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石家莊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017年石家莊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今後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導思想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緊緊圍繞“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認真落實省第九次黨代會和市第十次黨代會提出的目標任務,以新的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牢牢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歷史機遇,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全面深化改革,不斷擴大開放,著力推動轉型發展、綠色發展、創新發展、率先發展,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建設現代省會、經濟強市而奮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7年石家莊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 發布單位:石家莊市人民政府
一、過去四年工作回顧,二、今後五年目標任務,三、2017年重點工作,

一、過去四年工作回顧

市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市政府緊緊依靠全市人民,認真踐行五大發展理念,積極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統籌推進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治污染、惠民生,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新成就,較好地完成了“十二五”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實現了“十三五”良好開局,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基礎。
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全市生產總值由2012年的4500.2億元增加到2016年的5857.8億元,年均增長7.9%,占全省比重由16.9%提高到18.4%。全部財政收入、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分別由573.4億元、272.3億元,增加到845.3億元、410.8億元,年均分別增長10.2%、10.8%。固定資產投資由3673.3億元增加到5916億元,投資總量連續四年位居全省第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現利潤分別由1800.2億元、562.7億元增加到2190.3億元、808.2億元,利潤總量保持全省首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由1915.8億元增加到2975.2億元,年均增長11.6%。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30459元、12345元,比2012年增加8514元和3868元。
轉型升級步伐持續加快。經濟結構日趨合理,三次產業比重由10∶49.8∶40.2調整到8.2∶45∶46.8。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初步成效。累計壓減煉鋼產能260萬噸、煉鐵產能158萬噸、水泥產能2983萬噸,提前超額完成省下達的目標任務,市域內煤礦行業全部退出。規上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比2012年降低14.5%,單位增加值能耗比2012年下降39.3%。高新技術產業加快發展。高端裝備製造等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完成382.6億元,占規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17.5%,比2012年提高3.8個百分點;全市高新技術企業達到556家,比2012年翻了一番多。服務業發展全面提速。全市服務業增加值完成2738.9億元,增長10.3%,總量躍居全省第一,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達到69.7%,成為拉動經濟成長的主要力量。現代農業加快發展。2016年糧食總產達到495萬噸,連續三年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大市”。農業機械化率達到90.6%,農業產業化經營率達到66.8%,全市現代農業園區達到261個,成功獲批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創新驅動能力不斷提高。市級以上創新型(試點)企業達到151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6193家,分別比2012年增加83家、5473家。省級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達到15家,眾創空間達到59家。石家莊高新區在全國綜合排名從2012年的第38位上升至2016年的第15位,躋身全國“第一方陣”。
城鄉面貌發生明顯變化。行政區劃調整順利完成,城市發展空間進一步拓展。交通路網更加完善。京石武高鐵投入使用。京港澳高速改擴建、京昆高速石太北線建成通車,南繞城高速、西阜高速、平贊高速全線開工,京贊線、正南線等主幹公路順利竣工。建成高速公路、國省幹線78.3公里、農村公路5150公里,人民民眾出行更加方便快捷。城市功能大幅提升。軌道交通1號線、3號線首開段空載試運行。勝利大街、新城大道等新改建工程竣工投用,南二環東西延、和平路高架橋西延等重大工程進展順利。新建南水北調工程配套水廠22座,主城區實現引江水切換,日供水達到30萬噸。成功入選國家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城市,啟動實施總長45.7公里的地下綜合管廊項目。建成投用市體育公園、滹沱河濱水公園。數字城管覆蓋“八區一縣”,精細化管理水平大幅提升。正定新區建設和古城保護加快推進。園博園正式開園,奧體中心主體完工,國際展覽中心等5個大型功能性場館開工建設,“三縱三橫”路網框架初步形成,累計完成投資463億元。正定古城保護十項重點工程順利實施,“北方雄鎮”歷史風貌初步呈現。縣城建設力度加大。努力開展縣城建設攻堅行動,新增平山、元氏等5個省級園林縣城,高邑創建成國家級園林縣城。美麗鄉村建設成效顯著,累計完成1619個省級重點村改造任務。2016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9.96%,比2012年提高6.46個百分點。
