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面深化公立醫院改革
在全省80個縣(市)全面推開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在新余市、鷹潭市推行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重點任務是:
(一)破除以藥補醫,推動建立科學補償機制。所有縣級公立醫院和試點城市公立醫院全部取消藥品加成(中藥飲片除外),降低虛高藥價。對公立醫院補償由服務收費、藥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補助三個渠道改為服務收費和政府補助兩個渠道,通過合理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加大政府投入、改革醫保支付方式、降低醫院運行成本等建立科學合理的補償機制。對醫院的藥品貯藏、保管、損耗等費用列入醫院運行成本予以補償。各級政府要按規定落實對公立醫院的投入責任,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切實加大投入,增加的政府投入納入財政預算。(省衛生計生委、省財政廳、省發改委、省人社廳負責。排第一位的為牽頭單位,其他為各單位按職責分別牽頭,下同)
(二)進一步理順醫療服務價格。將縣級公立醫院和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的醫療服務價格調整許可權下放到設區市。研究制訂開展醫療服務價格形成機制改革試點的指導性檔案。在保證公立醫院良性運行、醫保基金可承受、民眾負擔不增加的前提下,堅持“總量控制、結構調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則,降低藥品、耗材、大型設備檢查等價格,提高體現醫務人員勞務價值的醫療服務價格。逐步理順不同級別醫療機構間和醫療服務項目的比價關係,建立以成本和收入結構變化為基礎的價格動態調整機制。醫療服務價格、醫保支付、分級診療等政策要相互銜接。(省發改委、省人社廳、省衛生計生委負責)
(三)深化編制人事制度改革。在各地現有編制總量內合理核定公立醫院編制總量,建立動態調整機制,創新機構編制管理方式。在崗位設定、收入分配、職稱評定、管理使用等方面,對編制內外人員待遇統籌考慮,按照國家規定推進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實行人員聘用制度和崗位管理制度,逐步由固定用人向契約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轉變。落實公立醫院用人自主權,對醫院緊缺、高層次人才,可按規定由醫院採取考察的方式招聘,結果公開。(省編辦、省人社廳、省衛生計生委、省財政廳、省教育廳分別負責)
(四)建立符合醫療衛生行業特點的薪酬制度。加快研究擬訂符合醫療衛生行業特點的薪酬制度改革方案,選擇部分地區或公立醫院開展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試點工作。未列入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試點範圍的城市和各縣(市)可先行探索制訂公立醫院績效工資總量核定辦法。完善績效工資制度,體現多勞多得、優績優酬,合理拉開收入差距。嚴禁給醫務人員設定創收指標,醫務人員薪酬不得與藥品、耗材、醫學檢查等業務收入掛鈎。(省衛生計生委、省人社廳、省財政廳負責)
(五)最佳化醫療衛生資源結構布局。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全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綱要(2015-2020年)的通知》(國辦發〔2015〕14號),制定完善我省醫療衛生資源配置標準,並向社會公布。從嚴控制公立醫院床位規模、建設標準和大型醫用設備配置,鼓勵公立醫院優先配置使用國產醫用設備和器械。嚴禁公立醫院自行舉債建設、超標準裝修和超規劃配置大型醫用設備。(省衛生計生委、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省人社廳負責)
(六)加快建立和完善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積極探索公立醫院管辦分開的多種有效實現形式。各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要創新管理方式,從直接管理公立醫院逐步轉為行業管理。落實公立醫院人事管理、績效工資內部分配、運營管理等自主權。逐步取消公立醫院的行政級別。健全院長選拔任用制度,鼓勵實行院長聘任制。(省衛生計生委、省編辦、省人社廳、省教育廳負責)
(七)加強績效考核和
評估。按照國家制定的城市和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效果評價實施方案和指標體系,強化對公立醫院改革效果的考核評估。將公立醫院改革工作納入試點城市和縣級人民政府績效考核內容。依據國家有關部門制訂的關於加強公立醫療衛生機構績效評價的指導意見,結合實際制訂我省具體實施辦法。(省醫改辦、省衛生計生委、省財政廳、省人社廳負責)
二、健全全民醫保體系
2015年基本醫保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人均政府補助標準提高到380元,城鎮居民個人繳費達到人均不低於120元,新農合個人繳費達到人均120元左右。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政策範圍內門診費用支付比例達到50%,政策範圍內住院費用支付比例達到75%左右。重點任務是:
