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州市(崇慶縣)

崇州市

崇慶縣一般指本詞條

崇州市,古稱蜀州,四川省縣級市,由成都市代管,位於四川省岷江中上游川西平原西部,地處東經103°07'~103°49',北緯30°30'~30°53'之間,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秋短,冬夏長,總面積1089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10月,崇州市轄6個街道、9個鎮,市人民政府駐崇陽街道昌明路1號。截至2022年末,崇州市常住人口74.18萬人。

崇州市可考文明史達4300餘年,漢高祖元年(前206年),置縣,1994年,撤縣設市。崇州市是古蜀文明的源頭之一,是長江上游農耕文化的發祥地,“江源女子”朱利輔助杜宇建國稱帝,教民務農,既是古蜀帝妻第一人,又是崇州人有史可溯的先祖。崇州市是中國地方志的發祥地,常璩所著《華陽國志》被稱為“中國地方志的初祖”,為中外史學界所高度重視,是中國地方志中一顆燦爛的明珠。崇州市是詩人唐求的故鄉,在唐詩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杜甫、高適、裴迪、趙抃、陸游等,都曾寫下不少歌詠崇州山水的詩篇,流傳至今。境內有天府國際慢城竹藝村街子古鎮元通古鎮4個國家AAAA級景區。崇州市是四川省首批命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大數據特色)、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城市、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國家農業綜合標準化示範市、國家家具質量提升示範區。

2022年,崇州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61.8億元,比上年增長3.4%,三次產業結構為9.1:50.6:40.3。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崇州市
  • 外文名:Chongzhou City
  • 別名:崇慶
  • 行政區劃代碼:510184
  • 行政區類別:縣級市
  • 所屬地區:四川省成都市
  • 地理位置:四川省岷江中上游川西平原西部
  • 面積:1089 km
  • 下轄地區:6個街道、9個鎮
  • 政府駐地:崇陽街道文化西街1號
  • 電話區號:028
  • 郵政編碼:611230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 人口數量:74.18 萬(2022年末常住人口)
  • 著名景點罨畫池陸游祠雞冠山國家森林公園街子古鎮元通古鎮
  • 火車站崇州站羊馬站
  • 車牌代碼:川A、川G
  • 地區生產總值:461.8 億元(2022年)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區劃詳情,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勢,地形地貌,氣候,水文,自然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礦產資源,生物資源,人口,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交通運輸,政治,社會事業,教育事業,科學技術,文化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農村建設,歷史文化,地區習俗,龍燈,獅燈,牛燈,么妹燈,風景名勝,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漢高祖元年(前206年),置江原縣,此為崇州建縣之始。
崇州市
崇州
晉,置漢原郡,後改晉原郡
唐武則天垂拱二年(686年),置蜀州,領晉原、唐隆、青城、新津四縣
宋大觀元年(1107年),徽宗封其子趙構於蜀州,紹興十年(1140年),升為崇慶軍節度。紹興十四年(1144年),升蜀州為崇慶軍節度,此為崇慶得名之始;淳熙四年(1177年),升為崇慶府
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降崇慶府為崇慶州
清雍正五年(1727年),降崇慶州為不領縣的散州,與新津縣並隸成都府。
民國二年(1913年),崇慶州改為崇慶縣,先後隸川西道西川道、第一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
1949年,崇慶縣屬川西行署溫江專員公署
1952年,屬四川省溫江專員公署。
1983年,溫江地區行政公署撤銷,崇慶縣劃歸成都市。
1994年,撤縣設崇州市。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85年,崇州市共有4鎮32鄉,轄371個村民委員會,3540個村民小組,20個街道居民委員會,106個居民小組。
1986年10月,撤銷城關鄉建制,其轄區併入崇陽鎮。
1992年1月,撤銷羊馬、和平、道明、王場、隆興5鄉,分別改制為羊馬鎮、三郎鎮、道明鎮、葛禁龍王場鎮、隆興鎮。同年10月,撤銷安樂、西江、何家、江源、白頭、廖家、街子、萬家、觀勝、燎原、金雞、崇平、山等13鄉;新建江源、白頭、廖家、街子、萬心家、觀勝6鎮;擴大崇陽、懷遠、元通、隆興、羊馬5個鎮的行政區域;原西江、安樂、金雞3鄉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崇陽鎮管轄;原西山鄉及何家鄉的關渠、黃鶴、達通、泰安、天泉、共和、洪堰等7個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懷遠鎮管轄;原何家鄉的天文、玉圭、二江3村所屬行政促說樂幾區域劃歸元通鎮管轄;原燎原鄉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隆興鎮管轄;原崇平鄉所屬行政區域劃歸羊馬鎮管轄。
1997年8月,恢復何家鄉、西山鄉建制。
崇州市
崇州市行政區劃圖
1998年10月,恢復崇平鄉、燎原鄉建制。
2001年1月,恢復金雞鄉、西江鄉建制。
2002年,撤銷聽江鄉、梓潼鄉,設立聽江鎮梓潼鎮。調整後,崇州市轄崇陽、道明、隆興、王場、白頭、三江、江源、羊馬、元通、觀勝、廖家、懷遠、三郎、街子、萬家、聽江、梓潼17個鎮,榿泉、集賢崇德、濟協、大劃、東關、安阜、錦江、上元、公議、西山、何家、苟家、崇平、燎原、金雞、西江17個鄉。撤銷崇平鄉,設立婆棗匪崇平鎮
崇州市
崇州西河
2004年9月8日,省政府(川府民政[2004]34號)批覆同意撤銷聽江鎮及西江、金雞、西山、何家、安阜、上元、崇德、東關8個鄉。將原聽江鎮所屬行政區域併入三江鎮;三江鎮政府駐崇新場。將原西江鄉、金雞鄉所屬行政區域併入崇陽鎮;崇陽鎮政府駐唐安東路。將原西山鄉、何家鄉所屬行政區域併入懷遠鎮;懷遠鎮政府駐洄瀾街。將原安阜鄉所屬行政區域併入羊馬鎮;羊馬鎮政府駐觀新界。將原上元鄉所屬行政區域併入街子鎮;街整乘炒射子鎮政府駐江城街。將原崇德鄉所屬行政區域併入燎原鄉;燎原鄉政府駐順興街。將原東關鄉所屬行政區域併入王場鎮;王場鎮政府駐義興街。
2004年,崇州市轄崇陽、懷遠、元通、三江、三郎、廖家、街子、萬家、觀勝、羊馬、道明、王場、隆興、江源、白頭、大劃、梓潼、崇平、榿泉19個鎮,苟家、濟協、集賢、錦江、公議、燎原6個鄉,共有31個社區、371個行政村;總面積1090平方千米,人口密度597人/平方千米。
2006年7月12日,省政府批覆同意:萬家鎮更名為文井江鎮(川府民政[2006]34號),苟家鄉更名為雞冠山鄉(川府民政[2006]36號)。2009年5月25日,省政府(川府民政[2009]10號)批覆厚少估同意文井江鎮政府駐地從萬家社區遷移至大同村。
崇州市
崇州
2009年,崇州市轄19個鎮、6個鄉:崇陽鎮、三江鎮、江源鎮、羊馬鎮、廖家鎮、元通鎮、觀勝鎮、懷遠鎮、三郎鎮、街子鎮、萬家鎮、王場鎮、白頭鎮、道明鎮、隆興鎮、大劃鎮、崇平鎮、梓潼鎮、榿泉鎮、錦江鄉、公議鄉、雞冠山鄉、濟協鄉、燎原鄉、集賢鄉。
2013年,四川省政府(川辣尋戀府民政[2013]11號)批覆同意撤銷崇陽鎮,設立崇陽街道。調整後,全市轄1個街道、18個鎮、6個鄉。
2019年12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同意撤銷羊馬鎮、三江鎮、江源鎮、跨嚷大劃鎮、雞冠山鄉、公議鄉、三郎鎮、濟協鄉、錦江鄉、王場鎮、燎原鄉、榿泉鎮、集賢鄉、崇平鎮、梓潼鎮,設立羊馬街道三江街道江源街道大劃街道崇慶街道