全面深化改革紮實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放管服”改革持續深化。累計取消下放和調整行政審批事項578項,非行政許可審批和行政監管類別全部取消。市、縣兩級行政審批局組建工作全部完成。“三證合一、一照一碼”制度實現全覆蓋,萬人擁有市場主體數量達到688戶,超過全國平均水平。財稅金融改革取得新進展。有效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營改增”全面推開,水資源費改稅工作全省領先,為企業減稅120億元以上。2016年新增貸款1051.2億元,貸存比達到64.5%;在各類資本市場掛牌上市企業達到162家,比2012年增加129家。農村綜合改革穩步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基本完成,土地流轉面積226.5萬畝,走在全省前列。同時,國企國資改革、供銷社綜合改革等都取得積極進展。對外開放不斷擴大。綜合保稅區正式開關運行。成功舉辦石洽會、冀商大會等招商活動。2016年實際利用外資12.2億美元,增長7.1%;外貿進出口總值完成765.7億元,占全省的比重達到24.9%。積極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引進京津合作項目253個,總投資4019.7億元。
生態環境治理取得實效。持續推進大氣污染防治,累計壓減燃煤1084萬噸,淘汰燃煤鍋爐3200台,完成散煤替代60萬噸,淘汰黃標車20.14萬輛,整治露天生產礦山114座,搬遷主城區污染企業12家,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總量減排任務。積極開展大氣污染物源解析,強力實施“利劍斬污”行動,最大限度降低了污染物峰值濃度。2016年PM2.5平均濃度較2013年下降35.7%,空氣品質優良率提高35.2個百分點。高度重視水環境安全,加強飲用水源地保護,強化工業排水監管,實施滹沱河、洨河、磁河、汪洋溝綜合整治,出境斷面水質達到省考核標準。大力開展造林綠化,森林覆蓋率達到38.7%,城市綠地率達到40.7%,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和全國綠化模範城市。
人民幸福指數持續提升。堅持更多的財力向民生傾斜,四年累計支出1997.8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9.9%。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連續調整提高退休人員和城鄉居民養老金待遇,城鄉低保實現應保盡保。城鎮新增就業41.4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2.2萬人。建設公共租賃住房3.94萬套。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23.8萬人實現穩定脫貧。社會公益事業全面發展。所有縣(市、區)全部通過國家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督導評估,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取得階段性成果。新改擴建幼稚園519所。主城區公辦學校小學生免費託管服務全覆蓋,中職教育資源整合取得突破性進展。山區教育扶貧工程深入實施,累計轉移安置學生5.9萬名。大力實施“三醫聯動”,積極開展分級診療,紮實推進“醫養結合”,被評為“全國幸福家庭創建活動示範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不斷健全,市美術館、絲弦劇院等文化設施相繼投用,《安娥》《太行謠》等一批精品力作榮獲全國性獎項。社會治理方式不斷創新。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完善社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堅持不懈狠抓安全生產、公共安全和食品藥品安全,社會大局保持和諧穩定。舉全市之力抗擊“7·19”特大洪災,按照時間節點高標準完成了各項重建任務。國防動員、雙擁共建進一步加強,榮獲“全國雙擁模範城”八連冠。婦女兒童、民族宗教、外事僑務、防震減災、殘疾人、氣象、檔案、人防等各項事業都取得了新成就。
政府自身建設不斷加強。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堅決反對“四風”,紮實開展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工作作風明顯好轉。自覺接受市人大法律監督、市政協民主監督和社會輿論監督,累計辦理人大代表建議1831件、政協委員提案2321件,按時辦結率達到100%。切實加強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不斷加大反腐倡廉力度,查處損害發展環境案件1027件,實施效能責任追究653人,為推動省會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創造了良好環境。
各位代表!四年來,我們緊緊扭住發展第一要務,有效應對經濟下行的嚴峻挑戰和不利影響,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取得了新成就。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全市廣大幹部民眾共同奮鬥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和社會各界人士,向駐石解放軍、武警官兵和政法幹警,向中直、省直駐石單位,向關心支持石家莊發展的國內外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改革發展中存在不少差距和問題,突出表現在“五個不相適應”。一是經濟實力與省會地位不相適應,經濟總量還不夠大,在全省的首位度還不夠高,輻射帶動能力還不夠強,與全國先進省會城市的差距比較明顯。二是產業水平與轉型升級的要求不相適應,產業結構還不盡合理,傳統支柱產業質量效益不高,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尚未形成有效支撐;改革創新驅動發展的動力不強。三是城鎮建設與現代省會定位不相適應,城市承載能力不強,城市景觀容貌不美,智慧城市建設滯後,主城區交通擁堵問題比較突出;縣城建設規模小、水平低,拉動縣域經濟發展的能力不強。四是環境治理與人民民眾期盼不相適應,大氣污染問題突出,2016年PM2.5平均濃度較2015年不降反升,全省污染最嚴重的30個縣市中我市占16個,治污減排任務十分艱巨。五是幹部隊伍素質與改革發展任務不相適應,一些政府部門和工作人員依法行政、勤政為民的意識還不夠強,開拓創新、攻堅克難的能力還不夠高。我們一定高度重視這些問題,下大力加以解決。

二、今後五年目標任務

未來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時期,是建設現代化省會城市的關鍵時期。展望發展大勢,全球經濟成長低迷態勢仍在延續,區域競爭日趨激烈,我們面臨著轉型升級、加快發展的艱巨任務,面臨著經濟下行和污染治理的雙重壓力。同時,我們也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特別是河北雄安新區的設立,將有利於我們加快與京津的準確對接,推動與雄安新區的錯位發展;省委、省政府空前重視並大力支持省會建設發展,有利於我們提高綜合競爭實力,增強輻射帶動功能。剛剛結束的市第十次黨代會提出了建設“現代省會、經濟強市”的奮鬥目標,描繪了石家莊未來五年發展的宏偉藍圖。只要我們緊緊抓住發展機遇,強化使命擔當,自覺奮發作為,就一定能夠開創石家莊更加美好的未來!
