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六安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政府工作報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一種公文形式,各級政府都必須在每年召開的當地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和政治協商會議(俗稱“兩會”)上向大會主席團、與會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發布這一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4年六安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 外文名:Work report of the people's Government of Lu'an city in 2014
  • 時間:2014年
  • 性質:工作報告
  • 發布單位:安徽省六安市人民政府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市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幸福六安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2014年,全市人民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改革創新,全力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的各項工作,攻堅克難,砥礪奮進,保持了經濟社會穩定健康發展。預計實現生產總值1091億元,增長7.5%;財政收入142.1億元,增長11.3%;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78元,增長9.2%;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54元,增長11%。
一年來,主要做了以下八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強化政策落實,穩定經濟成長。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及省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的各項政策措施,支持實體經濟和小微企業發展,安排財政專項資金3.88億元,減免緩抵各項稅費17.2億元,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1戶、總數達1010戶;預計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40億元,增長10%。穩定發展糧食生產,實現糧食總產92.6億斤,連續11年豐收;我市首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市”稱號,霍邱、壽縣再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稱號。加快推進農產品加工“168”工程,預計實現加工產值820億元,增長10%。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1624家、家庭農場970戶,其中國家級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社13家、省級8家、省級示範家庭農場12戶。積極擴大信貸投放,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958.2億元,增長16.6%,其中新增貸款135億元。實現直接融資21億元,應流機電成功上市,迎駕貢酒在審待發,龍華竹業股改即將完成,恆瑞新能源在“新三板”掛牌,14家企業在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掛牌,15家企業簽訂“新三板”輔導協定。新設立7家村鎮銀行,中信銀行六安分行即將開業。
第二,協調需求拉動,增強發展後勁。按照“經濟工作項目化、項目工作責任化”要求,推動項目工作提質提效,預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000億元,增長18.5%;其中,市“253”工程億元以上項目新開工180個、續建252個,完成投資610億元,增長15.7%。進一步提高招商引資質量和水平,預計實際到位境內資金755億元、增長15%,直接利用外資3.4億美元、增長15%。六安電廠二期、金寨信義光伏、華潤怡寶水一期等項目建成投產,新加坡聯發創意生態工業園、中財管道、中創信測科技產業園、中至信家具等項目開工建設,中興金寨戰略性新興產業園、大別山旅遊綜合服務中心等項目相繼落戶。大力促進消費增長,預計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88億元,增長12.5%。繼續加快“新網工程”、“五位一體便民服務工程”等城鄉流通體系建設,新建、改造城鄉農貿市場12個。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六安電子商務創業園建成運營,霍山縣被列為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紮實推進快遞物流園區建設,皖江吉寶冷鏈物流園、六安中財智慧型公路港物流等項目開工建設。落實穩定外貿增長政策,開展系列經貿活動,預計實現進出口總額7.36億美元。
