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是本屆政府任期的第一年,也是我們破解難題、化解矛盾、謀劃大事、加速發展的一年。一年來,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我們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認真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項目建設為核心,以確保穩定為前提,較好地把握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圓滿完成了市六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各項工作任務,保持了全市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全市國內生產總值實現226億元(上報鞍山為211億元),同比增長102%;地方財政收入實現7.4億元(新口徑4.3億元),同比增長24%;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4.6億元,同比增長16.1%;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58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4535元,同比分別增2.3%和3.9%。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04年海城市政府工作報告
- 報告類型:政府工作報告
- 報告內容:一、二○○三年工作回顧
- 部門:海城市政府
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不斷提升。城鄉工業發展形勢喜人,企業技術改造和資本擴張明顯加快。全市工業增加值實現110億元,同比增長11.4%。農業喜獲大豐收,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業增加值實現2 5億元,同比增長8.6%。第三產業保持良好發展勢頭,增加值實現8 3億元,同比增長10.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4 5億元,集市貿易成交額實現24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1.9%和3.4%。全市一、二、三產業發展比重已調整為11.1:52.2:36.7。
項目建設取得重大突破。去年是我市近年來項目建設投資最多、進展最快、效果最好的一年。全年投資超千萬元項10 7個,其中超億元項目28個,已開工建設的超千萬元項目95個,建成投產60個。特別是以“一重一輕"為代表的幾個重點大項目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預計投資10-15億美元的遼寧海城紡織工業園項目,一期工程騰龍成衣廠正式開工建設;投資3億元的西洋集團八一鋼廠改擴建項目,一期工程兩座180立高爐開工生產;投資1.2億元的東四型鋼項目,50萬噸的軋鋼生產線投入運行;投資1 0億元的後英海綿鐵項目,主體工程完工,即將投入試生產。這些重點項目的順利推進,為我市未來的經濟發展增添了強勁動力。
綜合配套改革穩步推進。農村稅費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撤併行政村155個,化解村級債務1130萬元,農民人均減負80元,減負總額5600萬元,減負率達55%。民營企業積極參與國有企業轉制,紡機廠、八一鋼廠、海城磚廠等國有企業實現了資產重組,再現了發展生機。審批制度改革深度推進,市公共行政服務中心全年受理各類審批事項14.5萬件,規定時限內辦結率達到100%。
對外開放成果顯著。遼寧海城紡織工業園建設進展順利,成為目前全省最大的外資項目。與香港眾大公司合作興建的污水處理廠工程正式開工,開創了我市基礎設施建設利用外資的先河。全市新批利用外資項目22項,外資調入額7445萬美元,同比增長33.7%,外貿出口供貨額36億元,同比增長11.8%,出口創匯1.45億美元,同比增長8.1%。
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明顯提高。投資1.1億元,建成東外環路,與西外環路全線貫通,使我市成為東北地區唯一擁有環城公路的縣級市,形成了海城環路內5 0平方公里城市發展骨架。實施政府遷移工程,為新城區的建設和發展奠定了基礎。投資2800萬元,高標準完成80公里的村通油路工程。投資2500萬元,實施鐘李公路改擴建工程。投資700萬元,完成健康路東段、雅聖路、光明路改擴建工程。瀋大高速公路南台出口、西柳服裝市場北跨線橋主體工程竣工,使我市高速公路過境段出口達到5個,成為全省擁有高速公路出口最多的城市。投資2600萬元,建成中心醫院綜合大樓。經過不懈努力和積極爭取,鞍山攔河山水源地開始為我市供水,解決了多年來城區供水難問題。投資5000萬元,繼續實施綠色覆蓋工程,植樹造林8.6萬畝,封山育林17.5萬畝,城區植樹20萬株。投資400萬元,實施人畜飲水工程,又解決了東部山區2萬人吃水難問題。
社會熱點難點問題得到有效化解。集中有限財力,多方籌措資金,使一批長期以來影響和制約我市發展的熱點難點問題有效解決。籌措資金2億元,解決了海城信託債券問題,成功化解了金融風險。全年徵收養老保險費1.5億元,籌措資金6000餘萬元,確保了全市近3萬名離退休職工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順利完成醫保擴面任務,全市參保職工達4萬人。超額完成三年“並軌”任務,“並軌"職工17500人。籌集資金500萬元,解決了“三方面人員”的“三拖欠”問題。深入開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嚴厲打擊各種違法犯罪行為,社會治安日趨好轉。
