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年

350年

中國紀年,公元350年,東晉永和六年本年年表,庚戌年(狗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350年
  • 外文名:350 Years
  • 歷史大事:冉稱帝,冉魏建國
  • 資治通鑑記載:永和六年(庚戌、350)
本年年表,事件,文物,歷史大事,《資治通鑑》記載,

本年年表

事件

公元前350年,亞里士多德在其所著《Problemata》一文中首次提到針孔鏡箱的原理。
冉閔建立冉魏
正月,石閔更國號為衛,易姓王公將帥多不附閔,出鄴奔襄國冀州撫軍將軍張沈據滏口,擁兵數萬自重。

文物

公元 350 年完整的《新約福音》
雖然是在第二世紀以外,當再次提及梵蒂岡抄本,也要提到西奈抄本。它們都被認為是在公元350年,在修道院制度剛開始後,即在《古蘭經》蘇拉《鐵》( 57 章) 27 節所證明的在世界上有真正的基督徒的時期。《葉哈雅福音》的第一章,這些抄本是用來作為標準翻譯成的《新約福音》的,如果前面提到的早期古卷部分丟失了,就以此為準。很明顯,它們包含了教義福音。

歷史大事

稱帝,冉魏建國
冉閔大殺胡羯後,於太寧二年(350)正月將後趙國號改為“魏”,易姓李,改元青龍。但引起趙文臣武將一致反對,趙庶張舉張春等公卿將校出奔襄國(今河北邢台西南);石琨、張沈、張賀度以及姚弋仲、蒲洪等亦各據一方,與冉對抗,石琨與張舉、王朗等旋即率軍向鄴城進攻,趙帝石鑒欲乘勢里外應合,但為李閔所執。閏正月,李閔將石鑒擊殺,並殺石虎二十八孫,盡滅石氏。冉於是自登皇位,改元永興,國號大魏,史稱冉魏。三月,冉複姓冉,尊其母王氏為皇太后,立妻董氏為皇后冉智為皇太子,其餘諸子進爵為王,李農錄尚書事,封齊王。
蒲洪自稱三秦王
永和五年(349),氐人酋長蒲洪受後趙石遵及石閔猜忌,派人向東晉稱藩。次年閏二月,洪又受晉封為氐王,其子蒲健為襄國公。乘助晉北伐之機,據有關右。旋與羌酋姚弋仲不協,敗姚襄軍,自稱大都督大將軍大單于、三秦王;又改姓苻氏。
慕容俊攻趙
正當後趙內亂之際,燕將士紛紛請慕容俊遣軍襲之,俊以父皝死不足一年而未許,直至俊元年(349)五月始派慕容恪慕容評陽鶩率軍二十萬準備向趙進攻。同年底,燕又派人至涼州,約與張重華共同擊趙,但未果。次年二月,燕王俊與慕容霸、慕容輿兵分三道展開攻勢,很快占領趙境安樂、臨渠、無終等地,隨後攻占薊城,後趙范陽太守李產以其地降,俊又進攻魯口(今河北饒陽南),但受趙將鹿勃偷襲而退還薊城。三月,燕將都城遷徒於薊。同年八月,代郡人趙榼率三百餘家叛燕附趙,燕王俊遂將廣寧(今河北汲鹿北)、上谷(今河北懷來東南)二郡民眾遷至徐無(今河北遵化北),又將代郡(今河北尉縣東北)之民徒於凡城(今河南輝縣南),以防止再出現叛燕歸趙的事件。九月,燕王俊又攻取冀州章武、河間等地,以趙將賈堅為樂陵太守。隨後燕王俊自薊還至龍城(今遼寧朝陽)。
趙魏相攻