第三,致力綠色發展,加快轉型升級。實施綠色發展戰略,編制《六安市生態文明建設規劃》,啟動“六安茶谷”建設,成功舉辦“綠色發展生態六安論壇”、“綠色發展跨洲視頻連線國際研討會”;5縣區被列入國家首批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巢湖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霍山、金寨2縣被列入國家主體功能區建設試點示範。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新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4家、省級高新技術產品 103個,新增省級企業技術中心6家、省級創新型企業5家;全年申請發明專利1060件,增長45%;授權發明專利100件。啟動六安大學科技園建設,引進項目40個。新增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1個、中國馳名商標2個、安徽名牌產品17個。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預計實現產值255.9億元,增長15.7%。加快開發園區轉型升級,霍邱經濟開發區被列為全國循環化改造示範試點園區。整頓礦業開發秩序,整改企業56家、註銷67家。積極推廣綠色建築,完成30萬平方米試點建設。促進旅遊業持續發展,成功舉辦“2014年全國民眾登山健身大會暨第三屆中國大別山(六安)山水文化旅遊節”、“第十屆中國安徽雪花啤酒節”等活動,全年接待遊客2412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163億元,分別增長20%、25%,霍山縣成功創建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加強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大力推進揚塵治理、秸稈禁燒等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城區煙花爆竹限放工作初顯成效。繼續實施森林增長工程,新增造林面積26.97萬畝。
第四,全面深化改革,激發市場活力。啟動市縣政府機構改革,市級政府機構改革方案獲批;完成縣級市場監管體制改革任務,市級食品藥品監管體制改革職能交接順利完成。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及時銜接落實國務院和省政府取消、下放的行政審批事項,市級行政審批事項減少至136項。推進商事制度改革,進一步降低工商註冊準入門檻,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有效激發。加強土地節約集約利用,順利通過國家土地出讓金專項審計和省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督察,成功列入全國第二批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試點市。基本完成金寨、金安2縣區和其他縣區7個鄉鎮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試點工作;開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積極搭建流轉交易平台,推動土地承包經營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農村房屋產權、林權等有效流轉。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改革基本完成,金寨、六安、葉集農商行開業運營,其他縣區農商行全部獲批;金寨縣農村金融綜合改革通過全國人大中期評估,取得階段性成果。啟動政策性農業保險市場化改革和特色農業保險工作。實施新一輪市級國有企業改革,完成48家企業清產核資和11家企業脫鉤改制。深化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改革,啟動市直生產經營服務類事業單位轉企改制。積極探索政府購買服務,實施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社區建設等14個項目試點。推進財稅體制改革,調整完善市與區財政管理體制,加強政府性債務管理和涉農資金監管。做好“營改增”擴圍試點,累計兌現財政扶持資金4315.6萬元。
第五,統籌城鄉發展,促進區域協調。成功創建省文明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通過國家林業局專家評審。完成六安東部新城暨核心區總體規劃、西部生態新區規劃以及淠河總乾渠生態治理和景觀規劃,開展城市南部發展戰略研究。進一步加快中心城市建設,共實施項目83個、完成政府性投資49.6億元,鳳凰橋污水處理廠、蘇大堰河道治理工程、清水河畔棚改安置小區等37個項目竣工。強力推進征遷工作,中心城區重點工程征遷面積219.2萬平方米。加大土地經營力度,房地產市場平穩運行。啟動中心城區工業企業“退城進園”工作。開展“三治、三增、三提升”活動,加快推進縣城和中心集鎮建設,完成霍邱縣、金寨縣新一輪縣城總體規劃修編,舒城、霍邱、壽縣建設中等城市步伐加快,霍山“智慧城市”試點紮實推進。大力推進美好鄉村建設,首批83個重點示範村通過省考核驗收,啟動第二批87個省級中心村建設。大力開展“三線三邊一點一地”城鄉環境整治,城鄉面貌明顯改善。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投資70億元,新建和續建國省幹線公路項目25個,G312六安段(二、三期)、六舒路(一期)、大別山旅遊扶貧快速通道金寨段(一期)主體工程建成通車;濟祁高速壽縣段加快建設;新建和升級縣鄉公路345公里,改造危橋66座;舒城縣在全市率先實現城鄉公交一體化。深入推進農村電網和通訊設施改造升級,農網改造線路2203公里。加強耕地保護,新增耕地2萬餘畝,完成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79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10平方公里,除險加固小Ⅱ型水庫110座。深入推進皖江示範區建設,全面加強合肥經濟圈合作,壽縣蜀山現代產業園建設步伐加快,舒城包河現代產業園籌建工作有序推進。大力推進精準扶貧,減少貧困人口14萬人。
