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教師招聘考試專用教材-教育理論基礎知識幼稚園

2012教師招聘考試專用教材-教育理論基礎知識幼稚園

《2012教師招聘考試專用教材-教育理論基礎知識幼稚園》是一本正文語種為簡體中文的書籍。

基本介紹

  • 書名:2012教師招聘考試專用教材-教育理論基礎知識幼稚園
  • 作者王志平、劉虹
  • ISBN:978-7-5100-4269-0
  • 定價:42.00元
  • 出版社: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 出版時間:2012年1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圖書目錄,作者簡介,幼兒教育的概念和意義,

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 幼兒教育學
第一章 幼兒教育與幼兒教育學(2)
第一節 幼兒教育的產生及其發展(2)
第二節 幼兒教育學及其研究方法(7)
【標準化自測題】(8)
第二章 幼稚園教育的目標、任務和原則(12)
第一節 幼稚園教育的目標(12)
第二節 幼稚園的任務(14)
第三節 幼稚園教育的原則(15)
第四節 科學幼兒教育觀的樹立(17)
【標準化自測題】(18)
第三章 幼稚園全面發展教育(24)
第一節 幼稚園全面發展教育概述(24)
第二節 幼兒體育(25)
第三節 幼兒智育(28)
第四節 幼兒德育(30)
第五節 幼兒美育(35)
【標準化自測題】(36)
第四章 教師與幼兒(41)
第一節 幼兒教師(41)
第二節 幼兒和教師的相互關係(47)
第三節 幼兒和教師的相互作用(49)
【標準化自測題】(55)
第五章 幼稚園環境(60)
第一節 幼稚園環境概述(60)
第二節 幼稚園環境創設(62)
【標準化自測題】(63)
第六章 幼稚園與家庭、社區的合作(66)
第一節 幼稚園與家庭的合作(66)
第二節 幼稚園與社區的合作(69)
【標準化自測題】(70)
第七章 幼稚園課程(74)
第一節 幼稚園課程概述(74)
第二節 幼稚園課程的實施(79)
第三節 幼稚園課程的評價(85)
【標準化自測題】(87)
第八章 幼兒遊戲(91)
第一節 遊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91)
第二節 幼兒遊戲的組織和指導(95)
【標準化自測題】(98)
第九章 幼稚園與國小的銜接(102)
第一節 幼稚園方面的幼小銜接工作概述(102)
第二節 幼稚園幼小銜接工作的實施(104)
【標準化自測題】(106)
第二部分 幼兒心理學
第一章 幼兒心理學概述(110)
第一節 幼兒心理學研究對象與意義(110)
第二節 幼兒心理學研究的原則與方法(111)
【標準化自測題】(113)
第二章 幼兒心理發展(115)
第一節 幼兒心理發展概述(115)
第二節 幼兒心理發展特徵(118)
【標準化自測題】(122)
第三章 幼兒認知的發展(127)
第一節 幼兒感知覺的發展(127)
第二節 幼兒注意的發展(135)
第三節 幼兒記憶的發展(142)
第四節 幼兒想像的發展(148)
第五節 幼兒思維的發展(154)
第六節 幼兒言語的發展(163)
【標準化自測題】(169)
第四章 幼兒情緒情感的發展(172)
第一節 幼兒情緒情感概述(172)
第二節 幼兒情緒情感的發展(173)
第三節 嬰幼兒依戀(177)
【標準化自測題】(179)
第五章 幼兒個性的發展(182)
第一節 個性概述(182)
第二節 幼兒個性的發展(183)
【標準化自測題】(190)
第六章 幼兒社會性的發展(193)
第一節 幼兒社會性發展的意義與內容(193)
第二節 幼兒親子關係的發展(194)
第三節 幼兒同伴關係的發展(195)
第四節 幼兒性別角色行為的發展(197)
第五節 幼兒社會性行為的發展(199)
【標準化自測題】(202)
第七章 幼兒活動心理(205)
第一節 幼兒遊戲活動心理(205)
第二節 幼兒美術活動心理(207)
第三節 幼兒音樂活動心理(209)
【標準化自測題】(209)
第一章 幼兒教育心理學概述(212)
第一節 幼兒教育心理學的學科性質與任務(212)
第二節 幼兒教育心理學的發展歷程(213)
【標準化自測題】(216)
第二章 幼兒個別差異(218)
第一節 幼兒個別差異概述(218)
第二節 針對個別差異的適宜性教學(221)
【標準化自測題】(223)
第三章 幼兒學習理論(226)
第一節 幼兒學習概述(226)
第二節 聯結學習理論(228)
第三節 認知學習理論(232)
第四節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235)
第五節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237)
【標準化自測題】(238)
第四章 幼兒學習心理(241)
第一節 0~3歲嬰兒學習的基本方式(241)
第二節 3~6歲幼兒學習的主要方式與特點(244)
第三節 學習動機(248)
第四節 幼兒學習遷移(253)
第五節 幼兒創造性(256)
【標準化自測題】(258)
第五章 幼兒社會性學習(262)
第一節 幼兒社會性發展(262)
第二節 幼兒社會性學習理論(266)
【標準化自測題】(269)
第六章 幼兒學習的評價(271)
第一節 幼兒學習評價概述(271)
第二節 幼兒學習評價的目標與方法(274)
【標準化自測題】(277)
第七章 幼兒及教師心理健康(279)
第一節 心理健康標準(279)
第二節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280)
第三節 幼兒教師心理(287)
【標準化自測題】(291)
第四部分 教育法律法規與綱要
第一章 教育法律法規基礎知識(294)
第一節 教育法律規範(294)
第二節 教育法律關係(295)
第三節 教育法律責任(296)
第四節 教育法律救濟(300)
第五節 依法執教(301)
第六節 教師違法行為預防(302)
第二章 幼兒教育法律法規與綱要彙編及解讀(303)
教師資格條例》(315)
幼稚園管理條例》(322)
幼稚園工作規程》(324)
《幼稚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336)
《國務院關於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341)
教育法律法規與綱要標準化自測題(346)
中公教育·教師招聘筆試課程體系(354)
中公教育·全國分校一覽表(355)

