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常綠直立
灌木;枝粗壯,通常二歧分枝,小枝近圓柱形,紫紅色或紫褐色,無毛。
葉互生,紙質,長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7-13厘米,寬2.5-5厘米,先端鈍尖,基部楔形,邊緣全緣,上面綠色,下面淡綠色,兩面無毛,側脈7-13對,與中脈在兩面均明顯隆起;
葉柄粗壯,長4-10毫米,散生極少的微柔毛或無毛。
花外面淡紫紅色,內面肉紅色,無毛,數朵至12朵組成頂生頭狀花序;苞片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5-8毫米,寬2-3毫米,無毛,脈紋顯著隆起;花萼筒管狀,長6-10毫米,無毛,裂片4,心狀卵形或卵狀披針形,基部心臟形,與花萼筒等長或超過之;雄蕊8,2輪,下輪雄蕊著生於花萼筒中部以上,上輪雄蕊的花葯1/2伸出花萼筒的喉部,花絲長0.7毫米,花葯長圓形,長2毫米;子房長圓形,無毛,頂端鈍形,花柱短,柱頭頭狀。果實紅色。花期3-5月,果期7-8月。
主要變種
金邊瑞香(
DaphneodoraThunb. f.
marginataMakino):葉片邊緣淡黃色,中部綠色。中國各大城市都有栽培。日本花園裡也有栽培。該變型除供觀賞外,根可供藥用;莖皮纖維可作造紙原料。
白花瑞香(Var.leucantha Makino):是常綠小灌木,花純白色,芳香。
毛瑞香(var.atrocaulis Rehd) :又叫八爪金龍。花被外側有灰黃色的絹毛,花朵白色,芬芳;果熟時橙色;枝深紫色。
薔薇瑞香(Var.rosacea Makino) :又叫水香瑞香,花被裂片裡面為白色,表面帶粉紅色。
生長環境
瑞香喜散光,忌烈日,盛暑要蔽蔭。喜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pH值6-6.5),忌用鹼性土,可用山泥或田園土摻入40%的泥炭土、腐葉土、松針土和適量的煤球灰、稻殼灰、城市垃圾等為培養土。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和中南半島,日本僅有栽培品種。中國僅發現雲南省紅河州一帶和湖北黃石一帶有野生瑞香存在。
繁殖方式
瑞香多採用壓條和扦插法繁殖,也可嫁接或播種。扦插多在清明、立夏前進行,也可在秋季。剪瑞香頂部粗壯枝8-10厘米,留2-3片葉,經促根劑浸泡後扦人沙床中,深度為總長1/2-1/3,隨即遮蔭,大約40天生根。瑞香扦插時民間常將插穗下端割裂,夾人一米粒大小的石子,增加接穗與基質接觸面,以利生根。立秋扦插時,可在插床上覆膜增溫。扦插繁殖,因皮部形成層組織發達,扦插易生根。用種子繁殖的可在5月中旬採種,洗去外果皮,稍晾乾,沙藏或隨即播種,翌年3月中、下旬萌發,當年苗高可達20厘米以上,秋季即可上盆。利用高壓繁殖,則易形成樹形,一般高壓2-3年枝生根快。高壓季節以夏秋兩季為好。
栽培技術
瑞香生於山坡間的雜木林下及林緣,性喜陽光不直射又排水良好的酸性沙質壤土,栽植時應選半陰半陽、表土深厚、濕潤地種植。為避免陽光直射,而在冬季又能曬到陽光,常常採用與落葉喬、灌木混植的辦法。春秋兩季都可進行移植,但以春季開花期或梅雨期移植為宜。成年樹不耐移植,移植時務必儘量多帶宿土,還要加以重剪。栽植後的管理,露地栽培比較粗放,天氣過旱時才澆水;越冬前在株叢周圍施些腐熟的廄肥。
瑞香較耐修剪,一般在發芽前可將密生的小枝修剪掉,留一定的空隙,以利通風透光。如要培植矮化瑞香,可在花後剪除去年枝條一部分,以促發新芽。忌花芽形成後修剪。
北方冬季需人室養護,不低於5℃,此外還須注意它的避忌;忌盆土太濕、忌濃肥生肥、忌鹼性土、忌淋雨、忌盆里有蚯蚓、螞蟻等蟲。瑞香已近花期,尤須注意上述各點,以免落蕾落花。
病蟲防治
瑞香病蟲害很少,在盆土過濕或施用未經腐熟的有機肥時,極易引起
根腐病的發生,應每隔10-15天噴灑1次50%多菌靈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等殺菌藥劑。
主要價值
早春開花,芳香而且常綠,為著名傳統芳香花木,最適合配植於建築物、假山及岩石的陰面,林地、樹叢的前緣,也用於盆栽觀賞。
瑞香不僅是一種美麗花木,而且還具有多種的經濟價值,根可入藥,有活血、散瘀、止痛等功效;花可提芳香油;皮纖維可造紙。
植物文化
瑞香為中國傳統名花,其樹姿瀟灑,四季常綠,早春開花,香味濃郁,因此而得名“瑞香”,頗受人們的喜愛,被譽為“上品花卉”。出生佛門的瑞香花立春吐出了花蕊,散發出馥郁的芳香。
瑞香花芬芳濃烈,株形、葉色俱美,因而深受家庭青睞。傳說廬山有位僧人晝寢於盤石之上,睡夢中被濃香熏醒,後尋到花株,並命名為“睡香”。又由於它在嚴寒的春節前後盛開,人們以為祥瑞,便改稱“瑞香”。瑞香的花期,正值群芳消歇,而它的香味又屬混合香型,舊時被人稱之為“奪香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