(一)完善籌資機制和管理服務。建立健全與經濟發展水平和居民收入狀況相適應的可持續籌資機制。加快推進和完善基本醫保市級統籌。基本實現省內異地就醫費用直接結算,穩步推行跨省異地安置退休人員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選擇部分統籌地區和定點醫療機構開展新農合跨省就醫費用核查和結報試點。(省醫改辦、省人社廳、省衛生計生委、省財政廳負責)
(二)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健全重大疾病保障機制。各地要結合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醫保籌資能力、患大病發生高額醫療費用情況等因素確定籌資標準和支付比例。大病保險對患者經基本醫保支付後需個人負擔的合規醫療費用實際支付比例達到50%以上。完善職工補充醫療保險措施和城鄉醫療救助制度,健全“一站式”即時結算機制。到2015年底,重點救助對象醫療救助政策範圍內住院醫療費用,個人負擔費用在年度救助限額內按不低於70%的比例給予救助。全面推進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工作,適度擴展救助對象範圍,建立按“病種”救助和不同困難人群按“比例”救助的重大疾病醫療救助模式。全面建立疾病應急救助制度,切實發揮托底救急作用。做好各項制度的有效銜接,築牢重大疾病保障網。(省醫改辦、省衛生計生委、省人社廳、省民政廳、江西保監局、省總工會、省殘聯負責)
(三)深化醫保支付制度改革。充分發揮基本醫保的基礎性作用,強化醫保基金收支預算。因地制宜選擇與當地醫療保險和衛生管理現狀相匹配的付費方式,不斷提高醫療保險付費方式的科學性,提高基金績效和管理效率。推行以按病種付費為主,按人頭、按服務單元付費等複合型付費方式。支付方式改革要覆蓋縣域內和試點城市區域內所有公立醫院,並逐步覆蓋所有醫療服務。建立和完善醫保經辦機構和定點醫療機構之間的談判協商機制與風險分擔機制。逐步將醫保對醫療機構服務監管延伸到對醫務人員服務行為的監管。(省人社廳、省衛生計生委、江西保監局負責)
(四)大力發展商業健康保險。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發展商業健康保險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4〕50號)。鼓勵商業保險機構參與各類醫療保險經辦服務。大力發展與基本醫療保險有機銜接的商業健康保險,加快發展醫療責任保險、醫療意外保險,探索發展醫療執業保險。加強監管,規範商業健康保險市場秩序,確保有序競爭。(江西保監局、省人社廳、省衛生計生委負責)
三、深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
鞏固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運行新機制,有序推進村衛生室、非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施基本藥物制度。重點任務是:
(一)調動基層積極性。進一步改革人事分配製度,落實基層用人自主權。落實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補助政策,落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施績效工資相關政策,完善績效考核分配辦法,加強量化考核和效果考核,考核結果與績效工資總量、財政補助、醫保支付等掛鈎。啟動實施社區衛生服務提升工程,紮實開展“建設民眾滿意的鄉鎮衛生院”活動。繼續開展基層綜合改革重點聯繫點工作。(省衛生計生委、省人社廳、省財政廳負責)
(二)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15〕13號),制定全省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的實施方案。加強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工作,重點實施面向村衛生室的3年制中、高職免費醫學生培養。落實國家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制度。落實鄉村醫生多渠道補償政策,提高鄉村醫生收入。改善鄉村醫生工作條件,積極推進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逐步提高產權公有村衛生室比例,完善鄉村醫生養老政策,逐步提高鄉村醫生養老保障水平。(省衛生計生委、省教育廳、省人社廳、省財政廳負責)
(三)加快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標準提高到40元,農村地區增量資金全部用於鄉村醫生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調整完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加強資金管理和項目進展監測,完善項目績效考核機制。抓好電子健康檔案的規範使用和動態管理。加強重大疾病防控,進一步拓展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全面推進流動人口基本公共衛生計生服務均等化工作。(省衛生計生委、省財政廳、省殘聯負責)
四、大力發展社會辦醫