今後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導思想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緊緊圍繞“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認真落實省第九次黨代會和市第十次黨代會提出的目標任務,以新的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牢牢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歷史機遇,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全面深化改革,不斷擴大開放,著力推動轉型發展、綠色發展、創新發展、率先發展,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建設現代省會、經濟強市而奮鬥。
建設現代省會、經濟強市,是第十次黨代會確定的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總目標。我們將圍繞建設“產業層次高、城市品質高、文明程度高、幸福指數高”的現代省會,圍繞建設“經濟實力強、創新動力強、改革活力強、帶動能力強”的經濟強市,圍繞實現“六個顯著提升”具體目標,集中力量在以下七個方面攻堅突破:
(一)加快推進動能轉換,建設全省經濟中心。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規模翻番,高新技術產業占規上工業的比重達到27%以上;改造升級傳統產業,推動傳統產業向中高端邁進;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推進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高端化發展,生活性服務業向精細化、品質化發展;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農業向高端特色、高效安全、高產生態轉變。集中力量建設一批重大產業支撐項目,做大做強一批品牌園區。到2021年,省會首位度明顯增強,生產總值占全省的比重達到20%以上,服務業占GDP的比重達到55%左右,發展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為早日實現萬億GDP打下堅實基礎。
(二)強化人才支撐引領,建設全省科技中心。充分發揮高端產業領軍人才的支撐引領作用,實施更加優厚的人才政策,廣泛吸引海內外高層次人才來我市創新創業,培育和引進一批入選國家“長江學者”和省“百人計畫”的高端人才;同時挖掘培養使用好本地人才,鼓勵企業自主引進人才,建設人才聚集高地。大力推進協同創新,深度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在對接和服務京津中借力發展自己。實施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和創新型企業培育計畫,打通產學研融合、軍民對接轉化、市場化運作“三個通道”,推進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鍊、政策鏈“四鏈”融合。力爭五年引進和培養100名創新創業領軍人才,高新技術企業突破10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2萬家,設立研發機構的規上企業達到80%,科技進步貢獻率突破60%。
(三)營造良好金融環境,建設全省金融中心。大力發展開放式金融,規劃建設金融創新開發區,加速金融機構、金融資產、金融人才等金融要素向我市聚集;積極發展大數據金融、綠色金融、科技金融、網際網路金融等新型金融業態;鼓勵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以金融創新推動產業轉型,支持地方經濟發展。大力推進直接融資,擴大股權、債券、票據和基金融資規模,將石家莊股權交易所打造成全國一流的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到2021年,各類資本市場掛牌上市企業達到260家以上,金融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到9%以上。
(四)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建設全省文化中心。深度挖掘石家莊歷史文化資源,打造新樂伏羲、古中山國、正定古城文化品牌,塑造城市獨特的歷史文化標識。按照公益性、均等性要求,建設一批標誌性文化基礎設施,完善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擦亮“彩色周末”等一批文化惠民品牌,創作一批特色文藝精品。廣泛開展全民閱讀活動,打造書香石家莊。加快發展文化產業,打造滹沱河歷史文化與文體休閒產業帶、西部紅色文化與生態旅遊產業帶。到2021年,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到6%以上。大力發展體育事業,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契機,不斷提升市民綜合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
(五)突出重點提升水平,建設全省商貿物流中心。完善商貿物流業發展規劃,打造全國現代商貿物流重要基地和非首都功能疏解商貿市場重要承載地。科學布局,完善功能,加快主城區批發市場、貨運市場、客運樞紐站外移搬遷。加強商貿物流業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公鐵聯運智慧物流樞紐、華北空港貨運中心、大型商貿中心建設。主動承接北京商貿企業、批發市場轉移,培育國際商貿物流產業集群。加快商貿物流標準化、信息化建設,提升商貿物流智慧化水平。
(六)著力改善環境質量,建設生態化宜居城市。堅持科學治霾、協同治霾、鐵腕治霾,加強頂層設計,制定空氣品質達標總體規劃,大力調整能源結構、工業結構、園區結構和產業布局結構,大幅減少燃煤污染、工業污染、揚塵污染和機動車尾氣污染,力促空氣品質明顯改善,到2021年,PM2.5濃度降至每立方米68微克以下。加強水源涵養,強化水污染治理,全面落實“河長制”,確保主要河流出境斷面水質穩定達標。全面開展濕地恢復建設,促進水生態總體改善。嚴格落實國家“土十條”行動計畫,促進土壤資源永續利用。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實施礦山復綠工程,構建多級生態綠地體系,到2021年,森林覆蓋率達到42%以上,城市綠地率達到41.5%。全面落實生態環保“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健全完善環保“格線化”監管體系,堅決打好打贏環境污染防治攻堅戰、持久戰。
(七)持續增進民生福祉,建設人民滿意的幸福城市。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增強人民民眾獲得感,確保城鄉居民收入增速高於經濟增速。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到2020年確保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在奔向全面小康的道路上絕不讓一個貧困民眾掉隊。推進全民創業增收,創造更多就業崗位,讓老百姓的錢袋子鼓起來。提高社會保障標準,增強社會保障能力,讓老百姓生活得更加放心。全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基本建成高水平、優質均衡的現代化教育體系,把我市建設成教育強市和人力資源強市,讓更多孩子成就夢想,讓更多家庭實現希望。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全面提高公共醫療服務水平,讓“健康夢”托起“小康夢”。創新完善社會治理,加強源頭治理、基層治理、專項治理,打造“最平安省會城市”,讓人民民眾生活得更有安全感。
各位代表!規劃未來是為了創造未來。今後五年,我們將發揚“釘釘子”精神,一錘接著一錘敲,努力把藍圖變為美景,把目標變為現實,絕不辜負全市人民的重託和希望!