區劃詳情

截至2022年10月,崇州市轄6個街道、9個鎮:崇陽街道羊馬街道三江街道江源街道大劃街道崇慶街道廖家鎮元通鎮觀勝鎮懷遠鎮街子鎮文井江鎮白頭鎮道明鎮隆興鎮崇州市人民政府駐崇陽街道昌明路1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崇州市位於四川省岷江中上游川西平原西部,地處東經103°07'~103°49',北緯30°30'~30°53'之間。東與溫江區為鄰,東南與雙流區交界,南同新津區毗鄰,西南及西與大邑縣接壤,西北與汶川縣相界,北與都江堰市相依。南北長42.5千米,東西寬66.5千米,總面積1089平方千米。
崇州市

地勢

崇州市地質構造屬九頂山華夏系和青城—青霞新華夏系構造。西北部為龍門山褶斷帶的強上升區,褶皺、斷裂構造發育;東南部處於成都凹陷區,沉積了濃厚的第四系冰水堆積、沖洪積的鬆散堆積物。

地形地貌

崇州市境內屬山地、丘陵、平原兼有的地貌類型,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中山區占了崇州市總面積的38.4%,低山和丘陵為8.7%,平壩為52.9%。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呈西北高、東南低之勢。境內主要山峰有六頂山、令牌山、雞冠山、鳳棲山等,均與青城山脈相連。西北部多有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峰,海拔最高處為雞冠山鄉境內極西處之火燒營峰,為3868米。丘陵和平原地區的平均海拔高度為560米,最低點為三江鎮境內之蒙渡,海拔高度僅480米。

氣候

崇州市屬四川盆地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秋短,冬夏長,雨量充沛,日照偏少,無霜期較長。年平均氣溫16.1℃,年平均日照時數為994.9小時,年平均降雨量1011.3毫米,年平均太陽總輻射量87.6千卡/平方厘米,大於0℃的平均年積溫5870.2℃,年平均風速1.3米/秒,年平均無霜期282天。由於地形起伏較大,由東南向西北逐漸高,因而平原,丘陵、山地在溫度、降水等方面都有差異。

水文

崇州市境內河流稠密,水系完整,地表水與地下水豐富。市內屬岷江流城水系,主要河流有3條:西河、黑石河金馬河。另外有泊江河、白馬河、羊馬河、千五里河、味江河、榿木河、乾溪河等7條河流。它們聯結大小支流180多條,在全市構成水道網。

自然資源

水資源

崇州市年地表河川徑流總量為157074萬立方米。其中都江堰輸水量80511萬立方米,本地河流水量73952萬立方米,山丘塘庫蓄水、機電提水、山溪溝引水和可利用的淺層地下水計2611萬立方米。農業生產可利用水量為67648萬立方米,平均每畝有水1090立方米,但因水量季節分配不均,春灌期用水較為緊張。全市水能蘊藏量1239萬千瓦,可開發的水力資源量6.64萬千瓦,占蘊藏量的53.59%。

土地資源

崇州市總土地面積為1090.17平方千米。其中,山地面積471.52平方千米,丘陵面積54.95平方千米,平原面積563.7平方千米。山、丘、壩內共有水域10萬畝,崇州市大體形成“四山一水五分田”的土地結構

礦產資源

崇州市範圍內已發現礦產種類有:鉛鋅、硫鐵鋅、煤、砂岩、石灰岩、頁岩、砂石、地熱、礦泉水等,其中鉛鋅、硫鐵鋅、煤、砂岩、石灰岩、地熱主要分布在文井江鎮一帶,頁岩主要分布在道明鎮、懷遠鎮一帶。有石灰岩礦採礦權一處,資源儲量8066.13萬噸,地熱一處,年允許開採量為14.1萬立方米/年。

生物資源

崇州市屬國家保護的珍稀樹木有珙桐、紫檀、水杉、紅豆樹和羅漢松。
截至2021年底,崇州市內有脊椎動物208種,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大熊貓、雪豹、金絲猴、牛羚、林麝、綠尾虹雉、斑尾榛雞、雉鶉等8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小熊貓黑熊水鹿大靈貓金貓等14多種。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統計結果顯示崇州市大熊貓棲息地面積25898公頃,有野生大熊貓26隻。1993年成立鞍子河大熊貓自然生態保護區。

人口

截至2022年末,崇州市常住人口74.18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54.33%,比上年末提高0.53個百分點。年末戶籍人口65.27萬人,其中,城鎮戶籍人口29.89萬人,鄉村戶籍人口35.38萬人。

經濟

綜述

2021年,崇州市地區生產總值442.59億元,按可比價計算(下同),比上年增長8.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1.08億元,增長5.4%;第二產業增加值220.99億元,增長10.6%;第三產業增加值180.52億元,增長7.5%。三次產業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分別為7.7%、57.0%和35.3%。三次產業結構比為9.3:49.9:40.8。
2022年,崇州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61.8億元,按可比價計算(下同),比上年增長3.4%,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42.0億元,增長4.0%;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233.8億元,增長5.3%;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86.0億元,增長0.9%。三次產業結構為9.1:50.6:40.3。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62090元,增長3.0%。
2022年,崇州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110元,比上年增長4.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163元,增長6.5%;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倍差為1.56,比上年縮小0.03個百分點。城鎮人均消費支出25466元,增長2.1%;城鎮居民恩格爾係數33.54%,下降0.03個百分點。農村人均消費支出18344元,增長3.9%;農村居民恩格爾係數34.37%,下降0.07個百分點。
2022年,崇州市全年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下降5.8%。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下降2.4%,工業投資下降37.4%,服務業投資增長12.4%。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增長58.5%,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02.8%,公共服務投資增長115.1%。
2022年,崇州市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9.1億元,同比下降7.8%;其中,稅收收入完成16.5億元,下降21.0%。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52.4億元,增長4.1%。

第一產業

2022年,崇州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6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4.0%。其中農業總產值33.9億元,增長3.0%;牧業總產值25.3億元,增長3.0%;漁業總產值2.5億元,增長10.7%。
2022年,崇州市糧食產量22.4萬噸,增長0.2%;油料作物產量2.8萬噸,增長1.0%;蔬菜及食用菌產量35.8萬噸,增長2.3%。生豬出欄46.5萬頭,增長1.8%。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48萬畝,增長1.4%;經濟作物播種面積33.1萬畝,增長2.0%,其中油料作物播種面積17.2萬畝,增長0.6%;蔬菜及食用菌播種面積12.2萬畝,增長6.0%。
2022年,崇州市招引落地北京新農創等高能級項目15個,川西油菜籽精深加工、天府糧倉321產業社區等5個強鏈補鏈項目和竹藝公園等5個農商文旅體融合項目建成投運。落地全國首筆“數字人民幣農戶專項資金”。天府糧倉產業園獲評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

