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我代表區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13年工作回顧
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區人大及其常委會和區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區政府團結帶領全區人民,以新型城市化發展為引領,採取了一系列積極有為的舉措,推進全區各項事業取得新進展,全面完成了區十五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
(一)堅持產業結構調整和最佳化升級,經濟發展質效不斷提升。
經濟成長提質。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02.14億元,增長11.3%;工業總產值1917.45億元,增長12.4%;公共財政預算收入66.43億元,增長17.7%,總量、增幅均位居全市第三;稅收總額(含海關代徵稅)274.49億元,增長18.4%。內外需拉動作用明顯增強,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30.65億元,增長18.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7.82億元,增長14%;外貿出口總值34.77億美元,增長10.4%。三次產業比重調整為3.3:59:37.7,第三產業占比提高3.2個百分點。萬元生產總值能耗下降4.36%。
產業結構最佳化。以大項目帶動全區產業結構調整最佳化,多元支撐的產業體系建設邁出堅實步伐。先進制造業高端延伸,96萬台發動機產能擴建(一期)投產,新能源汽車啟辰晨風實現規模生產,新引進寶駿國際汽車港、東風日產銷售分公司、東風南方總部等項目,完成150台和諧型大功率電力機車B型車檢修。空港經濟加快發展,新科宇航廣州飛機維修基地G1機庫建成運營,廣州飛機維修工程有限公司(二期)竣工投產,圓通速遞等項目正式落戶。傳統產業加速轉型,皮革皮具、服飾、珠寶、音響等產業向高端化、品牌化發展,廣東皮具原輔料國際採購中心正式投入運營,皮革電子交易中心發展會員7200多家,意爾康、遠東、長興等品牌企業總部用地得到落實。“中國化妝品之都”正式掛牌。商貿旅遊業逐步壯大,來又來商業廣場等5個商貿項目投入運營。圓玄道觀、朗頭村成功創建國家4A、3A級旅遊景區。全年實現旅遊總收入35.2億元,增長11.75%。
發展後勁增強。中心城區有序擴容,中軸線征拆簽約工作進展順利。國家級開發區申報正待國家商務部審批,綜合保稅區(一期)圍網通過預驗收,空港經濟區納入自貿區申請範圍。9個項目列入省重點(預備)項目、25個項目列入市重點(預備)項目。認定區總部企業7家,新引進文化旅遊城等產業項目83個;新登記工商企業15342個,註冊資金28.52億元,分別增長20%、108.7%。廣州聯東?U谷國際企業港項目征地工作加快推進。土地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儲備土地5918畝,出讓土地2535畝。淘汰“兩高一低”企業,提升改造低產能工業園區,關停20家漂染、化工、造紙等污染企業。
創新能力提升。自主創新成為經濟成長內生動力。研發支出占生產總值比重2.29%,高於全省平均水平。高新技術產業產值1310.59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75.21%。新認定13家高新技術企業,全區累計達80家。創新平台建設加快,中山大學花都產業科技研究院項目順利推進,新增2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和10家省、市級工程中心。全區專利申請3263件,增長23.3 %,其中發明專利409件,增長46.1%。質量強區工作取得新進展,新增省名牌產品12件、市著名商標16件,有效期內省名牌總數達45個,躍居全市第二;新增2家市重點培育和發展的自主國際品牌企業,全區累計達21家。引導制定國家標準3個、省地方標準4個、行業標準4個。第五次獲評“國家科技進步先進區”,獲認定為首批“國家智慧財產權強縣工程示範縣(區)”,成為廣州唯一獲此殊榮的區。
(二)堅持統籌協調發展和城市擴容提質,城鄉發展環境持續改善。
科學規劃引領城市建設。以新型城市化發展戰略為指引,制定《花都副中心發展規劃》、《花都城市中軸線CBD地段控規調整》、《空港經濟區核心區(一期)控制性詳細規劃》等一系列重大規劃,出台《花都區2013年建設方案》、《關於加快推進花都副中心擴容提質的實施意見》等檔案。“三規合一”取得階段性成果,順利推進106條村村莊規劃修編。
