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市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

潮州市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

過去五年工作回顧
過去五年,是我市經受住各種困難和考驗,最佳化布局、科學發展,營造環境、夯實基礎的五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和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市政府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中央歷次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積極搶抓省振興粵東西北發展機遇,圍繞“一中心三片區”建設,堅持改革創新,統籌抓好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經濟社會實現平穩健康發展,“十二五”規劃目標基本完成,“十三五”規劃實施開局良好。
一、經濟實力大幅提升。我們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巨觀調控政策,出台一系列激發活力、促進發展的政策措施,有效應對複雜嚴峻的經濟形勢,實體經濟不斷壯大,財稅金融運行平穩,人民生活持續改善。據初步測算,2016年全市生產總值978億元,比上年增長7%左右,年均增長9%;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6.2億元,與上年持平,年均增長11.6%;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876家,擁有各類市場主體91229戶;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94.9億元,年均增長12.3%;五年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653億元,年均增長21.3%;外貿出口總額27.6億美元,年均增長0.4%,外商實際投資增幅居全省首位;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萬元,年均增長10.5%。
二、產業升級步伐加快。我們堅持創新驅動發展,調整最佳化產業結構,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提升產業發展質量。我市被認定為國家智慧財產權試點城市,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均居粵東西北各市第2位,獲得中國專利金獎、省科技一等獎各1項;工業技術改造投入增幅連續兩年居全省各市首位,高新技術企業達到53家;鳳泉湖高新區更名、擴大範圍獲得省批准,“市區鎮企”四級創新服務平台建設成效明顯,質檢機構、專業鎮支撐能力增強,主導或參與國家行業地方標準制修訂99項,建成省級工程技術研發中心39家,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42家,擁有省級以上名牌名標202項。糧食種植面積保持穩定,單叢茶、蔬菜、水果、畜牧、水產養殖等特色農業加快發展,擁有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41家、農民專業合作社838家。國家出口陶瓷質量安全示範區和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成功落地,八大特色產業集群不斷壯大,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加速發展,民營骨幹企業示範引領作用增強,上市公司增至7家,掛牌企業45家,三環集團進入省民營企業100強。旅遊經濟長足發展,我市成為省旅遊綜合改革示範市,新增國家4A級旅遊景區3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古城文化旅遊特色區建設全面啟動,預計2016年全市接待海內外遊客1178.7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81.3億元。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網際網路+”紮實推進,我市入圍全國電商百佳城市併名列第50位。
三、城市格局明顯最佳化。我們緊扣省振興粵東西北三大抓手,謀劃推進“一中心三片區”建設,大力實施“八網”行動計畫,基礎建設突飛猛進,交通體系逐步完善,發展基礎不斷夯實。廈深高速鐵路、潮惠高速公路建成通車,潮州港擴建貨運碼頭試運行,廣梅汕鐵路增建二線及廈深聯絡線、梅汕客專、寧莞高速潮州段和大潮高速先行性工程開工建設,一批國省道改造提升,外環西路、綠榕西路、護堤路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新改建縣鄉公路182公里、通村公路1155公里,“成型成網”交通體系初見成效。潮安內洋南總乾排澇整治、饒平海堤達標加固一期等工程基本完成,引韓濟饒供水工程啟動實施,水利基礎建設有效推進。燃氣供應“一張網”、供電網建設改造進展順利,光網、4G網路等建設力度加大,城市功能逐步完善。在全省地級市中率先編制全域規劃,被列為國家和省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市,城鎮化率達到63.8%。韓東新城規劃建設穩步推進,51個重點項目布點實施,恆大城、東方國際茶都等一批項目進展順利,潮州大橋、如意大橋竣工在即,鳳城公園建成開放。部分縣區行政區劃調整順利完成,潮安實現撤縣設區,饒平縣城得到提升,高鐵新城規劃建設加快推進,城市呈多核化發展。園區支撐作用更加明顯,中山(潮州)產業轉移工業園“一區六園”格局形成。鳳泉湖高新區動工超億元項目71個,建成8個;閩粵經濟合作區已動工項目18個,投產5個;東山湖現代產業園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完成,已動工項目6個,投產項目2個。綠色發展示範區規劃編制完成,“一鎮一特”發展態勢基本呈現。
