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記
1月
近現代——1950年普3郵票500元。
1月1日——巴黎統籌委員會成立。
1月2日——政務院第十四次會議通過省人民政府組織原則。其中第七條規定:在民族事務較多的地區,設民族事務委員會。
1月6日——英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
1月1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八軍接受解放西藏的任務。
劉伯承、
賀龍司令員和
鄧小平政委向十八軍軍長張國華等傳達毛澤東的指示:進軍西藏宜早不宜遲,進藏部隊要認真執行黨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和做好統戰工作,爭取上層,影響和團結民眾,爭取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愛國力量,集中打擊帝國主義及其忠實走狗——親帝分裂主義分子。
1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
外交部發言人就西藏親帝分裂主義分子陰謀組織所謂“親善使團”出國進行叛國活動問題發表談話,表明了我們的態度和立場。
1月26日——印度成為共和國,
尼赫魯任第一任總理。
1月27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頒布《全國稅收實施要則》、《工商業稅暫行條例》、《貨物稅暫行條例》,規定在全中國建立統一的稅收制度。
1月29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展開剿匪鬥爭。
2月
2月1日——中央民委舉辦的藏民研究班舉行開學典禮。研究班開辦期間,
朱德副主席、周恩來總理,以及
林伯渠、烏蘭夫、劉格平等作了講話和報告。
2月14日——經過毛澤東、周恩來同
史達林、維辛斯基會談,兩國政府在莫斯科簽訂《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條約》,《條約》規定,蘇聯同意放棄在中國的特權。 2月24日——中國政務院通令禁毒。
3月
1950年華東解放區生產圖郵票。
3月3日——政務院通過《關於統一國家財政經濟工作的決定》
3月17日——政務院第二十四次會議,任命
馬鴻賓(回族)為甘肅省人民政府民族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
孫殿才為寧夏省人民政府民族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
馬朴(回族)為
青海省人民政府民族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
3月17日——美國
加州柏克萊
加州大學發現底98號元素鐦(Cf,californium)。
3月21日——中科院接收
中央研究院在上海的化學、植物、動物和工學四個研究所,醫學和藥學兩個研究所籌備處,接收北平研究院在上海的生理學、藥物兩個研究所和物理學研究所的結晶學研究室。
3月29日——新聞總署召開全國新聞工作會議,決定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增設蒙古語、藏語、朝鮮語廣播。
3月29日——美國無線電公司製成三色電視顯像管。
4月
4月6日——在中科院接收中央研究院辦事處和社會、物理、氣象、天文、地質5個研究所以及中國地理研究所。至此,中科院對原中研和北研的直屬研究所接收完畢。
4月10日——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首都報紙摘要》(新聞和報紙摘要前身)開播。
4月26日——中央發出關於民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名稱不再用“自治政府”字樣的指示。
4月28日——政務院舉行第三十次會議,中央民委副主任委員烏蘭夫在會上作關於當前民族工作問題的報告。報告中指出,由於各少數民族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發展極不平衡,我們的一切工作必須採取慎重緩進的方針,穩步前進。會議批准了中央民委提出的這一工作方針。
5月
5月——首批15個研究機構及3個研究機構籌備處成立。中科院接受
華北大學研究部歷史研究室。
5月1日——海南撤退。
5月15日——甘肅省民族事務委員會成立。
5月16日——
蔣介石發表“告台灣同胞書”,提出“一年準備,兩年反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
5月20日——中共中央針對甘肅平涼、海原、固原、
皋蘭等地區回漢關係緊張情況發出指示。指出:在回族中的一切改革必須堅持謹慎緩進的方針,甘寧青三省似均不宜實行土地改革。行政區劃凡涉及到回民的地區,也要暫緩進行。
6月
6月6日——中共
七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 毛澤東提出“不要四面出擊”方針。
6月6日——
鄧小平在中共重慶市第二次代表會議上作報告。
6月7日——安
子文在中共七屆三中全會上作了《關於中國共產黨的組織情況及發展和鞏固黨的組織》的專題發言。
6月10日——中共中央轉發烏蘭夫、
劉格平對新疆分局關於處理少數民族宗教問題的意見。即:對於少數民族宗教問題的態度應該十分審慎,切忌急躁,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信教自由政策。在少數民族廣大民眾的覺悟未提高前,不要輕言改革,只採取慎重穩妥的步驟,使宗教不要干涉政治、司法和國家的學校教育,以便逐漸做到政教分開。