第六,堅持民生優先,發展社會事業。認真實施省、市37項民生工程,投入財政資金73.5億元。加大就業工作力度,城鎮新增就業10.18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96%以下。城鄉社會保障制度體系不斷完善,保障水平逐步提升。7類“老字號”群體補助發放工作進展順利,農村危房改造和“漁民上岸”集中安置點建設加快推進。開工建設各類保障性住房和棚戶區改造安置房31189套,基本建成13974套,新增發放租賃補貼945戶。加快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市圖書檔案館開工建設,新增民眾文化廣場示範點40個,建成農民文化樂園15個,公共文化服務場所免費開放。霍山縣被評為全國文化先進縣,“八公山豆腐”傳統製作工藝入選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3項文藝作品獲全省“五個一”工程獎。成功承辦中韓文化交流活動。啟動實施城區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建設三年行動計畫,5所新建、改擴建國小加快建設或投入使用;一中東校區、二中西校區建設加快推進,毛坦廠中學東部新城校區建設啟動。六安職業技術學院各縣區分院組建掛牌,金寨職業學校建成招生。成功承辦中韓青少年體育交流活動,全民健身運動蓬勃開展,六安代表團在省十三運會上取得歷史最好成績。基層醫改成果進一步鞏固,醫療衛生服務能力顯著提高,新批准民營醫療機構4家。出生人口性別比穩步下降,人口自然增長率7.4‰。順利完成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工作,統計基礎工作進一步加強。國防動員訓練基地開工建設,民兵預備役和雙擁工作紮實推進。人防、檔案、地方志、民族宗教、外事僑務、氣象、婦女兒童、老齡、殘疾人等各項事業取得新進展。
第七,創新社會治理,促進社會和諧。堅持領導幹部開門接訪、帶案下訪、包案處訪,開展“無越級上訪鄉鎮(街道)” 創建活動,及時解決民眾反映強烈的問題。社區(村)格線化服務管理實現全覆蓋。建立重點領域行業性專業性調解組織160多個,調解成功率達90%。積極開展“六五”普法,加強法律援助和社區矯正安置幫教工作,霍山縣榮獲“全國青少年普法教育示範區”。圓滿完成村“兩委”換屆工作。依法管理網際網路,確保網路和信息安全。健全應急管理體制機制,做好防災減災工作,應對突發事件的預防預警和處置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紮實推進安全生產體系建設,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基本完成煙花爆竹生產企業整體退出任務。深入開展食品藥品安全專項整治,保障人民民眾食品藥品安全。著力推進農村平安服務網等十項重點工程建設,加快建設立體化、數位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人民民眾安全感、滿意度不斷提升。
第八,加強政府建設,嚴格依法行政。深入開展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嚴格踐行“三嚴三實”,政府系統“四風”問題得到有力整治,民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得到切實解決。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和國務院“約法三章”,市級“三公”經費支出下降21.1%。自覺接受人大監督,依法執行人大決議決定,認真辦理安置房建設與管理、政策性農業保險等人大代表議案和建議156件。主動接受政協民主監督,積極吸納“加快綠色發展”等調研成果,辦理政協提案248件。密切與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的聯繫,高度重視輿論監督和社會公眾監督。進一步規範行政決策行為,大力推進政務公開。規範執法行為,暢通行政複議和行政調解渠道。推進公共權力運行監控平台建設,首批5家市直單位29項行政審批權納入平台監控。建立涉企收費清單制度,市級收費項目減少32.9%。開展規範性檔案清理和非行政許可審批清理工作,進一步規範企業投資項目前置審批條件。加強和改進政府投資項目、財政預算執行、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及其他專項資金審計,加大穩增長等政策措施落實情況跟蹤審計力度,強化問題整改。全面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強化行政監察,廉政建設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面對加快發展的艱巨任務和經濟下行的巨大壓力,我們咬定目標,堅定信心,克難進取,合力攻堅,有效應對各種困難和挑戰,保持了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成績來之不易。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科學決策、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和社會各界全力支持、有效監督的結果,是全市上下同心同德、奮力拚搏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界人士表示誠摯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看到,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還存在不少矛盾和問題。主要是: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部分經濟指標增幅回落,未完成年度目標任務;部分骨幹企業效益下滑,城鄉居民增收乏力;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現代服務業發展滯後;投資、消費、出口有效需求減弱,發展後勁有待增強;土地、用工、資金等要素制約依然突出,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任務艱巨;政府自身建設還需進一步加強,“四風”問題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違紀違法問題還時有發生。對此,我們將高度重視,採取有效措施,切實加以解決,不辜負全市人民和各位代表的期望和重託。
二、奮力衝刺“十二五”目標任務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也是奮力衝刺“十二五”目標任務的收官之年,做好今年(2014年)工作意義重大。當前,世界經濟仍處在國際金融危機後的深度調整期,我國經濟發展進入速度變化、結構最佳化、動力轉換的新常態。為此,我們要深刻認識新常態、主動適應新常態、積極引領新常態,變壓力為動力,順勢而為,乘勢而上,奮力開創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
