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陽崗遺址位於山東省聊城陽穀縣城東張秋鎮。據地方志記載這裡原來崗阜起伏,草密林茂,傳說為“武松打虎”之處,遺址內台基上有始建於明代的“武松廟”。
陽穀景陽崗遺址發現於1973年。1994年,修建景陽崗公園時發現史前城牆遺存,經詳細的調查、鑽探,發現景陽崗遺址是一處龍山時代城址。城址平面呈橢圓形形,東北西南向,長1200、寬300-400米,面積約35萬平方米。城內有大、小兩個台基。大台基位於南部,面積9萬平方米,小台基在北面,面積1萬平方米。1995年秋,為了解大、小台基的關係及其修築方式,大、小台基與城牆的關係及小台基的結構,文物部門對遺址局部進行了考古發掘。發現大小台基是與城牆同時修築的,為加固擴大台基,小台基南部還曾進行過三次增修。在小台基上清理的一批龍山文化灰坑中,發現了一些羊、狗頭骨及狗的前、後肢骨,其中13號坑內有一具比較完整的狗骨架,它們的北部有一長方形活動面,表明古人可能在此舉行過祭祀活動。陽穀景陽崗遺址出土的龍山文化遺物具有明顯的地方性。為中原與海岱文化區的關係研究提供了新資料。
該城址1977年12月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被評為“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第一提名獎,2001年6月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景陽崗遺址
- 地理位置:山東省聊城陽穀縣城東張秋鎮
- 發現時間:1973年
- 遺址總面積:約7578平方米
- 出土文物:陶器、瓮、鼎、鬲、盆等
- 遺址等級: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發現者:吳汝祚
- 遺址時代:新石器時代
- 批准文號:國發〔2001〕25號
- 批准單位:國務院
- 保護批次: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編號: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