交通基礎建設成效突出。完成新赤公路、迎賓大道東延線、芙蓉大道改擴建等5條共30多公里道路建設;捷運9號線、紅棉大道跨風神大道立交橋等15項路橋項目建設加緊推進。途經我區的廣樂高速、肇花高速及廣清擴建項目土地徵收工作基本完成,廣清城際、北三環項目征地工作加快推進。
公建配套水平加快提升。成功引入西江淨水,完成區內主要自來水廠提質達標改造。推進花城路等3條路“水浸街”改造,建設排澇管道8935米。新增5項輸變電工程投產送電。黃岡中學廣州學校(二期)等4所學校投入使用,秀全中學新校區、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花都校區、耀華國際教育學校等項目順利推進,與廣雅中學簽署合作共建協定。人民醫院新院區征地工作正式啟動,引進中山大學附屬仁濟醫院、省口腔醫院。洪秀全故居紀念館建成開放,廣州民俗博物館、花都兒童公園、區養老院等公共服務設施加快建設。
生態文明建設成效明顯。花都湖公園一期、飛鵝嶺山頂公園建成開放,在中心城區新增16個小型市民文化廣場,在農村新建83個小廣場、小公園。“三年提升、綠滿花都”行動深入開展,主要道路兩側景觀整治全面鋪開,城鄉綠化建設項目竣工109項,新種樹木100萬棵。成功創建6個省級綠色社區,梯面鎮獲評國家級生態鎮。完善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理體系,自然村垃圾標準化、密閉化清運率達100%。完成新街河流域一、二期綜合整治。整頓關停374家養豬場。啟動機場噪音安置區建設。土地執法工作獲省土地執法監察考核二等獎,獲省、市獎勵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共525畝。
美麗鄉村建設穩步推進。完成13個美麗鄉村“五個一”工程和3個智慧鄉村首批試點村建設。完成635公里村道建設,村道基本實現硬底化;改造村委會危舊辦公用房42座,完成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任務3005畝;完成1500戶低收入困難家庭危舊房改造項目,進度列全市首位。農村綜合改革加快推進,街鎮農村集體資產管理交易平台建成運營,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面積達87592畝。全面推行“政銀保”合作農業貸款,發放貸款17宗總計1020萬元。全面釐清農村土地產權關係,完成185條村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發證工作,發證率達97%。
(三)堅持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民生福祉不斷增強。
十件實事成效顯著。堅持把辦好民生實事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區本級民生和公共事業共投入54.23億元,占區本級財政支出的82.2%,同比提高6.1個百分點。十件民生實事涉及的20個項目均按計畫穩步推進,解決了一批就業、醫療、教育、住房、交通、農財等領域事關民眾利益的熱點、難點問題。
民生幸福不斷增強。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擴面任務全面完成,16歲以上城鄉居民參保率達99.1%,獲“廣東省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示範縣區”稱號;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達96%以上,新農合參合率保持99%以上。發放城鄉低保救助金2300.63萬元、五保供養金997.37萬元。順利通過“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省級督導評估、省社區教育實驗區督導驗收,花都戶籍中職學生免學費政策全面落實。新建秀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2個社區衛生服務站。全面完成區數位電視整轉工程。舉辦第三屆文化歡樂節、盤古王誕祈福等民眾文化活動,花都合唱團獲全國民眾文化藝術最高獎“群星獎”,我區獲評全國特色文化產業示範區、全國民眾體育工作先進單位、省人口與計生工作先進單位。無償為困難民眾提供法律援助2304件。在全市率先實行60周歲以上老人和優撫對象免費乘坐公交線路的優惠政策。
