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黃石市政府工作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06年黃石市政府工作報告
  • 地區:黃石市
  • 屬性:政府工作報告
  • 時間:2006年
報告內容
一、2006年政府工作回顧
2006年,全市人民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團結拼搏,開拓進取,全面超額完成了市十一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實現了“十一五”時期的良好開局。全市生產總值完成406.47億元,增長14.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180.15億元,增長2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38.05億元,增長29.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48.27億元,增長14.6%;實際利用外資完成2.4億美元,增長7.1%;外貿進出口總額首次突破10億美元,其中出口完成3.98億美元,增長33.4%;財政收入完成41.33億元,增長30.3%,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5.33億元,增長28.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9472元,增長11.4%;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182元,增長13.3%;新增就業人數4.98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4.3%,人口自然增長率4.19‰,均控制在年初預期目標之內。與此同時,市政府承諾的十件實事均已完成或基本完成。
一年來,我們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著力培育有競爭力的產業、企業和品牌。堅持以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為重點,一手抓傳統產業做強做大,一手抓替代產業培育發展,著力打造產業發展新優勢。通過技術改造,擴能上檔,延伸產業鏈條,提高科技含量,使傳統產業優勢進一步得到發揮。全年完成工業投資67.2億元,實施華新水泥陽新二期、有色3號轉爐、新冶鋼鋼管及高合金鋼生產線等116個技改項目和10萬噸銅板帶、6000萬套精密軸承等40多個延伸加工項目,全市鋼鐵、有色、建材工業實現產值317.3億元,增長35.92%,占全市工業產值比重達59.96%,比上年提高1.02個百分點。加快培育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商貿流通、旅遊和房地產等替代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產值131億元,增長25%;全市營業面積5000平方米以上大型零售店發展到10家;實現旅遊總收入8.97億元,房地產竣工面積87.9萬平方米,分別比上年增長50%和31%。堅持扶優扶強,安排專項資金2000多萬元,重點扶持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解決了一批制約企業發展的技術瓶頸,掌握了一批能占領行業制高點的核心技術;進一步加強對經濟運行的調控和服務,著力抓好生產要素的協調;出台了《關於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的意見》,設立200萬元專項基金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全年淨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2家。年銷售收入過80億元的企業新增1家,達到2家,過10億元的企業新增2家,達到9家,過億元的企業新增15家,達到71家;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稅增長53.11%,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到186.9,比上年提高23.2個百分點。大力實施精品名牌工程,東貝壓縮機被評為“中國名牌”,寶鋼黃石塗鍍板等19項產品被評為“湖北名牌”,名牌產品銷售收入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到50%以上。同時,堅持以工業化為龍頭,加快縣域經濟發展,大冶、陽新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達43.6%、42.2%,分別比上年提高2.5和2.4個百分點。
(二)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制定和實施新農村建設規劃綱要,啟動了試點工作,完成40個村莊整治規劃編制工作。堅持把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農村經濟作為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來抓,安排10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農業產業化項目,安排160萬元資金實施“星火富民”工程。爭取國家資金1億多元,整理高產農田7萬畝。全年糧食總產64.9萬噸,增長1.8%;新增優質農產品板塊面積23萬畝、無公害農產品品牌8個、綠色農產品25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規模不斷壯大,雨潤集團年加工3000萬隻家禽、遠東麻業二期等一批產業化項目開工和投產,年銷售收入過億元的企業達到7家,龍頭企業網路農戶10.8萬戶,占全市農戶總數的35%。投入專項資金1.5億元,大力推進農田水利和農村生態家園建設,新建沼氣池1500口,解決了3.4萬人飲水安全問題,富河下游防洪滅螺和小青山水庫整險加固等工程建設進展順利,農村生產生活條件進一步改善。退耕還林等林業重點工程建設深入推進,森林覆蓋率明顯提高。大力實施整村推進扶貧戰略,農村貧困人口減少3.2萬人。
(三)堅持在改革開放和項目建設中找出路、求發展。繼續深化企業改革,冶鋼集團繼鋼鐵板塊出售後,部分非鋼板塊又與香港中信泰富公司正式簽訂轉讓協定,華新水泥定向增發A股工作啟動;加大企業社會職能剝離力度,分離中央和省屬企業輔體5家。深入推進中小企業改革改制工作,完成中小企業二次改制49家,投入扶持資金7500萬元,安置職工1.37萬人。鄉鎮綜合配套改革基本完成,鄉鎮事業單位“以錢養事”新機制初步建立。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投融資管理體制、行政管理體制以及事業單位管理體制等各項改革取得新的進展。堅持把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作為加快發展的重要措施來抓,組織開展了香港、溫州等大型招商活動。積極轉變外貿增長方式,出口規模穩步擴大,結構進一步最佳化,一般貿易出口占出口總額比重由上年的51.8%提高到66.2%。進一步完善項目建設責任機制和工作推進機制,對54個重點項目實行領導掛點制度,定期召開項目進度協調會,加強協調服務,全年共實施各類建設項目770個,其中投資過5000萬元以上項目122個,有437個項目竣工使用,投資拉動經濟成長6.7個百分點。通過土地復墾整理,新增“占一補一”指標1.79萬畝。著力打造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新平台,對黃金山地區順利實施託管,初步完成工業區總體規劃的編制,新區建設拆遷工作有序推進,金山大道已經開工,大棋路、站前大道等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啟動。
(四)努力做好城鄉建設和管理的各項工作。堅持把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統籌考慮、整體推進,積極完善和提升城市功能,磁湖水環境治理項目獲國家人居環境範例獎,黃石被評為全國水環境治理優秀城市,公交集團一路車被評為全國文明線路。進一步強化規劃的龍頭作用,較好滿足了重點工程和城市建設的需要。大力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實施了20項重點工程,沿湖路四期、天津路刷黑等5項工程全面完工,文化宮、聯合村、東風路片改造順利推進。修復破損路面和改造背街小巷道路11萬平方米,改造公廁26座,新增城市綠地面積87.38公頃。同時,加大對城建專項資金的歸集和管理力度,對城投公司實施重組。積極推行城市土地收購儲備,實物儲備土地4840畝,依法出讓儲備和舊城改造用地705畝,籌措城市建設資金4.65億元。城鄉交通建設方面,鄂東長江大橋已開工建設,實施外貿碼頭擴能改造,完成一、二級公路路基改造29.5公里,改造縣鄉公路37公里,連線省際出口及斷頭路45.8公里,建成通村油路316.3公里,新建農村五級客運站3座,農村候車棚134個。切實抓好環境保護,對21家企業的污染源實施限期治理,關停了華新1、2、3號窯,搬遷了位於中心城區的26家鋼材經營網點、沿江5個散裝碼頭和10多家污染嚴重的企業,有效控制了污染物排放總量。全市空氣品質主要指標好於二級標準的天數達290天。飲用水源得到有效保護,長江黃石段斷面水質達到國家二類標準。進一步加大磁湖治理力度,基本完成27個排污口截流,青山湖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基本完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