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由來,規律,含義,節氣特點,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發展沿革,劃分計算,劃分,平氣,定氣,日期計算,節與氣,節氣習俗,1、立春,2、雨水,3、驚蟄,4、春分,5、清明,6、穀雨,7、立夏,8、小滿,9、芒種,10、夏至,11、小暑,12、大暑,13、立秋,14、處暑,15、白露,16、秋分,17、寒露,18、霜降,19、立冬,20、小雪,21、大雪,22、冬至,23、小寒,24、大寒,節氣文化,詩歌,節氣歌,對聯,農諺,二十四風,歷史價值,社會影響,保護傳承,
節氣由來 規律 二十四節氣,是上古時代人們以北斗七星斗柄頂端的指向確定。其也與地球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變化有關,每一個節氣分別相應於太陽在黃道上每運動15°所到達的一定位置而制定的氣候規律。地球繞太陽運行的軌道古人命名為“黃道”,也稱“日道”,將黃道等比例分成24份,之間相隔15° ,就形成了24個節氣。24個節氣其實就是24個時令點,每月2個。二十四節氣以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一個周期作為一個輪迴,基本概括了一年中不同時節太陽在黃道上位置的不同、寒來暑往的準確時間、降雨降雪等自然現象發生的規律,以及記載了大自然中一些物候現象的時刻。
二十四節氣 我國乾支歷中表示季節變遷的廿四個特定節令開始的日期,與國際通用的
公曆 幾乎一致,最多相差一兩天,這也正是因為乾支歷和公曆一樣,都是按照地球一年繞太陽公轉一周作為依據。乾支歷是用60組各不相同的天干地支標記年月日時的曆法。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形成六十循環的紀元法;十二月建和二十四節氣是其基本內容。乾支紀法以立春為歲首,交節日為月首。它用二十四節氣劃分出十二個月,每個月含有兩個節氣,沒有閏月。乾支歷與地球環繞太陽的周期運動有關,其年月日全由
太陽視運動 決定,與太陰月相無關。但它又與通常的陽曆(如公曆)不同,後者月長由人為規定而與天象無涉,所以它是有中國特色的陽曆。自古迄今,乾支歷依舊流行於萬年曆等書,用於象數、風水和命理學中。
含義 古人根據天地運行規律來確定四季循環的起點與終點並劃分出二十四節氣。將太陽周年運動軌跡劃分為24等份,每一等份為一個“節氣”,統稱“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它代表著地球在公轉軌道上,二十四個不同的位置。由於地球繞太陽一圈需要365天,所以每隔十五天,才有一個節氣,而每個節氣,都表示著氣候、物候、時候,這“三候”的不同變化。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這首中國人熟知的“節氣歌”,暗含了二十四節氣的先後順序。
一年四季由“
四立 ”開始,所謂“立”即開始的意思,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別代表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開始和到來。為了更準確地表述時序特點,古人又根據天氣和物候,將節氣分為“分”、“至”、“啟”、“閉”四組。“分”即春分和秋分,古稱“二分”;“至”即夏至和冬至,古稱“二至”;“啟”是立春和立夏,“閉”則是立秋和立冬,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稱“四立”,這些加起來共為“八節”。對應節氣中最重要的“八節”。如果八節中再選重點,則是夏至和冬至這“二至”。冬至時太陽到達最南方,而夏至剛好相反,太陽到達最北方,即古人所謂“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
節氣特點 春季 立春 :斗指寅;
太陽黃經 為315度。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是開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開始。公曆2月3-5日交節。
雨水 :斗指壬;太陽黃經為330°。降雨開始,雨量漸增。公曆2月18-20日交節。
驚蟄 :斗指丁;太陽黃經為345°。蟄是藏的意思。驚蟄是指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公曆3月05-07日交節。
春分 :斗指壬;太陽黃經為0°。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晝夜平分。公曆3月20-22日交節。
清明 :斗指丁;太陽黃經為15°。天氣晴朗,草木繁茂。公曆4月04-06日交節。
穀雨 :斗指癸;太陽黃經為30°。雨生百穀。雨量充足而及時,穀類作物能茁壯成長。公曆4月19-21日交節。
夏季 立夏 :斗指東南;太陽黃經為45°。夏季的開始。公曆5月05-07日交節。
小滿 :斗指甲;太陽黃經為60°。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開始飽滿。公曆5月20-27日交節。
芒種 :斗指己;太陽黃經為75°。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公曆6月05-07日交節。
夏至 :斗指乙;太陽黃經為90°。炎熱的夏天來臨。公曆6月21-22日交節。
小暑 :斗指辛;太陽黃經為105°。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就是氣候開始炎熱。公曆7月06-08日交節。
大暑 :斗指丙;太陽黃經為120°。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公曆7月22-24日交節。