冉閔篡趙建魏,引起石虎另一子石祗的激烈反對。太寧元年(349)冉閔石遵石祗姚弋仲、蒲洪連兵聲討。及冉閔稱帝,石祗亦於次年三月在襄國即皇帝位,改元永寧。任用石琨、姚弋仲、姚襄、苻健等,又收羅胡、羯、氐、羌、段氏及巴蠻等六夷之民。隨即於加月派石琨將兵十萬向魏國進攻,冉閔遣使臨江告晉約與討趙,但晉廷不應;閔於是派將軍王泰於同年六月擊敗石琨。八月,冉閔自率軍擊破趙將張賀度、段勤、閔集眾三十餘萬,氣勢大盛。正在此時,十一月,閔又率步騎十萬進攻趙都襄國,以子胤為大單于、驃騎大將軍。至永興二年(351)二月,魏兵圍襄國已達百日。石祗乃去皇帝之號,稱趙王,派張舉張春求援於前燕姚弋仲,弋仲即派子襄救援;冉閔派兵抵擋,但先後敗退。又採納道士法饒意見,與姚襄、石琨及燕軍三面作戰,背又受襄國石祗襲擊,所以閔軍很快崩潰,閔逃回鄴城。石祗隨後於三月派將劉顯率眾七萬攻打鄴城,冉閔背水決戰,大破趙軍,劉顯又降於魏。冉閔復得以保全。
段龕自稱齊王
鮮卑段遼部被燕皝擊敗後,段遼弟段蘭投奔宇文部。後宇文逸豆歸畏後趙,將段蘭執送趙國,又獻貢駿馬萬匹。石虎隨即以蘭所率鮮卑五千人屯守令支(今河北遷安西),晉永和六年(350)段蘭卒,段龕代領其眾,因後趙內亂不已,龕遂率部南徒。同年七月,龕進據廣固(今山東益都西北),遂自稱齊王。次年初,龕又向晉請以青州內附;晉即封龕為鎮北將軍、齊公。
苻健建前秦
氐酋苻(蒲)洪於永和六年(350)稱三秦王后,旋於同年三月被趙將麻秋毒死。其世子苻健殺秋自立,洪死前囑苻健占據關中,鞏固地盤。健去三奏王之號,遣使向晉告喪請命。同年八月,趙將王朗、司馬杜洪趁勢占據長安,自稱晉征北將軍、雍州刺史,當地夷夏人紛紛回響;苻健亦自稱晉征西大將軍都督關中諸軍事、雍州刺史,與弟苻雄、侄苻青率軍向長安進攻,而杜洪部眾及羌、氐部酋多棄洪降健。冬十月,苻健大軍長驅直入,因為安民心思晉,又派人至建康獻捷,與晉將桓溫修好,從而贏得大批胡漢百姓。次年正月,苻健在長安即天王位,稱大單于,建國號大秦,建元皇始,史稱前秦。追尊其父苻洪為武惠皇帝,廟號太祖;立妻強氏為天王后,子苻萇為太子,餘子進爵為公;苻雄都督中外諸軍事、丞相,封東海公;苻菁為衛大將軍、平昌公;雷弱兒毛貴、姜伯周以下皆有封拜。
冉閔敗胡
冉閔率軍於凌水河畔大敗鮮卑燕軍二十萬。擒斬燕軍七萬餘人,斬首上將以上三十餘名,焚燒糧台二十萬斛,奪鮮卑北燕郡縣大小二十八城。冉閔威震中原。後冉閔推翻羯趙稱帝建國。挾勝利之勢,突襲各路胡軍,首戰以漢騎三千夜破凶奴營,殺敵將數名,逐百里,斬凶奴首三萬;再戰以五千漢騎大破胡騎七萬;三戰以漢軍七萬加四萬乞活義軍破眾胡聯軍三十餘萬;四戰先敗後勝以萬人斬胡首四萬;五戰以漢軍六萬幾乎全殲羌氐聯軍十餘萬;六戰於鄴城以兩千漢騎將遠至而來的胡軍七萬打的潰不成軍。幾番大戰,打出了漢家鐵騎的威風,各地漢人紛紛起義回響,史載“無月不戰,互為相攻”。
公元350年冉閔率軍於凌水河畔大敗鮮卑燕軍二十萬。擒斬燕軍七萬餘人,斬首上將以上三十餘名,焚燒糧台二十萬斛,奪鮮卑北燕郡縣大小二十八城,冉閔威震中原。後冉閔推翻羯趙,稱帝建國,年號永興,國號大魏,史稱冉魏。挾勝利之勢,突襲各路胡軍。先後經歷六場惡戰。
公元350年前後,冉閔殲滅數十萬後趙胡軍,推翻後趙王朝,致書各地,號召漢人起來殺胡人復仇,史載全國各地:所在承閔書誅之。當時河北、山西、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湖北北部、陝西的漢人都紛紛起兵,僅鄴都一地被殺的胡人就高達20幾萬(甚至遠在隴西麻秋收到冉閔的“討胡檄文”後,都殺掉所部胡人回響,因為隴西胡人太多,呆不住腳,麻秋帶領部下斬關向東出關中投靠冉閔,中途與胡人王朗幹了一仗,殺朗部胡人數千,後被氐酋蒲洪捉了去。)除了向侵略者報仇外,冉閔最大的功績還在於驅逐胡蠻數百萬出中土。