6月12日——中共中央發表聲明聲援日共。
6月14日——
劉少奇在全國政協一屆二次會議上作關於土地改革問題的報告。指出,少數民族聚居地區除東北韓族地區和蒙古族地區已實行土改及其他若干地區少數民族中多數民眾要求土改得予進行外,其餘約2千萬左右人口的少數民族地區何時改革,要看少數民族內部的工作情況與民眾的覺悟程度決定。
6月23日——中科院院址遷址北京文津街3號靜生生物調查所原址。
6月26日——中央民委舉行會議。
李維漢報告中央民委工作方針時說:解決國內民族問題的正確方針是實行民族的區域自治。
6月28日——
毛澤東號召全國人民團結起來打敗美帝。
6月30日——“
三反”、“
五反”運動在全國範圍已勝利結束。
7月
7月1日——美國地面部隊進入朝鮮,5日與朝鮮人民軍在
烏山首次交戰。
7月2日——中央民族訪問團西南訪問團在團長
劉格平,副團長
費孝通、
夏康農的率領下,離京赴西南地區訪問。毛澤東主席、朱德、劉少奇副主席、周恩來總理分別為中央民族訪問團題詞。
7月7日——在蘇聯缺席的情況下,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組織“
聯合國軍司令部”。
7月16日——第二次世界大戰導致1938年第三屆世界盃之後出現了12年的真空期。6月24日至7月16日,第四屆世界盃足球賽在巴西舉行。烏拉圭隊在決賽中以2:1戰勝巴西隊奪得冠軍。
7月3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發布《解放戰爭4年綜合戰績》公報。
8月
8月1日——貴州省民族事務委員會成立。省委副書記
徐運北兼任主任委員。
8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領導機構在北京成立,
陳錫聯任司令員。
8月1日——中國中央人民政府民航局決定民用航空正式開航。首先開闢的是天津—漢口—廣州、天津—漢口—重慶兩條直達航線和4條支線的班機飛行。同時開通的還有中蘇民用航空的3條直達航線。民航開航,是新中國民航建設事業的重要開端。
8月22日——
西康省人民政府副主席
格達活佛(藏族)為勸說西藏當局接受和平解放,在前往拉薩的途中被害,不幸遇難。
8月28日——人民解放軍第18軍主力開始向金沙江畔的
甘孜和
巴塘推進。
8月29日——中央民族訪問團西北訪問團,由沈鈞儒團長、
薩空了、朋斯克、
馬玉槐副團長率領離京,赴新疆、甘肅、寧夏、青海等民族地區訪問。
9月
9月15日——美軍在
仁川登入,朝鮮人民軍轉入戰略退卻。
9月25日——甘肅省東鄉族自治區成立。
9月26日——應周恩來總理邀請來京參加國慶節觀禮的各地各民族的代表和文藝工作者先後抵達。
9月28日——6名外僑在北京據稱因涉嫌炮擊
天安門桉被捕,義大利人
李安東(特工)、日本人
山口隆一次年被判處死刑,羅馬教廷公使駐北平代表、天主教
易縣教區主教、義大利人馬迪懦(Tarcisio Martina)於1954年驅逐出境。
1950年9月-1951年2月——中科院先後接收雲南農林植物調查所、北研植物學所云南工作站、廬山森林植物園、中國西北植物調查所、國民黨政府
國史館、
中國海洋研究所。與中央軍委氣象局共同接收
徐家匯觀象台、佘山觀象台。
美軍占領漢城,並朝三八線進攻。
10月
10月4日—— 中國各民族文物展覽在北京揭幕。
10月4日~5日——北京召開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討論出兵援朝問題。在會上毛澤東支持出兵援朝的決策。
10月7日——美軍越過“
三八線”(平壤-元山戰役)。
10月8日——彭德懷被任命為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10月10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鎮壓反革命活動的指示》。
10月19日——美軍攻占平壤;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進入朝鮮境內。
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
第一次戰役。
11月
11月——中科院地質研究所和古生物研究所被中國地質工作計畫指導委員會接收。
11月15日——
鄧小平向中央作綜合報告,報告中就有關少數民族土地改革問題提出意見。
11月16日——中國政府答覆印度政府11月1日關於西藏問題的照會,再次表明了我們對西藏問題的態度和立場。
11月24日——政務院第六十次會議批准《培養少數民族幹部試行方案》。該方案提出要普遍大量地培養各少數民族幹部;在北京建立中央民族學院,並在西北、西南、中南各設中央民族學院分院一處。會議還批准了《籌辦中央民族學院試行方案》。
西康省藏族自治區成立。
11月20日——印度總理尼赫魯宣布以麥克馬洪線為印藏邊界,不接受
中國地圖上標明的邊界線,兩國邊界爭端開始。
11月25日~12月24日——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
12月
12月2日—— 政務院發布通令:信仰伊斯蘭教的各族人民三大節日(爾代節、古爾邦節、聖祭節)食用的牛羊免徵屠宰稅,並放寬檢驗標準。
12月18日——埃特納火山爆發。
12月31日~1月8日——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
第三次戰役。
傳統節日
重陽節(農曆九月初九):1950年10月19日(星期四)
下元節(農曆十月十五):1950年11月24日(星期五)
