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說明
黔中經濟區是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戰略確定的重點經濟區,是以《
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明確的重點開發區域為核心、延及周邊的經濟區域。
據貴州省十屆九次全委會,貴州將力爭把黔中經濟區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以航天航空為重點的裝備製造業基地、菸草工業基地和南方綠色食品基地,西南連線
華南、
華東地區的陸路交通樞紐和全國的商貿物流中心。
地處核心圈的貴陽市將建設成為
西南區重要交通樞紐及物流集散基地、西部地區重要中心城市和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生態休閒度假
旅遊城市。
黔中經濟區。建設以貴陽—安順為核心,遵義、畢節、
都勻、
凱里等城市為支撐的黔中經濟區。推進貴陽—安順
經濟一體化發展,加快建設
貴安新區,重點發展裝備製造、資源深加工、
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來源於國發2號檔案]。
區域定位
貴州將力爭把黔中經濟區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以航天航空為重點的裝備製造業基地、菸草工業基地和南方綠色食品基地,西南連線
華南、
華東地區的陸路交通樞紐和全國的商貿物流中心。
發展重點
“貴陽的崛起,會帶來原有的全省
城鎮體系,城市間的產業分工關係,生產要素重組上都將有前所未有的激烈變化。”貴州省社科院研究員牟代君說。
正在起草中的貴州省“十二五”規劃,將以
黔中地區開發區為龍頭,大力培育貴陽、
遵義、畢節、
安順、
都勻、
凱里五個城市,其中貴陽按300萬至500萬人口來規劃,到2020年全市人口規劃為400萬人,2030年是500萬人;
安順市規劃為100萬,遵義200萬,畢節200萬,都勻100萬,凱里100萬,黔中地區最終達到2000萬人口。
相關信息
三帶多中心
依託交通幹線,打造貴陽—遵義,貴陽—
都勻、
凱里,貴陽—畢節
經濟帶,提升中心城市承載能力。
經濟帶簡介
貴陽—遵義
經濟帶。沿
貴遵高速公路、
渝黔鐵路等交通幹線,重點發展資源深加工、裝備製造、汽車及零部件、新材料、電子信息、新能源、優質菸酒、生物製藥等產業。發揮遵義連線成渝和黔中經濟區的樞紐作用,打造遵義特大城市,加快建設
仁懷、息烽等中小城市和
烏江、
扎佐等小城鎮。
貴陽—
都勻、
凱里經濟帶。沿貴廣鐵路、
貴廣高速公路、
長昆客運專線等交通幹線,重點發展磷化工、特色輕工和民族文化、旅遊等產業。壯大都勻、凱里中心城市人口和經濟規模,推進都勻—麻江—凱里城市組團發展,形成區域性大城市和國際旅遊城市,建設盤江、昌明等小城鎮。
貴陽—畢節經濟帶。沿貴畢高等級公路、
成貴鐵路等交通幹線,重點發展以火力發電為主的能源工業、以煤化工為重點的資源深加工產業、以能礦機械為主的裝備製造業以及旅遊業。打造畢節特大城市,建成黔中連線川南滇北的交通樞紐和物流中心,建成國家新型煤化工基地。建設織金、黔西等小城市。
產生
貴州省委十屆九次全體會議通過了《加強城鎮化進程促進城鄉協調發展的意見》,明確將按照以貴陽為中心、迅速培育黔中經濟區的原則,不斷最佳化城鎮發展布局,加快形成以大城市為中心、
中小城市為骨幹、
小城鎮為基礎的梯次明顯、優勢互補、輻射作用較強的
城鎮體系。 而在此次會議召開的前幾天,貴州省省長
林樹森在省第十一屆人民政府第三次全體味議上暗示,貴州省經濟結構不合理表示得最嚴重的就是
城鄉二元經濟結構。“是以,在我省,加速推進城市化歷程顯得加倍重大而緊迫。”
在7月 5日到6日在京召開
西部大開發工作會議,黔中經濟區已被列為國家實施新一輪西部大開發布局的“重點經濟區”。
國家
發改委官員表示,新一輪西部重點經濟區發展方面,大致分為三個層面,第一層面是將成渝、關中—天水和廣西
北部灣等經濟區,打造成具有全國影響的
經濟成長極;第二層面是將呼
包銀、新疆天山北坡、蘭(州)西(寧)格(爾木)、陝甘寧等經濟區培育成西部地區新的經濟成長帶;第三層面則是將
滇中、黔中、
西江上游、寧夏沿黃、西藏“一江三河”等經濟區建成省域經濟成長點。
吳曉軍透露,在國家“十二五”規劃的安排部署中,已基本決定將黔中經濟區列入。
戰略意義
長期以來,貴陽作為一個弱勢省會,一直不具備帶動全省發展的實力。而隨著全省快速鐵路和高速公路布局,貴陽作為西南地區綜合交通樞紐地位進一步加強,省域向心積聚特徵將得到強化。貴陽連線周邊地區的高速公路和快速鐵路為依託,建設1小時經濟圈,增強貴陽對周邊地區的輻射帶動作用,同時,推進
遵義、
安順、
都勻、
凱里等城市融入黔中經濟區。
貴州省社科院副院長
謝一認為,大力培育發展以中心城市為支撐的
區域經濟成長極,將為構建黔中經濟區奠定重要基礎,而該經濟區將成為構建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平台。
黔中經濟區將是貴州城市化的重要平台。黔中經濟區的打造,亦體現了貴州通過城市化,調整全省
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帶動經濟大發展的戰略意圖。已公布的全國30個省區上半年經濟數據顯示,貴州以8050.63億元(2013)的GDP總量及13.3%的