秋季 立秋 :斗指西南;太陽黃經為135°。秋季的開始。公曆8月07-09日交節。
處暑 :斗指戊;太陽黃經為150°。處是終止、躲藏的意思。處暑是表示炎熱的暑天結束。公曆8月22-24日交節。
白露 :斗指癸;太陽黃經為165°。天氣轉涼,露凝而白。公曆9月07-09日交節。
秋分 :斗指已;太陽黃經為180°。晝夜平分。公曆9月22-24日交節。
寒露 :斗指甲;太陽黃經為195°。露水以寒,將要結冰。公曆10月08-09日交節。
霜降 :斗指戌;太陽黃經為210°。天氣漸冷,開始有霜。公曆10月23-24日交節。
冬季 立冬 :斗指西北;太陽黃經為225°。冬季的開始。公曆11月7-8日交節。
小雪 :斗指己;太陽黃經為240°。意味開始下雪。公曆11月22-23日交節。
大雪 :斗指癸;太陽黃經為255°。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積雪。公曆12月6-8日交節。
冬至 :斗指子;太陽黃經為270°。寒冷的冬天來臨。公曆12月21-23日交節。
小寒 :斗指子;太陽黃經為285°。氣候開始寒冷。公曆1月5-7日交節。
大寒 :斗指醜;太陽黃經為300°。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公曆1月20-21日交節。
發展沿革 乾支歷,又稱
節氣歷 或中國
陽曆 ,是一種用60組各不相同的天干地支標記年月日時的曆法。乾支曆法歷史悠久、深奧莫測,蘊含了深奧的宇宙星象密碼。乾支歷主要由乾支紀年、乾支紀月、乾支紀日、乾支紀時四部分組成。“十二月建”和“二十四節氣”是其基本內容。上古時代已定出天干地支及年歲。明代著名史學家萬民英根據我國古文獻明文記載確定乾支為天皇時發明,在其著作《三命通會》中有詳細記載。
十天干 曰:閼逢、旃蒙、柔兆、強圉、著雍、屠維、上章、重光、玄黓、昭陽;
十二地支 曰:困頓、赤奮若、攝提格、單閼、執徐、大荒落、敦牂、協洽、涒灘、作噩、閹茂、大淵獻。乾支的發明標誌著最原始的曆法出現,配合數字用來計算年歲。天皇氏的這一發明影響深遠,至今依舊在使用乾支,用於曆法、術數、計算、命名等各方面。在後來的傳承發展中,這套乾支術語簡化為一個字。簡化後的“乾支”,十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即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據現流存下來的文獻記述,商代時,出現了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名稱。周代時,出現了八個節氣名稱。漢代時,是我國統一後第一個大發展時期,也是南北的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時期。二十四個節氣名稱首見於西漢《
淮南子 ·天文訓》,《
史記 ·太史公自序》的“論六家要旨”中也有提到陰陽、四時、八位、十二度、二十四節氣等概念。
漢武帝 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制訂了《
太初曆 》,吸收了節氣作為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並規定無中氣之月,定為上月的閏月。
在傳承發展中,二十四氣氣被列入農曆中,成為農曆一個重要部分形成陰陽合曆。
2017年5月5日,“二十四節氣”保護聯盟在浙江杭州拱墅區成立。
劃分計算 劃分 節氣劃分 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地球在
黃道 (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來劃分的。視太陽從春分點(黃經零度,此刻太陽垂直照射赤道)出發,每前進15度為一個節氣;運行一周又回到春分點,為一回歸年,合360度,因此分為24個節氣。
古人將太陽周年運動軌跡劃分為二十四等份,每一份為一個節氣,每個節氣有三個候,每個候是五天。
古人稱節氣為“氣”,二十四節氣就是24個“氣”,有“節氣”和“中氣”之分:每月第一個即月首的“氣”,稱為“節氣”;第二個即月中的“氣”稱為“中氣”。這樣,全年共有12個節氣、12箇中氣,合起來正好是“二十四節氣”。
平氣 在古代,通常將冬至到夏至再到冬至之間的時間段(約365.25日)也就是歲實(回歸年),分割為24段(每段約15日2時5刻),每段起始於一個節氣,依次為: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
立春到立夏前為春季,立夏到立秋前為夏季,立秋到立冬前為秋季,立冬到立春前為冬季。
二十四節氣中,冬至、大寒、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為
中氣 ,通常用來確定月份。冬至所在月份必定為冬月(十一月)、大寒所在月份必定為臘月(十二月)、雨水所在月份必定為正月、春分所在月份為二月、……小雪所在月份為十月。中氣之間的時間約為30日5.25時,因此中氣日之間的間隔(含前不含後)為30或31日。而一個月的時間為29日或30日,一個月內要么一個中氣要么沒有中氣。因此,中氣可以直接來確定月份及閏否,無
中氣 的月份為前一個月的
閏月 。
定氣 自1645年清朝《
時憲歷 》開始採用定氣法,定氣按太陽運行的位置為準,二十四節氣分別相應於太陽在
黃道 上每運動15°所到達的位置。
二十四節氣 現代二十四節氣沿用定氣,即以黃道升交點春分點為起點0度(但排序仍習慣上把立春列為首位),按
黃經 度數編排,所以二十四節氣是24個時間點,“點”具體落在哪天,是
天體運動 的自然結果,一般由專家測算。以
紫金山天文台 頒發的《
天文年曆 》為準。
農曆實際年長為12個朔望月(平年)或13個
朔望月 (閏年),與多年平均年長
回歸年 並不一致,故二十四節氣無法與農曆日期相對應,但與同屬
太陽曆 性質的公曆日期基本對應(二者周期同為回歸年)。