第二產業

2022年,崇州市全口徑工業增加值201.3億元,同比增長5.5%,對經濟成長貢獻率為67.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5%;營業收入626.6億元,下降1.7%;利稅總額44.7億元,增長9.4%;產品產銷率100.8%。
2022年,崇州市電子信息產業實現產值343.7億元,增長10.6%,占全市比重55.6%;實現利稅總額24.1億元,增長32.9%,占全市比重57.5%。智慧型家居產業實現產值125.6億元,增長8.5%,占全市比重20.3%;實現利稅總額8.5億元,增長0.6%,占全市比重20.3%。
2022年,崇州市實現建築業增加值32.5億元,增長3.7%。資質內建築企業55家,其中:一級資質企業6家,二級資質企業29家,三級資質企業20家。

第三產業

旅遊業
2022年,崇州市共接待遊客1967.3萬人次,同比下降1.8%;實現旅遊收入137.1億元,增長1.6%。
國內貿易
2022年,崇州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6.4億元,同比下降1.7%。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25.1億元,下降1.6%;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1.3億元,下降2.9%。按消費形態分,餐飲收入25.8億元,下降3.7%;商品零售110.6億元,下降1.2%。
對外貿易
2022年,崇州市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34.33億元,同比下降7.6%;其中進口額20.87億元,下降16.5%;出口額13.46億元,增長10.2%。新註冊外商投資企業2家,外商投資實際到位5.1億元。
金融
2022年,崇州市實現金融業增加值36.15億元,同比增長5.5%。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727.9億元,比上年末增長8.5%;其中,住戶存款餘額601.2億元,增長13.7%。本外幣貸款餘額330.3億元,增長18.1%。

交通運輸

崇州市公路總里程2460.5千米,公路網密度達226千米/百平方千米,基本建成崇州中心城區到成都中心城區、到周邊區(市)縣、到各鎮街的三個“半小時交通圈”。明湖公交首末站、崇州快鐵首末站、羊馬快鐵首末站建成投用。二繞大劃互通立交建成通車,三繞崇州段主線形成通車能力,中崇路改建工程、雞冠山公路災毀重建項目建成通車。

政治

現任領導
市委書記
市委副書記、市長
領導統計信息統計截至2023年7月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22年,崇州市共有幼稚園113所,學生人數21023人,教職工2767人;國小31所,學生人數30746人,教職工1645人;九年制學校5所,學生人數5787人(國小3862,國中1925),教職工438人;國中10所,學生人數10992人,教職工967人;完全中學2所,學生人數7708人(國中1443,高中6265),教職工590人;高級中學1所,學生人數3619人,教職工286人;特殊學校1所,學生人數118人,教職工22人。
籌建高校:四川鄉村振興職業學院

科學技術

2022年,崇州市新增科技創新平台7個。新增高技術製造業企業3家,達到18家,實現高技術製造業產值306.3億元,同比增長10.2%。與四川大學、電子科大、中國農科院等10餘所高校(院所)建立合作關係,推動校企合作項目9項,引進高層次人才69人,團隊8個。智慧財產權工作成效顯著,共授權專利2390件,有效發明專利增長至259件、同比增長17.2%。康泰塑膠獲批國家智慧財產權優勢企業。

文化事業

2022年,崇州市完成15個“成都市運動促進健康服務站點”建設,承辦2022年國際風箏邀請賽暨第三屆全國傳統風箏錦標賽,舉辦第十屆四川·崇州自駕賞花節、“凡跑”崇州綠道百千米挑戰賽等各類文體活動250場次。

醫療衛生

截至2022年末,崇州市共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440家。主要有:市級公立醫院2家、公共衛生機構3家、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5家、村(社區)衛生站154家、民營醫院31家、門診部9家、診所(衛生所)222家,駐崇醫院3家、其他醫療機構1家,構建了市、鄉、村三級覆蓋全域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全市醫療機構編制床位數6600張,實有床位7787張,衛生專業技術人員6218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2177人,註冊護士2875人。全年總診療人數476.05萬人次,門急診462.79萬人次數,入院人數21.05萬人次數,其中基層醫療機構診療人次占63%以上,全市衛生資源利用狀況呈現良好勢態。

社會保障

2022年,崇州市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含退休人員)369884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含退休人員)247719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含退休人員)285311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391641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146022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181852人。
2022年,崇州市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5365人,其中,城鎮最低生活保障人數384人,農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4981人。城鄉特困人員2557人,集中供養1490人。全市共有養老機構22家(公辦11家、民辦11家),床位5415張(公辦2886張、民辦2529張)。
2022年,崇州市實現城鎮新增就業人數9985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2817人,其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269人;農村富餘勞動力向非農業轉移就業新增人數6190人。城鎮調查失業率5.6%。

農村建設

2022年,崇州市改造農村戶廁691戶,農村污水治理率達到85%以上,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無害化處理率均達100%;創建成都市水美鄉村5個。新建供水末端管網100千米,新解決農村1.2萬人自來水接入,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92%。

歷史文化

地區習俗

崇州人在祝壽時,凡年歲不滿50的只能做生或過生期,生日一般吃壽麵,祈求長壽。條件較好的家庭,辦壽品,備宴席,賀客盈門,鳴炮送禮,時辰一到,舉行儀式,祈禱福祿壽喜,禮畢大宴賓客。如今,雖也有大操大辦者,但更多的人的則是以吃蛋糕、吹蠟燭、唱生日歌來取而代之了。崇州素以“禮儀之邦“馳名,東晉華陽國志》對此大加讚譽,清光緒《崇慶州志》記載:“外鄰成都,學者文質彬彬,詩禮相尚,弦誦之聲,達於四境。”為川西人所頌揚備至。生活在這塊熱土上的崇州人,從生到死,都有禮俗相伴,有誕生禮(含壽禮)、冠禮、婚禮、葬禮四大禮儀;有各種祭祀和祝賀禮俗,也有無數的禁忌禮俗。
崇州市中習俗,每年除夕到翌年元宵盛行燈耍,元宵之夜達於高潮,城關、懷遠、元通、三江等場鎮最為熱鬧。燈分吊燈和游燈兩類。吊燈,即家家門前檐下所吊之燈,彩紙糊貼,有圓形、方形、菱形、扁形、花樣繁多;魚燈、蝦燈、瓜燈、宮燈,形態各異。尤以走馬燈最為矚目,它融雕刻、裱糊、剪紙、詩書畫等多種藝術於一體。一般為柱形,高1米左右,中置轉架,燃燈後因空氣流動而使轉架旋轉,轉架上所貼山水人物、飛禽走獸便周而復始,變換不止。

龍燈

每年春節,市內城鄉有龍燈出遊,兆吉祥,慶新春,破五出燈,十五收燈。城關、濟協、大劃、三江等鄉鎮的龍燈品種尤多,舞龍、彩龍、火龍,五花八門,競相媲美。舞龍精巧,黃布飾身,5至7節,6至8人揮舞。龍寶飾金,懸穿桿頂,轉動自如,1人舉逗。一般7節或9節,以各色軟緞龍皮,造型逼真。出遊時配以魚、蝦、螺、蚌、龜、鱉等燈作,在“滾繡球”“龍擺尾”等吹打樂或川劇鑼鼓聲中表演各種動作。除春節和元宵外,也常活躍於大型廟會中。元通清明會曾出現過99節彩龍。