三、2017年重點工作

今年是貫徹省第九次黨代會、市第十次黨代會精神的開局之年,是落實“增強輻射帶動功能,加快建設現代化省會城市”新定位的起步之年,我們將迎來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做好今年的工作,具有特殊而重大的意義。我們必須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把“聚焦新定位、聚力新路徑、展示新作為、開創新局面”作為基本遵循,把今年作為省會建設發展的“攻堅突破年、提質提升年、改革創新年”,力促省會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7.5%左右,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0.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8%;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2%;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漲幅控制在3%左右。重點做好以下八個方面的工作:
(一)大力振興實體經濟,打造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著力改善供給側結構,堅持高端化、智慧型化、規模化方向,不斷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效益和綜合競爭力。
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嚴格執行環保、能耗、質量、安全等規定和標準,確保壓減煉鐵產能52萬噸、水泥產能350萬噸、焦炭產能80萬噸,有序淘汰30萬千瓦以下純凝發電機組,限期關停違法違規建設的燃煤自備電廠。加強房地產市場分類調控,確保商品辦公類用房庫存消化周期控制在合理區間。認真落實去槓桿政策措施,有力有序推進資產證券化和債轉股,加大股權融資力度,穩妥推動“殭屍企業”重組或退出市場。大力推進減稅降費,讓企業輕裝上陣。聚焦縣域經濟這個最大短板,大力實施“一二三四”縣域經濟發展戰略,培育壯大主導產業,加快形成產業集群,爭取全國百強縣“零”的突破,堅決打贏縣域發展翻身仗。
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圍繞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推進通用航空、光電導航等產業基地建設,謀劃建設空氣淨化產業園,重點抓好常山雲數據中心等89個重大項目。大力發展智慧型製造,力爭在人工智慧、工業機器人、第五代移動通信等高端領域,實現“從無到有”的突破、“從有到強”的跨越。鼓勵發展分享經濟、數字經濟等新興業態,提高社會資源利用效率,促進“網際網路+”經濟加快成長。
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落實“中國製造2025”戰略,套用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技術,對食品、紡織等傳統優勢行業進行綠色和智慧型化改造,滾動實施重點技改項目100項以上。大力推進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培育一批省級兩化融合示範企業。加快發展各類中小微企業,推動“個轉企、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年內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20家以上。繼續開展入企幫扶活動,破解企業發展難題,支持優勢企業做大做強。弘揚企業家精神和工匠精神,開展消費品工業“三品”專項行動,加強質量管理,打造品牌企業、名牌產品。
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落實好我市支持服務業發展的20條政策,推動現代服務業發展提速、比重提高、層次提升,力爭服務業占GDP的比重達到49%。一是圍繞打造全國現代商貿物流重要基地,規劃建設主城區和正定新區中央商務區,推進藁城內陸港物流園等10大物流園和華潤萬象城等5大商貿綜合體建設。二是圍繞建設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推進金融電商示範基地等園區和平台建設,促進電商、快遞進社區進農村。三是圍繞打造全省金融中心,依託自強路金融街區建設金融創新開發區,引導鼓勵更多的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機構入駐省會,全市金融業增加值達到460億元,增長10%以上。四是圍繞建設旅遊強市,編制石家莊全域旅遊和智慧旅遊規劃,支持平山、正定、鹿泉爭創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支持贊皇、井陘、靈壽爭創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加快環省會旅遊帶建設,重點打造君樂寶乳業小鎮等10個特色旅遊小鎮。辦好首屆旅發大會暨第四屆旅交會,打響石家莊旅遊品牌。旅遊業總收入增長25%以上。五是圍繞建設康養休閒基地,推進富力健康城等5大健康城建設,加強與京津健康養老服務機構對接合作,促進醫養融合發展。六是圍繞發展會展經濟和體育產業,辦好石洽會、動博會、正博會、國際通用航空博覽會等30個重點展會,組織好馬拉松賽、國際腳踏車環城賽、中甲足球賽等14項重要體育賽事。
強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實施“重大項目建設轉型升級年”活動,今年安排市重點項目300項,確保高端大功率晶片等100個項目竣工,四藥生物製藥園等100個項目開工,力爭博鷹通航等100個項目簽約落地。對近三年來重點項目建設情況,進行盤點驗收,逐一摸清底數,制定幫扶措施,力爭早日投產見效。紮實做好項目謀劃儲備工作,確保全市億元以上項目保持在1500項以上。完善項目建設推進機制,實行領導分包、約談通報等制度,定期開展項目觀摩拉練和集中開工活動,強化市直部門與縣(市、區)捆綁考核,確保項目建設順利推進。著力解決項目建設土地制約瓶頸,創新征地工作思路,提高新增建設用地執行率;加快平山、行唐、靈壽、贊皇、井陘等山區縣崗坡次地開發,加大土地整理力度,增加造地面積,解決土地占補平衡問題,加快項目落地速度。
狠抓開發區增比進位。理順開發區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深化機構編制改革、人事薪酬改革、行政審批改革、投融資體制改革,推行“市場化運作、企業化經營”機制,引進國內外戰略投資者、專業化園區運營商,力爭在整體外包、特許經營上實現“破冰”。高標準建設基礎設施、配套設施和公共服務平台,年內所有省級以上開發區全部達到“九通一平”,兩個國家級開發區率先實現新“九通一平”。加大開發區招商引資力度,從政府主導向政府招商與市場化招商相結合轉變,集中力量引進2-3個產業鏈核心項目,加快培育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創建一批品牌化園區。確保開發區主要經濟指標增幅明顯高於全市平均水平,力爭2個以上開發區進入省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高新技術開發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突破3000億元、1500億元。
產業興則經濟強,我們必須向產業要實力,把轉型發展作為省會發展的第一要求,努力跑出省會經濟發展的“加速度”!