作者簡介

中公教育教師招聘考試研究院簡介中公教育教師招聘考試研究院作為中公教育集團旗下從事教師招聘考試研究與輔導的專門機構,多年來,始終堅持“學員第一”的理念,一方面匯聚了數十位國內知名大學的教育學、教育心理學授課教授(研究員),另一方面,經過數年的培訓與實戰,培養出了一批實力派專職授課教師。目前研究院已發展為全國規模最大、最正規、最具研發及授課實力,考試通過率屢創佳績的教師招聘考試考前培訓基地。
中公教育教師招聘考試研究院的教師通過集體備課,共同研究,致力於為學員提供最優的解題方法,最佳的備考策略,最好的複習資料。中公教育的全部研究與教學活動,完全在教師招聘考試相關要求的基礎上,透徹解析並嚴格依據考試大綱,蒐集、匯總、整理資料,緊扣考試實際,深入自主研發,圍繞最新考試要求與命題趨勢,將考生最需要掌握的知識內容和方法技巧提煉出來,形成針對性最強、實用性最高的輔導資料體系與培訓服務體系。
中公教育教師招聘考試研究院的圖書編委主要來自:
圖書編委的專業性保證了教師招聘考試圖書的權威性、實用性。

幼兒教育的概念和意義

一、幼兒教育的概念和意義
(一)幼兒教育的概念
幼兒教育是對三歲到進入國小前的兒童所進行的教育、組織的活動和施加的影響。
對兒童的教育從初生後就開始,從初生到三歲前這一階段為嬰兒教育,三到六歲前階段為幼兒教育,從初生到六歲前的教育為學前教育。
(二)幼兒教育的意義
1.促進生長發育,提高身體素質
幼兒的身體發育不成熟,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容易受到傷害,需要進行科學保健,提高疾病抵抗力和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2.開發大腦潛力,促進智力發展
幼兒期是智力發展的關鍵期,處於大腦開發,特別是語言、感知覺等發展的敏感期,需要開展適宜的早期教育。
3.發展個性,促進人格的健康發展
幼兒期所受的教育,直接影響到成人時期。兒童期形成的自卑、孤僻、暴躁等個性,容易導致入學後以自我為中心、帶有嚴重的攻擊性傾向等。
4.培育美感,促進想像力、創造性的發展
幼兒感知覺發展迅速,喜歡顏色、聲音的變化。幼兒教育以動手操作、歌唱等來滿足幼兒創造與想像的需要,培養兒童的審美情感和情趣。
二、幼兒教育的產生和發展
(一)幼兒教育的發展歷程
1.原始社會
生產力低下,沒有階級性,幼兒教育融於生產生活中,其主要任務是保證幼兒的存活。
2.封建社會
統治者的子女才有機會接受教育,這時的幼兒教育主要是在家庭中分散進行;
3.資本主義社會
生產力極大發展,出現了獨立的幼兒教育機構。
(二)幼兒教育機構的發展
1.世界上第一個幼稚園的誕生
德國幼兒教育家福祿貝爾創辦了世界上第一所真正意義上的幼兒教育機構,並在1840年正式命名為幼稚園。為此他被世界譽為“幼稚園之父”。
2.我國幼教機構
1903年,我國在湖北武昌創辦了第一所幼兒教育機構——湖北幼稚園。之後,在北京上海相繼成立了蒙養院。當時,這些幼兒教育機構完全抄襲日本模式,顯示出半封建半殖民地教育的特點。於是,一些愛國人士開始創辦為平民子女服務的幼稚園,如陶行知先生的“鄉村兒童團”、張雪門先生的“北平香山慈幼院”等。
3.幼稚園
幼稚園是對幼兒實施教育的專門機構,是幼兒教育機構的主體部分,幼稚園教育在整個幼兒教育系統中處於核心地位。1996年,國家教委發布的《幼稚園工作章程》規定:“幼稚園是對3周歲以上學齡前幼兒實施保育和教育的機構。”
幼稚園具有如下三方面的特徵:
(1)幼稚園以3周歲至入學前(6周歲或7周歲)年齡段兒童為對象。
(2)幼稚園是社會公共教育機構。
(3)幼稚園對幼兒實施保育和教育。
(三)幼兒教育思想的發展
1.洛克