出生人物
2月15日——
徐克,中國香港著名男導演、監製、演員。
2月18日——
約翰·休斯,美國著名編劇、製片人。(2009年8月6日逝世)
2月28日——
高凌風,
台灣男歌手。(2014年2月17日逝世)
6月26日——錢永貞,錢學森和蔣英的女兒。
8月——
栗戰書,中央政治局常委,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
8月23日——
譚詠麟,香港殿堂級歌手,著名詞曲創作人,香港樂壇天皇巨星,有樂壇”
校長“之稱。
11月——
李源潮,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組織部部長。
11月20日——王東林,山東鄆城書畫協會會員。
逝世人物
2月28日——
戴望舒,現代詩人。(生於1905年3月5日)
4月3日——庫爾特·韋爾,美國作曲大師。
5月6日——
史沫特萊,美國女作家,新聞記者。(出生於1892年)
8月23日——
吳鼎昌,1926年7月至1937年,先後任中國國貨聯合營業公司董事長、國民政府實業部部長兼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第四部部長等職。
10月27日——
任弼時,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生於1904年4月30日)
11月2日——
肖伯納,愛爾蘭戲劇家。(1856年7月26日)
11月25日——
毛岸英,毛澤東長子,不幸於美軍空襲中犧牲。
諾貝爾獎
物理:鮑威爾(英國),發展研究核過程的照相方法,並發現π介子
化學:Otto Paul Hermann Diels(德國), Kurt Alder (德國)
生理和醫學:Edward Calvin Kendall(美國), Tadeus Reichstein(瑞士), Philip Showalter Hench(美國)
文學:帕特蘭·亞瑟·威廉·
羅素,英國數學家、哲學家,著作《哲學—數學—文學》
和平:Ralph Bunche
奧斯卡金像獎
(第23屆,1951年頒發)
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喬斯·費勒(José Ferrer) 《
風流劍俠》
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朱迪·霍利德(Judy Holliday) 《
生於昨天》
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喬治·桑德斯(George Sanders) 《彗星美人》
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約瑟芬·赫爾(Josephine Hull) 《
哈維》
中國重大事件
5月1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在全黨全軍開展整風運動的指示》。《指示》指出,這次整風運動是為了克服黨記憶體在的思想作風不純問題。主要是領導幹部中的居功自傲情緒,命令主義作風,以及少數人貪污腐化、政治上墮落。
頹廢、違法亂紀等錯誤,密切黨和人民的聯繫。整風的重點,是各級擔負領導工作的黨員幹部。整風運動的主要方式是閱讀指定檔案,總結工作,分析情況,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
指示》要求全黨整風任務應在1950年冬季完成,而正在進行土改的新解放區,則應在1950年夏秋兩季首先完成任務。
5月16日~3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全軍參謀會議在北京召開,貫徹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關於人民解放軍實行整編的決定。會議確定全軍保留四百萬兵員,復員一百四十萬人。6月30日,以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
毛澤東、政務院總理
周恩來名義頒布了復員工作條例。解放軍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復員工作,從1950年下半年開始,到1951年基本結束。
6月14日至23日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舉行第二次會議。毛澤東致開幕詞、閉幕詞。會議通過了土地改革法草案和
國徽圖案,一致同意
劉少奇、
周恩來、
陳雲、
薄一波、
郭沫若、
聶榮臻、
沈鈞儒分別作的關於土改、政治、經濟財政、稅收、文化教育、軍事、法院工作的報告。劉少奇在《關於土地改革問題的報告》中闡述了土地改革的重要意義和方針政策,指出: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是我們民族被侵略、被壓迫、貧困及落後的根源,是我們國家民主化、工業化、獨立、統一及富強的基本障礙。沒收地主階級的土地,分配給無地少地的農民,把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改變為農民的土地所有制,以便解放農村生產力,發展農業生產,為新中國的工業化開闢道路,這是實行土地改革的基本理由和基本目的。報告提出 各地應依照中央人民政府所頒布的法令及其所決定的方針、政策和步驟,有領導地、有計畫地、有秩序地爭取從1950年冬季起,在兩年半到三年內,基本上完成全國的土地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