今年(2014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以幸福六安為總目標、以綠色發展為總取向、以穩中求進為總基調,把轉方式調結構放到更加重要位置,著力推動改革攻堅,著力推進自主創新,著力擴大有效投入,著力加強生態建設,著力保障改善民生,著力建設法治政府,努力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綜合考慮,2015年主要預期目標是:全市生產總值增長8%左右,財政收入增長10%左右,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11%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左右,城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9%和10%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7.6‰以內,“十二五”節能減排任務全面完成。
實現上述目標,必須著重抓好以下八個方面的工作:
(一)全力促進經濟平穩增長
推動項目建設提質增效。持續擴大有效投入,充分發揮投資對經濟發展的關鍵作用。組織編制“十三五”規劃,統籌推進項目謀劃儲備、計畫編制、調度考核等工作,著力提高重大項目謀劃成功率、開工率、竣工率、達產率。力促首礦大昌300萬噸鐵礦深加工、佛子嶺抽水蓄能電站等項目復工建設,加快中財管道、勝利精密製造、吉寶冷鏈物流、葉集家居產業園、悠然藍溪、亞夏汽車財富廣場、合六南通道、濟祁高速六安段、商合杭高鐵壽縣段、淠河史河治理等項目建設,積極推進應流高端裝備製造、雲母深加工套用、金寨抽水蓄能電站、迎駕產業園、霍山石斛產業園、合六葉高速拓寬改造、金寨鉬礦等項目儘快開工,大力推進六安電廠三期、合安九客運專線、六安景鐵路等項目前期工作。
提高招商引資質量和水平。圍繞產業發展方向和主導產業定位,積極承接技術含量高的新興產業和市場前景好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加大現代服務業招商引資力度,力爭實現到位境內資金和外商直接投資分別增長10%。大力開展產業鏈招商,推動上下游產業集聚發展,引進培育一批區域性總部、功能性機構和研發中心。深化與央企、知名民企合作,強化與商會、協會對接。守住土地和環保紅線,嚴把投資強度關和環境評價關。強化跟蹤服務,健全推進機制,完善考核辦法,提高簽約項目履約率、資金到位率和開工率。
大力促進消費和進出口。完善消費政策,實施養老健康家政、信息、旅遊、住房、教育文化體育等領域消費工程,加快培育新的消費增長點。積極培育商貿龍頭企業,大力發展限上企業,有序推進萬達廣場、浙東商貿城等城市綜合體項目建設或運營。深入實施“便民服務體系建設工程”,著力打造15分鐘便民消費圈;完善農村商品流通服務體系。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淘寶“特色中國·六安館”建設,推動六安快遞物流園區、大別山電子商務產業園建設。落實外貿促進政策,加大對進出口企業支持力度,紮實開展外貿企業包保服務,力爭進出口總額增長10%。精心舉辦第五屆中國(六安)國際羽絨博覽會,積極組織企業參加各類商務會展,利用國際市場開拓、信保補貼等政策資金,推動企業擴大出口。
強化金融支撐。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擴大信貸投放規模,引導金融機構重點投向主導產業、新興產業和重大基礎設施等領域,加大對小微企業支持力度,切實提升金融服務“三農”和實體經濟發展水平。著力加強擔保體系建設,做強各級國有背景的擔保公司,完善銀政擔合作機制,探索建立專項擔保、風險補償及過橋接續專項資金。大力推進直接融資,強化後備資源培育,爭取全年新增上市企業1家、“新三板”掛牌企業3家以上、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掛牌企業10家以上。培育、支持設立股權投資基金和創業投資基金。加強信用體系建設,擴大信用評級結果運用,最佳化金融生態環境。
(二)加快綠色發展步伐
強化規劃引領。認真實施《安徽省主體功能區規劃》和《六安市生態文明建設規劃》,進一步明確重點開發區域、限制開發區域和禁止開發區域,著力構建綠色發展布局體系。加快制定《六安市水土保持規劃》,合理劃定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重點治理區,落實生態空間開發管制。以節能環保和資源循環利用為目標,加大對現有產業的生態化改造力度,構建新型綠色產業體系。加快編制“六安茶谷”發展規劃,紮實推進項目實施,統籌茶、竹、石斛等特色農業及旅遊文化產業發展。建立符合綠色發展要求的評價考核、監管和責任追究制度,加快構建綠色發展制度體系。
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實施《六安市生態市建設規劃》,推動巢湖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創建和霍山、金寨國家主體功能區建設試點示範工作,支持舒城縣創建國家級生態縣。實施生態修復和治理工作,切實加強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生態功能區和礦產資源開發區的生態保護、建設與修復,加快瓦埠湖等環境綜合治理項目實施進度。加大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力度,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制定科學合理的補償方案,開展大別山區(淠河流域)水環境生態補償工作。推進森林增長工程和綠色長廊建設。大力推進集約節約用地,紮實做好土地例行督察準備工作。落實能源消費強度和總量目標責任,嚴格實施項目能評制度。加快節能技改重點項目建設,推廣節能產品,推動重點行業節能降耗。大力推廣綠色建築,新增建築面積 60萬平方米。深入開展工業廢氣、城市揚塵、機動車尾氣、秸稈焚燒等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行動,強化水污染、土壤污染防治。
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實施服務業發展規劃,加快六安市城市商業網點規劃修編,全面完成縣級城市商業規劃編制工作;加快各縣區服務業重點板塊及集聚區建設,增強省級服務業集聚區輻射帶動能力。大力發展現代物流、金融商務、郵政服務、科技諮詢、總部經濟等產業。積極發展與現代製造業相結合的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興業態。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加快推進大別山玉石產業園、皋陶文化園等重點項目建設。加強規劃管控,實施六安市旅遊產業重點項目三年行動計畫,加快六大旅遊區、五條特色旅遊線路、旅遊集散中心體系、旅遊信息平台建設,完善基礎設施配套。支持萬佛湖、佛子嶺爭創5A級景區。加強旅遊產品開發和行銷體系建設,推進旅遊與文化、生態、健康等產業深度融合。設立和引進旅遊產業投資基金,鼓勵社會資本投資旅遊業。加強旅遊市場監管,推進旅遊誠信體系建設。