社會治理創新推進。最佳化行政區劃設定,新雅街、秀全街、花城街3個新設街道正式掛牌成立。成功創建1個“全國安全社區”、2個市級“幸福社區”試點和8個區級特色社區,推進百合、梅花智慧社區試點建設。華僑農場獲評“全國和諧農場”。引入專業社工機構為外來人員及子女提供公共服務,花都——新田流動人員服務管理模式受到國家、省、市肯定。炭步鎮“鎮村社會服務管理信息系統”成為省社工委社會管理改革項目。
社會形勢穩定向好。“平安花都”創建成效明顯,案件類警情、治安警情、各類安全事故宗數分別下降6.9%、12.7%、12.5%,全年未發生食品藥品安全突發事件。省、市交辦的64宗信訪積案全部辦結銷案,受理民眾信訪事項總量下降37.8%。深入推進“兩代表一委員”工作機制,收集、解決民眾訴求1000多條。嚴格查控“兩違”,全年共拆除各類違章建築7912宗,面積53.83萬平方米。建立完善重大項目建設風險評估機制,著力從苗頭上、源頭上化解社會矛盾。妥善處理部分民眾反對垃圾焚燒項目選址引起的聚集遊行事件。
(四)堅持依法行政和轉變作風,政府自身建設不斷加強。
加強決策監督。堅持定期向區人大及其常委會報告工作,向區政協通報情況。認真執行法律法規和人大各項決議,積極辦理區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議案建議和提案311件,辦復率100%。不斷健全完善集體決策機制,自覺接受區人大及其常委會、區政協對區重點項目督導檢查和重大事項決策監督。
轉變機關作風。積極開展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前期調研。切實改文風、改會風,下發檔案減少20%,全區性會議減少25%。全力整治“庸懶散奢”等不良風氣,設立曝光台,曝光問題88個,問題整改達100%。區級考核檢查項目由81項壓減為8項,“三公”經費預算下降10.31%。深化“廉潔花都”建設,專項清理農村集體經濟契約,規範農村“三資”管理和財務監管;立案查處違紀違法案件74宗75人。
最佳化政務環境。全面啟動“智慧花都”建設,完成網上辦事大廳和“一站式”行政審批系統建設,街鎮政務服務中心正式掛牌。深入開展“暖企、暖項目、暖基層”活動,及時協助基層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取消行政審批、備案事項81項,精簡32.7%。區長專線受理案件17004件,辦結率98.6%。區政府入口網站在全國區縣績效評估中獲省第6名、市第1名。民族宗教、外事、對台、應急、口岸、氣象、民防、三防、統計、文史、檔案、修志、青年、慈善等工作不斷加強。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面對複雜環境的嚴峻考驗,我們積極主動作為,在克難中前行、在轉型中升級、在創新中發展,取得了來之不易的成績。一年來的實踐,更加堅定了我們以新型城市化為引領應對各種挑戰、以擴容提質為重點打造發展新優勢的信心和決心,只要我們朝著這個方向堅定不移地走下去,花都的道路一定會越走越寬廣,花都的未來一定會越來越美好!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的成績是區委總攬全局、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全區人民共同努力和社會各界鼎力支持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區人民政府,向全區人民和社會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回顧一年的工作,我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前進道路上還存在不少困難和挑戰:一是構建多元支撐產業體系成效還不明顯,產業結構調整任務艱巨;二是社會管理服務水平有待提高;三是城鄉二元結構矛盾依然存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有待加強,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有待進一步改善;四是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加強廉政建設、提高政府執行力還需付出更大努力。在今後工作中,我們將採取切實有效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2014年工作安排