四、生態環境保護有力。我們致力於改善環境,注重生態建設,深化社會治理,城市形象大幅提升。治髒、治水、治氣“三治”工作持續開展,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有效控制,韓江綜合整治成效突出,海洋生態得到較好保護。新一輪綠化潮州大行動深入開展,新建森林公園31個、濕地公園3個,森林覆蓋率達到62.93%。違法用地、違法建設受到嚴厲打擊,礦產資源管理工作不斷強化,處置已供未用土地110宗306.7公頃,整治“兩違”用地531宗1631.3畝。一批污水處理設施和潮安區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加緊推進,第二污水處理廠開始試運行,潮安區被列為省“鎮村污水處理項目”建設示範區,“戶收集、村集中、鎮轉運、縣處理”的垃圾收運處理模式基本建立。節能降耗工程常抓不懈,能耗約束性指標完成省下達的計畫。
五、改革開放縱深拓展。我們堅持全面深化改革,不斷完善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構建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新格局。簡政放權深入開展,對相關縣區和經濟開發區下放市級管理許可權193項,實行2、3、4號章,行政效率大幅提高。營改增試點、商事制度等改革穩步推進,“土地一張圖”、“燃氣一張網”、“公交一張網”等取得突破,黃正村整村改造試點和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三資”交易平台建設等農村綜合改革卓有成效,省級新農村示範片在全省率先實現縣區全覆蓋。對外交流合作持續深化,海絲、閩粵、中潮“三大合作”更加緊密,與廈門市、美國舊金山市、蒙特利公園市等建立友城關係,駐泰國經貿代表處正式掛牌運作,第六屆粵東僑博會成功舉辦。汕潮揭同城化持續推進,與中山市“六個對接”深入開展,中山市累計投入幫扶資金8.7億元,幫助引進投資額超過2000萬元的產業項目272個。進出口貿易平穩發展,利用外資質量和水平有所提升,開放型經濟更加活躍。
六、社會事業全面進步。我們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社會建設的重點,大力發展各項社會事業,狠抓文明創建,全力辦好每年十件民生實事,努力提高民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五年來,民生領域累計投入409億元,占同期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0%以上。就業創業形勢穩定,歷年城鎮登記失業率均控制在3%以內。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基本實現全覆蓋,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健全。人才工作積極開展,設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創新實踐基地10個,市人才驛站成為首批省市共建人才驛站。解困工程紮實有效,建成城鎮各類保障性住房7489套,改造農村貧困戶危房20611戶,第一、二輪扶貧開發“雙到”工作均圓滿完成,163個貧困村10081戶貧困戶穩定脫貧,新時期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三年攻堅全面啟動。各類教育均衡協調發展,我市成為粵東首個省“教育強市”,“傳承韓愈文脈、人人尊師重學”社會氛圍日益濃厚。“衛生強市”啟動創建,醫療服務水平穩步提升,登革熱疫情有效防控,市中心醫院成為全市首家三甲醫院,人口計生工作進一步加強。文化惠民活動深入實施,各級公共文體設施場地全部免費開放,競技體育取得新成效。非遺保護傳承力度持續加大,市文化館被評為國家一級館。“韓愈教育發展基金會”、“潮州文化公益基金會”、“綠色生態發展基金會”創立運作。“平安潮州”建設紮實推進,盜搶、交通等違法犯罪受到強力打擊,“颶風2016”成效明顯,社會保持和諧穩定。法律援助更加有力,1015個村(社區)實現法律顧問全覆蓋。安全生產責任制全面落實,食品藥品監管體制日益健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不斷增強,五年來沒有發生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和食品藥品安全事件。文明創建活動持續開展,榮膺省雙擁模範城市“八連冠”,“創業、精緻、感恩、包容”成為全市共識,“海絲文化重鎮、潮人精神家園”城市形象更加鮮明,創業拼搏的“紅頭船”精神和追求精緻的“一根牛繩”精神深入人心。與此同時,人事、外事僑務、港澳、審計、統計、法制、司法、貿促、物價、糧食、打私、打假、人防、氣象、防震、地方志、檔案、對台、擁軍優撫、民兵預備役、老齡、民族宗教、婦女兒童等工作取得新成績。
