺乏維生素B5會出現易怒,心跳過速和抽筋等症狀。缺乏維生素B6會出現水腫、多夢,痛經等症狀。缺乏維生素B12會出現磨牙,神經衰弱、腳痛和貧血等症狀。
精加工技術和加熱烹調時維生素B1流失的兩大殺手。
維生素C
分布主要分布在腎上腺和腦垂體,參與合成多巴胺,形成保持大腦興奮的腎上腺素。
來源新鮮蔬果,生肉,有機食品。
作用維生素C抗氧化能力很強,能夠保護維生素E,促進鐵質的吸收。此外,維生素C還參與著肉鹼和膠原蛋白的合成,對美容和減肥有很大的功效。
缺乏缺乏維生素C會出現抑鬱的症狀,還比較容易感染、流血和患上感冒,甚至會使壞膽固酵升高,導致壞血症的發生。
加熱烹調也是維生素C的殺手,因此也要避免。維生素C容易被水溶解而隨著尿液排出,所以,媽媽要給寶寶多吃一些有機水果,最少一天吃4次。此外,維生素P(即生物類黃酮)能夠促進維生素C的消化吸收,防止維C的氧化,因此,在補充維生素C的時候,也可以適當地補充一些生物類黃酮。
鐵
分布 主要分布在在紅細胞中,是組成血紅蛋白不可缺少的成分,能夠運載和攜帶氧氣。缺鐵容易導致貧血、記憶力低下和食慾減退,增加分娩死亡的風險。
來源大豆、紅肉、菠菜、動物肝臟等。
少吃鐵補充劑和鐵質強化食品,因為這類的人工合成鐵質屬於無機鐵,容易在體內無限制地累積,而使氧化和患癌症的幾率增加。
鋅
分布主要分布在皮膚和前列腺內,是百種酶合成的重要成分。
缺乏缺鋅會導致身材瘦小、耳鳴、多動症、食欲不振、生長緩慢、性發育不全、不孕不育症、前列腺肥大、容易染病、指甲出現白斑等等。
來源動物肝臟。肉類,海鮮,蛋類,堅果等。
精加工糧食中的鋅大量流失,加熱烹調的食物會破壞體內的消化酶而動用儲備鋅來合成酶。因此,要注意不要食用精加工糧食,還要儘量減少含鋅食物的烹調次數。
分布鈣幾乎都分布在骨骼當中,少量分布在血液中,是人體內量最多的礦物質,也是神經傳導、心臟跳動、骨骼構成、分泌激素,肌肉收縮的重要成分和催化劑。
缺乏缺鈣容易造成神經過敏,早產流產,高血脂高血壓,骨質疏鬆,抽筋抽搐等症狀。
來源牛奶、大豆等新鮮、有機、未加工的食品。
維生素D能夠促進鈣質的吸收,因此,在補鈣的時候可以適當地補充一些維生素D。而草酸、植酸和磷酸會阻礙鈣質的吸收,所以,補鈣的時候要避免攝入含有這幾類成分的食物,如菠菜、蔥、韭菜、全麥等。
食物
鐵 蛋黃、豬肝、海帶、木耳、菠菜、紫菜、芹菜、黃豆、綠豆、茄子、西紅柿、甘蔗、冬瓜、蘋果等。
銅 動物肝臟、腎、魚、蝦、蛤蜊中含量較高,果汁、紅糖中也有一定含量。
鋅 魚類、肉類、動物肝腎、豆類和小麥中含量較高。
氟 小麥、黑麥粉、水果、茶葉、肉、青菜、西紅柿、土豆、鯉魚、牛肉等。
硒 青魚、沙丁魚、腎臟、肝臟、肉類、蛋類、芝麻、麥芽、大蒜、啤酒酵母等。
碘 海帶、紫菜、海魚、海鹽等中含量豐富。
蜂蜜是一種營養豐富的天然滋養食品,也是最常用的滋補品之一。據分析,含有與人體血清濃度相近的多種無機鹽和維生素、鐵、鈣、銅、錳、鉀、磷等多種有機酸和有益人體健康的微量元素,蜂蜜中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如B1、B2、B6和煙酸、維生素C等。這些維生素對增強人體地免疫功能、防治心血管疾病有著重要作用,蜂蜜中所含地微量元素種類很多。洋槐花蜂蜜中含硼,棗花和向日葵蜜中含錳,草木蜜和百花蜜中含鋅,草木樨蜜和向日葵蜜中含銅。這些微量元素有益於調節人體內酸鹼平衡,提高人體體質,防治某些疾病。美國科學家施洛德說:“微量元素,在營養中比維生素更重要,因為它不像有地維生素那樣能夠在人體內合成。在生命地化學過程中,微量元素地作用好比火花塞。在食物消化過程中,能量地轉換和活細胞地構要依賴它們。”可見,蜂蜜能延年益壽和防治疾病,和蜂蜜中含有種類繁多地微量元素是分不開地。女人、小孩、老年可以每天早晚各一次,用蜂蜜加溫牛奶,就可以有效補充人體內的微量元素。
鈷 綠色植物是人類食物中含鈷豐富而變化較大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