(二)強力整治環境污染,推進生態環境持續好轉。強化“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以重任在肩、寢食難安的責任意識,以壯士斷腕、決戰決勝的堅定信念,全力實施“五大行動”。
實施“藍天”行動。全面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強力推進大氣污染綜合治理的意見》以及18個專項實施方案,集中力量抓好四大攻堅,強化兩大支撐,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確保PM2.5年均濃度下降20.2%,降至每立方米79微克。四大攻堅:一是燃煤壓減替代攻堅。10月底前完成主城區和鹿泉、正定、藁城、欒城39萬戶氣代煤、電代煤任務。全面淘汰10蒸噸以下燃煤鍋爐和市區建成區35蒸噸以下燃煤鍋爐。完成石熱九期燃氣機組和西柏坡電廠餘熱入市工程建設任務,加速實現主城區無煤化。二是揚塵綜合治理攻堅。年底前關閉20家露天生產礦山,今冬明春完成92家責任主體滅失礦山復綠任務,砂場控制在26家以內。建築工地全部安裝線上視頻監控。全面落實“以克論淨”管理制度,提高道路揚塵治理精細化管理水平。嚴格渣土車管理,確保全部車輛安裝密閉裝置並正常使用。三是機動車尾氣治理攻堅。9月底前力爭全面供應國六車用汽柴油。在全市主要路口加裝遙感監測設備,建設聯合執法工作站,加強對營運車輛的監控。規劃實施307國道等公路改擴建工程,完善過境交通網路,解決主城區和井陘、鹿泉、藁城貨運車輛穿城過境、揚塵和尾氣污染問題;年內採取“遠端繞行、區內嚴控”交通管制措施,嚴格分流管控穿城過境貨運車輛。四是工業污染治理攻堅。9月底前重點行業全部達到特別排放限值要求。實現重點企業線上監控全覆蓋。10月底前,基本完成石油化工、醫藥農藥、汽車修理、家具製造等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VOCs)綜合治理。按照“有保有壓、一企一策”的原則,科學組織企業錯峰生產。實施鋼鐵、水泥、建築陶瓷等8大行業調整提升工程,制定焦化行業有序退出計畫,關停污染企業400家以上,整治提升150家以上。同時,全面取締“散亂污”企業。兩大支撐:一是技術支撐。建設智慧環保大數據平台,通過大數據和雲計算,實現對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的實時監控,為大氣污染防治提供技術和智力支撐。二是資金支撐。積極爭取上級專項資金,最大限度用好國家政策。建立大氣污染防治投融資平台,用好國開行中長期低息貸款。發揮股權投資基金的拉動作用,大力推廣PPP、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模式,通過市場化運作撬動社會資本參與大氣污染治理。
實施“碧水”行動。圍繞治污水、保供水、抓節水,實施崗南水庫、黃壁莊水庫上游導污治污滹北渠更新改造工程,防範上游水污染環境風險。高標準實施滹沱河市區段至深澤段整治工程,把省會的母親河建設成為最靚麗的生態景觀帶。完成各縣(市、區)污水處理廠改造提升工作,污水排放全部達到一級A標準。嚴格落實河流跨界斷面水質目標考核責任制,確保跨界斷面水質達到省考核標準。全面治理城市黑臭水體。建立健全水價調整補償機制,推進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完成省確定的壓采任務,促進水生態修復。
實施“淨土”行動。出台土壤污染防治計畫,初步建立土壤污染防治體系。嚴格實施場地環境調查、風險評估、治理修復,保障工業企業場地再開發利用的環境安全。有序推進土壤污染治理與修複試點示範,抓好縣域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示範項目。做好全市農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工作,完善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項目資料庫。
實施“綠地”行動。落實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規劃,全面推進生態綠化工程建設,深入實施環城綠化、西部太行山區綠化、北部“三河”綠化、綠色通道提升等四大工程,增加全市森林資源總量,完成人工造林40萬畝、封山育林30萬畝,新增城市綠地900萬平方米,森林覆蓋率達到39.9%。
實施“雷霆”行動。加強聯防聯控,提高縣域、城鄉接合部管理水平,確保市縣同步採取最嚴格治理措施。開展聯合執法、區域執法、交叉執法、錯時執法,嚴格執行按日計罰、查封扣押、限產停產、行政拘留等法律規定,保持對環境違法犯罪的嚴打高壓態勢。全面開展環保督察,既督企,又督政,切實加大監管力度。設立環境污染舉報專線,實行有獎舉報,形成全民參與、全民監督的濃厚氛圍。
綠色發展是省會發展的第一選擇,改善生態環境是最迫切、最重大的民生工程。我們一定科學施策、標本兼治,打好環境污染綜合治理的人民戰爭,讓石家莊的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
(三)深度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開創省會發展新局面。京津冀協同發展是我們加快發展的重大機遇。設立雄安新區,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必將開啟新一輪改革開放發展的新征程。
全方位開展對接合作。以建設石保廊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為契機,重點抓好與中關村、亦莊開發區的合作,全力推進中關村(正定)積體電路產業基地、正定科技新城、北京協同創新園石家莊分園等項目建設。主動吸引京津“雙一流”高校、知名三甲醫院等機構,與我市開展深度合作。充分發揮京津冀產學研聯盟和科技大市場作用,構建“京津研發+石家莊轉化”的創新格局。瞄準京津市場需求,把石家莊建成京津冀重要的農產品供應基地、養老休閒基地。
大力度建設承接平台。把正定縣(正定新區)、國家級和省級開發區作為承接京津產業轉移的重要平台,積極引進京津現代產業和優勢企業,加快培育一批優勢特色產業集群。重點加強正定縣(正定新區)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承載能力。推動正定新區及早納入天津自貿區政策範圍,打造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戰略支點。
構建一體化交通網路。統籌鐵路、公路、航空等交通方式,抓好京石城際、石邯城際、石衡滄城際、津石客專、石太客專等鐵路的謀劃建設,加快推進火車東站及廣場建設,確保與石濟客專同步投用。加快南繞城高速建設,力爭明年竣工通車;推進平贊、西阜高速建設,今年完成工程總量的45%以上;做好津石、石衡高速前期工作,力爭年內開工。加快正定機場、欒城通用航空機場建設,構建綜合立體交通樞紐,實現與京津和周邊城市的互聯互通。
(四)加快新型城鎮化進程,打造高品質省會城市。以建設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城市為契機,瞄準“增強輻射帶動功能,建設現代化省會城市”新定位,全方位提升城鎮規劃建設管理水平。
加快修編城鎮規劃。堅持以高水平規劃引領城市發展,以先進理念構建城鎮體系,最佳化空間布局,提高城市品位。著眼建設新型城鎮化與城鄉統籌示範區,科學確定城鎮的規模結構和功能定位。按照“全域統籌、多規合一”的理念,以總體規劃修編為契機,編制海綿城市、綜合管廊、通風廊道、綜合交通、地下空間利用等專項規劃,制定中央商務區、西部山前區、正定古城等城市重點功能分區規劃。推進新區和古城融合發展。強化鹿泉、正定、藁城、欒城與主城區的產業承接、交通連線、功能銜接、生態對接,儘快實現同城化發展。支持晉州、新樂、平山建設市域次中心。