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我們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積極開展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落實好省委第九巡視組巡視整改工作,嚴肅查處各類違法違紀案件。堅持依法行政,自覺接受人大、政協監督,五年來累計辦理人大代表建議192件、政協提案383件。
2016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市政府圍繞市委的總體部署,堅持多措並舉,推動創新發展。一是啟動“八網+產業”建設。在抓好年度投資163.6億元的78個重點項目建設的基礎上,編制三年行動計畫,啟動實施“八網+產業”重點項目建設,全年動工項目99個,累計完成投資86.6億元。二是激發雙創發展活力。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培育扶持一批根植性強的本土民營企業做大做強,引導更多市場主體創業創新,全年培育小升規工業企業57家,建成首家科技企業孵化器,市眾創空間被認定為國家級眾創空間,7個專業鎮上榜省專業鎮創新指數,上榜數居粵東各市首位。成立潮州市“網際網路+”研究院,鳳泉湖“網際網路+製造”小鎮被列入省培育小鎮,閩粵經濟合作區成為2016粵東西北地區招商引資示範平台。三是加快產業園區發展。全力推進鳳泉湖高新區開發建設,創造了“鳳泉湖速度”,締造了園區發展的“鳳泉湖模式”,首期4500畝土地已全部供地,二、三期建設全面啟動。中山(潮州)產業轉移工業園、中山-潮州對口幫扶工作在省考核中均獲得優秀等次。四是強化發展要素支撐。搭建“1+8+2”融資平台,向政策性銀行上報融資項目47個,融資金額117.6億元。推行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有2個項目與社會資本成功合作。五是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落實40項重大改革措施。設立新的市政務服務中心,推行“一門式一網式”政務改革,實現100個部門1189項審批事項集中統一辦理。開設政務服務“綠色通道”,63個服務項目審批時間壓縮近一半。籌劃設立新的市代建局,服務和保障政府投資重點項目建設。開展市級“大交通”管理體制和公交客運行業改革,粵運首批150台純電動公車陸續投入運營。六是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全面開展城鄉風險點、危險源排查整治行動,促進社會安全穩定。深化“文明鎮街、文明村居”創建,建成覆蓋各村居的鄉賢諮詢委員會。推進鎮街環境綜合整治,著力打造“一街、一路、一河、一廁”“四個一”工程,啟動“三項幫扶、五項整治”試點工作,開展道路交通秩序百日整治大行動,不斷改善城鄉發展環境。
各位代表,回顧五年來的實踐,我們深刻體會到,向著後發趕超、鳳凰騰飛的目標邁進,必須堅持明晰發展定位,塑造發展新形象;必須堅持轉方式調結構,引領發展新常態;必須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注入發展新動能;必須堅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構建發展新體制;必須堅持文明創建綜合整治,營造發展新環境;必須堅持民生為重,共享發展新成果。
各位代表,過去五年改革發展的成績來之不易,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有效監督和大力支持,以及駐潮部隊、武警官兵、上級駐潮單位和社會各界鼎力相助的結果,更是全市廣大幹部民眾辛勤努力、奮力拚搏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表示衷心感謝並致以崇高敬意!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當前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主要是:經濟底子較薄,產業層次不高,骨幹企業不多,內外需求不足,經濟面臨較大下行壓力,財政收支矛盾突出;基礎設施不完善,投資環境亟待提升,補短板工作任重道遠;協調各方利益、維護社會穩定壓力加大,公共安全隱患不容忽視,生態文明建設還需努力,民生保障水平尚有差距;政府職能轉變不快,行政效能有待提高,作風建設仍需加強。對此,我們一定高度重視並認真解決。
今後五年的奮鬥目標和主要任務
未來五年,是潮州決戰決勝,奮起直追,與全國同步建成小康社會的總攻時期。我們既面臨經濟壓力、矛盾疊加的嚴峻挑戰,也面臨活力釋放、動力增強的發展機遇。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創新驅動發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及省振興粵東西北和對口幫扶等戰略的深入實施,為我市加快發展注入新的動能。同時,我市“一中心三片區”發展格局的成型、各重大發展平台的引擎驅動、重大基礎設施的配套完善,以及廣大幹部民眾幹事創業信心和決心的增強,包括旅外鄉親在內的投資者看好潮州、投資潮州,我們的發展將迎來強大“勢能”。綜上所述,當前潮州發展已到了從戰略僵持轉向全面進攻的關鍵節點。站在新起點,面對新期待,我們必須鎖定目標、艱苦奮戰,有力有為、見賢思齊,跑好“第一棒”,乾出“第一棒”成績,把美好藍圖變成現實!
