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山崗遺址
- 出土地點:河南省淅川縣滔河鄉黃楝樹村
龍山崗遺址,又稱黃楝樹遺址。位於河南省淅川縣滔河鄉黃楝樹村西,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丹江口水庫淹沒區文物保護項目之一。遺址文化堆積較為豐富,尤以仰韶時代晚期遺存最為豐富。遺址坐落在鬧峪河(又稱肖河)東岸的台地上,北約1公里為...
鳳凰崗遺址位於河南省周口市扶溝縣城西南17.5公里,固城鄉古城村東北角約300米處。南北長700米,東西寬300米,高5米。南臨古城鄉政府,東、西、北皆為開闊地,崗中有一條蜿蜒小道從中穿過。據《周口文物考古研究探索》記載,鳳凰崗遺址位於(扶溝)縣城西南17.5公里,固城鄉古北村東北角300米處。鳳凰崗遺址...
景陽崗遺址,位於山東省聊城市陽穀縣張秋鎮景陽崗村,是一處龍山文化古城址,發現於1973年。景陽崗遺址平面近似橢圓形或舟形,東北—西南走向,兩端較窄,中部弧形凸出,南北長約1150米,北端寬約230米,南端寬約330米,中部最寬處約400米,總面積35萬平方米。城內有大、小兩個台基。出土了大量龍山文化中晚期...
位於今陽穀縣十五里元鎮葉街村村東,東北距景陽岡龍山城址8公里。1973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東隊曾在城內高堌堆處作過試掘,發現有後崗一期遺物(大汶口文化、河南龍山文化器物)。暴露的堆積,主要屬龍山文化時期。出土文物主要有:祭祀用的陶製器皿,簡易手工工具。1994年,山東省考古所再次對皇姑冢遺址...
王城崗及陽城遺址,位於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告成鎮。由陽城遺址和王城崗遺址組成,王城崗遺址以龍山文化中晚期遺存為主,兼有裴李崗文化、二里頭文化、商周遺存。王城崗遺址面積約50萬平方米,有龍山晚期大、小三座城(小城兩座),是同時期河南龍山城址中面積最大的一座,發現有奠基坑、青銅容器殘片、玉石琮、白...
蒲城店遺址,位於河南省平頂山市區東15公里衛東區蒲城街道蒲城店村北的崗地上,是一處新石器時代至漢代遺址,總面積20多萬平方米,文化堆積層平均厚度約2米,最厚達4米。蒲城店遺址東西寬540米,南北長300-500米,西臨昆陽大道,北瀕湛河故道,南望沙河,東部地勢一馬平川。它對於研究新石器時代河南龍山文化和夏代...
鹿台崗遺址,位於河南省開封市杞縣裴村店鄉鹿台崗村,占地面積14000平方米,總的文化面貌屬於河南龍山文化。鹿台崗遺址東西寬約120米,南北長150米,出土了大量陶器、骨器、蚌器、石器以及少量的銅器。鹿台崗遺址對於探索夏代東夷與華夏文化的界定和文化交流、商文化的起源、先商文化與岳石文化的類型劃分提供了重要的...
根據發掘資料分析,崗上遺址的年代,最早的屬於新石器時代的大汶口文化,並含有龍山、商周等幾個不同歷史時期的文化堆積,在遺址中採集的含炭標本,經放射同位素炭14測定,其年代距今6000~4000年左右,延續時間約2000年。居址區 崗上遺址北區居址區在完成晚期堆積清理後暴露出大面積紅燒土塊堆積,面積超300平米,...
遺址面積有大有小,小者幾千平方米,大者三至五萬平方米,文化層堆積厚三至五米不等。從地層疊壓關係看,文化層中以龍山文化的堆積最厚,東部的平糧台,段寨遺址下部有大汶口文化晚期文化層,大部分遺址(平糧台,郝家台,王城崗,煤山)的龍山文化層又被二里頭文化層所疊壓。文物遺存 綜述 郝家台遺址出土文物...