打造立體交通路網。規劃建設主城區通往鹿泉、正定、藁城、欒城、重大產業園區和西部景區的輕軌,今年做好前期準備工作。確保軌道交通1、3號線一期首開工程安全有序運營,加快1號線二期、2號線一期、3號線一期兩邊段及二期建設。完成南二環東西延、和平路高架西延、槐安路友誼大街匝道、槐安路東二環立交完善等工程。實施中華大街南延等斷頭路打通工程,年內打通5 條以上。啟動新城大道北延、中華大街北延等項目。開工建設華南路等40條支路。加快公交都市建設,謀劃建設快速公交系統,新建30座港灣式停靠站,增加公交專用道90公里。啟動環城快速路前期工作。
提升城市載體功能。加大滹沱河生態修復力度,打造“城市之眼”。推進龍泉湖濕地建設,同步實施西部山前區基礎設施提升工程。新建西環公園等5座綜合性公園、15萬平方米街旁遊園。實施小清河綜合治理工程,大幅改善城區西北部居住環境。建設寧安路、康樂街等雨污分流工程。5月底前完成南水北調配套水廠水源切換,全年江水用量達到規劃分配水量的40%以上。實施塔北路、倉豐路等地下綜合管廊工程,完成45.7公里建設任務。抓好海綿城市建設。加強防災減災救災體系建設,提升綜合防範能力。
強力推進新區建設。大力實施城市北跨發展戰略,高起點、高站位完善正定縣(正定新區)總體規劃,加快建設地上輕軌、綜合管廊等基礎設施。重點抓好30平方公里核心區建設,全力推進奧體中心、國際展覽中心、規劃館、圖書館、青少年活動中心等功能性場館建設。規劃建設高校聚集區,加快職教園區建設,確保市交通運輸學校、信息技術學校(二期)等4所學校順利開工。繼續抓好正定古城保護,高標準推進24項重點工程,儘快實現古城環境風貌的大幅躍升。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快智慧城市建設,編制智慧城市建設規劃,以智慧環保建設為突破口,整合相關部門信息技術數據,加快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社區、智慧政務建設,年內在正定新區綜合商務中心建成高標準“智慧大廳”,讓居民享受智慧城市建設帶來的便利生活。實施城市綜合執法體制改革,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主街主路機械化清掃率達到90%以上。堅持疏堵結合,年內主城四區各新建3-5個便民市場,規範清理占道市場。加強對重點片區的規劃管控,以土地大片區收儲為抓手,做活城市經營文章,為城鎮建設提供支撐。
實施縣城攻堅行動。著眼縣城環境做美、功能做優,大力推進“三改一拆”行動,強力整治違法、危陋建築,每個縣至少建設1個特色風貌街區、2座精品建築,綜合整治3條景觀道路,新樂、高邑等6個縣城爭創“潔淨城市”。晉州、正定積極創建國家園林縣城,高邑、礦區爭創省級生態園林縣城,趙縣、無極、靈壽、贊皇、深澤建成省級園林縣城。加快縣城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年內所有縣城全部實現集中供暖、集中供水和集中治污,增強吸引人口、聚集產業的能力。今年,力爭高邑進入全省縣城建設前10名,晉州進入全省前20名,正定、元氏進入全省前30名。
加快城鄉融合發展。堅持城鄉統籌、產城互動,紮實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實施特色小鎮培育行動,規劃建設一批工業強鎮、商貿重鎮、旅遊名鎮,努力打造城鄉統籌、轉移就業、促進增收的新平台。推動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通過戶籍制度、居住證制度、就地城鎮化等方式,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全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1%。
推進省會率先發展是我們的第一目標。我們一定奮發圖強,全力打造一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魅力彰顯、舒適宜居的現代化省會城市!
(五)拓展改革開放深度廣度,釋放發展動力和活力。堅持靶向原則,突出問題導向,加大關鍵環節改革力度,提升對外開放水平,進一步釋放改革開放紅利。
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落實改善營商環境的23條意見,編制市縣兩級行政許可通用名錄和公共服務專項清單,在縣級全部實行項目環評備案制。開展市直機關內設機構改革和精簡人員編制工作,提高行政管理效能。全面落實權力清單、責任清單、監管清單和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減少政府自由裁量權,增加市場自主選擇權。
繼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實施“多證合一”“一照一碼”,實行全程電子化登記管理。完善事中事後監管制度,“雙隨機、一公開”抽查機制實現全覆蓋。建立全市“一張網”的涉企信息互通共在線上制。推進企業登記註冊、註銷便利化,規範中介服務和收費,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深入推進財稅金融改革。推進市、縣兩級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做好“營改增”後續工作。抓好績效預算管理改革,建立專項支出動態績效指標。市財政注入1億元,建立“工業企業穩定發展資金池”。加大PPP項目謀劃儲備力度,推進項目更多更早落地實施。實行政府投資項目代建制,統籌建設項目,保障工程質量,提高投資效益。支持具備條件的民間資本發起設立民營銀行、民間資本管理公司。
加快推進國企國資改革。改善和加強國有資產監管,將市級機關事業單位所屬企業的國有資本,逐步納入經營性國有資產,實現集中統一監管。全力推動國有企業“三供一業”分離移交,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推進國有企業瘦身健體。堅持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進一步放寬非公有制經濟市場準入,鼓勵非公有制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革。
深化農業農村改革。完善農村土地“三權分置”辦法,落實集體所有權,穩定農戶承包權,放活土地經營權,年內農村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確權登記發證工作完成30%。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抓好27個農村股份制改造試點。繼續深化供銷社綜合改革,打造政府用得上、農民信得過的綜合服務平台。啟動農業水資源稅改革工作,年底前全面完成農業生產超限額水量水資源稅徵收工作。
大力推進雙向開放。推動更高水平“引進來”、更大步伐“走出去”,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倡議,扶持水泥、鋼鐵、機械裝備等傳統優勢企業,與中東歐、拉美、東協、非洲開展國際產能合作。著力構建“北接”“西拓”“東出”“南聯”區域開放格局,拓展對內開放空間。抓住河北電子口岸正式運營的機遇,加快綜合保稅區建設,實現跨境電商在省會的率先發展。全年重點培育10家跨境電商示範企業、3個跨境電商平台,支持企業建設跨境電商公共海外倉。實施專業化、精準化招商,建立工作檯賬,加大考核獎懲力度,確保招商引資取得實效。全年實際利用外資增長5%。