獅燈

市內以西山、懷遠、三江、羊馬、王場、東關、萬家等鄉鎮的獅燈技藝精絕。懷遠獅燈尤為有名,民國時期,曾舞於成都、溫江新津樂山等地。這些鄉鎮的獅燈分“文獅”和“武獅”兩種。文獅重於表情,如搔癢、舐毛、打滾、抖毛等。武獅長於技巧,與雜技糅合,跳躍、翻滾、騰轉,健壯勇猛,有翻五台山等高架陣式多達百種。崇州獅燈的“破陣”尤為精彩,賞燈主家用曬簟、桌、凳搭成高架,將賞錢喜封置於頂端斗筐中,讓伴舞的“猴子”上去自取,集戲劇、雜耍和舞蹈諸藝於其中;還有的讓“獅子”也上高架,展現獅子為獸中王的機靈威武的性格。建國後獅燈表演時興時廢。20世紀80年代以來,每年春節期間,重新活躍於市內城鄉。

牛燈

白頭、聽江、道明、羊馬等鄉農民善舞牛燈,用撮箕裝飾製作牛頭,用麻布連線頭尾,以示牛身。一人頂頭,一人執尾,一人扮牧童,燈會中,常尾隨龍燈之後。行進時,表演飼牛牽牛、吆牛等情狀;耍燈時,有殺牛、打圈、困沱等節目。質樸風趣,鄉土味濃。

么妹燈

市中么妹燈分車、船兩類,均以唱為主,么妹乘彩車或採蓮船而舞。乘彩車時,有車夫推車,雙手各執一幅繪有車輪的方旗,示車;以彩綢拴車槓套掛肩頭,示推車。么妹則雙手扶旗配合表演。乘採蓮船者,么妹站船中,船側一艄公同行。演唱時另有“連廂隊”執金錢棍踩十字步在前領路,一人領唱,大家幫腔,鼓樂伴奏,沿街起舞。領唱多為“十二月”傳統歌詞,也有即興創作者,靈活多變;幫腔者以“柳呀得(兒)柳連柳呀”,“荷花一朵蓮得(兒)海棠花”相和,有聲有色。么妹在歌樂聲中踏丁字步舞進,多為男扮女裝,身著艷裝,鼻架墨鏡,貌極引人。燈所至處,常引人云集,爭相談論,猜測扮者為誰。

風景名勝

崇州市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境內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罨畫池、街子雙河古遺址、燎原紫竹古遺址;有第七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元通古鎮;有四川省1991年公布的首批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崇陽街道;有四川省級歷史文化名鎮街子古鎮、懷遠古鎮。
街子古鎮地處邛崍山脈,有“川西水鄉”之名,“青城後花園”之稱。街子鎮建制已有1000餘年歷史,五代時稱“橫渠鎮”“四界鎮”“永康縣”。鎮域內川西特有的農耕文化、距今約4000年的雙河遺址(雙河古城或下芒城遺址)、以晉代古剎光嚴禪院為代表的佛教文化、以上元宮為代表的道教文化以及以唐代”一瓢詩人”唐求為代表的詩歌文化共同構築了街子古鎮乃至崇州地區獨有的文化底蘊。古街區現存以江城街為中心的六條街,古建築6.8萬平方米。街道兩旁房屋以清代中、晚期建築為主,尚有明代水井等。街子古戲台是文化傳承的重要標誌性場所,建築採用頗為壯觀的九脊頂歇山式屋面,浮雕石壁,吊腳樓柱,展示了中華民族優秀的建築文化和源遠流長的民間文化根基。
崇州市
街子古鎮
元通古鎮始建於東晉時期,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距今有1600多年的歷史。元通古鎮保留了11.5萬平方米的川西民居,鎮上舉辦的“川西三大會之一”——元通清明會活動2018年被評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天府農耕、商貿文化的傳承地,元通古鎮被譽為“小成都”“活著的清明上河圖”和“最後的天府記憶”。
崇州市
元通古鎮
崇慶州,唐置蜀州,初無城垣,宋時始築土城,高丈五、周十里,其時為比較完整的城垣。清乾隆年間,改修土城為磚城,高1.3丈、周1321丈,女牆高五尺,四門各建城樓一座。同治年間,城垣四角增修炮台,四門增修月城。1955年,拆除城牆,僅保留城北一段,長142.6米、寬約2米、高4.85米。為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罨畫池位於大東街54號,占地51.81畝,建築面積5946平方米,是四川園林中川西園林代表作之一。園林始建於唐,初名東亭,是一座衙署園林。宋時一度成為蜀中名勝。明代,官府在罨畫池內增建以紀念陸游、趙抃為主題的趙陸公祠,罨畫池因而演變為公共性紀念園林。民國《崇慶縣誌》有記:亞橋、舫屋、假山、亭榭環池屈曲,列卉爭艷、通瀆引流、昕靄汨汨、朱夏荷香,憑欄縱覽,幽光清景頗滌囂塵。1985年,列為成都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列為四川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九龍溝位於崇州市西北三郎鎮,因“九溝九槽九條龍”的神話傳說而得名。其六千米山溝中的水石景觀是龍門山脈的特色,是龍門山脈褶皺斷帶的典型代表。景區內層巒疊嶂、高湖疊起,出現了眾多飛瀑疊湍、深溝狹谷,有眾多的酷似龍形的奇峰怪石和飛瀑流泉。九龍溝內水石相擊之聲如龍吟似龍嘯,巨石躺臥之狀如龍盤似龍睡,山峰聳立之形如龍騰似龍臥,簡直就是活生生的“人間龍宮”。崇州百姓中流傳有“九條龍從九龍池出遊,在九龍山會合,回九龍溝安家,並在龍舔石上留下九溝九槽九條龍”的神奇傳說。
九龍溝景區面積175平方千米,其中遊覽面積32平方千米,由九龍溝水石景區、大西山原始森林景區和古寺等三部分組成,以九龍溝動態水石景觀最引人入勝,是風景區的主要部分,有化石岩、珍珠泉龍石岩、龍女浣紗池、龍舔石、鑽天峰、響水溝、九龍飛瀑等景觀,其中龍女融積雪而成的“九龍飛瀑”,寬10餘米,高100餘米,是成都地區不可多見的大瀑布。密林中隱藏著雄偉的古剎,是成都地區山林中保存較完好的規模較大的古廟。
雞冠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市境西北部,是省級風景名勝區,面積305平方千米,是世界自然遺產大熊貓棲息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景區內擁有盆周風景區遊人可達的最高最大的雪山草甸(海拔3868米,草甸面積3.2平方千米,坡度7%)和第四紀冰川遺蹟景區;還擁有龍門山脈規模最大、數量最多、蔚為壯觀的瀑布群及漂流河段,擁有川西旅遊環線風景區中面積最大、品種最多、最為集中的楓槭林、桂花林、芍藥林和高山杜鵑林,加上豐富的動物景觀和迷幻的高山天象景觀,構成了熊貓生態環境的全方位展示。位於景區內的鞍子河自然保護區是全國14個大熊貓保護區中大熊貓數量最多、距大都市最近(距成都80千米)的大熊貓保護區,是臥龍和蜂桶寨兩大熊貓種群交流繁衍的關鍵走廊,是成都大熊貓人工繁育基地的野外放生園,被專家們視為“中國大熊貓故鄉”。2015年,雞冠山國家級森林公園設立獲批。
楊遇春宮保府(市博物館)位於大東街306號(原址為民國祁公館),占地3.69畝,建築面積1399平方米,有正、左、右三進院落。1999年5月,由上南街舊址遷建而來。上南街宮保府為清道光年間陝甘總督、一等昭勇侯楊遇春的府第,建築整體風格為中西合璧式,進大門,天井後為接旨廳,是恭迎聖旨之地。廳上匾額“福壽”,為道光皇帝御筆親題,兩側對聯“聖德如天”“臣心似水”。舊址原為江源書院,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州牧金朝覲移建書院,在舊址修建宮保府。宮保府是省內現存惟一的清代高級官員府第,建築從結構布局到形制藝術,都體現清代中後期高級官員府第的風格特徵,具有較高的文物保護價值。1985年,公布為成都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9月,掛牌“崇州市博物館”。
崇州文廟位於大東街54號,南起文廟街,北至罨畫池南岸,占地6000餘平方米,由南到北依次為三牌坊、月兒池、照壁、儀門、欞星門、鼓樂亭、泮池、戟門、大成殿、鐘鼓樓、啟聖殿、尊經閣,罨畫亭、池北半亭也位於軸線上。文廟始建於明洪武初,正德十一年(1516年)重修,崇禎末(1644年)毀於戰火。清順治六年(1649年)知州王毓賢重建。1985年,州文廟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列為四川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榮譽稱號