社會各項事業協調發展。實施“科教興市”戰略,共實施國家、省、市科技項目5 3項,推廣農業科技成果4 5項。全市民營專業技術研究機構達到13家。堅持教育創新,加大教育投入,繼續實行教師工資市統籌,新建學校9所,建成了全省.農村第一家教育網路中心。全面整頓醫療、醫藥市場,民眾就醫環境得到改善。抗擊非典取得重大勝利,實現了我市無疫區、零病例目標。實施再就業工程,開發就業崗位10058個,安置下崗失業人員8936人。完善最低生活保障線制度,低保金全部發放到位。開展扶貧幫困活動,全市又有500戶貧困戶實現脫貧。加強社區建設,調整規模,理順體制,社區管理和服務功能不斷增強。深入開展衛生、科技、文化“三下鄉”活動。積極開展計生優質服務,穩定了低生育水平。婦女兒童工作被授予全國示範縣稱號。民族宗教、廣播電視、僑務外事、檔案、人防、民兵等各項事業都得到了全面發展。
政府自身建設全面加強。堅持依法治市,進一步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和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制。主動接受人大的依法監督、政協的民主監督和人民民眾的社會監督,人大代表議案和政協委員提案全部辦理。政府向民眾承諾的十件實事基本完成。強化行政監察,全年查處行政違紀案件37起,處理違紀人員37人。
各位代表,2003年,在面對諸多矛盾、困難和複雜棘手問題的形勢下,我市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這是市委統攬全局、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全市人民團結奮鬥、努力拚搏的結果,也是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履行職責、鼎力支持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給予政府工作積極支持的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奮鬥在各行各業的廣大幹部民眾、駐海部隊官兵、武警戰士,表示衷心的感謝和誠摯的敬意!
回顧一年來的工作,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在新舊體制交替和經濟轉軌過程中,諸多深層次矛盾目前正值顯露期,加之綜合配套措施不盡完善,我們的一些工作還不到位,也引發了一些新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經濟結構不盡合理,經濟成長方式還沒有真正從數量擴張型轉變到質量效益型上來。二是一些社會熱點難點問題還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成為影響我市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三是財力緊張,由於省市重新調整財政體制,市、鎮、村財力緊張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和制約了我市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四是政府職能轉變和服務質量還沒有完全適應新形勢要求,個別政府部門和工作人員作風不紮實、工作效率不高、責任心不強、執法不嚴等問題仍然存在,人民民眾對政府工作還有不滿意的地方。對此,我們必須予以高度重視,以對人民負責的態度,認真加以解決。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按照市委六屆三次全會的要求,緊緊抓住東北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和振興的歷史機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最佳化結構為主線,以項目建設為核心,以對外開放為動力,以民營經濟為支撐,做強做大優勢產業,加快骨幹企業建設,努力促進財力增長,不斷最佳化發展環境,全力確保社會穩定,實現經濟跨越式發展。
今年全市各項主要經濟指標是:國內生產總值要達到232億元(以上報鞍山的為基數),同比增長10%;地方財政收入5億元(新口徑),同比增長16.3%;固定資產投資52億元,同比增長16.6%;外資調入額8000萬美元,外貿出口供貨額40億元,出口創匯1.48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7.5%、11.1%和2.1%;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760元,同比分別增長5.2%和5%。為實現上述目標,今年要重點做好八方面工作:
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發展生態農業、綠色農業和高效農業,強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接文王家堡、八里東三道等現代農業園區建設,重點培育南果梨、優質稻米、無公害蔬菜、花卉苗木等農產品基地。抓好農產品精深加工,拉長產業鏈條,實現滾動增效,促進農民增收。發展壯大後英大豆深加工、天天乳業、三合肉禽等一批農事龍頭企業,提高農業產業化、市場化水平。著力完善服務體系,儘快建立以龍頭企業為牽動的新型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帶領農民有序進入市場。加快完善農產品行銷信息網路,辦好各類行銷中介組織和專業技術協會,壯大農民經紀人隊伍,拓寬農產品行銷渠道。全年實現農業增加值25億元,同比增長4.2%。