《資治通鑑》記載

永和六年(庚戌、350)
[1]春,正月,趙大將軍閔欲滅去石氏之跡,托以讖文有“繼趙李”,更國號曰衛,易姓李氏,大赦,改元青龍。太宰趙庶、太尉張舉中軍將軍張春、光祿大夫石岳、撫軍石寧、武衛將軍張季及公侯、卿、校、龍騰等萬餘人,出奔襄國,汝陰王琨奔冀州。撫軍將軍張沈據滏口,張賀度據石瀆,建義將軍段勤黎陽,寧南將軍楊群據桑壁,劉國陽城段龕陳留姚弋仲灄頭,蒲洪據枋頭,眾各數萬,皆不附於閔。勤,末之子;龕,蘭之子也。
王朗麻秋自長安赴洛陽。秋承閔書,誅朗部胡千餘人。朗奔襄國。秋帥眾歸鄴,蒲洪使其子龍驤將軍雄迎擊,獲之,以為軍師將軍
汝陰王琨及張舉、王朗帥眾七萬伐鄴,大將軍閔帥騎千餘與戰於城北;閔操兩刃矛,馳騎擊之,所向摧陷,斬首三千級,琨等大敗而去。閔與李農帥騎三萬討張賀度於石瀆。
閏月,衛主鑒密遣宦者齎書召張沈等,使乘虛襲鄴。宦者以告閔、農,閔、農馳還,廢鑒,殺之,並殺趙主虎二十八孫,盡滅石氏。姚弋仲子曜武將軍益、武衛將軍若帥禁兵數千斬關奔灄頭。弋仲帥眾討閔軍於混橋。
司徒申鍾等上尊號於閔,閔以讓李農,農固辭。閔曰:“吾屬故晉人也,今晉室猶存,請與諸君分割州郡,各稱牧、守、公、侯,奉表迎晉天子還都洛陽。”尚書胡睦進曰:“陛下聖德應天,宜登大位,晉氏衰微,遠竄江表,豈能總馭英雄,混一四海乎!”閔曰:“胡尚書之言,可謂識機知命矣。”乃即皇帝位,大赦,改元永興,國號大魏。
[2]朝廷聞中原大亂,復謀進取。己丑,以揚州刺史殷浩中軍將軍、假節、都督揚、豫、徐、兗、青五州諸軍事;以蒲洪為氐王、使持節征北大將軍、都督河北諸軍事、冀州刺史、廣川郡公;蒲健為假節、右將軍、監河北征討前鋒諸軍事、襄國公。
[3]姚弋仲、蒲洪各有據關右之志。弋仲遣其子襄帥眾五萬擊洪,洪迎擊,破之,斬獲三萬餘級。洪自稱大都督、大將軍、大單于、三秦王,改姓苻氏。以南安雷弱兒輔國將軍;安定梁楞為前將軍。領左長史;馮翊魚遵為右將軍,領右長史;京兆段陵為左將軍,領左司馬;天水趙俱隴西牛夷、北地辛牢皆為從事中郎,氐酋毛貴為單于輔相。
[4]二月,燕王俊使慕容霸將兵二萬自東道出徒河,慕輿於自西道出塞,俊自中道出盧龍塞以伐趙。以慕容恪鮮于亮為前驅,命慕輿槎山通道。留世子曄守龍城,以內史劉斌大司農,與典書皇甫真留統後事。
霸軍至三陘,趙征東將軍鄧恆惶怖,焚倉庫,棄安樂遁去,與幽州刺史王午共保薊。徒河南部都尉孫泳急入安樂,撲滅余火,籍其谷帛。霸收安樂、北平兵糧,與俊會臨渠。
三月,燕兵至無終,王午留其將王佗以數千人守薊,與鄧恆走保魯口。乙巳,俊拔薊,執王佗,斬之。俊欲悉坑其士卒千餘人,慕容霸諫曰:“趙為暴虐,王興師伐之,將以拯民於塗炭而撫有中州也;今始得薊而坑其士卒,恐不可以為王師之先聲也。”俊入都於薊,中州士女降者相繼。
燕兵至范陽,范陽太守李產欲為石氏拒燕,眾莫為用,乃帥八城令長出降;俊復以產為太守。