做好今後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導思想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中央歷次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深入貫徹落實市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以“鳳凰騰飛”為總目標,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認真落實“五大發展理念”,加快建設“一中心三片區”,著力打造新興產業強市、交通強市、文化強市、旅遊強市和教育強市,統籌推進經濟社會建設,決戰決勝,有力有為,實現兩個“五年翻番”,與全國同步建成小康社會,把潮州建設成為經濟更繁榮、政治更清明、社會更和諧的美麗新鳳城。根據市第十四次黨代會的部署要求,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為:全市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1%以上,人均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0.5%以上,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長14%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25%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3%,外貿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6.5%,城鎮化率達到68%以上,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成長基本同步。
為實現上述目標,必須下定決心、著眼長遠,打造“五個強市”。即:依託現有優勢,引進培育一批體量大、競爭力強的新產業集群、新產業門類、新產業模式,形成創新動力強勁、特色優勢突出、平台支撐有力的新興產業高地,打造新興產業強市;加快高鐵潮汕站擴容工程和潮州港建設,構建四通八達、無縫對接的綜合交通網路,強化中心樞紐站和潮州港的輻射帶動作用,實現交通功能與城市地位的同步提升,打造交通強市;大力整合資源,加強宣傳推介,提升潮州文化海內外影響力,引進新興文化形態,建設不失傳統的現代潮州,推進文化與經濟融合,繁榮文化事業,發展文化產業,打造文化強市;著眼於建設世界潮文化體驗旅遊目的地,迎合旅遊發展新趨勢,積極引進新業態,全面改善提升旅遊發展環境,打造富有競爭力的旅遊品牌,走出獨具特色的旅遊發展新路子,打造旅遊強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不斷加大投入,調整最佳化布局,引進優質品牌,扶持民辦教育,發展高職高等教育,提升教育綜合實力,力爭率先建成省教育現代化先進市,打造教育強市。按照這個要求,重點抓好五方面工作。
第一,實施“四梁八柱”工程,增強區域發展實力。堅持規劃引領,突出“五個強市”新定位,加快“一中心三片區”建設,推動各片區協調發展。狠抓鳳泉湖高新區、高鐵新城、韓東新城、閩粵經濟合作區等重大平台建設,科學布點產業項目,形成布局合理、產業集聚、特色鮮明的發展格局。搭建創新服務載體,鼓勵支持新業態、新門類、新模式發展,培育形成一批新興產業集群。加強扶持引導,大力培育一批根植性強的大型骨幹企業,提升“中國瓷都”、“中國婚紗晚禮服”等區域品牌。
第二,實施“四面八方”工程,統籌推進各項事業。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釋放“雙創”活力,激發經濟社會發展潛能。以創建省教育現代化先進市為目標,最佳化辦學門類、策略、資源、方法和手段,不斷提升教育發展水平。以創建“健康潮州”為抓手,完善醫療衛生保障體系,促進人口均衡發展,加快各項社會事業發展。擦亮潮州文化品牌,注重精神文化引領,發展繁榮文化事業,打造不失傳統的現代潮州。
第三,實施“四通八達”工程,著力最佳化發展環境。深入推進“八網”重點項目建設,謀劃推進一批涵蓋能源、交通、環保、防災、水利、信息等體系的重點項目,不斷提高基礎設施現代化水平。加快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市建設,大力推進新城規劃建設和舊城改造,逐步完善城市功能。狠抓經濟體制、投融資機制等重點領域改革攻堅,改善營商環境,抓好招商引資工作,擴大海絲、閩粵、中潮“三大合作”,增創開放型經濟發展新優勢。
第四,實施“四平八穩”工程,共同建設美好家園。聚焦城鄉協調,全力辦好每年十件民生實事,多渠道促進城鄉居民增收。積極穩妥推進農村綜合配套改革,打好新時期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攻堅戰。加強生態環境治理,加快綠色發展示範區建設,促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堅持正本清源,整治各種社會亂象,提升基層治理能力,營造良好發展環境。抓好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完善城市管理體制,啟動全國文明城市、全國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國家森林城市“六城同創”工作,推動文明創建再上新水平。
第五,打造有力有為團隊,建設人民滿意政府。貫徹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始終把人民的期盼作為奮鬥目標,認真履職,依法行政,主動擔當,有力有為,努力在建設學習型政府、創新型政府、法治型政府、廉潔型政府、責任型政府、服務型政府上見實效,形成言必行、行必果和定了就乾、乾就乾成、乾就乾好的施政新風,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讓人民滿意。
我們堅信,經過五年的努力,潮州的發展一定會再上新台階,城市將更加繁榮,生態將更加文明,社會將更加和諧,人民將更加幸福,一座不失傳統的現代新鳳城將以全新的姿態展翅翱翔!