加快發展第三產業。增強西柳服裝、南台箱包等專業市場的輻射力和牽動力,增加地產品市場占有份額,開發名牌產品,擴大專業市場競爭優勢。積極推進商貿企業的資源整合,大力發展超市、連鎖、特許經營、代理配送等新型經營業態,帶動全市商貿服務業提檔升級。以發展特色旅遊為重點,抓好白雲山、九龍川、東四方台地熱溫泉等旅遊資源的綜合開發。加快發展金融,保險、信息、文化傳媒等新興第三產業,逐步建立起適應時代發展和人民民眾要求的現代服務業體系。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50億元,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實現248億元。
發展壯大民營經濟。鞏固民營經濟在我市國民經濟中的主體地位,促進民營資本放開,鼓勵民營資本廣泛參與基礎設施建設、社會公益事業、信息產業等各個領域。鼓勵民營經濟積極參與國有企業的改造重組,大力支持民營企業發展股份制等混合經濟,以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要為民營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環境,在資金、技術、人才等各個方面給予政策支持,解決民營經濟發展中的實際困難,全面提高民營經濟整體素質。
做強做大地方財政。在新的財稅體制下,不斷完善稅費征管體制,切實做到應收盡收,提高財政收入質量。盤活存量資產,增加政府可支配財力。按照“一要吃飯。二要穩定,三要建設”的原則,千方百計開源節流,增收節支。最佳化財政支出結構,擴大政府採購範圍和規模,努力壓縮不合理開支,最大限度降低行政成本。制定和完善鼓勵政策,支持鎮區大力發展項目、培植稅源,爭取在二、三年內把鎮區財政做強做大、做活做實。
強化軟環境建設。進一步減少審批事項、環節和手續,改進服務質量,提高辦事效率。認真整治“三亂”,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推進市場經濟秩序整頓,嚴厲打擊各種違法經營行為。加快建立以道德為支撐、產權為基礎、法律為保障的社會信用制度。堅持以人為本,開展學習型機關、學習型城市和文明市民、文明經營者創建活動,提高廣大市民的法律意識、規則意識、誠信意識和文化品味,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
化解熱點難點問題。採取有效措施,妥善解決好城市供水、供電、供暖以及動回遷安置等民眾普遍關心的熱點問題。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整治,嚴厲打擊各種違法犯罪行為。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堅決遏制各種安全生產事故。做好信訪工作,從解決民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入手,加大對重點信訪案件的排查和處置力度,超前化解,過細工作,把握政策,依法辦事,把矛盾和問題消化在萌芽狀態,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八)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努力建設服務型政府
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儘快把政府職能轉到為企業服務,為民眾服務,創造良好發展環境上來。加強行政執法和行政複議工作,建立健全依法行政工作機制。堅持行政公開,落實首問制和責任追究制,促進公共決策、公共管理和公共監督。認真接受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依法監督、民主監督,把人大議案、意見、政協提案、建議切實落到實處。
認真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把代表人民民眾根本利益做為政府工作的根本出發點,思想上尊重民眾,感情上貼近民眾,行動上深入民眾,工作上依靠民眾,全心全意,腳踏實地為民眾辦實事,依靠我們的工作,贏得民眾的理解、信任和支持。
增強學習意識、發展意識、求實意識和爭先意識,大力提倡誠信為人,紮實工作,勤奮敬業,敢於負責的工作作風。深入基層,加強調查研究,講真話、報實情、求實效,力戒形式主義。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保持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從簡辦一切事情。要樹立科學的“發展觀”,正確處理和把握改革、發展、穩定三者關係,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人民民眾的承受程度有機結合起來。加強行政監察工作,嚴厲查處各種違紀行為,糾正行業不正之風,樹立政府廉潔高效、執政為民的嶄新形象。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充滿了新的挑戰,也蘊育著新的希望。讓我們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團結和帶領全市百萬人民振奮精神,頑強拼博,為早日實現我市現代化開放型河濱城市的宏偉目標,把海城建設得更加繁榮、更加富庶、更加美好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