增強科技創新能力。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發展高端裝備製造、電子信息、節能環保產業,積極培育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產業,力爭產值達到300億元。著力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培育壯大一批科技領軍型創新企業,引導龍頭企業自建或聯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共建工程技術中心。加強政策引導,提高專利創造質量,力爭全年發明專利申請量達1100件以上、授權量達115件以上。加快六安大學科技園建設,完善落實各項政策措施,制定入園孵化企業條件和標準。認真實施科技富民強縣專項行動計畫,不斷完善農村科技服務體系,推進農村科技進步。
(三)全面深化改革
深入推進行政體制改革。進一步加大簡政放權力度,銜接落實好國務院和省政府取消、下放的行政審批事項,繼續削減壓縮市級行政審批事項,清理和簡化前置審批條件,提高審批效率。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做到放管結合、放而不亂。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重點在市場監管、公共資源交易、交通運輸、城鄉建設等領域內推行綜合執法。全面建立和推行市縣兩級政府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和涉企收費清單制度,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完成市縣政府機構改革,加快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推進市直生產經營服務類事業單位轉企改制。深化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做好企業信息公示工作。推進政府購買服務,擴大購買範圍。
深化農村綜合改革。穩妥有序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認真抓好金寨全國農村土地改革試點,深入開展土地承包經營權和農村房屋所有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完成舒城、霍山、裕安農村土地確權登記工作。嚴格規範農村土地流轉行為,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和現代種養業,完善服務體系,強化用途監管。積極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加快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建設,提高集體經濟組織資產運營管理水平。推進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擔保、轉讓試點。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改革。推進集體林權制度配套改革。加快政策性農業保險市場化改革,穩步推進特色農業保險工作。支持金寨縣作為全國第二批農村改革試驗區,積極開展農村合作金融組織試點。
促進財稅金融改革。完善政府預算體系,建立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進一步細化政府預決算和部門預決算公開內容;加強政府債務管理,防範債務風險;探索推廣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積極推動融資平台轉型發展;清理規範稅收優惠政策,健全全社會協稅護稅機制;繼續實施“營改增”改革。加快推進國資國企改革,實現國有資產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最佳化。加快普惠金融體系建設,支持農村商業銀行規範發展、壯大實力,更好發揮地方法人金融機構生力軍作用;支持民間資本通過多種形式進入金融業,大力引進域外金融機構,實現村鎮銀行縣區全覆蓋;深化金寨縣農村金融綜合改革,完成金安區農村金融改革試點任務,全面推開其他縣區的改革工作。
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健全完善文化管理體制,推動政府部門由辦文化向管文化轉變。推動國有文化企業進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支持轉制國有文藝院團加快發展。鼓勵文化企業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兼併重組,加快培育多層次的文化產品和要素市場,切實提高企業資本運作和市場經營能力。改革公共文化服務投資體制,鼓勵社會力量和社會資本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健全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的體制機制,加快推動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
推進教育衛生體制改革。深化教育領域改革,加快構建優質普惠性學前教育體系,統籌城鄉義務教育資源均衡配置。探索中考中招改革,完善示範高中招生制度。規範民辦中國小辦學管理,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深化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在市、縣兩級公立醫院推行“藥品零差率、分級診療”服務模式。推進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網路化,提升基層衛生計生服務能力。積極扶持中醫藥事業發展,鼓勵社會辦醫。加快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藥品招標配送機制,減輕民眾就醫負擔。