2017年工作安排
2017年,是新一屆政府的開局之年。綜合考慮諸多因素,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9%,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1%,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5%,外貿出口總額增長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漲幅控制在3%以內,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成長基本同步,節能減排降碳約束性指標完成省下達的年度計畫。
為實現上述目標,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有關會議和市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實施“百團大戰”為引領,以建設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市為抓手,集中優勢力量,聚焦關鍵問題,增加有效投資,激發需求動力,深化創新驅動,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確保經濟穩定增長,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一、突出項目帶動,強化發展支撐
堅持發展項目化,強化“項目為王、動工為先”理念,及早抓好年度投資164.65億元的92個重點項目建設,繼續推進“八網+產業”行動計畫,著力補短板、強基礎、蓄後勁。
抓實產業項目。堅持“實業興市”,築牢重大發展平台。抓住“鳳泉湖速度”這一主核,瞄準“鎮園一體化”的主攻方向,同步推進一期項目落地投產和二期用地徵收及開發,全面完成中炬科技園、通用廠房、中山大道、科技孵化中心等項目建設,力促光明乳業、榮信系列項目、明園新型金屬質感材料等產業項目加快進度;無縫對接汕潮揭臨港空鐵經濟合作區規劃,加快高鐵新城核心區開發,推進萊芙生產基地、普洛斯物流園、佛手果加工基地等產業項目建設,啟動東山湖現代產業園二三期征地工作,完成桑浦山功能定位和詳細規劃,大力發展梅林湖旅遊商住項目;注重先後緩急,分步建設韓東新城各組團,完成意東片、北溪片等區域綜合徵地,抓好韓江新城半島市民廣場、橋東特色商業街、潮商城等項目建設,培育改造“潮創街”業態,推進韓東新城開發建設;深化與福建漳州、台灣的交流對接,推動區縣合一,完成柘林、西澳等產業園區配套建設,加快實施LNG儲配站、怡華油品倉儲、粵東天然氣接收站等項目,做大凍肉進口業務,規劃形成裝配式建築生產基地,促進閩粵經濟合作區發展;立足資源優勢,規劃建設茂芝紅色經濟區、湯溪湖旅遊休閒小鎮、赤鳳森林古鎮、文祠花果山度假區,探索發展農莊經濟,推進綠色發展示範區建設。
抓實交通項目。推進實施年度總投資95.8億元的61個交通重點項目,著重加快廣梅汕鐵路增建二線及廈深聯絡線、梅汕客運專線和動車運用所項目建設,爭取潮汕站擴容工程動工,實現饒平站始發運營。抓好大潮高速、潮汕環線高速、汕汾高速連線鳳泉湖新建工程等項目建設,做好寧莞高速與瀋海高速連線線前期工作,確保寧莞高速建成通車。加速潮州港公用航道一期工程建設,實現潮州港擴建貨運碼頭建成投入運營,做好潮州港公共錨地選劃,完成潮州港亞太公司資產重組。推動潮州東大道和一批省道改擴建工程建設,啟動潮汕大橋、鳳凰大橋及連線線工程、北溪大橋建設,加快實施外環西路、護堤路潮安段、饒平沿海快速公路等項目,實現潮州大橋、如意大橋、如意路等通車,新改建縣鄉公路15公里、通村公路150公里,努力構築外通內聯、便捷通達的立體交通網路。
抓實水利項目。圍繞“生態水鄉網”建設計畫,全面推進全市246宗水利項目建設。抓好韓東新城防洪、北堤、南堤(首段)、北溪和潮安西山溪等綜合整治工作;加快引韓濟饒供水工程、粵東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饒平海堤圍達標加固二期工程和潮安內洋西總乾排澇工程等建設;抓好中小河流綜合整治及水系連通工程、農業高效節水項目和澇區整治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高水利保障能力。
抓實民生項目。著眼於提升人居環境和改善民生,提升市圖書館新館和市檔案館,力爭有30%的村居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成。加快“博物館之城”創建,全市博物館總量達到30座。實施特殊教育學校工程,啟動市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建設,努力引進名校在潮辦學。改造提升公立骨幹醫院辦醫水平,引進社會力量辦綜合三甲醫院。全面完成徑南和東山保障房建設,改造充實市城區肉菜市場。規劃實施城區有償停車體系,動工建設西門停車場及配套設施。啟動一半以上鄉鎮建設市民親水平台,推進鳳城文化廣場、鳳城水鄉生態示範區、紅山森林公園、濱江休閒公園等項目建設,抓好城市主幹道綠化和景觀提升。
二、加快結構調整,促進產業提升