洛克從唯物主義的立場出發,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說”。他認為,人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心靈如同一塊白板,沒有任何標記和觀念;人的一切知識都是後天得來的,都建立在經驗的基礎上。根據這種觀點,洛克認為,人的發展是由教育決定的,而不是由先天的遺傳決定的。洛克明確提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紳士。為了實現紳士教育的目的,洛克設計了一整套具體的實施辦法,為兒童安排了包括德育、智育、體育在內的教育內容,並且詳細提出了各項教育的要求和方法。
2.盧梭
盧梭的教育思想主要集中於他的教育著作《愛彌兒》一書中。
盧梭對兒童教育的貢獻首先是“兒童的發現”。他認為兒童有自己獨特的生活;兒童期的存在是自然規律,並非是單純地為成年生活作準備,它具有獨立存在的價值。
盧梭的另一個貢獻就是提出了教育要順應自然的思想,主張教育要培養“自然人”。盧梭所憧憬的“自然人”具有以下特徵:不受傳統(等級、階段、職業)的束縛,按本性發展;不依附於他人,能夠自食其力,具有獨立性;能夠承當社會責任,具有社會適應性;體腦發達,身心健康,具有獨立思考能力。
3.福祿貝爾
福祿貝爾的主要幼兒教育思想有:
(1)幼兒自我發展的原理:幼兒的發展是在內在動力驅動下進行的,需要尊重幼兒的自主性。他指出在教育過程中,要使幼兒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就必須遵循兒童的自然、遵循兒童成長發展的規律。他把幼兒比作花草樹木,教師比作園丁,幼稚園比作花園。他希望幼兒能在適合於自己的自然和宇宙的自然中受到教育。
(2)遊戲理論:遊戲是幼兒內在精神活動表現的主要方式,對幼兒的智力、人格發展意義重大。他指出“遊戲、學習和工作”這些活動是“不可分割的整體”,是未來“光明幸福生活的基礎”,其中遊戲是“兒童最純潔的活動,是兒童活動的主體,是兒童最典型的生活”。因此,在福祿貝爾創辦的幼稚園中,遊戲成了幼兒的主要活動,幼兒的生活充滿了歡樂。他還認為遊戲中工具非常重要,創製了一套活動玩具——恩物。他創造的恩物有幾十種,主要的有六種。如一個大立方體,可以分割成大小、數量不等的小立方體、長方體、長方板及小三角形板。幼兒在鑲拼中,可以認識多種圖形、顏色和數目,搭成各種各樣的建築造型,以發展語言能力、認識能力、想像力和創造力。他的一些教具、玩具如積木一直沿用到現在。
(3)協調原理:幼兒與周圍環境、社會、自然是協調、融合的整體。
(4)重視親子教育:母親的教育有利於幼兒的智力開發、情感培養和生活習慣的養成等。
4.杜威
杜威在自然主義理論的哲學基礎上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概念,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內涵:一是“教育即生活”。他主張,生活就是發展,而不斷發展,不斷生長,就是生活。沒有教育即不能生活。二是“教育即生長”。所謂生長,就是指向未來的發展過程。教育的歷史就是生長過程。三是“教育即經驗的改造”。這種改造,不僅是對個人,而且也是對整個社會而言。教育是一個連續不斷地改造的過程。
杜威十分強調學生的直接知識的獲得,主要表現:(1)倡導“從做中學”,改變傳統教學中學生“靜聽”的模式,引導學生從自身的活動中進行學習。(2)確立新的課程觀。杜威認為教師在指導教學時,要努力使教材心理化,使教材成為兒童經驗的一部分,同時通過對兒童現有經驗的不斷改造,最終使兒童掌握有組織體系的真理。在此基礎上,杜威建立了以問題為中心的課程體系,並試圖以“作業”為媒介,把兒童引入正式的課程中。