二十四節氣的公曆日期每年大致相同:上半年在6日、21日前後,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
日期計算 通式壽星公式——[Y×D+C]-L
Y=年代數的後2位、D=0.2422、L=閏年數、C取決於節氣和年份。
21世紀立春的C值=3.87
例如:2017年的立春日期
[17×0.2422+3.87]-[(17-1)/4]=7.9874-4=3
所以2017年的立春日期是2月3日。
(註:計算結果只保留整數)
節與氣 一年有二十四個節氣,計十二個節和十二個氣。即一個月之內有一節一氣,每兩節氣相距,平均約三十天又十分之四,而陰曆每月之日數.則為二十九天半,故約每三十四個月,必遇有兩月僅有節而無氣、及有氣而無節者。有節無氣之月,即農曆之閏月,有氣無節之月不為閏月,茲將節氣與農曆月份關係表列於後:
季月節氣表:
季 春 夏 秋 冬 月
正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冬月
臘月
節
立春
驚蟄
清明
立夏
芒種
小暑
立秋
白露
寒露
立冬
大雪
小寒
氣
雨水
春分
穀雨
小滿
夏至
大暑
處暑
秋分
霜降
小雪
冬至
大寒
立春 :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東北時為立春,是二十四個節氣的頭一個節氣,對應十二地支寅月,月建寅為一年之首。其含義是開始進入春天,“陽和起蟄,品物皆春”,立春,萬物復甦生機勃勃,一年四季從此開始了。
雨水 :這時春風遍吹,冰雪融化,空氣濕潤,雨水增多,所以叫雨水。人們常說:“立春天漸暖,雨水送肥忙”。
驚蟄 :這個節氣表示“立春”以後氣候轉暖,春雷開始震響,蟄伏在泥土裡的各種冬眠動物將甦醒過來開始活動起來,所以叫驚蟄。這個時期過冬的蟲排卵也要開始孵化。我國部分地區進入了春耕季節。諺語云:“驚蟄過,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驚蟄一犁土,春分地氣通”。“驚蟄沒到雷先鳴,大雨似蛟龍”。
春分 :春分日太陽在赤道上方。這是春季90天的中分點,這一天南北兩半球晝夜相等,所以叫春分。這天以後太陽直射位置繼續由赤道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開始晝長夜短。所以春分是北半球春季開始。我國大部分地區越冬作物進入春季生長階段。各地農諺有:“春分在前,斗米斗錢”(廣東)、“春分甲子雨綿綿,夏分甲子火燒天”(四川)、“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種瓜豆後插秧”(湖北)、“春分種菜,大暑摘瓜”(湖南)、“春分種麻種豆,秋分種麥種蒜”(安徽)。
清明 :此時氣候清爽溫暖,萬物“吐故納新”,草木始發新枝芽,萬物開始生長,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淮南子·天文訓》中說:“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清明風”即清爽明淨之風。《歲時百問》則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
穀雨 :就是雨水生五穀的意思,由於雨水滋潤大地五穀得以生長,所以,穀雨就是“雨生百穀”。諺雲“穀雨前後,種瓜種豆”。
立夏 :是夏季的開始,從此進入夏天,萬物生長旺盛。習慣上把立夏當作是氣溫顯著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最重要節氣。
小滿 :從小滿開始,大麥、冬小麥等夏收作物,已經結果、籽粒飽滿,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滿。
芒種 :這時最適合播種有芒的穀類作物,如晚谷、黍、稷等。如過了這個時候再種有芒和作物就不好成熟了。同時,“芒”指有芒作物如小麥、大麥等,“種”指種子。芒種即表明小麥等有芒作物成熟。芒種前後,我國中部的長江中、下游地區,雨量增多,氣溫升高,進入連綿陰雨的梅雨季節,空氣非常潮濕,天氣異常悶熱,各種器具和衣物容易發霉,所以在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也叫“霉雨”。
夏至 :太陽在黃經90°“夏至點”時,陽光幾乎直射北回歸線上空,北半球正午太陽最高。這一天是北半球白晝最長、黑夜最短的一天,從這一天起,進入炎熱季節,天地萬物在此時生長最旺盛。所以古時候又把這一天叫做日北至,意思是太陽運行到最北的一日。夏至以後,太陽直射點逐漸向南移動,北半球白晝開始逐漸變短,黑夜開始逐漸變長。民間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我國唐代詩人韋應物在《
夏至避暑北池 》中也曾寫到“晝晷已雲極,宵漏自此長”。
小暑 :天氣已經很熱了,但還不到最熱的時候,所以叫小暑。此時,已是初伏前後。
大暑 :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正值勤二伏前後,長江流域的許多地方,經常出現40℃高溫天氣。要作好防暑降溫工作。這個節氣雨水多,在“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的諺語,要注意防汛防澇。
立秋 :從這一天起秋天開始,秋高氣爽,月明風清。此後,氣溫由最熱逐漸下降。
處暑 :這時夏季火熱已經到頭了。暑氣就要散了。它是溫度下降的一個轉折點。是氣候變涼的象徵,表示暑天終止。
秋分 :秋分這一天同春分一樣,陽光幾乎直射赤道,晝夜幾乎相等。從這一天起,陽光直射位置繼續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開始晝短夜長。依我國舊曆的秋季論,這一天剛好是秋季九十天的一半,因而稱秋分。但在天文學上規定,北半球的秋天是從秋分開始的。