產子績為幽州別駕,棄其家從王午在魯口。鄧恆謂午曰:“績鄉里在北,父已降燕,今雖在此,恐終難相保,徒為人累,不如去之。”午曰:“此何言也!夫以當今喪亂,而績乃能立義捐家,情節之重,雖古烈士無以過;乃欲以猜嫌害之,燕、趙之士聞之,謂我直相聚為賊,了無意識。眾情一散,不可復集,此為坐自屠潰也。”恆乃止。午猶慮諸將不與己同心,或致非意,乃遣績歸。績始辭午往見燕王俊,俊讓之曰:“卿不識天命,棄父邀名,今日乃始來邪!”對曰:“臣眷戀舊主,志存微節,官身所在,何事非君。殿下方以義取天下,臣未謂得見之晚也。”俊悅,善待之。
俊以弟宜為代郡城郎,孫泳為廣寧太守,悉置幽州郡縣守宰。
甲子,俊使中部俟厘慕輿句督薊中留事,自將擊鄧恆於魯口。軍至清梁,恆將鹿勃早將數千人夜襲燕營,半已得入,先犯前鋒都督慕容霸,突入幕下,霸起奮擊,手殺十餘人,早不能進,由是燕軍得嚴。俊謂慕輿根曰:“賊鋒甚銳,宜且避之。”根正色曰:“我眾彼寡,力不相敵,故乘夜來戰,冀萬一獲利。今求賊得賊,正當擊之,復何所疑!王但安臥,臣等自為王破之!”俊不能自安,內史李洪從俊出營外,屯高冢上。根帥左右精勇數百人從中牙直前擊早,李洪徐整騎隊還助之,早乃退走。眾軍追擊四十餘里,早僅以身免,所從士卒死亡略盡。俊引兵還薊。
[5]魏主閔複姓冉氏,尊母王氏為皇太后,立妻董氏為皇后,子智為皇太子,胤、明、裕皆為王。以李農為太宰、領太尉、錄尚書事,封齊王,其子皆封縣公。遣使者持節赦諸軍屯;皆不從。
[6]麻秋苻洪曰:“冉閔石祗方相持,中原之亂未可平也。不如先取關中,基業已固,然後東爭天下,誰敢敵之。”洪深然之。既而秋因宴鴆洪,欲並其眾;世子健收秋斬之。洪謂健曰:“吾所以未入關者,以為中州可定;今不幸為豎子所困。中州非汝兄弟所能辦,我死,汝急入關!”言終而卒。健代統其眾,乃去大都督、大將軍、三秦王之號,稱晉官爵,遣其叔父安來告喪,且請朝命。
[7]趙新興王祗即皇帝位於襄國改元永寧。以汝陰王琨為相國,六夷據州郡者皆應之。祗以姚弋仲為右丞相、親趙王,待以殊禮。弋仲子襄,雄勇多才略,士民多愛之,請弋仲以為嗣,弋仲以襄非長子,不許;請者日以千數,弋仲乃使之將兵。祗以襄為驃騎將軍豫州刺史、新昌公。又以苻健都督河南諸軍事、鎮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兗州牧略陽郡公。
[8]夏,四月,趙主祗遣汝陰王琨將兵十萬伐魏。
[9]魏主閔殺李農及其三子,並尚書令王謨侍中王衍、中常侍嚴震、趙。閔遣使臨江告晉曰:“逆胡亂中原,今已誅之;能共討者,可遣軍來也。”朝廷不應。
[10]五月,廬江太守袁真攻魏合肥,克之,虜其居民而還。
[11]六月,趙汝陰王琨進據邯鄲,鎮南將軍劉國繁陽會之。魏衛將軍王泰擊琨,大破之,死者萬餘人。劉國還繁陽。
[12]初,段蘭卒於令支段龕代領其眾,因石氏之亂,擁部落南徙。秋,七月,龕引兵東據廣固,自稱齊王。
[13]八月,代郡人趙帥三百餘家叛燕歸趙并州刺史張平。燕王俊徙廣寧、上谷二郡民於徐無,代郡民於凡城。
[14]王朗之去長安也,朗司馬杜洪據長安,自稱晉征北將軍、雍州刺史,以馮翊張琚為司馬;關西夷、夏皆應之。苻健欲取之,恐洪知之,乃受趙官爵。以趙俱河內太守,戍溫;牛夷為安集將軍,戍懷;治宮室於枋頭,課民種麥,示無西意,有知而不種者,健殺之以徇。既而自稱晉征西大將軍、都督關中諸軍事、雍州刺史;以武威賈玄碩為左長史,洛陽梁安為右長史,段純為左司馬,辛牢為右司馬,京兆王魚、安定程肱、胡文等為軍諮祭酒,悉眾而西。以魚遵為前鋒,行至盟津,為浮梁以濟。遣弟輔國將軍雄帥眾五千自潼關入,兄子揚武將軍菁帥眾七千自軹關入。臨別,執菁手曰:“若事不捷,汝死河北,我死河南,不復相見。”既濟,焚橋,自帥大眾隨雄而進。