優先支持舉辦非營利性非公立醫療機構,加快推進非公立醫療機構成規模、上水平發展。逐步提高非公立醫療機構床位數和服務量占比。重點任務是:
(一)進一步完善社會辦醫政策。清理妨礙社會辦醫發展的制約因素,出台加快發展社會辦醫新舉措,完善社會辦醫在土地、投融資、財稅、價格、產業政策等方面的鼓勵政策,切實保障非公立醫療機構與公立醫療機構在市場準入、社會保險定點、重點專科建設、職稱評定、學術地位、醫院評審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各地在編制區域衛生規劃和醫療機構設定規劃時為社會辦醫留出足夠空間。發布《江西省社會辦醫投資指南(2016-2020年)》,引導社會辦醫健康有序發展。規範政府辦公立醫院改制試點,推進國有企業所辦醫療機構改制試點,完善港、澳、台資及外資辦醫政策。推進社會辦中醫試點工作。(省發改委、省衛生計生委、省財政廳、省人社廳、省商務廳、省國資委負責)
(二)加強監督管理,規範服務行為。加強並完善對非公立醫療機構的行業監管。將非公立醫療機構納入統一的醫療質量控制與評價範圍,與公立醫療機構一視同仁。依法嚴厲打擊非法行醫,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規範和促進非公立醫療機構誠信經營。(省衛生計生委、省發改委負責)
五、健全藥品供應保障機制
進一步保障藥品供應和質量安全,推進藥品價格改革。重點任務是:
(一)落實公立醫院藥品集中採購辦法。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完善公立醫院藥品集中採購工作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7號),制定全省公立醫院藥品集中採購實施方案,全面啟動新一輪藥品採購。允許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城市以市為單位在省級藥品採購平台上自行採購。逐步實現高值醫用耗材通過省級集中採購平台進行陽光採購,網上公開交易。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鼓勵採購國產高值醫用耗材。加強藥品供應保障
信息系統建設,全面啟動藥品集中採購平台規範化建設,實現互聯互通。(省衛生計生委、省人社廳、省工信委、省食品藥品監管局負責)
(二)深化藥品生產流通領域改革。推動醫藥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醫藥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鼓勵藥品零售企業連鎖經營。採取多種方式推動醫藥分開。制訂出台推進藥品流通領域改革的指導性檔案,進一步提升服務水平和流通效率,努力構建經營規範、競爭有序、服務高效的藥品流通新秩序。(省商務廳、省工信委、省科技廳、省衛生計生委、省發改委、省人社廳、省食品藥品監管局負責)
(三)積極推進藥品價格改革。藥品實際交易價格主要由市場競爭形成,並與藥品集中採購、醫保支付方式等改革政策銜接。建立協調推進醫藥價格改革工作機制。對部分藥品建立價格談判機制,參考港澳台等地藥品價格,通過談判降低部分專利藥品、獨家生產藥品價格。(省醫改辦、省衛生計生委、省發改委、省人社廳負責)
(四)保障藥品供應配送。提高基層特別是農村和邊遠地區藥品配送能力,鼓勵各地結合實際推進縣鄉村一體化配送,提高採購配送集中度。對配送不及時、影響臨床用藥和拒絕提供偏遠地區配送服務的企業限期整改,逾期不改的取消其中標資格。組織做好定點生產藥品的使用工作。進一步完善短缺藥品供應保障和
預警機制。加快制訂兒童用藥的鼓勵扶持政策,探索部分罕見病用藥供應保障措施。推進醫療信息系統與國家藥品電子監管系統對接。(省衛生計生委、省工信委、省發改委、省食品藥品監管局負責)
(五)完善和落實創新藥、醫療器械評審制度。完善優先評審技術要求,落實國家創新藥品、醫療器械政策。加強技術審評能力建設,提高審評審批透明度。推進仿製藥質量一致性評價,提高仿製藥質量。鼓勵創新藥和臨床急需品種的上市。根據醫療器械監管情況,借鑑國際監管經驗,完善醫療器械註冊審評審批要求。(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省衛生計生委負責)
六、完善分級診療體系
按照“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要求,2015年所有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城市和縣(市)都要開展分級診療試點。重點任務是:
(一)提升基層服務能力。按照填平補齊的原則,繼續支持村衛生室、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殘疾人社區康復站建設。切實抓好縣醫院和縣中醫院綜合能力全面提升工作。完成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各項目標任務。(省衛生計生委、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省殘聯負責)
(二)加快建立分級診療制度。研究制訂建立分級診療制度的指導性檔案,落實基層首診。總結經驗,擴大全科醫生執業方式和服務模式改革試點。逐步完善雙向轉診程式,重點暢通慢性期、恢復期患者向下轉診渠道,推進急慢分治格局的形成。探索建立高血壓、糖尿病和重性精神病、結核病綜合防治管理模式。研究制訂不同級別和類別的醫療機構疾病診療範圍,形成急性病、亞急性病、慢性病分級分類就診模式。實施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畫。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門急診量占門急診總量的比例。(省衛生計生委、省人社廳負責)