據了解,位於蒲城店遺址的東北部崗地上龍山文化晚期城址,大致呈東西向長方形,現存東、西、南面城牆,北面是湛河故道,西牆(含城壕)殘長124米,南牆中東部向北轉折後又向東延伸,南牆全長246米。現存城牆由主體牆和兩面護坡組成,牆外緊接寬而深的城壕。城牆夯土多為水平夯層,推測築牆的夯具以石頭為主,壕...
從以上龍山文化遺存的發現情況看,其考古學文化主要以龍山文化晚期為主,其分布範圍也最大,在城內的各個角落以及城北和城東加起來,面積為35,7000平方米。此外,在城內的龍山文化晚期遺存之上,還發現有二里頭文化、二里崗文化、殷墟文化、戰國文化和漢文化遺蹟和遺物,以上各時期的考古學文化或為地層疊壓,或是...
段崗遺址,位於河南省開封市杞縣高陽鎮段崗村北、黃崗溝南岸沙丘上,是新石器時代至春秋時期的古遺址。段崗遺址東西寬約200米,南北長約400米。段崗遺址文化層堆積豐富,疊壓關係清楚。地層關係表明,該文化層的相對年代介於河南龍山文化和二里崗文化之間。文化遺蹟有房基、窯穴、燒灶、排水溝等。段崗遺址出土古...
龍山旅遊景區位於龍游縣城西南10公里官潭村靈山江畔,主景區龍山 龍山崗巒起伏相連,山勢雄偉壯觀,蜿蜒數里,猶如巨龍臨江而臥,由此得名“龍山”。龍山主峰危岩兀立,山勢顯目,絕頂而望,視野開闊,方圓數十里風光盡收眼底。龍山腳下有龍潭,潭水清冽碧綠,龍山上有晉朝龍山寺遺址,龍山寺由晉喇摩禪師建,號“鎮龍...
桓台博物館曾在遺址中、西部做過搶救性清理工作,2001年春季,山東省教研研究所在遺址西部清理面積100餘平方米,在探知的壕溝西南部、東部開探溝三條,面積達75平方米,在遺址東部斷崖上,鏟刮長度累計超過150米。通過近幾年的考古工作,該遺址龍山文化遺存主要分布於高崗地的中部和西部,保存面積約1萬平方米,聚落多...
站馬屯遺址位於鄭州市南郊十八里河街道辦事處站馬屯村南古河道兩側的土崗上,平面形狀呈不規則,遺址區原為隆起的圓形土崗。遺址東西長500米,南北寬517米,總面積約為30萬平方米。文化層厚度約為1.5~2.0米,是一處龍山文化的遺址。站馬屯遺址是“第四批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考古發現 1984年,國家文物局...
在河南則發現有淮陽平糧台城址、鹿邑欒台遺址、登封王城崗城址、郾城郝家台城址、輝縣孟莊城址等。 龍山文化處於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這個時期陝西地區的農業和畜牧業較仰韶文化有了很大的發展,生產工具的數量及種類均大為增長,快輪制陶技術比較普遍,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同時,占卜等巫術活動亦較為盛行。從社會...
自龍山遺址發現以來,考古學家分別在河南、陝西、山西、湖北等地發現了這一時期的文化遺存。多次發掘 因其文化面貌不盡相同,所以又分別命名為河南龍山文化、陝西龍山文化、湖北石家河文化、山西陶寺類型龍山文化,通稱之為龍山時代文化。這一時期文化的最顯著的特徵便是城址的發現。在山東地區,除城子崖龍山城址之外,...
在龍山文化的圓形葬坑內,發現兩具完整的馬骨架,為同期墓葬中少見。研究價值 南沙遺址發掘發現了約同於商代二里崗期的一批遺蹟遺物,為研究商文化的分布、商代歷史及商族和西部其他民族的關係提供了重要的資料。還在該址南部的龍山文化墓地發現了兩具埋葬規則的完整馬骨架,保存這樣完好的馬骨架在龍山遺址或地層中尚...