寒露 :白露後,天氣轉涼,開始出現露水,到了寒露,則露水日多,且氣溫更低了。所以,有人說,寒是露之氣,先白而後寒,是氣候將逐漸轉冷的意思。而水氣則凝成白色露珠。
立冬 :冬季的開始。冬,作為終了之意,是指一年的田間操作結束了,作物收割之後要收藏起來的意思。立冬,我國大部分地區即將結冰,我國各地農民都將陸續地轉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和其他農事活動中。
小雪 :氣溫下降,開始降雪,但還不到大雪紛飛的時節,所以叫小雪。小雪前後,開始降雪,由於全球氣候變暖,我國嶺南地區一般只有粵北的
韶關 、
清遠 等地方降雪。南方有的地區降雪還要晚兩個節氣,而北方,已進入封凍季節。
大雪 :大雪前後,漸有積雪;而北方,已是“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嚴冬了。
冬至 :冬至這一天,陽光幾乎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白晝最短,黑夜最長,開始進入
數九 寒天。天文學上規定這一天是北半球冬季的開始。而冬至以後,陽光直射位置逐漸向北移動,北半球的白天就逐漸變長了,諺云: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
小寒 :小寒以後,開始進入寒冷季節。冷氣積久而寒,小寒是天氣寒冷但還沒有到極點的意思。
大寒 :大寒就是天氣寒冷到了極點的意思。大寒前後是一年中最冷的季節。大寒正值
三九 剛過,四九之初。諺云:“三九四九冰上走”。
大寒以後,立春接著到來,天氣漸暖。至此地球繞太陽公轉了一周,完成了一個循環。
節氣習俗 1、立春 立春俗稱“打春”,“咬春”,又叫“報春”。 前一天叫“迎春”。立春期間,氣溫、日照、降雨,開始趨於上升、增多。立春意味著新的一個輪迴已開啟,新的一年之始。這個節令有迎春行春的慶賀祭典與活動,古時候立春要祭春神、祭太歲。
立春日民間有打春的“打牛”和咬春的吃春餅、
春盤 、咬蘿蔔之習俗等。古時,“打牛”儀式是由縣府執行。打牛的前一天,先把土牛放在縣城東門外前,稱為“立牛”,其旁要立一個攜帶農具揮鞭吆牛的假人做“耕夫”,以此表示春令的到來,農事宜提前準備。那個假人“耕夫”被稱作“芒神”。那“耕夫”如站在牛前,表示春令早來應早些備耕;“耕夫”立在牛後,則表示春令遲到;若人牛並行,則春令適中。據說當天如天晴,萬民高興;若天明遇雨,則表示晦氣不利,預示這一年年景不佳。
2、雨水 入春以後,東南風始吹,雨水開始增多。農民曆書說:“ 門 指 壬為雨水時,東風解凍, 冰雪皆散而為水。” 雨水過後,開始植樹。有“春雨貴如油”,“冬春雨水貴似油, 莫讓一滴白白流”,“ 一場春雨一場暖,一場秋雨一場寒”, “雨水無雨天要旱, 清明 無雨多吃麵”的農諺。雨水是果樹嫁接的好時間,有“雨水節,把樹接” 的農諺。
在雨水這天,在民間有一項特具風趣的活動,叫“拉保保”。“保保”就是乾爹的意思。而雨水節拉乾爹,意取“雨露滋潤易生長”之意。
3、驚蟄 驚蟄象徵氣溫上升, 天氣變暖, 地下蟄伏的各種動物開始甦醒、 蠕動。 有“雨水早,春分遲 驚蟄育苗正適時”, “驚蟄不過不下種” 之農諺。是日,聞雷兆年景豐收,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民間 有“雷打驚蟄穀米賤”, “驚蟄聞雷米如泥”, “過了 驚蟄節,耕地莫停歇”,“雷打驚蟄前,高崗 能種田”,“雷打驚蟄後,河灣能種豆”, “驚蟄打雷, 小滿發水”, “驚蟄雲不動,寒到 五月 中 ”, “ 驚蟄不放蜂, 十籠九籠空 ” 的 俗語。此外, 驚蟄前後要種大蒜。
驚蟄象徵農曆二月份的開始,會平地一聲雷,喚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蟲鼠蟻,家中的爬蟲走蟻又會應聲而起,四處覓食。所以古時驚蟄當日,人們會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驅趕蛇、蟲、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漸漸演變成不順心者拍打對頭人和驅趕霉運的習慣,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4、春分 春分, 太陽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晝夜時間相等,所以古代將春風、秋風又稱為“日 夜分”,民間 有“春風秋風,晝夜平分” 的諺語。春季過半,氣候轉暖,晝漸長 夜漸短。麥子生長迅速,開始起身,有“ 麥過春分晝夜忙”, “ 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千金”之俗諺,應加強麥田 管理,施肥,嚴禁牲畜吃青。春分有雨,兆人們身體康健,有“春分有雨病人稀” 之俗諺。
在春分那一天,有“豎蛋”的民間習俗。世界各地都會有數以千萬計的人在做“豎蛋”試驗。這一被稱之為“中國習俗”的玩藝兒,何以成為“世界遊戲”,仍尚難考證。不過其玩法簡單易行且富有趣味:選擇一個光滑勻稱、剛生下四五天的新鮮雞蛋,輕手輕腳地在桌子上把它豎起來。雖然失敗者頗多,但成功者也不少。春分成了豎蛋遊戲的最佳時光,故有“春分到,蛋兒俏”的說法。豎立起來的蛋兒好不風光。在中國
嶺南 一帶,有一個習俗,叫做“春分吃春菜”。“春菜”是一種野莧菜,當地百姓稱之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採摘春菜。在田野中搜尋時,多見是嫩綠的,約有巴掌那樣長短。採回的春菜一般家裡與魚片“滾湯”,名曰“春湯”。有順口溜道:“春湯灌髒,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春,人們祈求的還是家宅安寧,身壯力健。