(六)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圍繞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加大創新力度,營造良好創新生態環境,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壯大創新創業主體。大力培育創新型企業,在人才引進、政策扶持、配套建設上提供量體裁衣式服務,促進企業從“模仿創新”向“集成創新”“原始創新”轉變,全年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180家。繼續實施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計畫,推進苗圃工程、雛鷹工程、科技小巨人工程,確保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到8500家,力爭突破1萬家。發揮企業科技創新的主體作用,鼓勵所有規上企業開展研發活動,年內設立研發機構的規上企業達到23%。
強化創新平台建設。鼓勵企業與科研院所開展合作,加快企業技術中心、重點實驗室等創新平台建設,新培育認定市級以上創新平台30家。推進軍民深度融合發展,加快軍民融合產業園建設。加強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台、大型儀器設備共享平台、網路服務平台以及雲平台建設,提高科技服務水平。建設一批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型中小企業“園中園”,促進科技成果落地轉化。
充分激發“雙創”活力。全面落實《關於引進高端產業人才的意見》,實施高精尖人才培養引進工程,千方百計吸引高端產業領軍人才來我市創新創業。年內引進50名以上科技型創新英才,引進和培養20名以上創新創業領軍人才。加快建設一批“雙創”基地,鼓勵大企業、科研院所、高校設立專業化眾創空間,年內新認定20家以上。
創新發展是省會發展的第一動力。我們必須把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讓創新成為省會發展的最強引擎!
(七)切實抓好“三農”工作,大力發展現代農業。一般農產品過剩、優質農產品短缺,是制約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關鍵。必須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建設現代農業園區和智慧農業,推進農業綠色生產、農村綠色生態、農民綠色生活,不斷增加農民收入。
最佳化農業生產布局。以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為引領,積極打造“一圈兩區”現代農業發展新格局。鹿泉、正定、藁城、欒城加快發展休閒觀光農業,打造環省會都市農業圈;平原縣大力發展“綠色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中央廚房”,打造高水平的現代農業示範區;山區縣大力發展“經濟溝+生態農業”,建設特色農業優勢區。年內建設3-5條特色農業觀光線路,重點培育10個以上要素聚集、裝備先進、鏈條完整、帶動力強的現代農業園區。
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在確保糧食安全的基礎上,調優、調特、調強種養結構,擴大強筋麥等優質專用小麥生產,適度調減籽粒玉米種植面積,加快發展藥用作物、食用菌、小雜糧等特色產業,增加優質綠色農產品供給。實施“一縣一品一牌”培育計畫,建立健全農業標準化生產體系、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和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年內無公害標準化蔬菜、果品種植面積分別達到230萬畝、240萬畝,標準化規模養殖示範場達到978家,培育一批具有石家莊特色的地理標誌品牌。
壯大農業產業化規模。依託農業龍頭企業,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率達到67.5%以上。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業產業工人,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家庭農場發展到1600家,適度規模經營率達到30%。加快智慧農業建設,抓好藁城智慧農業試點,實施農業物聯網示範工程,推進支農惠農信息進村入戶。
加快美麗鄉村建設。按照“四美”要求,實施民居改造、安全飲水、街道硬化等十二個專項行動,抓好平山西柏坡、井陘古村落、藁城休閒旅遊體驗等6個省級重點片區,完成353個省級重點村建設,打造50個以上精品村。同時,繼續下大力抓好“7·19”水毀工程修復,確保按時完成7個縣、639個村的農村飲水工程災後重建任務,解決35.26萬災區民眾飲水安全問題。
加大脫貧攻堅力度。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紮實推進“七個一批”專項行動和基礎設施建設“七大工程”,結合現代農業發展、美麗鄉村建設、山區綜合開發和太行山生態綠化、鄉村旅遊,大力發展脫貧產業,引進股份合作機制和龍頭企業,持續增加農民收益。全面啟動易地搬遷扶貧工程,解決好就業、醫療、社保、子女就學等問題,確保“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突出抓好革命老區貧困村的脫貧工作,改善老區民眾生產生活條件。制定鼓勵返鄉創業的優惠政策,支持各類人員返鄉創業,促進扶貧、創業相結合,帶動農民持續增收。確保全年165個貧困村、4.6萬人穩定脫貧。
(八)順應人民民眾期盼,盡心竭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持民生優先、民生先動,加大民生投入,全力辦好民生實事,不斷增強人民民眾獲得感。
紮實做好就業再就業工作。認真貫徹落實化解過剩產能和環境治理援企穩崗政策,對失業人員進行特別職業培訓。實施就業促進、創業引領、基層成長等行動計畫,組織開展就業援助、春風行動、民企招聘等專項活動,促進大學畢業生多渠道就業創業。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0.3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5.15萬人。
織密扎牢社會保障網。實施全民參保計畫,擴大社保覆蓋面,確保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228.6萬人。積極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提高農村低保標準,實現低保線與扶貧線“兩線合一”。提升養老服務、社會救助能力,搭建社區養老服務平台。做好住房保障工作,建成保障房8000套,棚戶區改造開工建設2.18萬套。
努力辦好公平優質教育。抓好普惠性學前教育,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提升高中教育質量。深化學區管理制和名校集團化辦學體制改革,啟動實施消除大班額專項規劃。繼續推進山區教育扶貧工程,落實建檔立卡貧困學生資助政策。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完善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機制。最佳化市屬高校專業結構,提高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水平。
推進健康石家莊建設。健全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啟動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全面取消藥品加成,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示範縣創建實現全覆蓋。推進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市建設,創建8家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加快市一院趙卜口新院區建設,確保市四院談固新院區等竣工使用,抓好與北京、天津合作醫院簽約項目落地。深化計畫生育服務管理改革,加強婦幼健康服務保障。