杜洪聞之,與健書,侮之。以張琚弟先為征虜將軍,帥眾萬三千逆戰於潼關之北。先兵大敗,走還長安。洪悉如關中之眾以拒健。洪弟郁勸洪迎健,洪不從;郁帥所部降於健。
健遣苻雄徇渭北。氐酋毛受屯高陵,徐磋屯好,羌酋白犢屯黃白,眾各數萬,皆斬洪使,遣子降於健苻菁、魚遵所過城邑,無不降附。洪懼,固守長安。
[15]張賀度、段勤劉國、靳豚會於昌城,將功鄴。魏主閔自將擊之,戰於蒼亭,賀度等大敗,死者二萬八千人,追斬靳豚於陰安,盡俘其眾而歸。閔戎卒三十餘萬,旌旗、鉦鼓綿亘百餘里,雖石氏之盛,無以過也。
故晉散騎常侍隴西辛謐,有高名,歷劉、石之世,徵辟皆不就;閔備禮徵為太常。謐遺閔書,以為“物極則反,致至則危。君王功已成矣,宜因茲大捷,歸身晉朝,必有由、夷之廉,享松、喬之壽矣。”因不食而卒。
[16]九月,燕王俊南徇冀州,取章武、河間。初,勃海賈堅,少尚氣節,仕趙為殿中督。趙亡,堅棄魏主閔還鄉里,擁部曲數千家。燕慕容評徇勃海,遣使招之,堅終不降;評與戰,擒之。俊以評為章武太守,封裕為河間太守。俊與慕容恪皆愛賈堅之材,堅時年六十餘,恪聞其善射,置牛百步上以試之。堅曰:“少之時能令不中,今老矣,往往中之。”乃射再發,一矢拂脊,一矢磨腹,皆附膚落毛,下下如一,觀者鹹服其妙。俊以堅為樂陵太守,治高城。
[17]苻菁與張先戰於渭北,擒之,三輔郡縣堡壁皆降。冬,十月,苻健長驅至長安,杜洪、張琚奔司竹。
[18]燕王俊還薊,留諸將守之;俊還至龍城,謁陵廟。
[19]十一月,魏主閔帥步騎十萬攻襄國。署其子太原王胤為大單于、驃騎大將軍,以降胡一千配之為麾下。光祿大夫韋諫曰:“胡、羯皆我之仇敵,今來歸附,苟存性命耳;萬一為變,悔之何及。請誅屏降胡,去單于之號,以防微杜漸。”閔方欲撫納群胡,大怒,誅及其子伯陽
[20]甲午,苻健入長安,以民心思晉,乃遣參軍杜山伯詣建康獻捷,並修好於桓溫。於是秦、雍夷夏皆附之,趙涼州刺史石寧獨據上不下,十二月,苻雄擊斬之。
[21]蔡謨除司徒,三年不就職;詔書屢下,太后遣使諭意,謨終不受。於是帝臨軒,遣侍中紀據、黃門郎丁纂征謨;謨陳疾篤,使主簿謝攸陳讓。自旦至申,使者十餘返,而謨不至。時帝方八歲,甚倦,問左右曰:“所召人何以至今不來?臨軒何時當竟?”太后以君臣俱疲,乃詔:“必不來者,宜罷朝。”中軍將軍殷浩奏免吏部尚書江官。會稽王昱令曹曰:“蔡公傲違上命,無人臣之禮。若人主卑屈於上,大義不行於下,亦不知所以為政矣。”公卿乃奏“謨悖慢傲上,罪同不臣,請送廷尉以正刑書。”謨懼,帥子弟詣闕顙,自到廷尉待罪。殷浩欲加謨大辟;會徐州刺史荀羨入朝,浩以問羨,羨曰:“蔡公今日事危,明日必有桓、文之舉,”浩乃止。下詔免謨為庶人。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