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創新驅動發展為引領,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做大實體經濟,培育壯大新動能,不斷完善現代產業體系。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做好“三去一降一補”,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抓好“殭屍企業”出清重組,加快淘汰落後產能和化解過剩產能。加大棚戶區改造力度,發展住房租賃市場,有序推動去庫存,促進房地產健康發展。著力控制金融槓桿風險,最佳化金融生態環境,抓好農信社達標升級和改制為農商行工作。突出做好補短板和降成本工作,激發經濟發展潛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轉變農業生產方式,帶動農民增收。穩定糧食生產,保障糧食有效供給。支持設施農業項目發展,建成生態茶園1萬畝以上。推進省級新農村連片示範工程建設,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22萬畝以上。大力發展農產品深加工和流通服務業,拓展農村電商,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積極推進畜禽養殖標準化示範創建,加快實施西澳島生態修復工程,建設潮安北部萬畝淡水養殖示範區。
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健全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快推進企業研發中心、科技企業孵化器、新型研發機構、產業技術聯盟建設,建好國家級智慧財產權快速維權中心,促進產學研用貫通,推進產業鏈、創新鏈融合,建設創新發展示範鎮5個以上,爭取高新技術企業達到60家以上。聚焦特色優勢產業,開展製造業升級行動,實施新一輪企業技術改造,推動傳統優勢產業向中高端躍升。深入實施質量強市戰略,培育公共服務示範平台和創新產業化示範基地,建好創新驅動先行區,舉辦首屆“市長杯”工業設計大賽,推動陶瓷、服裝等行業實施自動化、智慧型化改造,促進傳統優勢產業與高科技嫁接、與設計聯姻、與品牌聯動。制定更加靈活的人才政策,大力培養引進創新人才。
培育壯大實體經濟。實施產業龍頭促進計畫,打造根植於本土的“四梁八柱”骨幹企業50家以上。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落實涉企收費清單制度,千方百計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完善“企業直通車”、“綠色通道”、“一企一策”等服務制度,繼續開展民營骨幹企業走訪活動,幫助企業解決制約發展的問題。在韓東新城劃設總部經濟示範區,引導和扶持骨幹企業集聚發展。加強直接融資服務,力爭新增上市企業2家、掛牌企業6家。加大中小企業培育扶持力度,推動企業上規模,培育小升規工業企業68家。
推進新興產業發展。加強對產業發展的規劃引導,實施新興產業行動計畫,積極開展行業招商、產業招商,完善政策配套服務,集中力量發展工業陶瓷、生物醫藥和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裝配式建築材料)等新興產業,培育發展3-5個產值超過50億元的新興產業。推動網際網路經濟創新發展,建好鳳泉湖“網際網路+製造”小鎮,加強大型物流園區、集散地和分揀中心建設,支持第三方物流企業融入生產企業供應鏈管理,鼓勵發展快遞業。大力發展軟體和信息服務、科技服務、創意設計、服務外包等產業,壯大移動網際網路、綠色、信息等新興消費產業。
做大做強第三產業。發揮消費對增長的基礎作用,積極發展現代服務業,引領和促進消費。強化供給創新,推動服務業發展與消費需求高水平對接。啟動建設潮州美食城,規劃設定陶瓷、不鏽鋼、茶葉、水產、二手車、農產品批發、家居裝飾材料等專業市場,加快東方國際茶都、鳳凰廣場、財富中心等高端商貿綜合體建設。積極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激活文化消費。以創建全域旅遊為目標,加快古城文化旅遊特色區建設,著重實施9個古城公共基礎設施項目,引進大企業投建運營潮州古城,抓好舊府衙片區改造,開工建設文旅小鎮、韓江沿堤慢道親水走廊,打造筆架山潮州窯考古遺址公園,完善旅遊廁所、停車場等設施建設,策劃推介精品線路,舉辦潮府廟會、潮州美食節、潮州大鑼鼓大賽、世界非遺論壇、文化藝術節、潮州節等系列文化旅遊民俗活動,促進旅遊產業發展。
三、抓好四項治理,最佳化發展環境
堅持問題導向,直面存在矛盾,集中力量,破解難題,整治經濟社會發展弊病,最佳化城鄉發展環境。
圍繞建設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加強經濟治理。整頓市場經濟秩序,治理“假冒偽劣偷漏騙”,營造良好信用環境。深入推進鎮村“三項幫扶、五項整治”,逐步解決農村產業發展、土地管理等方面存在問題,夯實基層經濟基礎。以“零容忍”態度嚴厲打擊違法用地、違法建設、違法經營、違法居住、違法排放等現象,突出開展小產權房整治行動。鼓勵專業鎮發展提升,引導鎮村企業集聚發展,實現土地集約、污染可控、管理規範。完善政府性債務管理和償還機制,防範政府債務風險。依法加強鎮街經濟統計管理,建立經濟運行考評制度,科學引導鎮域經濟發展。