推動文化體育事業繁榮發展。建立健全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深入實施文化精品、文化惠民、產業提升“三大工程”,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水平。加大文化基礎設施投入,謀劃建設博物館新館等文化設施。大力推進國家文化消費試點城市建設,推進河北東方文化創意產業基地、河北新東印刷等聚集區建設,擴大文化消費。大力發展體育事業,加快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示範區建設,高標準完成省運會籌備工作。
提高社會治理水平。完善社會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機制,加強重點行業安全監管和重點人群服務管理,及時妥善處置各類突發事件。依法規範信訪秩序,及時就地解決民眾合理訴求。積極創建全國公共安全視頻建設聯網套用示範市,加強縣鄉村三級綜治中心規範化建設,完善立體化、信息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嚴厲打擊各類刑事犯罪活動。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管理,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健全社會誠信體系,建設綜合性徵信平台。大力支持軍隊和國防後備力量建設,加強國防教育,深入開展雙擁共建活動。積極做好民族宗教、婦女兒童、殘疾人、外事僑務、人防、檔案、氣象、防震等各項工作,促進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辦好利民惠民十件實事:一是治理城市交通擁堵。大力開展管理治堵和工程治堵,有效緩解交通擁堵問題。二是發展居家養老服務。新改擴建60個綜合居家養老服務中心、240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三是提高貧困人口醫療保障救助水平。對符合條件的患病貧困人口,給予醫療救助。四是繼續改造老舊小區。改造升級市區80個老舊小區的低壓電路設備,改造1450萬平方米供熱面積涉及的老舊管網,分步解決三層以上老舊小區吃水難問題。五是發展普惠性學前教育。新增30所普惠性幼稚園,提供優質普惠的學前教育服務。六是發行文化惠民(演藝)卡。發行2萬張文化惠民(演藝)卡,其中向城鎮低保家庭免費發放1000張。七是建設完善10分鐘健身圈。在城市社區更新安裝全民健身路徑100條,在農村安裝體育健身設施200套。八是實施免費無線網路(WIFI)覆蓋工程。省會三環以內公共場所,所有縣(市、區)城區公共場所實現免費WIFI覆蓋。九是實施醫養結合示範工程。每個縣(市、區)建立1個標準化醫養結合示範機構,50%以上的養老機構能夠提供醫療衛生服務,80%以上的醫療機構為老年人開通醫療服務綠色通道,重點人群居家養老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率達到100%。十是開通免費律師、公證顧問平台。依託司法行政公共法律服務系統,向廣大民眾、小微企業推送律師、公證服務。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關乎民生的事,事事在心;順乎民意的事,件件落實。我們一定加倍努力,讓全市人民生活的更安康、更殷實、更幸福!
四、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必須強化市場思維、法治意識,用創新的辦法突破發展瓶頸,用擔當的精神破解發展難題,以效能大提升促進省會大發展。
(一)從嚴治政,創造良好環境。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牢固樹立“四個意識”,自覺向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看齊,向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決策部署看齊,敬畏職責,勇於擔當,站排頭、爭一流、做表率,確保各項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深入推進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嚴格落實“兩個責任” “一崗雙責”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堅決反對“四風”。強化對人權、事權、財權的制度約束,緊盯重要領域、重要崗位和關鍵環節,加大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力度,嚴肅查處各種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以反腐倡廉的實效取信於民。
(二)轉變職能,提升政府效率。創新政府管理模式,破除制約發展的思想觀念和制度藩籬,堅決砍掉繁瑣手續,打通信息孤島,實現各部門信息互聯互通,大力提升公共服務質量和效率。進一步增強簡政放權的針對性、系統性、協調性,主動調整下放市級行政權力,推進精準放權、精確承接;全面推進市、縣行政審批局規範化、標準化建設,提高審批效率。推進市、縣、鄉三級實體政務大廳向網上辦事大廳轉變,最大程度方便民眾和企業。加大政府工作人員教育培訓力度,提高政治素養、業務水平和履職能力。
(三)依法行政,主動接受監督。嚴格按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式履行政府職能,做到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確保政府一切工作在法律的框架下進行。進一步健全依法科學民主決策機制,自覺接受市人大法律監督、市政協民主監督和社會輿論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主動接受人大執法檢查和專題質詢,落實重大事項向市人大報告和向政協通報制度。全面實施“七五”普法,提高依法辦事能力。深化市縣綜合執法改革,完善行政執法程式,規範行政執法行為。拓寬政務公開渠道,確保權力規範陽光運行。
(四)實幹實政,改進工作作風。堅持把抓落實作為轉變作風的重要著力點,定任務、定責任、定時限、定獎懲,大力整頓工作作風,嚴查不作為的人,緊盯不落實的事,對為官不為、履職不力的嚴肅問責,對懶政怠政、失職瀆職的嚴厲懲處。貫徹落實正向激勵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調動政府工作人員想幹事、敢幹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大力開展“雙問計”活動。深入一線調查研究,聽實話、察實情、出實招、求實效。大興“馬上就辦、辦就辦好”之風,以優良的作風保障各項事業順利推進。
各位代表!使命重在擔當,實幹鑄就輝煌。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緊緊依靠全市人民,堅定信心,攻堅克難,奮發進取,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建設現代省會、經濟強市而不懈奮鬥,努力譜寫石家莊更加燦爛輝煌的美好篇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