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黃石市政府工作報告

2013年黃石市政府工作報告,目的是回顧2013和2014年工作總體要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3年黃石市政府工作報告
  • 所屬類別:工作總結
  • 目的:回顧2013和2014年工作總體要求
  • 依據:黨的十八大精
2013年工作回顧和2014年工作總體要求,(一)產業轉型取得新成效。,(二)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實現新突破。,(三)城鎮化建設邁出新步伐。,(四)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進展。,(五)發展環境實現新最佳化。,(六)民生福祉得到新改善。,

2013年工作回顧和2014年工作總體要求

201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第一年。一年來,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我們緊緊依靠全市人民,堅持生態立市、產業強市,對接武漢、比學九江,競進提質、速效兼取,經濟社會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實現了建設鄂東特大城市的良好開局。初步預計,全市完成生產總值1144億元,比上年增長10.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72億元,增長1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60億元,增長28.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50億元,增長12.5%;外商直接投資4.9億美元,增長16.7%;外貿出口總額12.1億美元,增長10%;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78.36億元,增長19.3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53元,增長11%;農民人均純收入8374元,增長12%;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18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7.83‰。

(一)產業轉型取得新成效。

堅持改造提升、集群發展,大力實施工業“兩計畫兩工程”1。實施億元以上產業轉型項目200多個,淘汰落後產能1.5萬噸,5個產業列入省級成長型產業集群;新增高新技術企業23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178億元,增長14,占GDP比重達到15.5%,居全省第三位;最佳化對重點企業的服務,籌集資金1.5億元,通過財政貼息等方式支持企業度難關、保增長,設立中小微企業發展調度資金5000萬元,全市擔保機構擔保總額80億元,增長23.5%,新增規模以上企業 129 家,12家企業入選全省百強,數量居全省第二。加快推進企業上市,芳通藥業等4家企業在武漢股權託管交易中心實現掛牌交易。
實施質量興市、品牌強市戰略,新冶鋼榮獲全省第四屆長江質量獎2,新增中國馳名商標4件。積極實施農業倍增計畫,著力發展現代農業,新增土地流轉面積2.3萬畝,農民專業合作社突破千家達到1042家,新增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5家,戰勝了歷史罕見的旱情和高溫熱害,糧食生產實現十連增。加大對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支持力度,新增限額以上商貿企業140家、限額以上服務業企業120家,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30.8% ,比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口岸核心能力建設通過國家驗收。全年金融性投入1266億元,增長22%。區域經濟加快發展,大冶市在全國百強排名中實現進位,陽新縣綜合實力在全省排名進一步提升,各城區呈現競相發展良好態勢。

(二)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實現新突破。

創新招商引資方式,組建10個招商分局、54支招商小分隊,圍繞10大主導產業,強力推進產業鏈招商,招商引資規模和質量顯著提升,全市新簽重點契約項目120個,實際到資630億元,增長96.9%,省外資金實際到資318.6億元,增長1.2倍,成功引進正威電子、大連萬達、華納國際銅箔等一批重大項目。深入開展重大項目建設年活動,實施億元以上項目420個,增長65%,新開工重點項目270個,增長54%。大力推進園區建設,全市9個省級以上工業園區聚集各類企業570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單位數占全市的80%以上;黃石(B型)保稅物流中心3成功獲批並開工建設,棋盤洲港區一期、新興際華現代鋼鐵物流園等重點項目加快推進。積極向上爭取政策資金,黃石列入全國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規劃、資源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爭取國家、省科技計畫項目74項,獲得省級以上重大成果120項。

(三)城鎮化建設邁出新步伐。

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和大冶湖生態新區概念性總體規劃編制工作全面完成,數字黃石基礎平台4和城市規劃一張圖系統5基本建成,黃石區域規劃基本實現全覆蓋。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日趨完善,黃鹹高速大冶段建成通車,武黃城際鐵路全線建成,月亮山隧道、316國道黃石段、黃石(鐵山)至武漢(光谷)一級公路等重點項目開工建設,長樂大道一期、河西大道主體工程竣工,社區環境綜合整治和背街小巷、農貿市場、環衛設施改造等民生工程進展順利。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建成一、二級公路路基110公里、路面74公里和農村公路357公里;完成各類大小水利工程6800餘處,新增、改善、恢復灌溉面積14.8萬畝,新建農村集中供水工程24處,解決10萬農村居民、2萬農村學校師生飲水不安全問題。農村集體土地兩權登記發證工作加快推進。紮實開展新三萬活動,投入資金2億多元,大力推進新農村建設,鄉村環境明顯改善。