2014年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開局之年,是全面推進新型城市化發展、完成“十二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重要一年。我區當前正處於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謀劃推進新型城市化發展的目標和路徑已經明確,兩年來城市副中心擴容提質邁出了堅實步伐,這為我們做好今年的工作創造了有利條件。隨著改革不斷深入,國內經濟政策利好增多,將為我們加快轉型、促進發展提供強大動力。但目前發展環境依然不容樂觀,影響經濟成長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仍然很多,區域之間競爭日趨緊張激烈,加快經濟轉型升級的要求十分迫切。面對機遇和挑戰,我們必須始終保持積極進取、敢想會幹的精神狀態,勇於改革創新,勇於攻堅克難,努力推動今年工作取得更大的成績。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和區委十三屆五次全會的精神,牢牢把握穩中求進、改革創新的核心要求,以“三個重大突破”為抓手,全面推進城市副中心擴容提質,堅持不懈調結構、強基礎、惠民生、促改革,大力實施“30+20+10”重點工作計畫,力爭在促進轉型升級、提升城市功能、增進民生福祉、落實改革措施、轉變政府職能上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開創花都新型城市化發展新局面。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0%;工業總產值增長10%;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按可比口徑增長10%;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4%;萬元生產總值能耗下降4.36%,完成市下達的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任務;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下。在完成上述任務基礎上,力爭完成市下達的各項經濟指標任務。
圍繞上述目標,今年我們將著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千方百計促轉型調結構。
強化轉型升級,加快優勢產業做強做大。重點發展先進制造業、臨空產業和現代服務業,推進30個重大產業(發展平台)項目建設,努力構建多元支撐產業體系。一是繼續做強做大先進制造業。積極跟進花都經濟開發區申報國家級開發區工作,支持東風日產超“雙百”計畫(整車超百萬輛、發動機超百萬台),推進啟辰純電動車產業化與示範項目發展,力促屹豐等一批企業增資擴產,推動廣州聯東?U谷國際企業港、寶駿國際汽車港、大運汽摩、汽車產業基地燃氣熱電冷聯供等項目儘快動工建設。加快和諧型大功率機車修造基地建設,開展批量檢修及電動輪新造,同時大力引進軌道交通、智慧型裝備及工業機器人研發製造等項目。二是推動空港經濟提速發展。積極配合做好國家級航空經濟試驗區申報工作,加快新科宇航飛機維修基地、廣州飛機維修及零部件修造基地建設步伐。大力引進航空總部、商務會展、電子信息等航空關聯產業,依託綜合保稅區發展跨境貿易電子商務、航空金融租賃業務。三是大力發展以商貿旅遊為主體的現代服務業。加快文化旅遊城落地動工,大力推進海布聖地城、法國歐尚等項目建設,確保王子山森林公園一期全部建成開放、二期啟動建設。分步推進九龍湖和珠寶小鎮創國家5A,洪秀全故居紀念館、芙蓉度假區和花都湖創國家4A,港頭村、水口營村、洛場村創國家3A級景區工作。四是加快重點產業和重點基礎配套項目落地。實行重大項目建設前期工作代辦制。強化“政企通”平台的服務功能,推動“暖企行動”常態化。科學集約用地,新增用地指標優先保障重點項目建設,全面梳理、評估歷史簽約項目,嚴格落實工業用地由區統一收儲、統一供地等機制。五是堅決淘汰落後產能。繼續淘汰小鑄造、小化工等高污染、高耗能、低產出企業。強化項目環評審批,實行污染物排放總量前置審核。
強化自主創新,加快傳統產業最佳化提升。以品牌、標準、發明、專利、研發、設計、電商等為重點,推動皮革皮具、珠寶、音響、服裝等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吸引人才、技術、研發、信息高端集聚,增強總部經濟集聚力,鼓勵企業爭創國家、省、市馳(著)名商標和名牌產品,力爭新增省名牌產品10個以上,引導行業龍頭企業參與制定國家、省、市標準和行業標準,實現從集市到集群、從貼牌到品牌、從製造到創造、從商店到電商、從實力到魅力“五大轉變”,搶占產業轉型的制高點。一是抓好獅嶺皮革皮具專業市場轉型升級工作,積極打造成品展示、信息服務、檢驗檢測等專業服務平台,加快形成全國重要的皮革皮具銷售中心和定價中心;積極推廣獅嶺皮革電子交易中心等商業運行新模式,提升廣東皮具原輔料國際採購中心線上交易功能,引進專業機構開展跨境電子商務。二是推進珠寶產業加速向品牌創意、文化旅遊轉型,逐漸淘汰貼牌加工等低端環節,加快建設省級珠寶玉石首飾檢測中心,形成集原材料採購、交易、設計、鑑定、展覽、文化旅遊等一體化的珠寶產業鏈。三是繼續做大音響、光電、服裝、化妝品等產業龍頭企業,扶持一批優質企業上市。加快國光智慧型電子產業園建設,積極推動花都聲頻電子產業基地申報省級外貿轉型升級示範基地。進一步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推進國家智慧財產權強縣工程示範區建設。