2016年12月,獲評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2020年1月,崇州市入選2020中國縣域文化消費百強榜排名47。
2020年4月14日,崇州市入選2020-2021年水系連通及農村水系綜合整治試點縣。
2020年5月,崇州市入選2019年全國縣域網路零售TOP100,排名第89。
2020年6月,崇州市被評為四川省首批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
2020年8月,崇州市入選“2020全國縣域旅遊發展潛力佳縣”。
2020年9月22日,崇州市入選“2020中國西部百強縣市”。
2020年10月20日,崇州市入選全國雙擁模範城(縣)
2020年11月,崇州市入選“2020年中國創新百強縣(市)”。
2020年12月,崇州市入選“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
2020年12月3日,崇州市入選第五屆四川省文明城市
2021年1月,崇州市入選2018-2020周期國家衛生城市名單。
2021年2月19日,崇州市入選“2020年度四川省鄉村振興先進縣(市、區)”名單。
2021年7月,崇州市上榜2021年全國縣域旅遊發展潛力百佳縣,排名第8位。
2021年8月,崇州市被命名為2021—2023年度“四川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2021年9月,崇州市入選“2021中國西部百強縣市”。
2021年9月2日,崇州市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2017-2020年度全國民眾體育先進單位”稱號。
2021年11月3日,崇州市被文化和旅遊部命名為2021—2023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2021年11月18日,崇州市被命名為“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2023年7月,入選全國縣域旅遊研究課題組、華夏佰強旅遊諮詢中心“2023年全國縣域旅遊綜合實力百強縣”,排名第84。
1997年8月,恢復何家鄉、西山鄉建制。
崇州市(崇慶縣)
崇州市行政區劃圖
1998年10月,恢復崇平鄉、燎原鄉建制。
2001年1月,恢復金雞鄉、西江鄉建制。
2002年,撤銷聽江鄉、梓潼鄉,設立聽江鎮梓潼鎮。調整後,崇州市轄崇陽、道明、隆興、王場、白頭、三江、江源、羊馬、元通、觀勝、廖家、懷遠、三郎、街子、萬家、聽江、梓潼17個鎮,榿泉、集賢崇德、濟協、大劃、東關、安阜、錦江、上元、公議、西山、何家、苟家、崇平、燎原、金雞、西江17個鄉。撤銷崇平鄉,設立崇平鎮
崇州市(崇慶縣)
崇州西河
2004年9月8日,省政府(川府民政[2004]34號)批覆同意撤銷聽江鎮及西江、金雞、西山、何家、安阜、上元、崇德、東關8個鄉。將原聽江鎮所屬行政區域併入三江鎮;三江鎮政府駐崇新場。將原西江鄉、金雞鄉所屬行政區域併入崇陽鎮;崇陽鎮政府駐唐安東路。將原西山鄉、何家鄉所屬行政區域併入懷遠鎮;懷遠鎮政府駐洄瀾街。將原安阜鄉所屬行政區域併入羊馬鎮;羊馬鎮政府駐觀新界。將原上元鄉所屬行政區域併入街子鎮;街子鎮政府駐江城街。將原崇德鄉所屬行政區域併入燎原鄉;燎原鄉政府駐順興街。將原東關鄉所屬行政區域併入王場鎮;王場鎮政府駐義興街。
2004年,崇州市轄崇陽、懷遠、元通、三江、三郎、廖家、街子、萬家、觀勝、羊馬、道明、王場、隆興、江源、白頭、大劃、梓潼、崇平、榿泉19個鎮,苟家、濟協、集賢、錦江、公議、燎原6個鄉,共有31個社區、371個行政村;總面積1090平方千米,人口密度597人/平方千米。
2006年7月12日,省政府批覆同意:萬家鎮更名為文井江鎮(川府民政[2006]34號),苟家鄉更名為雞冠山鄉(川府民政[2006]36號)。2009年5月25日,省政府(川府民政[2009]10號)批覆同意文井江鎮政府駐地從萬家社區遷移至大同村。
崇州市(崇慶縣)
崇州
2009年,崇州市轄19個鎮、6個鄉:崇陽鎮、三江鎮、江源鎮、羊馬鎮、廖家鎮、元通鎮、觀勝鎮、懷遠鎮、三郎鎮、街子鎮、萬家鎮、王場鎮、白頭鎮、道明鎮、隆興鎮、大劃鎮、崇平鎮、梓潼鎮、榿泉鎮、錦江鄉、公議鄉、雞冠山鄉、濟協鄉、燎原鄉、集賢鄉。
2013年,四川省政府(川府民政[2013]11號)批覆同意撤銷崇陽鎮,設立崇陽街道。調整後,全市轄1個街道、18個鎮、6個鄉。
2019年12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同意撤銷羊馬鎮、三江鎮、江源鎮、大劃鎮、雞冠山鄉、公議鄉、三郎鎮、濟協鄉、錦江鄉、王場鎮、燎原鄉、榿泉鎮、集賢鄉、崇平鎮、梓潼鎮,設立羊馬街道三江街道江源街道大劃街道崇慶街道

區劃詳情

截至2022年10月,崇州市轄6個街道、9個鎮:崇陽街道羊馬街道三江街道江源街道大劃街道崇慶街道廖家鎮元通鎮觀勝鎮懷遠鎮街子鎮文井江鎮白頭鎮道明鎮隆興鎮崇州市人民政府駐崇陽街道昌明路1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崇州市位於四川省岷江中上游川西平原西部,地處東經103°07'~103°49',北緯30°30'~30°53'之間。東與溫江區為鄰,東南與雙流區交界,南同新津區毗鄰,西南及西與大邑縣接壤,西北與汶川縣相界,北與都江堰市相依。南北長42.5千米,東西寬66.5千米,總面積1089平方千米。
崇州市

地勢

崇州市地質構造屬九頂山華夏系和青城—青霞新華夏系構造。西北部為龍門山褶斷帶的強上升區,褶皺、斷裂構造發育;東南部處於成都凹陷區,沉積了濃厚的第四系冰水堆積、沖洪積的鬆散堆積物。

地形地貌

崇州市境內屬山地、丘陵、平原兼有的地貌類型,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中山區占了崇州市總面積的38.4%,低山和丘陵為8.7%,平壩為52.9%。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呈西北高、東南低之勢。境內主要山峰有六頂山、令牌山、雞冠山、鳳棲山等,均與青城山脈相連。西北部多有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峰,海拔最高處為雞冠山鄉境內極西處之火燒營峰,為3868米。丘陵和平原地區的平均海拔高度為560米,最低點為三江鎮境內之蒙渡,海拔高度僅480米。