七、大力推進衛生計生服務能力建設
在全省實施為期三年的衛生計生服務能力提升工程,採取切實可行措施提升各級各類醫療衛生和計畫生育機構服務能力。重點任務是:
(一)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全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綱要(2015-2020年)的通知》(國辦發〔2015〕14號)要求,制定《江西省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2015-2020年)》,並向社會公布。通過政府主導和市場機制相結合,加快發展老年醫療護理服務體系建設,加強醫養結合和資源整合,建立老年醫療、老年護理和養老服務的有序銜接機制。(省衛生計生委、省民政廳、省人社廳負責)
(二)提升衛生計生服務能力。研究制訂《江西省衛生計生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實施方案(2015-2017年)》,有效整合資源,突出抓好學科發展、高層次和緊缺人才培養以及信息化建設,夯實核心能力建設基礎。持續推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消除體制機制障礙,破除衛生計生服務能力提升的瓶頸制約。按照“科學、務實、高效、管用”的原則,建立衛生計生服務能力提升工程的目標管理、過程監督、要素保障、統籌協調、結果考評等機制,完成年度各項目標任務。(省衛生計生委、省財政廳負責)
(三)推進衛生信息化建設。加快建設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統籌建設省、市、縣級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實現與所在地公共信息平台的互聯互通、資源共享、業務協同。逐步實現公共衛生、計畫生育、醫療服務、醫療保障、藥品管理、綜合管理6大套用系統業務協同,促進數據整合和信息共享。研究制訂“十三五”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設規劃,深入推進健康醫療信息惠民行動計畫。(省衛生計生委、省發改委、省工信委負責)
(四)加強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加強全科醫生制度建設。全面實施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完成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任務。加強以全科醫生為重點的基層衛生人才培養。支持培養鄉鎮衛生院公共衛生定向醫學生。簡化農村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畢業生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就業的相關手續。做好第一批全科醫生特崗計畫試點工作的跟蹤評估,及時總結經驗,擴大試點。穩步開展醫師多點執業,鼓勵醫生到基層多點執業。加大急需緊缺人才和高層次人才培養培訓力度。加強醫院院長職業化培訓。(省衛生計生委、省人社廳、省教育廳、省財政廳負責)
八、統籌推進各項配套改革
重點任務是:
(一)有效控制醫藥費用不合理增長。按照“控整體、抓源頭、管終端”的思路,研究制訂控制公立醫院醫藥費用不合理增長的實施意見,合理確定調控目標,科學擬定調控措施,將控費工作納入公立醫療衛生機構績效考核範圍,對控費不力的公立醫院暫停等級評審、新增床位和大型設備配置。(省衛生計生委負責)
(二)健全醫藥衛生監管體制。落實全行業監管,依法依規對醫療衛生機構開展綜合監管。積極推動《江西省醫療服務監督管理條例》立法工作。加強監督管理體系建設,提升監管和執法能力,將區域內所有醫療機構納入所在地衛生計生行政部門的統一規劃、統一監管。建立信息公開、社會多方參與的第三方監督評價體系。公立醫院每年向社會公布財務狀況、績效考核、質量安全、價格和醫療費用等信息。落實醫療衛生行風建設“九不準”。依法嚴肅查處藥品招標採購、醫保支付等關鍵環節的違法違規行為。完善醫療糾紛預防調解機制,依法保護醫患雙方合法權益。(省衛生計生委、省政府法制辦、省人社廳、省財政廳負責)
(三)加強組織領導等有關工作。各地要加強對醫改的組織領導,主要領導對醫改工作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逐級分解任務。將醫改工作推進情況納入政府考核內容,建立省、市、縣三級統籌協調的工作推進機制,進一步加強醫改監測和評估。抓緊研究制訂“十三五”期間全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積極發展中醫藥事業。探索建立軍隊醫院參與公立醫院改革的途徑和模式。強化醫改科技支撐,儘快完善省級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布局,加強疾病協同研究網路和體系化、機制化的臨床轉化推廣體系建設,加快推進重大新藥創製和醫療器械國產化工作。加強醫改正面宣傳,主動回應社會關切,引導民眾合理預期,營造良好輿論氛圍。(省衛生計生委、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省人社廳、省委宣傳部、省科技廳、省軍區後勤部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