(四)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進展。

啟動編制生態立市產業強市總體規劃。實施生態環境修復治理工程,治理礦山面積8718畝,全市6家企業成功創建國家級綠色礦山,新增造林面積5.95萬畝,改造和新增綠地面積64公頃,森林覆蓋率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成功舉辦生態黃石園林花卉展。加強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工作,工礦廢棄地一期復墾項目順利通過驗收,榮獲全國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範市。紮實推進工程減排,實施新興管業高爐系統最佳化、西塞電廠3號機組脫硝、華新水泥(陽新)脫硝等重點項目,強化污染源線上監控建設管理,取締關閉五小企業6278家。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支持華新水泥、大冶鐵礦等企業加強資源綜合利用,大冶有色城市礦產7示範基地項目加快實施,黃石列為國家循環經濟示範創建城市。水污染綜合治理利用亞行貸款項目穩步推進,環磁湖養豬場全部關停,河西污水處理廠加快建設,新建污水管網40公里,磁湖、青山湖、大冶湖水質趨於好轉。萬元生產總值綜合能耗及主要污染物減排完成省定目標。創新環境執法體制機制,在全省率先成立環保警察支隊,嚴厲查處環境違法行為。

(五)發展環境實現新最佳化。

組建黃石市商務委員會、黃石市招商局,形成大商務、大招商工作格局。堅持簡政強園、託管擴園,對開發區、下陸區、黃石港區和東方山景區管理體制進行調整,將陽新兩鎮一區、西塞山章山片區委託開發區管理,拓展了開發區發展空間。推進簡政放權,將18個政府部門45項職權全部下放區級政府行使,出台支持開發區、陽新縣和西塞山區發展的政策,促進區域經濟快速發展。大力開展春雷行動,全市58個職能部門作出公開承諾,取消和減免涉企收費(基金)122項,在全省率先實現涉企行政審批零收費。對全市53家審批職能部門622個行政審批(服務)事項進行全面精減,精簡幅度達到50%。金融生態環境進一步最佳化,黃石連續9年被評為全省金融信用市。發展環境的明顯好轉,激發了全社會投資熱情,全市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5萬戶,增長87.6%。

(六)民生福祉得到新改善。

全市各級財政用於民生支出達到116億元,增長12.6%。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畫8加快實施,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建設紮實推進,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93.5%,職業教育、高等教育進一步發展。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得到提升,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取得新進展,新農合參合率穩定在95%以上。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明顯加強,黃石成為全省唯一的國家首批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城市,華新水泥廠舊址、大路鋪遺址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民眾體育活動蓬勃開展,成功舉辦黃石市第九屆運動會。深入推進全國創業先進城市建設,扶持成功創業8379人,帶動就業2.9萬人。全市五項社會保險參保總人數達247萬人(次),征繳社會保險費35.2億元,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率達到99.97%。順利完成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標任務,市本級人均養老金達到1629元/月。認真實施醫保新政策,全市14703名企業退休人員免費享受醫保待遇。社會救助工作進一步加強,建立慈愛方舟大病醫療救助基金9,市居家養老呼叫服務中心開通,一批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和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建成並投入使用,黃石成為全省唯一的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試驗區城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取得新進展,全市開工各類保障房8542套,竣工各類保障房9251套,新增租賃補貼戶779戶,黃石保障性住房建設經驗在全國推廣。切實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積極排查化解矛盾糾紛,持續開展嚴打整治,全面推進動態化、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社會治安狀況明顯好轉。公共突發事件應急體系不斷完善。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力度進一步加大。殘疾人保障和服務體系建設順利通過省級驗收。紮實開展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工作。人口和計畫生育、審計、廣播電視電影、對台、保密、檔案、婦女兒童、青年、老齡、援藏、援疆、援利川、外事、僑務、旅遊、民族、宗教、國家安全、編制、科普、防震減災、民防、水文、氣象、史志等工作都取得新的成績。市政府承諾的十件實事22個子項目中除青山湖2、3、4號湖清淤及處置工程沒有完成外,其他各項實事均已完成。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