氣候

崇州市屬四川盆地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秋短,冬夏長,雨量充沛,日照偏少,無霜期較長。年平均氣溫16.1℃,年平均日照時數為994.9小時,年平均降雨量1011.3毫米,年平均太陽總輻射量87.6千卡/平方厘米,大於0℃的平均年積溫5870.2℃,年平均風速1.3米/秒,年平均無霜期282天。由於地形起伏較大,由東南向西北逐漸高,因而平原,丘陵、山地在溫度、降水等方面都有差異。

水文

崇州市境內河流稠密,水系完整,地表水與地下水豐富。市內屬岷江流城水系,主要河流有3條:西河、黑石河金馬河。另外有泊江河、白馬河、羊馬河、千五里河、味江河、榿木河、乾溪河等7條河流。它們聯結大小支流180多條,在全市構成水道網。

自然資源

水資源

崇州市年地表河川徑流總量為157074萬立方米。其中都江堰輸水量80511萬立方米,本地河流水量73952萬立方米,山丘塘庫蓄水、機電提水、山溪溝引水和可利用的淺層地下水計2611萬立方米。農業生產可利用水量為67648萬立方米,平均每畝有水1090立方米,但因水量季節分配不均,春灌期用水較為緊張。全市水能蘊藏量1239萬千瓦,可開發的水力資源量6.64萬千瓦,占蘊藏量的53.59%。

土地資源

崇州市總土地面積為1090.17平方千米。其中,山地面積471.52平方千米,丘陵面積54.95平方千米,平原面積563.7平方千米。山、丘、壩內共有水域10萬畝,崇州市大體形成“四山一水五分田”的土地結構

礦產資源

崇州市範圍內已發現礦產種類有:鉛鋅、硫鐵鋅、煤、砂岩、石灰岩、頁岩、砂石、地熱、礦泉水等,其中鉛鋅、硫鐵鋅、煤、砂岩、石灰岩、地熱主要分布在文井江鎮一帶,頁岩主要分布在道明鎮、懷遠鎮一帶。有石灰岩礦採礦權一處,資源儲量8066.13萬噸,地熱一處,年允許開採量為14.1萬立方米/年。

生物資源

崇州市屬國家保護的珍稀樹木有珙桐、紫檀、水杉、紅豆樹和羅漢松。
截至2021年底,崇州市內有脊椎動物208種,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大熊貓、雪豹、金絲猴、牛羚、林麝、綠尾虹雉、斑尾榛雞、雉鶉等8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小熊貓黑熊水鹿大靈貓金貓等14多種。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統計結果顯示崇州市大熊貓棲息地面積25898公頃,有野生大熊貓26隻。1993年成立鞍子河大熊貓自然生態保護區。

人口

截至2022年末,崇州市常住人口74.18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54.33%,比上年末提高0.53個百分點。年末戶籍人口65.27萬人,其中,城鎮戶籍人口29.89萬人,鄉村戶籍人口35.38萬人。

經濟

綜述

2021年,崇州市地區生產總值442.59億元,按可比價計算(下同),比上年增長8.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1.08億元,增長5.4%;第二產業增加值220.99億元,增長10.6%;第三產業增加值180.52億元,增長7.5%。三次產業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分別為7.7%、57.0%和35.3%。三次產業結構比為9.3:49.9:40.8。
2022年,崇州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61.8億元,按可比價計算(下同),比上年增長3.4%,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42.0億元,增長4.0%;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233.8億元,增長5.3%;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86.0億元,增長0.9%。三次產業結構為9.1:50.6:40.3。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62090元,增長3.0%。
2022年,崇州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110元,比上年增長4.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163元,增長6.5%;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倍差為1.56,比上年縮小0.03個百分點。城鎮人均消費支出25466元,增長2.1%;城鎮居民恩格爾係數33.54%,下降0.03個百分點。農村人均消費支出18344元,增長3.9%;農村居民恩格爾係數34.37%,下降0.07個百分點。
2022年,崇州市全年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下降5.8%。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下降2.4%,工業投資下降37.4%,服務業投資增長12.4%。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增長58.5%,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02.8%,公共服務投資增長115.1%。
2022年,崇州市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9.1億元,同比下降7.8%;其中,稅收收入完成16.5億元,下降21.0%。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52.4億元,增長4.1%。

第一產業

2022年,崇州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6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4.0%。其中農業總產值33.9億元,增長3.0%;牧業總產值25.3億元,增長3.0%;漁業總產值2.5億元,增長10.7%。
2022年,崇州市糧食產量22.4萬噸,增長0.2%;油料作物產量2.8萬噸,增長1.0%;蔬菜及食用菌產量35.8萬噸,增長2.3%。生豬出欄46.5萬頭,增長1.8%。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48萬畝,增長1.4%;經濟作物播種面積33.1萬畝,增長2.0%,其中油料作物播種面積17.2萬畝,增長0.6%;蔬菜及食用菌播種面積12.2萬畝,增長6.0%。
2022年,崇州市招引落地北京新農創等高能級項目15個,川西油菜籽精深加工、天府糧倉321產業社區等5個強鏈補鏈項目和竹藝公園等5個農商文旅體融合項目建成投運。落地全國首筆“數字人民幣農戶專項資金”。天府糧倉產業園獲評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

第二產業

2022年,崇州市全口徑工業增加值201.3億元,同比增長5.5%,對經濟成長貢獻率為67.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5%;營業收入626.6億元,下降1.7%;利稅總額44.7億元,增長9.4%;產品產銷率100.8%。
2022年,崇州市電子信息產業實現產值343.7億元,增長10.6%,占全市比重55.6%;實現利稅總額24.1億元,增長32.9%,占全市比重57.5%。智慧型家居產業實現產值125.6億元,增長8.5%,占全市比重20.3%;實現利稅總額8.5億元,增長0.6%,占全市比重20.3%。
2022年,崇州市實現建築業增加值32.5億元,增長3.7%。資質內建築企業55家,其中:一級資質企業6家,二級資質企業29家,三級資質企業20家。

第三產業

旅遊業
2022年,崇州市共接待遊客1967.3萬人次,同比下降1.8%;實現旅遊收入137.1億元,增長1.6%。
國內貿易
2022年,崇州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6.4億元,同比下降1.7%。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25.1億元,下降1.6%;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1.3億元,下降2.9%。按消費形態分,餐飲收入25.8億元,下降3.7%;商品零售110.6億元,下降1.2%。
對外貿易
2022年,崇州市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34.33億元,同比下降7.6%;其中進口額20.87億元,下降16.5%;出口額13.46億元,增長10.2%。新註冊外商投資企業2家,外商投資實際到位5.1億元。
金融
2022年,崇州市實現金融業增加值36.15億元,同比增長5.5%。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727.9億元,比上年末增長8.5%;其中,住戶存款餘額601.2億元,增長13.7%。本外幣貸款餘額330.3億元,增長18.1%。

交通運輸

崇州市公路總里程2460.5千米,公路網密度達226千米/百平方千米,基本建成崇州中心城區到成都中心城區、到周邊區(市)縣、到各鎮街的三個“半小時交通圈”。明湖公交首末站、崇州快鐵首末站、羊馬快鐵首末站建成投用。二繞大劃互通立交建成通車,三繞崇州段主線形成通車能力,中崇路改建工程、雞冠山公路災毀重建項目建成通車。

政治

現任領導
市委書記
市委副書記、市長
領導統計信息統計截至2023年7月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22年,崇州市共有幼稚園113所,學生人數21023人,教職工2767人;國小31所,學生人數30746人,教職工1645人;九年制學校5所,學生人數5787人(國小3862,國中1925),教職工438人;國中10所,學生人數10992人,教職工967人;完全中學2所,學生人數7708人(國中1443,高中6265),教職工590人;高級中學1所,學生人數3619人,教職工286人;特殊學校1所,學生人數118人,教職工22人。
籌建高校:四川鄉村振興職業學院