強化招商引資,加快新興產業集聚發展。進一步完善統籌招商機制,強化項目評估,制定鼓勵新興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重點引進航空、聲光電、節能環保等高科技、高效益、高稅收產業項目,提高投資強度和土地產出率。加快品牌總部經濟園區建設,重點引進時尚產業、現代物流、新興產業總部企業。加快電子商務產業園建設,著力引進2-3家行業龍頭企業,建設產業鏈完整、公共服務平台健全的電子商務產業群。積極做好國葉高密度計算中心、航空碳複合材料、順豐速運等優質項目的招商服務工作,加快推進中郵普泰、中國智慧型骨幹航空樞紐總部等項目建設。推進智慧型裝備及機器人產業園區動工建設,做大做強現有智慧型裝備企業。強化科技金融服務,加大財政資金配套,引進風投、創投等新型金融組織,建立科技金融服務平台。大力扶持中山大學花都產業科技研究院等創新平台建設。研究出台科技孵化園發展扶持政策,集中資源建設3-5家區級示範孵化器,吸引優質新興企業落戶。認真做好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工作。
(二)堅定不移強基礎增後勁。
積極拓展城市發展容量。以中軸線北部、花都湖、空港經濟區、獅嶺中心城區、廣州北站周邊區域為重點,完善配套、提升產業、強化功能,有序推進城市擴容提質。加快中軸線征地拆遷,啟動安置區及基礎設施建設,完成花都湖周邊23平方公里區域性詳細規劃,完成航空總部商務區土地出讓,推進獅嶺專業鎮擴容提質,深化完善廣州北站商務區的規劃設計方案。推進“三規合一”成果套用。加強土地用途管制和生態用地保護,統籌開發歷史留用地。加大力度清理閒置用地,積極推進“三舊”改造,堅持與產業升級、土地儲備等工作相結合,加快炭步茶塘村等改造。
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抓好10項重大道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捷運9號線、紅棉立交、平步大橋等續建工程,動工建設紅棉大道、106擴建改造等38項工程,配合肇花高速、廣樂高速年內建成通車,推動廣州北站綜合站房、廣州北站至機場快速通道等重點工程取得突破性進展,大力推進廣清城際、北三環征地拆遷,逐步構建區內接駁順暢的交通路網。加快推動鏡湖等5座變電站以及500千伏東坡輸電線路如期投產,啟動楊屋、雅寶變電站以及中石油崑崙燃氣項目建設。加快北江引水工程、秀全中學新校區、人民醫院新院區、中山大學附屬仁濟醫院、養老院等10項重大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建設。
深入推進生態環境建設。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完成生態控制線劃定工作。完善垃圾處理體系,穩妥推進第五資源熱力電廠、垃圾深度分類資源綜合利用、垃圾填埋場改造擴建等項目。加大對重污染企業、重點區域的檢查監控力度。堅決制止、嚴厲打擊偷挖山泥行為。繼續開展“三年綠化提升”,種樹100萬棵,積極推進生態公益林桉樹林分改造;鞏固高快速路和主要道路兩側景觀整治工作。啟動洪秀全水庫公園建設,推進巴江河、流溪河、銅鼓坑河、鐵山河等流域綜合整治。
統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推進城鎮建設,加快各鎮中心區建設步伐,強化鎮區對周邊農村的帶動作用和服務功能。加快花都生態農業示範園、都市型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發展特色農業。繼續大力推進農村“七化”工程和“五個一”工程、智慧鄉村二期工程。重點打造港頭村、洛場村等四個第二批市級美麗鄉村示範村。完善農村村民住宅規劃建設工作指引,規範農村住宅建設,穩步推進農村危舊房改造。大力推進農村村道、巷道路燈建設,完成25公里西部田園綠道建設。強化農村綜合改革,規範街鎮農村集體資產管理交易平台運作,引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序流轉。實施《關於進一步促進農村增收的政策措施》,推進“政銀保”農業融資平台廣泛套用,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三)全力以赴惠民生築和諧。