(四)推進新型工業化
做大工業經濟總量。全面落實中央、省促進工業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市級支持力度,加強跟蹤問效,確保貼息、貼費、退稅、獎勵等各項政策落到實處。強化工業運行監測調度,加強對重點行業、企業、產品的監測分析,及時研究解決苗頭性、趨勢性問題。加大企業幫扶力度,深入研究重點企業幫扶解困方案,有效解決融資、市場開拓等難題。加快培育骨幹企業,鼓勵有條件的企業通過擴建改造、聯合重組、股改上市等方式做大做強,力爭新增規模工業企業50戶,工業投資增長20%。
引導企業創新發展。強化技術創新,提升企業技術改造、科技研發、工業設計能力,力爭完成技改投資220億元,支持應流集團建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引導15家企業建立省、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加大新產品研發力度,力爭新認定10項以上省級新產品。加強質量工作,實施品牌戰略,積極創建“全國知名品牌示範區”和“全省優秀產品示範區”。大力推行重點行業清潔生產,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加強企業信息化建設,新培育20戶以上省、市兩化融合示範企業。
加快發展民營經濟。全面落實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政策措施,放寬準入條件,降低企業創辦門檻,鼓勵有條件的個體工商戶、家庭農場向民營企業轉型發展。繼續實施千名民營企業家培養計畫,提升企業家管理水平和綜合素質。搭建和完善中小企業服務平台,加強小微企業創業示範基地建設,推動民營企業健康發展。
推動園區轉型升級。按照產城一體的要求,最佳化開發園區空間布局,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業。嚴格項目準入標準,嚴把產業規劃、環境保護、投資強度和稅收貢獻關,完善園區考評體系。加強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建設,加快推進城區工業企業“退城進園”。推進多層廠房、標準化廠房建設,強化招商、運營。創新園區開發模式,引導社會資本開發經營工業地產、建設園中園。搭建園區信息服務平台,推廣信息化技術示範套用,積極爭創“智慧園區”、省級兩化融合示範園區。加快實施霍邱經濟開發區循環化改造項目。
(五)力推新型城鎮化
加強中心城市規劃建設與管理。健全完善城鄉規劃體系,推進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和各類專業規劃編制進度,強化重點區域城市設計。組織編制綠色城南規劃,啟動交通路網、生態景觀等基礎設施建設。繼續實施中心城市重點工程建設,計畫政府投資38.8億元,重點加快六安火車站及站前廣場、赤壁路橋、圖書檔案館、文化科技館等87個項目建設。統籌推進東部產業新城、西部生態新區建設,著力完善配套、提升品位。繼續加大征遷拆違工作力度,保障重點工程建設。鞏固深化省級文明城市創建成果,深入開展國家森林城市、環保模範城市、節水型城市創建。建立城市管理標準化體系,加快數位化城管、信息基礎設施和套用平台建設,提升城市管理精細化水平。推進城管綜合執法,理順執法體制。強化源頭治理,深入開展超載超限、渣土運輸等專項整治。加大土地經營力度,規範土地市場秩序,保障建設用地需求。推動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不斷提高物業管理服務水平。
大力提高縣城和鄉鎮規劃建設水平。推動城鎮規劃編制和依法實施,加強規劃銜接,推進“多規合一”試點。加快縣城建設步伐,重點推進道路建設、污水和垃圾處理、園林綠化、水環境治理,不斷改善人居環境,充分發揮縣城吸納農村轉移人口的重要作用。深入開展縣城管理提升行動,提高縣城創建水平。統籌城鄉發展,重點加強中心集鎮建設,完善基礎設施,打造一批規模合理、功能完善、產業配套、管理規範的特色集鎮。
抓好美好鄉村建設。深入推進第二批87個省級中心村建設,啟動實施第三批76箇中心村建設。突出鄉村特色,抓好村莊規劃編制、區域產業布局工作,著力打造一村一景、人文獨特、別具魅力的美好鄉村。積極發展農村集體經濟,注重培育特色產業,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建立健全長效管護機制,確保實現長治久美。深入開展“三線三邊一點一地”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加大工作力度,著力拓展治理區域,提升治理水平。
推進區域協調發展。以全境享受皖江示範區政策為契機,加快承接產業轉移步伐。深度融入合肥經濟圈,加快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市場一體化、大氣聯防聯治等合作專題,推動合六南通道全線開工建設,加快六安-合肥城際軌道交通前期工作,推動壽縣蜀山現代產業園、舒城包河現代產業園加快建設,謀劃啟動示範園區、霍邱縣與合肥市共建合作園區。深化皖北結對合作,擴大基礎設施、產業發展、招商引資、社會管理等合作領域,繼續推進壽縣、霍邱供肥蔬菜基地建設,完善兩縣至合肥旅遊精品路線建設,加快建設以壽縣新橋國際產業園為載體的航空港經濟示範區。
(六)加快農業現代化
增強農產品綜合供給能力。全面落實國家糧食安全政策措施,創新糧食生產支持保護機制和風險防範機制。加快推進糧食生產“三大行動”和高產創建示範片建設,狠抓關鍵技術措施落實,穩步提高糧食產能。深入推進“糧安工程”和糧食倉儲設施建設,促進糧食轉化利用和減損增效。組織實施蔬菜產業提升行動和百萬畝油茶產業發展行動計畫,加快茶產業轉型升級。完善畜禽水產良種繁育體系建設,加快發展現代漁業。培育壯大農業特色產業,有效發掘利用六安瓜片、皖西白鵝、霍壽黑豬、霍山石斛、水庫有機魚、大別山油茶、毛竹等品牌產業資源,提高規模種養比重、品質和效益。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強化食用農產品產地管理,鼓勵企業爭創“三品一標”,完善質量安全承諾和追溯制度。
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加大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和專業大戶培育發展力度,強化技術、人才、資本等要素對接。大力扶持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組織,推進農民合作社向聯合社發展。鼓勵家庭農場牽頭或參與組建農民合作社,培育一批與城市社區、農產品交易市場、零售商場合作的家庭農場。深入開展示範合作社和示範家庭農場創建活動,實行動態監測管理,促進科學經營和規範發展。整合涉農項目資金,優先扶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