科學技術

2022年,崇州市新增科技創新平台7個。新增高技術製造業企業3家,達到18家,實現高技術製造業產值306.3億元,同比增長10.2%。與四川大學、電子科大、中國農科院等10餘所高校(院所)建立合作關係,推動校企合作項目9項,引進高層次人才69人,團隊8個。智慧財產權工作成效顯著,共授權專利2390件,有效發明專利增長至259件、同比增長17.2%。康泰塑膠獲批國家智慧財產權優勢企業。

文化事業

2022年,崇州市完成15個“成都市運動促進健康服務站點”建設,承辦2022年國際風箏邀請賽暨第三屆全國傳統風箏錦標賽,舉辦第十屆四川·崇州自駕賞花節、“凡跑”崇州綠道百千米挑戰賽等各類文體活動250場次。

醫療衛生

截至2022年末,崇州市共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440家。主要有:市級公立醫院2家、公共衛生機構3家、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5家、村(社區)衛生站154家、民營醫院31家、門診部9家、診所(衛生所)222家,駐崇醫院3家、其他醫療機構1家,構建了市、鄉、村三級覆蓋全域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全市醫療機構編制床位數6600張,實有床位7787張,衛生專業技術人員6218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2177人,註冊護士2875人。全年總診療人數476.05萬人次,門急診462.79萬人次數,入院人數21.05萬人次數,其中基層醫療機構診療人次占63%以上,全市衛生資源利用狀況呈現良好勢態。

社會保障

2022年,崇州市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含退休人員)369884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含退休人員)247719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含退休人員)285311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391641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146022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181852人。
2022年,崇州市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5365人,其中,城鎮最低生活保障人數384人,農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4981人。城鄉特困人員2557人,集中供養1490人。全市共有養老機構22家(公辦11家、民辦11家),床位5415張(公辦2886張、民辦2529張)。
2022年,崇州市實現城鎮新增就業人數9985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2817人,其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269人;農村富餘勞動力向非農業轉移就業新增人數6190人。城鎮調查失業率5.6%。

農村建設

2022年,崇州市改造農村戶廁691戶,農村污水治理率達到85%以上,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無害化處理率均達100%;創建成都市水美鄉村5個。新建供水末端管網100千米,新解決農村1.2萬人自來水接入,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92%。

歷史文化

地區習俗

崇州人在祝壽時,凡年歲不滿50的只能做生或過生期,生日一般吃壽麵,祈求長壽。條件較好的家庭,辦壽品,備宴席,賀客盈門,鳴炮送禮,時辰一到,舉行儀式,祈禱福祿壽喜,禮畢大宴賓客。如今,雖也有大操大辦者,但更多的人的則是以吃蛋糕、吹蠟燭、唱生日歌來取而代之了。崇州素以“禮儀之邦“馳名,東晉華陽國志》對此大加讚譽,清光緒《崇慶州志》記載:“外鄰成都,學者文質彬彬,詩禮相尚,弦誦之聲,達於四境。”為川西人所頌揚備至。生活在這塊熱土上的崇州人,從生到死,都有禮俗相伴,有誕生禮(含壽禮)、冠禮、婚禮、葬禮四大禮儀;有各種祭祀和祝賀禮俗,也有無數的禁忌禮俗。
崇州市中習俗,每年除夕到翌年元宵盛行燈耍,元宵之夜達於高潮,城關、懷遠、元通、三江等場鎮最為熱鬧。燈分吊燈和游燈兩類。吊燈,即家家門前檐下所吊之燈,彩紙糊貼,有圓形、方形、菱形、扁形、花樣繁多;魚燈、蝦燈、瓜燈、宮燈,形態各異。尤以走馬燈最為矚目,它融雕刻、裱糊、剪紙、詩書畫等多種藝術於一體。一般為柱形,高1米左右,中置轉架,燃燈後因空氣流動而使轉架旋轉,轉架上所貼山水人物、飛禽走獸便周而復始,變換不止。

龍燈

每年春節,市內城鄉有龍燈出遊,兆吉祥,慶新春,破五出燈,十五收燈。城關、濟協、大劃、三江等鄉鎮的龍燈品種尤多,舞龍、彩龍、火龍,五花八門,競相媲美。舞龍精巧,黃布飾身,5至7節,6至8人揮舞。龍寶飾金,懸穿桿頂,轉動自如,1人舉逗。一般7節或9節,以各色軟緞龍皮,造型逼真。出遊時配以魚、蝦、螺、蚌、龜、鱉等燈作,在“滾繡球”“龍擺尾”等吹打樂或川劇鑼鼓聲中表演各種動作。除春節和元宵外,也常活躍於大型廟會中。元通清明會曾出現過99節彩龍。

獅燈

市內以西山、懷遠、三江、羊馬、王場、東關、萬家等鄉鎮的獅燈技藝精絕。懷遠獅燈尤為有名,民國時期,曾舞於成都、溫江新津樂山等地。這些鄉鎮的獅燈分“文獅”和“武獅”兩種。文獅重於表情,如搔癢、舐毛、打滾、抖毛等。武獅長於技巧,與雜技糅合,跳躍、翻滾、騰轉,健壯勇猛,有翻五台山等高架陣式多達百種。崇州獅燈的“破陣”尤為精彩,賞燈主家用曬簟、桌、凳搭成高架,將賞錢喜封置於頂端斗筐中,讓伴舞的“猴子”上去自取,集戲劇、雜耍和舞蹈諸藝於其中;還有的讓“獅子”也上高架,展現獅子為獸中王的機靈威武的性格。建國後獅燈表演時興時廢。20世紀80年代以來,每年春節期間,重新活躍於市內城鄉。

牛燈

白頭、聽江、道明、羊馬等鄉農民善舞牛燈,用撮箕裝飾製作牛頭,用麻布連線頭尾,以示牛身。一人頂頭,一人執尾,一人扮牧童,燈會中,常尾隨龍燈之後。行進時,表演飼牛牽牛、吆牛等情狀;耍燈時,有殺牛、打圈、困沱等節目。質樸風趣,鄉土味濃。

么妹燈

市中么妹燈分車、船兩類,均以唱為主,么妹乘彩車或採蓮船而舞。乘彩車時,有車夫推車,雙手各執一幅繪有車輪的方旗,示車;以彩綢拴車槓套掛肩頭,示推車。么妹則雙手扶旗配合表演。乘採蓮船者,么妹站船中,船側一艄公同行。演唱時另有“連廂隊”執金錢棍踩十字步在前領路,一人領唱,大家幫腔,鼓樂伴奏,沿街起舞。領唱多為“十二月”傳統歌詞,也有即興創作者,靈活多變;幫腔者以“柳呀得(兒)柳連柳呀”,“荷花一朵蓮得(兒)海棠花”相和,有聲有色。么妹在歌樂聲中踏丁字步舞進,多為男扮女裝,身著艷裝,鼻架墨鏡,貌極引人。燈所至處,常引人云集,爭相談論,猜測扮者為誰。