辦好民生實事。繼續承諾辦好十件惠民實事。一是最佳化交通環境,整合3家公交公司運力資源,調整最佳化27條公交線路,升級改造27個主要擁堵路口,提高交通信號信息化管理水平。二是完成5個鎮級水廠的提質達標改造工程,全面完成三年(2012-2014年)農村改水工程。三是推進花都兒童公園建設,一期工程年內建成開放。四是加快花都湖建設,完成花都湖公園二、三期建設和新街河流域綜合整治三期花都濕地建設。五是打造城市生態景觀,完成田美河(新街河口至三東大道段)綜合整治及生態景觀改造工程;加強天馬河流域的工業、飲食業、養殖場等水污染源及周邊環境整治,改善水環境。六是完善污水處理設施,開工建設新華污水處理廠三期、獅嶺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新建16公里污水管網。七是優惠補貼農村學生,從2014年開始,對花都戶籍農村家庭在校高中生免除學費,向農村低收入困難家庭在校大、中、小學生及幼稚園在園兒童發放生活補助。八是推行困難婦女愛心救助項目,為10000名農村戶籍35-64歲婦女免費提供乳腺癌、宮頸癌篩查,為80名低保家庭婦女、困難家庭婦女提供免費住院分娩、重大疾病醫療救助服務。九是完善文體設施,升級改造區體育中心游泳館,新建花都湖體育廣場、花都博物館(花都閣),完成花都美術館建設。十是建立統一的公共服務平台,依託城市建設管理區長專線整合多部門的服務熱線,完成區長專線升級改造,對接廣州市12345政府服務熱線,搭建全區統一的城市管理運行(應急)指揮中心。
發展社會事業。落實就業扶持政策,新增城鎮就業3萬人,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就業率達80%以上,促進創業帶動就業8千人。新農合籌資標準由380元/人提高至450元/人。基本實現社會保障(市民)卡戶籍人口全覆蓋。加快特殊學校新校區、區理工職業技術學校擴建、三東國小擴建、清蓮國小、各街鎮中心幼稚園建設,確保公辦幼稚園占比達到30%以上。大力推進與廣雅中學合作辦學項目。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大信息化建設便民力度,加快炭步中心鎮衛生院、花東衛生院建設,健全城鄉公共衛生服務體系。舉辦第三屆花都區合唱節,擦亮“天王故里”、“花都合唱團”等文化名片。完成區級居家養老示範中心建設,加快59個農村老年人活動站點建設。實施人才安居工程,充分發揮領軍人才聯誼會和海豚俱樂部平台作用,大力引進名校長(院長)、名教師(醫生)、創新創業領軍人才等各類型高層次人才。推進機場噪音安置區、新科宇航安置區建設。幫助梯面山區鎮、52條經濟薄弱村、全區1929戶貧困戶穩步脫貧。紮實推進對口雷州市、清遠市清新區、陽山縣、貴州扶貧“雙到”和產業援疆工作。
強化社會治理。紮實做好行政區劃調整的後續工作,確保各項工作平穩對接。穩妥做好村(居)“兩委”換屆選舉,繼續抓好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範創建活動。以百合、梅花兩個社區為試點,推進社區格線化服務管理,在異地務工人員較多的街鎮推廣出租屋格線化管理模式。完成10個幸福社區創建任務。加強人口計生管理服務,落實國家、省、市“單獨二孩”政策。高度重視涉法涉訴信訪案件化解和社會治安管理工作,不斷完善重大項目建設風險評估機制,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積極創建“全國安全發展示範區”工作,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建設“平安花都”。
(四)紮實有序促改革抓落實。
堅持改革創新,認真落實行政審批、財政體制、轉型升級、創新驅動、商事登記、城區管理、民營經濟發展等方面的改革措施,積極穩妥將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做紮實、見成效。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精減審批事項,最佳化行政審批流程;清理、規範公共管理服務事項,落實工商登記制度改革措施,營造良好營商環境。推進金融創新,建設科技金融服務平台,探索開展政銀合作中小企業互保金貸款業務,扶持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中小型金融機構發展,建立健全中小民營企業信用體系、融資擔保機制。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制定非公有制企業進入特許經營領域具體辦法。鼓勵支持社會資本投資,在城市道路、污水處理、科教文衛體等公建配套領域推出一批試點項目,探索建立重大項目面向民間投資開放長效機制。鼓勵國有企業引入戰略投資者,支持民間資本參與國有企業改革重組。完善村級集體財務和資產資源管理監督機制,提升農村“三資”管理水平。深化機構改革,最佳化整合政府工作部門,著力推進食品藥品監管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