5、清明 清明,空氣清新,草木返青,是植物播種的大好時光。有“清明十天種高粱”,“雨水清明緊相連,植樹季節在眼前”, “清明前後, 點瓜種豆”, “清明餵個飽( 上肥), 瘦苗能長好” 等農諺。清明 節忌諱天陰、下雨。是日天晴,兆大豐收 有“清明曬乾柳,窩窩撐死狗”,“明清明, 暗穀雨”, “清明無雨多吃麵” 之說法。俗以為清明不明, 即為荒年之兆。清明有西北風,主旱,有“清明西北風, 旱了不會輕” 之說, 但也有“清明南風起, 收成好無比” 的俗諺。 清明夜落雨, 對麥子不好。諺語云:“麥子不怕四季水, 只怕清明一夜雨。”
在清明節這一天,人們到郊外踏青,祭掃墳墓,這是古老的習俗。清明是節氣與節日的合體,節氣是“天時”,是純粹的自然時間,節日是“人時”,它是社會文化的時間選擇。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最初主要為時令的標誌,時間在春分後十五日,公曆的4月5日前後。《淮南子·天文訓》記載:春分後十五日,
北斗星 柄指向乙位,則清明風至。“清明”節氣由此得名。清明是春天的節氣,春天是四季之始,也是農業播種的時節,民諺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農業是傳統社會的主業,為了農事的豐收,除了祈求自然風調雨順外,還得請祖先保佑,因此在清明時節逐漸形成春祭的傳統。
6、穀雨 穀雨為公曆每年四月 二十日 前後,太陽到達黃經30° 時開始。 一般天氣變暖, 斷霜雪, 雨量也較前增多, 是播種的重要季節, 開始種高粱、 玉米等秋作物,有“穀雨下秧, 立夏栽”, “穀雨麥懷胎” 之說。 此外,穀雨無雨, 亦為 荒年之兆, 民 間 忌之, 有“ 明 清明,暗穀雨”, “清明 要明, 穀雨要雨” 之俗諺, 也有“穀雨到, 布穀叫, 前三天叫 受乾, 後三天叫 受淹” 的說法。 雨後開始碾場, “三月 不碾場, 打麥土裡揚”。
7、立夏 立夏是為 夏季之始, 小麥齊穗, 開始揚 花上漿。此時, 各種候鳥相繼入境, 並繼續播種秋作物。 農諺云:“ 立夏茭子小滿谷, 芒種玉茭大疙哚。” 立夏日 忌無雨、 無風。 俗以 為立夏日 無雨, 主旱, 有“立夏不下, 旱到麥罷”, “立夏不下, 高掛犁耙”, “立夏刮東風, 藥鋪把門 封” 之說。 立夏是多雨的 時節。 傳說,古代君王常在這一天到京城外迎接夏天。
在我國沿海一帶,立夏這一天有“斗蛋”的民俗。是日中午,家家戶戶都要煮好雞蛋。雞蛋帶殼清煮,不能破損,用冷水浸上數分鐘之後,再套上早已編織好的絲網袋,掛於孩子頸上。孩子們便三五成群,進行斗蛋遊戲。蛋分兩端,尖者為頭,圓者為尾。斗蛋時蛋頭斗蛋頭,蛋尾擊蛋尾。一個一個斗過去,破者認輸,最後分出高低。蛋頭勝者為第一,蛋稱大王;蛋尾勝者為第二,蛋稱小王或二王。
8、小滿 小滿,農民購置農器家具, 做收麥前的準備工作, 並開始套種晚秋作物。 有“小滿不滿, 芒種不忙”,“小滿十八天, 不熟也要乾( 指小麥)”, “小滿種穀, 憋滿倉屋” 的農諺。
在小滿這一天,有“搶水”與“祭車神”的習俗。舊時水車車水排灌為農村大事。諺云:“小滿動三車(三車指的是絲車、油車、水車)。”水車於小滿時啟動。此前,農戶以村圩為單位舉行“搶水”儀式。“祭車神”亦為農村古俗,傳說“車神”為白龍,農家在車水前,於車基上置魚肉、香燭等祭拜之物,特殊之處為祭品中有白水一杯,祭時潑入田中,有祝水源涌旺之意。這些習俗表明了農民對水利排灌的重視。
9、芒種 進入典型的夏季, 天氣相當炎熱, 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收、 夏種、 夏管統稱“三夏”。芒種這一天,人們在耕播種作的空餘,忙裡偷閒,有“送花神”的習俗。根據古老的說法,芒種節過後,群芳搖落,花神退位,人世間便要隆重地為她餞行,以示感激。從這裡,可以看出古人對大自然的一種親近感,表現出對生態的敏感和重視。
10、夏至 夏至是農事很重要的節氣,是收割小麥、秋田 管理的緊張季節。氣溫升高, 天氣變熱,忌連陰 雨,有“荒谷爛麥長玉茭” 之說。“春爭日 , 夏爭時, 中 耕鋤草不宜遲”。 夏至三庚入伏, 伏有三十天或四十天, 分頭伏、 中 伏和末伏。 每伏十天, 中 伏有二十天的。 民間有“熱在中 伏” 和“三伏裡頭加一秋” 之說。 史載,宋代宮廷中,每適夏至,御廚們就包出一種夏至餛飩,供帝后妃嬪食用。其實,宋代宮廷不光是夏至這個節令吃餛飩,一年之中其餘二十三個節氣都吃餛飩,故宋代宮廷有一道“二十四節氣餛飩”的著名麵點,南宋高宗尤嗜食餛飩。
11、小暑 小暑天氣逐漸炎熱, 汛期到, 作物旺長, 要加強秋作物管理。 可犁地, 農諺有“小暑前後種綠豆”。 小暑忌旱,有“六月 怕乾, 九月 怕淹”, “六月 旱, 喝稀飯”, “六月要雨難得雨, 八月 要晴難得晴”, “小暑南風十八天, 坑裡泥巴都曬乾”, “伏里無雨, 谷里無米” 的俗諺。在小暑節的前後幾天,民間有“百索子撂上屋”的習俗。百索子撂上屋”的習俗,寄託著人們的美好願望。
12、大暑 大暑為一年中 氣溫最高的時期, 正值伏中。穀子甩大葉,黃豆二棚樓,要注意治蟲、 防旱、 防澇。 有“冷在三九, 熱在三伏”, “三伏不熱, 五穀不結”, “小暑 大暑, 熱 死老 鼠 ”, “ 小 暑 不 算 熱,大暑壓草肥 ”,“頭伏有雨, 二伏旱,三伏有雨吃飽飯”, “伏里有雨,多種麥”, “大暑到立秋, 割草壓肥不能丟”, “頭伏蘿蔔 , 二伏菜, 三伏裡頭種蕎麥”, “伏天三場雨, 薄地長好麻” 的 農諺。 還有“ 伏裡帶九里”, “ 冬病夏治”的說法。
在浙江台州灣一帶,有“送大暑船”的習俗。送大暑船,是浙江
椒江 葭芷一帶的民俗。清
同治 年間,此地常有病疫流行,尤以大暑時節為甚。人們認為這是五位凶神所致,於是在江邊建了五聖廟,更在大暑節這一天,用特製
木船 將供品送至椒江口外。意思很明顯,即是送走
瘟疫 ,祈求
平安 。
13、立秋 立秋,秋季開 始, 時在三伏之中。 有“ 三 伏 不 到, 秋來到” 之說,但天氣仍然炎熱難耐, 有“秋老虎” 之說。 農事有“立了秋, 掛鋤鉤” 之說,意為莊稼不再鋤了; 還有“立罷秋, 萬事休”, “立秋種芝麻, 老死不開花”, 意為此時各種作物不能再種了。但此時要播撒蔥子,育出 小蔥苗,待第二年春天移栽。 還可種菠菜、 青菜、 芫荽。 立秋是當地農家的大節氣, 是莊稼接近成熟的季節。“立秋三天遍地紅”, 指高粱穗變紅成熟。 立秋日 忌雷、 雨、 風, 有“雷打秋, 晚禾折半收”, “秋前北風, 秋後雨, 秋後北風乾到底” 的俗諺。