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做大做強農產品加工業,力爭產值達到1000億元。新增億元以上龍頭企業15家,重點培育100個左右龍頭企業。著力引進市外、省外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鼓勵龍頭企業自建優質農產品原料生產基地,推廣套用農業物聯網技術。支持農產品加工企業技術研發和升級改造,提升精深加工水平。加強龍頭企業風險監測和預警處置,開展銀企對接和金融徵信服務,支持企業多渠道融資。
夯實農業發展基礎。加大“三農”政策支持和投入保障力度,組織實施重點農業項目。加強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培養新型職業農民。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工程,健全完善公益性和社會化相銜接的服務機制。強化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積極爭創國家級現代農業園區和農產品加工示範區。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繼續實施小型農田水利改造提升行動計畫。加強耕地保護,科學劃定永久性基本農田,統籌推進土地整治項目,新增高標準基本農田75.2萬畝。
(七)保障和改善民生
鞏固提升民生工程。堅持保基本、兜底線、促公平,進一步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加大財政資金向民生傾斜力度,認真實施好省、市37項民生工程。完善考核評價辦法,加強績效管理,提高民生工程建後管養水平。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開工建設各類保障性住房和棚戶區改造安置房31306套,基本建成18630套。紮實推進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持續改善居民生活環境。改革城市公交、計程車運營體制,提升運行能力和服務質量,更好方便市民出行。
完善就業服務和社會保障體系。積極開展大眾創業,推動以創業帶動就業,支持促進代工產業發展;深入實施就業促進工程和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計畫,切實抓好就業困難家庭、高校畢業生、軍隊隨軍未就業家屬、復退軍人等群體就業工作,推進農村富餘勞動力就地就近轉移就業。推進社會保險擴面征繳,重點推進農民工、靈活就業人員等群體參保工作。繼續提高企業退休職工和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優撫對象撫恤和生活補助、城鄉低保對象補助水平。進一步規範城鄉低保管理,全面建立城鄉居民臨時救助和重特大疾病救助制度,實現低保與社會救助制度的有效銜接。高度重視養老問題,重點做好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支撐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繼續做好7類“老字號”群體、上岸定居漁民生活保障工作。完善最低工資標準調整機制,結合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提高基本工資標準並建立正常調整和增長機制。
加大扶貧攻堅力度。認真實施《大別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2011-2020年)》,減少貧困人口14萬人。創新扶貧工作機制,著力推進精準扶貧。繼續實施“單位包村、幹部包戶”定點幫扶制度,強化財政扶貧資金監督管理。加強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改善民眾生產生活條件。加大產業扶貧力度,支持貧困縣區培育優勢產業。全面實施教育扶貧工程,加大貧困人口轉移就業培訓,增強民眾致富能力。繼續推進金寨“5+1”項目,充分發揮其示範引領作用。
(八)構建和諧社會
協調發展社會事業。著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開展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完善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加快建設市“兩館一院”,健全縣“兩館一場”,推進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農民文化樂園、社區文化活動室等建設。大力實施“四個一”品牌工程,推出一批更多體現六安特色的文藝作品。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和利用,大力發展新聞廣電出版事業。認真實施農村薄弱學校改造工程和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畫;繼續推進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標準化建設,完成義務教育均衡縣(區)年度驗收任務;推進教育信息化。充分發揮市級統籌和大別山職教集團引領作用,積極推進中高職銜接,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實施縣域醫療服務能力提升工程三年行動計畫,促進社區衛生服務模式轉變,強化婦幼保健體系建設,切實加強重大傳染病防控,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開工建設市體育場館。加強出生人口性別比綜合治理,繼續穩定適度低生育水平。紮實做好統計、物價、氣象、人防、地震、對台、地方志、檔案、殘聯、外事僑務、婦女兒童等工作。