遺址特點 尚莊遺址為隆起的土堆崗,民眾稱其為“崗子”。該遺址東西長300米,南北寬250米,占地面積約79680平方米,文化堆積層厚約2—5米,分為六層:第一層為耕土層和近代擾亂層;第二層為漢代層;第三層為西周層;第四層為龍山文化層;第五層,第六層均為大汶口文化層。尚莊遺址墓葬開口在第5層,並打破...
稍柴遺址,位於河南省鄭州市鞏義市芝田鎮稍柴村及小訾殿村,面積約200萬平方米,是新石器時代、夏朝遺址。稍柴遺址為河南龍山文化及二里頭、商代文化遺址。遺址東西長約2000米,南北寬約1000米。1959年,發現。1960~1963年,發掘,發掘面積約690平方米,清理窖穴45個,墓葬7座,出土陶、石、蚌、骨等各種遺物500...
八里崗遺址,位於河南省鄧州市東郊白莊村北湍河南岸的二級台地上,是新石器時代的古文化部落遺址,於1957年被發現。八里崗遺址文化層厚3~5米,面積近9萬平方米。揭示遺址的文化層堆積自下而上依次為:仰韶文化早期、中晚期,屈家嶺文化中後期,石家河文化——龍山文化晚期地層。共清理窖穴、灰坑500餘座,房屋遺蹟48...
三關遺址,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蔚縣三關村的一個崗地上,周圍地勢平坦,西鄰三關河;遺址西南距蔚縣城約兩萬米,西北距西合營鎮五千米。 三關遺址是1978年文物普查中發現的,屬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的居住址,同時有龍山文化和夏代公元前二十一世紀——前十六世紀的文化遺存。1982年7月,三關遺址被河北省公布為河北省省級...
山崗上面較為平坦,整個山崗稱為薛家崗,又因崗身自西向東伸向潛水,形似長龍探水,故也俗稱“龍山”。其中位於山崗最東頭的“龍頭”部位為一台地,這是該地習稱的狹義上的薛家崗。在其東部約350米,現有潛水自西北向東南流過。台地大體呈橢圓形,中間有一道土埂將其分為兩部分,東部俗稱汪家山,東、南、西三面...
王城崗遺址是一處以龍山文化中晚期遺存為主,兼有裴李崗文化、二里頭文化以及商、周時期文化遺存的遺址,總面積約1萬平方米。遺址內發現有龍山文化晚期的兩座小城堡以及奠基坑、窖穴、灰坑等遺蹟。遺址內還出土有大量陶器、石器、骨器、銅器等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陶器多為砂質或泥質,灰陶較多,此外還有棕陶和黑陶...
後崗類型龍山文化遺址主要分布在黃河以北的河南省的北部,河北省的南部及山東省的西南部,即漳、衛河流域。發掘的主要遺址有安陽後崗、大寒南崗、八里莊、湯陽白營、邯鄲澗溝和龜台、磁縣下潘汪、永年台口及存平尚莊等。遺址面積一般較大,多在萬餘平方米以上,最大的後崗遺址達10萬平方米。後崗遺址雖然因為...
吳崗村分吳東、吳西兩部分。經濟 依託香蔥種植基地,通過土地流轉等形式流轉土地1000餘畝融入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發展香蔥等特色蔬菜種植。歷史文化 吳崗遺址 1956年,考古工作者在村中部偏南處崗丘上發現新石器時代龍山早期文化遺址一處。因遺址地處吳崗村,命名為吳崗遺址。1963年6月20日,該遺址被公布為河南省第一批...
這樣可以進一步確認牛牧崗就是龍山文化遺址。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9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08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701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16000元(人均13.33元),一事一議籌勞300個(勞均1個)。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
遺址分布 自龍山遺址發現以來,考古學家分別在河南、陝西、山西、湖北等地發現了這一時期的文化遺存。但因其文化面貌不盡相同,所以又分別命名為河南龍山文化、陝西龍山文化、湖北石家河文化、山西陶寺類型龍山文化,通稱之為龍山時代文化。這一時期文化的最顯著的特徵便是城址的發現。如在山東地區,除城子崖龍山城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