在教師與學生問題上,杜威提出“兒童中心論”,其主要觀點是:(1)必須站在兒童立場上,以兒童為教師教育的出發點,堅決克服傳統學校來自教師的刺激和抑制過多的現象。(2)教師不應該採取對兒童予以放任的態度,“放棄他們的指導責任”。(3)教育過程是兒童和教師共同參與、真正合作和相互作用的過程。
5.蒙台梭利
義大利著名的學前教育家蒙台梭利被譽為20世紀初的“幼稚園改革家”。她著有《兒童的發現》、《蒙台梭利法》、《蒙台梭利手冊》、《童年的秘密》等,創辦了兒童之家(Children’s House)。
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論要點是:(1)幼兒自我學習的法則。幼兒的發展遵循內在自然法則,具有探索環境的本能。(2)重視教育環境的作用。適宜的環境,特別是自由發展、有秩序、愉快的環境非常重要。(3)教師是環境的創設者、觀察者、指導者。教師不再是傳統的灌輸者,需要轉變角色。(4)幼兒的自由和作業的組織相結合的原則。在為幼兒提供條件的同時,需要必要的紀律進行約束。(5)重視感官教育。幼兒時期處於感覺敏感期,需要進行系統的、多方面的感官訓練,為智力、思維發展奠定基礎。
兒童的心理主要有兩個特點:一是具有吸收力。兒童具有一種天賦的、強烈的內在能力和不斷發展的積極力量,就像海綿吸水一樣,能持續地從環境中吸收感覺信息。兒童這種有吸收力的心理發展經歷了兩個不同階段:無意識、有意識地吸收心理階段。處在無意識吸收心理階段(從出生到3歲)的兒童,通過看、聽、聞、摸、碰物體,神經系統吸收、存儲了對各種物體的反應記錄,使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等感官得到了發展。處於有意識地吸收心理階段(從3歲到6歲)的兒童,開始對環境中的刺激信息進行選擇和存取,從而促進了感覺器官對未來刺激的定向性反應及發展。二是兒童的心理發展具有敏感期。即在某一時期,兒童對一定物體或某種練習活動特別感興趣,並且很容易習得,但錯過了這一時期,則往往事倍功半,甚至勞而無功。她確認兒童初生到5歲是感覺的敏感期;從初生到6歲是動作的敏感期,出生後8個星期到8歲是語言的敏感期等。她認為,在感覺敏感期間,兒童能有選擇地注意周圍的環境,建立和完善感覺的功能,但是,過了這個時期,兒童的感覺發展就不能收到與這一時期同樣明顯的效果。
兒童有發展的需要,為滿足和強化這種需要,必須通過自由活動、自我控制、自我教育的方式與途徑來實現。一般情況下,兒童能自我成長起實現發展需要的各種活動方式,問題在於教師應重視和培育兒童的這種能力,並給予一定的指導和幫助,這是教師在教育過程中的主要職責。為此,蒙台梭利提出:首先,教師要尊重兒童。兒童的心理不同於成人,不能被當作小大人來對待,那種站在成人的角度來看待兒童、教育兒童的觀念和方法,視兒童為成人可以任意填塞東西的“空容器”,粗魯地要求兒童盲目順從、絕對地信任成人,完全是一種背離兒童發展需要的錯誤做法。蒙台梭利主張,每個兒童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所以,對他們進行的教育方式,應考慮通過個體化的途徑來實施。其次,教師要為兒童創設環境。蒙台梭利深信,兒童學習最好是在“有準備”的環境中進行。創設“有準備”的環境,就是在教師和兒童之間架起一座“橋樑”,使兒童在這個“有準備”的環境中,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與愛好,自由地選擇、操作材料,不受成人意見的支配、干涉和阻撓。蒙台梭利認為,教室、遊戲場所、家庭等都可以創設這種“有準備”的環境,在這個環境中,自由是其最主要的特徵,兒童可以自由地探索他們所選擇的材料,按自己的意願創造物體,依據自己的興趣吸收信息。