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量元素

主量元素有時也稱為常量元素,是指那些在岩石中(≠地殼中)含量大於1%(或0.1%)的元素,在地殼中大於1%的8種元素都是主量元素,除氧以外的7種元素在地殼中都以陽離子形式存在,它們與氧結合形成的氧化物(或氧的化合物),是構成三大類岩石的主體,因此又常被稱為造岩元素。 地殼中重量百分比最大的10個元素的順序是:O>Si>Al>Fe>Ca>Na>K>Mg>Ti>H,若按元素的原子克拉克值(原子個數),則原子個數最多的元素是:O>Si>H>Al>Na>Mg>Ca>Fe>K>Ti。Ti、H(P)在地殼中的重量百分比雖不足1%,但在各大類岩石中頻繁出現,也常被稱為造岩元素。 上述地殼中含量最高的十種元素,在各類岩石化學組成中都占重要地位。雖然不同類型岩石的礦物成分有差異,但主要礦物都是氧化物和含氧鹽,尤其是各種類型的矽酸鹽,因此可將整個地殼看成一個矽酸鹽礦物集合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主量元素
  • 外文名:major element
  • 別稱常量元素
  • 含義:含量大於1%(或0.1%)的元素
major element
主量元素有時也稱為常量元素,是指那些在岩石中(或地殼中)含量大於1%(或0.1%)的元素,這些元素能形成自己獨立的礦物相,在各相之間的分配受相律控制。與之相對的是微量元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