在立秋時節,尤其是在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天,流傳著許許多多的民間習俗。在商洛竹林關一帶,就流傳著“摸秋”的習俗。這天夜裡婚後尚未生育的婦女,在小姑或其他女伴的陪伴下,到田野瓜架、豆棚下,暗中摸索摘取瓜豆,故名“摸秋”。習俗中有很多說法。摸到南瓜,易生男孩;摸到扁豆,易生女孩;摸到白扁豆更吉利,除生女孩外,還是白頭到老的好兆頭。按照傳統風俗,這個夜裡,瓜豆任人採摘,田園主人不得責怪。姑嫂歸家再遲,家長也不許非難。
14、處暑 處暑,暑盡天涼, 炎熱的天氣將於是日結束。農諺有“處暑不種田, 想種等年”, “處暑不露頭, 割倒餵老牛”, “過了 處署不種秋, 就是種上也不收”, “處暑暑谷漸黃, 大風要提防”。
在處暑時節,正值農曆七月十五左右,民間會有慶贊中元的民俗活動,俗稱“作七月半”或“中元節”。此時在台灣,就有“拜好兄弟”的習俗。
15、白露 白露,時值中秋, 天氣 轉 涼, 夜間露水發白 ,開始收穫高粱和早玉米。農諺有“白 露種高山,寒露種平川( 小麥)”,“白 露沒有雨, 犁地要早起”, “秋收打穀又犁田, 來年又是大豐年”, “八月 初一灑一陣, 旱到來年五月 盡”。
16、秋分 秋分,秋季的一半, 此後, 北半球漸短, 夜漸長。 秋分後, 既要抓緊送糞犁地, 積極備播小麥, 又夾帶收秋,是秋季最忙時期。 農諺有“白 露早, 寒露遲, 秋風種麥正適時”, “秋分分斷根”, “秋分過五, 小麥入土”,“ 秋 天 彎 彎 腰, 強 似 春 天 轉 一 遭 兒”, “ 初 一 不 下 盼十三, 十三不下一冬乾”, “一年辛勤在於秋, 糧不入屋不算收”, “三春不如一秋忙, 收不到屋裡不算糧”。 秋分前後, 月 亮落地的變化, 將直接預示著來年年景的好壞。 俗諺云:“ 七月 十五早看天, 強似抽籤問 神仙;月 亮落地接雲彩, 年景好的說不得; 月 亮落地光塌塌,明年糧食打不發。”
在秋分時節,是傳統的“祭月節”。我國自古就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現代社會中秋節則是由傳統的“祭月節”而來。據考證,最初“祭月節”是定在“秋分”這一天,不過由於這一天在農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圓月。而祭月無月則是大煞風景的。所以,後來就將“祭月節”由“秋分”調至中秋。《禮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這裡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這種風俗不僅為宮廷及上層貴族所奉行,隨著社會的發展,也逐漸影響到民間。
17、寒露 寒露,進入寒露,氣候明 顯轉涼, 夜有寒冷之感。農諺有“哪有寒露不割谷”, “寒露不刨蔥, 等到立了 冬”,“打蛇打在七寸上, 莊稼種在節氣上”, “一早三分忙,一壯三分旺”, “割寒露, 打霜降” 之說。寒露節氣宜人的氣候又十分適合登山,慢慢的重陽節登高的習俗也成了寒露時節的習俗。
18、霜降 霜降,以天冷、露水結成薄霜而名 。霜降無霜,主來歲饑荒。有“霜降有霜,米谷滿倉”, “十月 不下霜, 種地一包糠”, “有墒不等時, 到時不等墒”, “犁犁耙耙種 下田, 最晚不過立冬前”, “ 前耬後耬, 差一穗頭”的農諺。
在我國的廣西下雷鎮,有“壯族霜降節”。其來源與下雷土司傳說和慶豐收有關。相傳土司第十四世許文英,其妻岑玉音為湖潤土司的女兒,曾和其夫在清朝末年,一道騎牛到閩越沿海抗倭。因為岑玉音是騎著牛去打仗的,所以被稱為“婭莫”。“婭”是壯語裡對老年婦女的稱呼,“莫”即黃牛。岑玉音抗敵凱旋之日正值霜降節,為紀念許文英及岑玉音,下雷人民建起玉音廟,逢霜降日,民眾扛著玉音的畫像,舉行游神活動。
19、立冬 立 冬,意味著冬天的到 來,太陽過黃經為225° 。古有“冬是終了 ”, 是作物收割後要收藏起來的意思。諺有“立了冬, 把地耕,能使土裡養分增”, “冬耕深,出 黃金” 之說。 立冬日 忌諱吃生冷食物, 如蘿蔔 、 水果等, 否則會損傷身體。 立冬忌無雨, 有“重陽 無雨立冬晴, 立冬無雨一冬晴”, “男 人不忘秋剎地, 女人不忘夜紡花”, “地凍牛鈴響, 蘿蔔 白 菜正在長” 的俗諺。
20、小雪 小雪“,氣溫下降, 始飄雪花。 開始農田水利 基本建設,整修道路, 開展副業活動。農諺有“千家萬戶 ,沫子糞土”,“ 修渠 築壩, 天旱不怕 ”, “ 修好水渠 築好塘,年年豐收有保障”, “修好水利, 一本萬利”。
小雪到,吃糍粑”,是我國江南水鄉的一種傳統習俗。每年的這個時候,大人和孩子們都會放在嘴上嘮叨著:幾號了,還有幾天就要到小雪了,誰家的糯米碾好了,誰家的還在場上曬著呢。這時候小孩子們都很興奮,覺得就象過年似的。
21、大雪 大雪,因天寒地凍、 大雪紛飛而名 。“瑞雪兆豐年。”“麥蓋三床被( 大雪), 頭枕蒸饃睡。” 農事活動繼續以 水利建設、 整修道路水渠為主, 並開始磨粉, 生產粉條、粉皮, 從事商業經營及商品 生產等活動。 農諺有“場光地淨, 五溝挖通”, “薄地想豐收, 冬閒挖深溝”。 大雪忌無雪, 俗諺有“大雪不見雪, 來年不收麥”, “今年大雪把門 封, 來年一定好收成”, “雪水化成河, 麥收不會薄”,“大雪豐收來, 無雪少吃麥” 之說。大雪時節,天寒地凍。留給人們印象最深的,莫過於“寒號鳥”的傳說。
22、冬至 冬至,太陽直射南回 歸線, 是日交九, 此後天氣漸入嚴寒。有《 冬九九歌》:“ 一九二九閉 門 塞手, 三九四 九凍死雞狗,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 耕牛遍地走。” 農業生產上, 除繼續進行防凍、積肥等工作外,還要注意人畜的安全過冬。“吃了冬至飯(姜飯), 一天長一線”, 白 天將逐漸變長。 冬至忌無雨, 俗諺云:“立冬無雨看冬至, 冬至無雪一冬晴。”