圍繞建設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市,加強城鄉治理。緊扣“一中心三片區”總體布局,創新城鎮化發展模式,推進城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一體化,增強城鄉綜合承載能力,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構築新型城鎮化空間局面,彰顯潮文化特色和生態風貌。深入推進鎮街文明創建活動,擴大創優覆蓋面。實施農村環境連片綜合治理,持續開展“治髒、治水、治氣”專項行動,動工治理城鄉污水河,鞏固鎮街“四個一”打造成效,基本完成“拆四舊”工作,落實長效管理機制,打造“三治”升級版。健全村務公開等制度,鼓勵和支持鄉賢諮詢委員會、行業協會等參與社會治理,推進社會治理精細化。實施市城區綜合配套改革,力爭在整合行政資源、促進權責利統一、完善大執法體制等方面取得突破。
圍繞建設“潮人生態家園”,加強生態治理。編制實施生態功能區規劃,推進新一輪綠化潮州大行動,實施“綠道網”建設,新增鎮級森林公園6個、濕地公園1個。加強生態創建,新增市級生態示範村12個、省級生態示範鎮2個。嚴格水資源管理,啟動韓江市區段飲用水源保護區範圍調整工作,推進楓江流域污染整治,抓好河、溪、渠、溝的清污、清淤、清障。加快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完成“一縣一場”建設任務,完善城鄉垃圾收運處理體系。落實節能減排目標責任制,啟動一批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嚴厲打擊偷排污水、廢氣、廢渣等環境違法行為,著力整治不鏽鋼行業拋光污染和陶瓷廢棄物污染,不斷最佳化生態環境。
圍繞建設“平安潮州”,加強安全治理。創新完善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嚴厲打擊突出違法犯罪,推進安全文明小區和平安村居創建,全力打造粵東最平安城市。樹立底線思維,抓好基層綜治信訪維穩工作,深化社會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完善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機制,增強災害應急救援和防災減災能力。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持續推進城市風險點、危險源排查整治和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堅決遏制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健全食品藥品全流程監管體系,建設套用“智慧食藥監”,建立市縣鎮三級統一信息網路,保障民眾飲食用藥安全。
四、深化改革開放,凝聚發展合力
匯集各方資源要素,營造創新創業環境,深化對外開放合作,匯聚發展正能量。
改善政務環境。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落實政府部門權責清單制度,實行行政審批標準化,拓展網上辦事大廳,完善市縣兩級政務服務中心,推進市、縣、鎮、村四級“一門式一網式”政務服務全覆蓋。規範和用好下放到園區的管理許可權,實施投資項目全流程“保姆式”服務,推行“現場會”、“站談會”等問題解決新模式,縮短項目入園落地時間。強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行工商註冊便利化,探索全程電子化工商登記。開展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改革試點,加強信用體系建設。深化國地稅聯合辦稅服務工作,探索推進辦稅業務由“一廳辦”向“一窗辦”轉變。
推進改革攻堅。推進投融資體制改革,組建國有全資的城市發展投資建設集團,設立民營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強化產業發展支撐。深化財稅管理體制改革,努力培植稅源、挖掘潛力。抓好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規範引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序流轉。推進燃氣綜合改革,加快城鎮燃氣管網、市域高壓天然氣管網建設,推動現有管道供氣設施併購和整合提升,拓展天然氣用氣市場,儘快形成“燃氣一張網”。抓好市級“大交通”管理體制改革後續工作,加快“公交一張網”建設。深化農電體制改革,推進新農網改造升級,抓好一批供電項目改造工程,提升配網供電可靠性。
提高開放水平。積極對接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全方位加強與“海絲”沿線國家的交流合作,深化與美國舊金山、泰國曼谷等的友城關係。依託閩粵經濟合作區,全面拓展與福建、台灣的交流合作。加強與汕頭、揭陽的對接,加快臨港空鐵經濟合作區建設,紮實推進汕潮揭同城化發展。加快發展跨境電商,建設外貿綜合服務平台,組織企業參加各類展銷會,支持拓寬行銷渠道,開拓多元化市場,促進外貿進出口穩定增長。