風景名勝

崇州市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境內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罨畫池、街子雙河古遺址、燎原紫竹古遺址;有第七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元通古鎮;有四川省1991年公布的首批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崇陽街道;有四川省級歷史文化名鎮街子古鎮、懷遠古鎮。
街子古鎮地處邛崍山脈,有“川西水鄉”之名,“青城後花園”之稱。街子鎮建制已有1000餘年歷史,五代時稱“橫渠鎮”“四界鎮”“永康縣”。鎮域內川西特有的農耕文化、距今約4000年的雙河遺址(雙河古城或下芒城遺址)、以晉代古剎光嚴禪院為代表的佛教文化、以上元宮為代表的道教文化以及以唐代”一瓢詩人”唐求為代表的詩歌文化共同構築了街子古鎮乃至崇州地區獨有的文化底蘊。古街區現存以江城街為中心的六條街,古建築6.8萬平方米。街道兩旁房屋以清代中、晚期建築為主,尚有明代水井等。街子古戲台是文化傳承的重要標誌性場所,建築採用頗為壯觀的九脊頂歇山式屋面,浮雕石壁,吊腳樓柱,展示了中華民族優秀的建築文化和源遠流長的民間文化根基。
崇州市(崇慶縣)
街子古鎮
元通古鎮始建於東晉時期,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距今有1600多年的歷史。元通古鎮保留了11.5萬平方米的川西民居,鎮上舉辦的“川西三大會之一”——元通清明會活動2018年被評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天府農耕、商貿文化的傳承地,元通古鎮被譽為“小成都”“活著的清明上河圖”和“最後的天府記憶”。
崇州市(崇慶縣)
元通古鎮
崇慶州,唐置蜀州,初無城垣,宋時始築土城,高丈五、周十里,其時為比較完整的城垣。清乾隆年間,改修土城為磚城,高1.3丈、周1321丈,女牆高五尺,四門各建城樓一座。同治年間,城垣四角增修炮台,四門增修月城。1955年,拆除城牆,僅保留城北一段,長142.6米、寬約2米、高4.85米。為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罨畫池位於大東街54號,占地51.81畝,建築面積5946平方米,是四川園林中川西園林代表作之一。園林始建於唐,初名東亭,是一座衙署園林。宋時一度成為蜀中名勝。明代,官府在罨畫池內增建以紀念陸游、趙抃為主題的趙陸公祠,罨畫池因而演變為公共性紀念園林。民國《崇慶縣誌》有記:亞橋、舫屋、假山、亭榭環池屈曲,列卉爭艷、通瀆引流、昕靄汨汨、朱夏荷香,憑欄縱覽,幽光清景頗滌囂塵。1985年,列為成都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列為四川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九龍溝位於崇州市西北三郎鎮,因“九溝九槽九條龍”的神話傳說而得名。其六千米山溝中的水石景觀是龍門山脈的特色,是龍門山脈褶皺斷帶的典型代表。景區內層巒疊嶂、高湖疊起,出現了眾多飛瀑疊湍、深溝狹谷,有眾多的酷似龍形的奇峰怪石和飛瀑流泉。九龍溝內水石相擊之聲如龍吟似龍嘯,巨石躺臥之狀如龍盤似龍睡,山峰聳立之形如龍騰似龍臥,簡直就是活生生的“人間龍宮”。崇州百姓中流傳有“九條龍從九龍池出遊,在九龍山會合,回九龍溝安家,並在龍舔石上留下九溝九槽九條龍”的神奇傳說。
九龍溝景區面積175平方千米,其中遊覽面積32平方千米,由九龍溝水石景區、大西山原始森林景區和古寺等三部分組成,以九龍溝動態水石景觀最引人入勝,是風景區的主要部分,有化石岩、珍珠泉龍石岩、龍女浣紗池、龍舔石、鑽天峰、響水溝、九龍飛瀑等景觀,其中龍女融積雪而成的“九龍飛瀑”,寬10餘米,高100餘米,是成都地區不可多見的大瀑布。密林中隱藏著雄偉的古剎,是成都地區山林中保存較完好的規模較大的古廟。
雞冠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市境西北部,是省級風景名勝區,面積305平方千米,是世界自然遺產大熊貓棲息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景區內擁有盆周風景區遊人可達的最高最大的雪山草甸(海拔3868米,草甸面積3.2平方千米,坡度7%)和第四紀冰川遺蹟景區;還擁有龍門山脈規模最大、數量最多、蔚為壯觀的瀑布群及漂流河段,擁有川西旅遊環線風景區中面積最大、品種最多、最為集中的楓槭林、桂花林、芍藥林和高山杜鵑林,加上豐富的動物景觀和迷幻的高山天象景觀,構成了熊貓生態環境的全方位展示。位於景區內的鞍子河自然保護區是全國14個大熊貓保護區中大熊貓數量最多、距大都市最近(距成都80千米)的大熊貓保護區,是臥龍和蜂桶寨兩大熊貓種群交流繁衍的關鍵走廊,是成都大熊貓人工繁育基地的野外放生園,被專家們視為“中國大熊貓故鄉”。2015年,雞冠山國家級森林公園設立獲批。
楊遇春宮保府(市博物館)位於大東街306號(原址為民國祁公館),占地3.69畝,建築面積1399平方米,有正、左、右三進院落。1999年5月,由上南街舊址遷建而來。上南街宮保府為清道光年間陝甘總督、一等昭勇侯楊遇春的府第,建築整體風格為中西合璧式,進大門,天井後為接旨廳,是恭迎聖旨之地。廳上匾額“福壽”,為道光皇帝御筆親題,兩側對聯“聖德如天”“臣心似水”。舊址原為江源書院,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州牧金朝覲移建書院,在舊址修建宮保府。宮保府是省內現存惟一的清代高級官員府第,建築從結構布局到形制藝術,都體現清代中後期高級官員府第的風格特徵,具有較高的文物保護價值。1985年,公布為成都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9月,掛牌“崇州市博物館”。
崇州文廟位於大東街54號,南起文廟街,北至罨畫池南岸,占地6000餘平方米,由南到北依次為三牌坊、月兒池、照壁、儀門、欞星門、鼓樂亭、泮池、戟門、大成殿、鐘鼓樓、啟聖殿、尊經閣,罨畫亭、池北半亭也位於軸線上。文廟始建於明洪武初,正德十一年(1516年)重修,崇禎末(1644年)毀於戰火。清順治六年(1649年)知州王毓賢重建。1985年,州文廟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列為四川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榮譽稱號

2016年12月,獲評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2020年1月,崇州市入選2020中國縣域文化消費百強榜排名47。
2020年4月14日,崇州市入選2020-2021年水系連通及農村水系綜合整治試點縣。
2020年5月,崇州市入選2019年全國縣域網路零售TOP100,排名第89。
2020年6月,崇州市被評為四川省首批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
2020年8月,崇州市入選“2020全國縣域旅遊發展潛力佳縣”。
2020年9月22日,崇州市入選“2020中國西部百強縣市”。
2020年10月20日,崇州市入選全國雙擁模範城(縣)
2020年11月,崇州市入選“2020年中國創新百強縣(市)”。
2020年12月,崇州市入選“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
2020年12月3日,崇州市入選第五屆四川省文明城市
2021年1月,崇州市入選2018-2020周期國家衛生城市名單。
2021年2月19日,崇州市入選“2020年度四川省鄉村振興先進縣(市、區)”名單。
2021年7月,崇州市上榜2021年全國縣域旅遊發展潛力百佳縣,排名第8位。
2021年8月,崇州市被命名為2021—2023年度“四川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2021年9月,崇州市入選“2021中國西部百強縣市”。
2021年9月2日,崇州市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2017-2020年度全國民眾體育先進單位”稱號。
2021年11月3日,崇州市被文化和旅遊部命名為2021—2023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2021年11月18日,崇州市被命名為“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2023年7月,入選全國縣域旅遊研究課題組、華夏佰強旅遊諮詢中心“2023年全國縣域旅遊綜合實力百強縣”,排名第84。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