冬至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一個傳統的祭祖節日。冬至節,來由於節氣特點“冬至一陽生、天地陽氣回升”,古人認為自冬至起,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冬至一陽生、天地陽氣回升,所以古人將冬至視為吉日,因此在冬至祭祀神靈和祖先,此後形成節日習俗。
23、小寒 小寒,進入嚴寒天氣, “小寒大寒, 滴水成團”, “小寒凍土, 大寒凍河”。梅花是小寒節氣的第一花信,而梅花自古就是詩人們詠贊不衰的題材。詠梅詩起源於六朝,隋唐崛起,極盛於宋元,明清相繼,仍餘韻猶存。這些詩詞或寫梅品質,或詠梅風姿,或繪梅神韻,或歌梅情懷。大都立意新穎,借傲霜鬥雪、不畏嚴寒的梅花以抒發作者不畏強暴、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高尚情操。
24、大寒 大寒,進入一年中 最寒冷的時段,時在農曆十二月 ,準備過春節, “小寒、 大寒、 殺豬過年”。在大寒節氣中,其間有一個對於
北方 人非常重要的日子——臘八,即
陰曆 十二月初八。在這一天,人們用五穀雜糧加上
花生 、
栗子 、紅棗、
蓮子 等熬成一鍋香甜美味的“臘八粥”。
節氣文化 詩歌 唐代詩人
劉禹錫 在四川,曾巧妙地借喻這種天氣,寫出“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的著名詩句。北宋大文學家蘇軾有詩曰:“千樹掃作一番黃,只有芙蓉獨自芳。”四川盆地氣候溫和,霜降期間,
田疇 青蔥,橙黃桔綠,秋菊競放,一樹樹芙蓉盛開,把富饒的“天府”打扮得更加艷麗。
節氣歌 立春梅花分外艷,雨水紅杏花開鮮;
驚蟄蘆林聞雷報,春分蝴蝶舞花間。
清明風箏放斷線,穀雨嫩茶翡翠連,
立夏桑果像櫻桃,小滿養蠶又種田。
芒種玉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練;
小暑風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賞紅蓮。
立秋知了催人眠,處暑葵花笑開顏;
白露 燕歸又來雁,秋分丹桂香滿園。
寒露菜苗田間綠,霜降蘆花飄滿天;
立冬 報喜獻三瑞,小雪鵝毛片片飛。
大雪寒梅迎風狂,冬至瑞雪兆豐年;
小寒 遊子思鄉歸,大寒歲底慶團圓。
對聯 農諺 另外關於節氣,我國自古以來也流傳了很多農諺,比如:
二十四風 俗話說:“花木管時令,鳥鳴報農時”,自然界的花草樹木、飛禽走獸,都是按照一定的季節時令活動的,其活動與氣候變化息息相關。因此,它們的各種活動便成了季節的標誌,如植物的蔭芽、發葉、開花、結果、葉黃和葉落,動物的蟄眠、復甦、始鳴、繁育、遷徙等,都是受氣候變化制約的,人們把這些大自然的一種節律現象叫做物候。
《詩經》記載的“四月秀羅、五月鳴蜩”、“七月流火”、“八月剝棗、十月獲稻”等等,都是物候的體現。
程犬昌《演繁露》曰“三月花開時,風各花信風”,陸游《游前山》也有“屐聲驚雉起,風信報梅開”的關於花信風的描繪。
物候與農時關係密切。我國是世界上研究物候學最早的國家,最早的物候專著、西漢初期的《夏小正》按一年十二個月的順序分別記載了物候、氣象、天象和重要的政事、農事活動,如農耕、養蠶、養馬等。此後《呂氏春秋》、《禮記》等都有類似的物候記載,並逐漸發展成一年24個節氣和72候。到了清康熙教撰的《廣群芳譜》更有
二十四番花信風 的記載。
中國古代以五日為一候,三候為一個節氣。每年冬去春來,從小寒到穀雨這8個節氣里共有24候,每候都有某種花卉綻蕾開放,人們把花開時吹來的風叫做“花信風”,意即帶來開花音訊的風候。於是便有了“24番花信風”之說。
人們在24候每一候內開花的植物中,挑選一種花期最準確的植物為代表,叫做這一候中的花信風。
從這一記載中,一年花信風梅花最先,楝花最後。經過24番花信風之後,以立夏為起點的夏季便來臨了。
24番花信風不僅反映了花開與時令的自然現象,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這種現象來掌握農時、安排農事。在民間有許多民諺是反映物候的,如:“桃花開、燕子來,準備谷種下田畈”、“布穀布穀,種禾割麥”等。
歷史價值 二十四節氣是乾支曆法中表示季節變遷的24個特定節令。它是按照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運行規律來確定的,是完全符合天象規律的一部曆法。既管年又管月,兼具二十四節氣。我國幅員遼闊,地理條件複雜,各地氣候相差懸殊,四季長短不一,節氣的具體氣候意義並不適用於全國各地。比如立春,氣候學上,以每五天的日平均氣溫穩定在10℃ 以上的始日劃分為春季開始,它與黃河中下游立春含義不符,真正進入春季的只有嶺南地區。雖不盡對應全國各地,但可作為四季氣候變遷的參考意義。自古至今,乾支歷依舊流行於萬年曆等書,用於象數、風水和命理學中。它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凝聚著中華文明的歷史文化精華。
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既是歷代官府頒布的時間準繩,也是指導農業生產的指南針,日常生活中人們預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針。二十四節氣較準確反映了季節的變化並用於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二十四節氣科學地揭示了天文氣象變化的規律。二十四節氣將天文、農事、物候和民俗實現了巧妙的結合,衍生了大量與之相關的歲時節令文化,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漫長的農耕社會中,二十四節氣為指導農事活動發揮了重要作用,擁有豐富的文化內涵,而諸如立春、冬至、清明等一些重要節氣還有“咬春”、“踏青”等趣味盎然的民俗。
二十四節氣對我們的生活、文化等仍有實用價值。比如,從十分流行的中醫養生來看,秋季起於立秋節氣,緊鄰大暑,又熱又濕;秋季結束於霜降,已近立冬,氣候又乾又冷。秋初和秋末雖然同在一個季節,但氣候卻完全相反,醫生遇到的季節病和中醫養生需要預防的病也截然不同。所以,治病和養生簡單地跟著四季走還不夠,更要跟著節氣走。