提升社會治理水平。加大普法宣傳力度,引導全民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深入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推進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銜接聯動。建立網上受理信訪制度,健全就地依法解決民眾合理訴求機制。加強流動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務管理,切實做好社區矯正和安置幫教工作。全面貫徹黨的民族宗教政策,依法加強宗教事務管理,促進民族團結、宗教和諧。打造平安六安,加快建設城區報警與視頻監控系統,啟動社會服務管理信息化工程;依法嚴密防範和懲治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確保社會安定有序、人民安居樂業。
加強公共安全體系建設。健全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加強應急專業隊伍和裝備建設,提高突發事件處理能力。推進市場監管體系建設,嚴厲打擊各種擾亂市場經濟秩序的不正當行為,維護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嚴格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強化檢驗檢測能力建設,保障人民民眾食品藥品安全。健全完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要求,突出企業主體責任,切實抓好重點行業和領域的安全生產監管,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加強國防動員、民兵預備役工作,深入開展雙擁共建,積極爭創“全國雙擁模範城”,促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
三、全面加強法治政府建設
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實現六安發展新跨越,對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們要按照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的決策部署,忠實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神聖職責,堅持在黨的領導下,在法治軌道上開展工作,加快建設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正公開、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
強化法治意識,提高履職能力。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完善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制度,引導政府系統工作人員牢固樹立法治意識,時刻牢記法律紅線不可逾越、法律底線不可觸碰,提高運用法律手段管理經濟和社會事務能力。加強政府法制機構建設,積極推行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加強行政複議工作,堅決糾正違法或不當行政行為,認真做好行政應訴。強化幹部教育培訓,不斷提高公務員隊伍素質。
科學民主決策,嚴格規範執法。健全政府決策機制,把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作為重大行政決策法定程式。建立並嚴格執行行政機關內部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機制,做到依法依規、集體決策、公開透明、終身負責。依法接受同級人大及其常委會監督,認真執行人大決議決定,積極辦理人大代表議案。主動接受政協民主監督,認真辦理政協委員提案,廣泛聽取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意見。高度重視社會公眾和新聞輿論監督,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的重要作用。堅持規範公正文明執法,完善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基準制度,嚴格實行行政執法人員持證上崗和資格管理制度,嚴格執行罰繳分離和收支兩條線管理制度。加強執法監督,全面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
著力改進作風,提升行政效能。鞏固和發展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堅決防止“四風”問題反彈,真正形成作風建設新常態。切實改進文風會風,大力精簡會議檔案,堅決控制各類檢查評比;厲行勤儉節約,嚴控“三公”經費支出,完成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啟動政務服務業務及電子監察三級聯動項目,全面推進政務公開,進一步提高政府公信力。加大機關效能跟蹤問效力度,繼續推進“電視問政”、“萬人評科長”、“社會評視窗”工作,大力整治“庸、懶、散”行為,切實提高行政效能。
堅持廉潔從政,樹立良好形象。加強反腐倡廉制度建設,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嚴格執行廉政準則,以反腐倡廉實效取信於民。規範招投標秩序,嚴格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強化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加強領導幹部和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加大重點項目、重點領域專項審計,強化審計結果運用。加強廉潔自律突出問題專項監督檢查力度,堅決查處違法違紀案件。注重以身邊典型案例開展警示教育,保持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樹立清正廉潔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新的征程已經開啟,前進號角催人奮進。讓我們在中共六安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團結一致,齊心協力,真抓實幹,銳意進取,奮力譜寫綠色發展新篇章,為加快幸福六安建設而努力奮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