再次,教師要為兒童提供活動。蒙台梭利認為,有了一個為兒童自己準備的環境,還必須適時地提供各種活動以及材料,使兒童、環境、活動三者結合起來,形成一個學習過程。提供的活動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一是生活活動,如日常生活鍛鍊和園藝活動。二是感官練習活動,如觸覺練習、視覺練習、聽覺練習、嗅覺和味覺練習。最後,要重視兒童的“自動教育”。蒙台梭利認為,教師不能也不應像澆鑄件那樣來培養兒童,因為兒童是學習的主體,對自己的學習有著內在的動力。她確信,當兒童積極參加到一個“有準備”的環境中,按照自己的速度、程式,自由地選擇材料練習時,他們就在教育自己,即“自動教育”。當兒童在操作教具材料或糾正活動錯誤時,教師所要做的事情就是觀察和等待。她呼籲教師應該引導兒童自己去思考、自己去活動,進而發展兒童的主動性和獨立性。此外,還要重視教師的指導。教師在指導兒童活動時,應當注意從兒童的實際與需要的角度出發,設計“準備好的環境”,安排教學等各種活動;鼓勵兒童在一定範圍內自由選擇材料、探索材料;觀察兒童、了解兒童的個別差異和興趣愛好,並給予必要的幫助。
6.皮亞傑
皮亞傑的學前教育觀是以其兒童心理學理論作為基礎的。皮亞傑兒童心理學的理論核心是“發生認識論”。這種理論認為,兒童認識發展的過程和結構涉及四個基本概念,即圖式、同化、順應、平衡。兒童思維發展具有連續性和階段性。他將其分為四個階段:感知運動階段(0~2歲)、前運算階段(2~7歲)、具體運算階段(7~11歲)、形式運算階段(11~15歲)。學前兒童認知的發展是從感知運動階段過渡到前運算階段的;兒童的動作和活動在其發展中起重要作用,兒童具有主動性;兒童通過與環境積極的相互作用而獲得發展;兒童的發展是個持續的過程。皮亞傑認為,制約兒童心理發展的因素主要有四種:成熟、物體經驗、社會經驗和平衡化,而平衡化在兒童心理發展中起決定作用。
7陶行知
陶行知推行生活教育、大眾教育,創立了生活教育理論和教、學、做合一的教育方法。創辦了我國第一所鄉村幼稚園和勞工幼稚園。他在教學思想上主要的貢獻和觀點有:(1)強調幼兒教育的基礎地位,重視人才的早期培養。(2)堅持教、學、做合一,倡導因材施教。(3)主張解放兒童,培養幼兒的創造力。陶行知提出“六大解放”:解放兒童的頭腦,使之能思;解放兒童的雙手,使之能幹;解放兒童的眼睛,使之能看;解放兒童的嘴,使之能談;解放兒童的時間,不逼迫他們趕考,使之能學習渴望的東西;解放兒童的空間,使之能接觸大自然和社會。
8.張雪門
張雪門反對以培植士大夫和宗教信徒為目標的幼稚教育,主張以發展兒童個性和以改造中華民族為目標的幼稚教育。他主張實施“幼稚園行為課程”,認為:“課程是經驗,是人類的經驗。”“生活就是教育,五六歲的孩子們在幼稚園生活的實踐,就是行為課程。”此外,他還一貫重視幼稚園師資的培訓和師範教育。張雪門與南京陳鶴琴有“南陳北張”之稱。
9.陳鶴琴
陳鶴琴先生於1923年創辦了我國最早的幼兒教育實驗中心——南京鼓樓幼稚園,創立了“活教育”理論。他的幼兒教育理論觀點有:(1)提倡適合國情的中國化幼兒教育。(2)反對死教育,提倡活教育。(3)提出幼稚園課程理論。他強調要從做中學,認為分科的教學法不符合教育原理,提倡“整個教學法”,即“把兒童所應該學的東西整個地、有系統地教給兒童”。(4)重視幼稚園與家庭的合作。(5)提出對兒童進行全面發展的教育,使兒童成為“體魄強壯、品德良好和智力發達”的祖國幼苗。主張幼稚園“第一要注意的是兒童的健康”。
主要幼兒教育思想簡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