有專家認為,儘管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加快和現代農業技術的發展,二十四節氣對於農事的指導功能逐漸減弱,但在當代中國人的生活中依然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義和社會功能,鮮明地體現了中國人尊重自然、順應自然規律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彰顯了中國人對宇宙和自然界認知的獨特性及其實踐活動的豐富性。
社會影響 乾支歷中表示季節變遷的24個特定節令於上古時代便確立。漢代吸收了二十四節氣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據說是以黃河中下游地區的天象、氣溫、降水和物候的時序變化為基準,對於中國其它地區來說,同一節氣所描繪的情況可能有很大不同。但實際上,“
四立 ”雖能反映黃河中下游四季分明的氣候特點,“立”的具體氣候意義卻不顯著。氣候學上,常以每五天的日平均氣溫穩定在10℃ 以上的始日劃分為春季開始,它與黃河中下游立春含義不符,真正進入春季的只有嶺南地區。“立春時,我國的冬春分界線(日平均氣溫連續5天達10攝氏度以上算入春),在
廣西 桂林到
江西 贛州一線。那一線以南地區,
立春 時有春的氣息了,但中國93%的陸地面積上都還是冬,到黑龍江,往往是在穀雨立夏時入春,所謂立春,還只是一番‘立意’。”
中國古代將每年日影最長定為“日至”(又稱日長至、長至、冬至),日影最短為“日短至”(又稱短至、夏至)。在春秋兩季各有一天的晝夜時間長短相等,便定為“春分”和“秋分”。21世紀,隨著農業科技的普及和發展,節氣對我們的制約已經沒有那么嚴格,但它對人們的生產生活仍然發揮著基礎指導作用,依然是我們衣食住行的重要參考。二十四節氣在全國的不少地方還有留存,不少農諺和俗語,如“立春天漸暖,雨水送肥忙”“清明斷雪,穀雨斷霜”“白露天,帶魚滿船尖”“過了白露節,夜寒白晝熱”“小雪醃菜,大雪醃肉”,還廣泛地指導著我們的生產和生活,就是生動的例證。
從歷史上看,二十四節氣早就跨出國門,走向了世界,影響到
朝鮮半島 、
日本 、
東南亞 。有的地方雖然季節變換不明顯,但那裡的人民依然在傳承、弘揚著二十四節氣及其附著的文化,充分表明了它的文化價值。早在古代二十四節氣就已經被朝鮮、日本等其他國家接受,結合其國家實際情況與民族文化後沿用到現代。
二十四節氣傳入日本已有1000多年,有的節氣被列入日本的法定祝日(節日)。古代日本一直使用中國農曆,遵循“二十四節氣”作息,並隨著中國中原朝廷改換曆書,曾經先後使用《
元嘉歷 》、《
麟德歷 》、《
大衍曆 》、《五紀曆》和《
宣明歷 》。之後,日本開始使用更適用於本土、並且由日本人編寫的《貞享歷》、《天保歷》等。按照“二十四節氣”所定的日本本土節日叫做“雜節”,由於“二十四節氣”本就是按照地球公轉所定的,因此仍舊按照傳統算法依照節氣定日期。例如:日本雜節中的“節分”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立春”的前一日;“彼岸”是包括春分、秋分的一個星期等等。在當代日本,春分日還被定為公共假日。
當地時間2015年2月2日,韓國首爾,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還剩兩天,首爾國立民俗博物館工作人員在韓國傳統建築梧村宅大門上貼出立春對聯。
在越南傳統曆法中,保留了大部分“二十四節氣”,同時變更了某些節氣的時間,更加適用於越南的實際情況。目前,越南雖然官方使用陽曆,但是在民間還是有部分人使用傳統陰陽曆,特別是農民,仍然遵循著節氣來安排勞動作息。
“二十四節氣”的申遺成功證明了中華文化再一次被國際社會認可。自古迄今,它不僅是祖祖輩輩生活勞作的守護者,更是影響了諸多國家文明發展的指路明燈。
保護傳承 “二十四節氣列入‘非遺’,有利於提升這些節氣的知名度、保護其文化內蘊。但這並不意味著一勞永逸。”傳承民俗文化要“接地氣”,讓習俗也能與時俱進,“只有將之與老百姓的生活銜接,才能讓二十四節氣中蘊含的習俗和文化內涵更好的傳承下去”。
對二十四節氣及其蘊含的優秀文化,如效法自然、順應自然、利用自然的觀念,天人合一的智慧,及中國人對宇宙、自然的獨特認識,要進行認真研究、探討,以期有助於當今社會;對延續、傳承幾百乃至上千年的一些民俗文化事項,如九華立春祭、壯族霜降節、苗族趕秋節,積極挖掘符合時代的內容,使其隨時代而行,與時代同頻共振,引導、激發廣大民眾感恩生活、凝聚族群,為我們的時代奏出更加華美的精彩樂章。
2016年,拱墅區“半山立夏習俗”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參與申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並申遺成功,意味著拱墅區成為人類非遺項目的代表性傳承社區,也標誌著“半山立夏習俗”保護提升到更高層面,進入更高標準、規範化管理的新階段。
2017年5月5日,在文化部非遺司、中國農業博物館、省文化廳的指導下,拱墅區非遺保護中心作為發起單位,聯合浙江衢州、遂昌、三門,河南登封市、內鄉縣等10個代表性傳承社區以及恭王府24節氣研究保護中心、安徽省淮南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成立人類非遺“二十四節氣”保護聯盟,發布保護公約,提出保護倡議。會上,各聯盟單位圍繞“二十四節氣”的歷史淵源、發展脈絡,以“社區保護”為主要原則,就保護、傳承和弘揚的具體措施等開展深入研討,推動“二十四節氣”文化整體保護,最終在全國逐漸建立系統的“二十四節氣”保護、傳承、發展體系。2017年5月5日,“二十四節氣”保護聯盟在浙江杭州拱墅區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