堅持合作發展。建立引資指導目錄,靈活運用“精準招商”新模式,組織開展國內外招商推介活動,加強與珠三角地區產業共建,爭取有更多大項目落戶潮州。強化與廣州港、廈門港的合作,提升港口帶動和輻射能力,推動臨港產業集聚發展。繼續深化與中山市的對口合作,共同做好第二輪對口幫扶工作,推動兩市專業鎮協同創新,促進產業全鏈條跨區域融合發展。充分挖掘僑資僑力,深入實施“鄉賢回歸”工程,做好第二十屆國際潮團聯誼年會申辦工作。
五、兜牢底線民生,推進發展共享
統籌社會事業發展,提升公共服務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提高民眾的獲得感。
做好就業保障工作。落實就業創業優惠政策,完善市創業孵化基地管理,建立初創企業及大學生創業創新平台,加強農村勞動力就業技能培訓,抓好重點群體就業,新增城鎮就業1.8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推進社保擴面征繳,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提高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待遇水平。紮實抓好解困工程,推進新時期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落實城鄉低保、農村五保供養標準,完成省下達的農村危房改造任務。
統籌社會事業發展。推進省教育現代化先進市創建工作,持續開展尊師重學系列活動,推動潮州大鑼鼓進校園,加快發展職業教育、特殊教育、老年教育和學前教育,支持民辦教育突破發展,逐步完善現代綜合教育體系。繼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全面推動衛生強市建設,強化重大疾病、傳染病防控,試點公立醫療單位託管制度。實施優生健康惠民工程,促進人口均衡發展。廣泛開展文化惠民活動,推進一批文體工程建設,完善城鄉公共文化配套。成立鳳凰城市聯盟,加大中國瓷都、中國工藝美術之都形象宣傳,培育更多工藝美術大師。繼續做好民族宗教、外事僑務、港澳、廣播電視、新聞出版、擁軍優撫、國防動員、預備役、對台、人防、氣象、防震、物價、檔案、地方志、老齡、婦女兒童、殘疾人、紅十字等工作,促進各項事業全面發展。
認真辦好民生實事。完善民生保障政策體系,加大民生投入,重點保障教育文化、醫療衛生、社會保障、扶貧濟困等公共服務的支出。結合省的部署安排,聚焦民眾普遍訴求,全力辦好十件民生實事,切實兜牢底線民生。
六、加強政府建設,提高政務效能
以構建良好政治生態為目標,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打造有力有為團隊,不斷提高行政效能,為“鳳凰騰飛”提供堅強保障。
建設法治政府。恪守依法行政基本要求,紮實抓好“七五”普法工作,促進自覺遵法學法守法用法。健全依法決策機制,加強合法性審查,推進行政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堅持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健全行政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自覺接受人大、政協監督,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完善政府信息公開制度,重視發揮輿論監督、社會監督和審計監督的作用。
最佳化服務質效。全面正確履行政府職能,增強政府執行力、公信力。堅決破除思維定勢,從墨守成規中走出來,從按部就班中走出來,從司空見慣中走出來,提高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能力和水平。保持有力有為的精神狀態,不懈怠,不鬆勁,不迴避矛盾,不推卸責任,營造肯幹事、能幹事、乾成事的濃厚氛圍。
強化督查落實。進一步完善大督查工作機制,整合督查力量,促進督查工作由單一推動向聯合推動轉變。建立重點督查項目庫,設立電子台賬,對督查項目實行統一編號、動態管理。建立專責監督執紀問責、容錯糾錯機制,強化政府績效評估和行政問責,堅決糾正不作為、亂作為,堅決克服懶政、怠政,堅決懲處失職、瀆職,著力解決缺位、越位、不到位的問題。
推進廉政建設。建立預防腐敗清單制度,加強重大工程、重點項目和專項經費等領域的廉政風險防控,強化對公共資金、公共資源、國有資產的監管,嚴肅查處各類腐敗案件。全面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厲行勤儉節約,嚴格控制“三公”經費,把更多的財力用到惠民生、促發展上,力爭做到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新目標賦予新任務,新起點開啟新航程。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不忘初心、勇立潮頭,決戰決勝、有力有為,打開新局面、創造新業績,為實現“鳳凰騰飛”美好願景而努力奮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