(五)求真務實轉作風保廉潔。
堅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及省、市有關廉政建設改革措施。按照區委統一部署紮實開展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逐條梳理前期調研中民眾反映的意見,認真查擺、著力解決“四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糾正行業不正之風。認真接受區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區政協的民主監督,嚴格執行區人大及其常委會決議決定,切實做好建議提案辦理工作。加強法制建設,強化領導幹部和公務員學法用法工作,著力推進依法行政。全面推行為民辦事徵詢民意的機制,繼續深入開展“兩代表一委員”進社區、下農村活動。嚴格控制樓堂館所建設,落實辦公用房、公車使用的整改措施,壓減文山會海、考核評比,加強行政監察和審計工作。加強“三公”經費管理,加大部門預算、“三公”經費公開和公務卡消費結算工作力度。嚴厲查處違法違紀案件,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建設廉潔花都。
各位代表,共識凝聚力量,實幹成就偉業!讓我們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正確領導下,進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創新、紮實工作,共同創造花都更加美好的未來!
名詞解釋
1.兩高一低:高耗能、高污染和低效能。
2.三規合一:“三規”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城鄉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三規合一”工作目標是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為依據,加強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相銜接,從規劃內容、信息平台、協調機制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理順“三規”關係。
3.“五個一”工程:一個不少於300平方米的公共服務站、一個不少於200平方米的文化站、一個戶外休閒文體活動廣場、一個不少於10平方米的宣傳報刊櫥窗、一批合理分布的無害化公廁。
4.政銀保:一種以政府財政投入的基金做擔保、農村信用社為符合貸款條件的擔保對象提供貸款、保險公司對上述貸款本金提供保證保險的農業貸款模式。
5.兩代表一委員: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
6.兩違:未經批准占用土地擅自建房的行為和沒有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或者違反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核定的建房行為。
7.“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支出安排的出國(境)費、車輛購置及運行費、公務接待費。
8.農村“三資”:農村集體的資金、資產、資源。
9.“30+20+10”:30個重大產業(發展平台)項目、20項重大基礎設施(含10個重大道路交通設施項目和10個重大公共服務建設項目)和10件民生實事。
10.“三舊”改造:國土資源部與廣東省開展部省合作,推進節約集約用地試點示範省工作的重要措施,分別是“舊城鎮、舊廠房、舊村莊”改造。
11.“七化”工程:道路通達無阻化、農村路燈光亮化、供水普及化、生活排污無害化、垃圾處理規範化、衛生死角整潔化、通訊影視“光網”化。
12.扶貧“雙到”:在扶貧工作中要規劃到戶、責任到人。
13.四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