同比增速在全國省區中居於底部。如何避免在區域經濟中被邊緣化,是貴州長期以來在思考的問題。
黔中地區通過培育重點產業發展,對於貴州突破地區產業發展瓶頸以及轉變
經濟發展模式有著重要作用,
產業定位導向是發展以航天航空為基礎的裝備製造業以及化工產業。
根據貴州省委、省政府的新戰略,該省“十二五”發展的戰略重點和主要任務力爭2015年全省的城市化水平達到36%—38%,2020年達到46%—48%,4000萬人中有2000萬人要住到城市中去,先轉移農村人口1000萬,新建城市800到1000平方公里。
優勢所在
該區域具備有較好的交通和經濟基礎。黔中經濟區處於全國“
兩橫三縱”城市化戰略格局中沿
長江通道橫軸和包昆通道縱軸交匯地帶,國家規劃的多條高速鐵路穿區而過,加之高速公路的建設,整個區域將逐步形成較完善的交通路網。此外,經濟區內礦產資源分布相對集中,工企業基礎較好,在全省生產力布局中居重要戰略地位。
2010年7月上旬,貴陽
城市經濟圈貴龍
城市經濟帶建設指揮部在
龍里縣龍山鎮水橋揭牌,標誌著
龍里融入貴陽經濟圈的主要載體--貴龍
城市經濟帶建設全面啟動。已投資在建橫跨龍里火車站的龍羊立交大橋、貴新路龍里聯絡線及其相關工程,正開闢多條龍里至貴陽的快速通道。被視為龍里和貴陽的城市聯體,貴龍
經濟帶成為兩地在推動城鎮化進程中圍繞“最佳化城鎮發展布局”各取所需的一個產物。 而於貴陽,這是其城市“東擴”,加快城市東部次中心區可持續發展而作出的選擇,為的無非是謀求更大的城市發展空間。 將黔中等經濟區建成省域經濟成長點作為此次國家實施新一輪
西部大開發布局的“重點經濟區”涉及的三個層面之一,也由此正式浮出水面。
黔中經濟區擴容 織金黔西等地納入規劃區域
省政府2011年6月20日召開
黔中城市群核心圈規劃編制匯報會,聽取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關於規劃編制情況的匯報,副省長
辛維光出席會議。 黔中經濟區是中央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提出的重點培育的貴州省域重要
增長極,
黔中城市群是我省的核心經濟區域,具有明顯的區位和地緣優勢。除原規劃的貴陽、
遵義、安順、
都勻、
凱里等地外,此次編制將
畢節地區的
織金、
黔西等地也納入黔中城市群發展規劃區域。城市群將以新型製造業、金融服務業、商貿業、物流業、文化旅遊業、科技產業等為支撐,打造成我省“高科技、優產業、開放型、生態化”的區域協調和城鄉統籌示範性區域。
辛維光強調,規劃編制要協調好
黔中城市群與黔中經濟區、與全省其他地州市的關係,協調好與環境保護、
產業布局等方面的關係,高質量、高層次地完成好規劃編制工作。
黔中城市群的概述
貴州將以黔中城市群為重點,加快構建貴州特色網路城鎮化體系。 在2010年11日召開的貴州省城鎮化推進大會上,貴州將走一條差異化、非均衡化的城鎮化發展道路,重點支持以貴陽為中心,
遵義、
安順、
都勻、
凱里等為支撐的黔中城市群加快形成。
努力提高貴陽的首位度,積極推動貴陽、安順一體化發展,發揮黔中
城市群在要素配置、
產業集聚、技術創新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努力使
黔中城市群成為貴州省對外參與國內外經濟競爭與合作、對內帶動全省區域經濟社會加速發展的核心區域。 黔中經濟區是中央政府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提出的重點培育的貴州省域重要的
增長極,是貴州省的核心經濟區域,具有明顯的區位和地緣優勢,
環境承載力較強、發展空間和潛力很大。貴州省委書記
栗戰書說,貴州省委、省政府把城鎮化作為促進貴州“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的兩大戰略之一。貴州將在全力支持黔中城市群發展的同時,加快形成六盤水、
興義、畢節、
銅仁等一批區域性中心城市,積極培育快速鐵路和高速公路
網路節點上的
中小城市,因地制宜建設一批交通樞紐型、旅遊景點型、
綠色產業型、工業園區型、商貿集散型、移民安置型等特色城鎮群。
發展規劃
規劃指出,要將黔中經濟區打造成國家重要能源資源深加工、特色輕工業基地和西部地區裝備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國家文化旅遊發展創新區。全國山地新型城鎮化試驗區。東西互動合作示範區。區域性商貿物流中心。
到2015年,黔中經濟區率先實現跨越發展的主要目標是:
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地區生產總值力爭達到6000億元以上,地方財政收入達到450億元以上。以生物、新材料等
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先導,以能源資源深加 工、裝備製造等為主導的產業集群初步形成,工業化和城鎮化帶動作用顯著增強。創新能力穩步提升,科技
研發費用達到地區生產總值的2.0%。
基礎設施建設取得突破。率先全面實現
區域中心城市快速鐵路連線、縣縣通高等級公路和具備條件的建制村通瀝青(水泥)路。交通、水利、能源、通信、城鎮等基礎設施支撐保障能力明顯增強,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大幅改善。
資源節約環境保護取得明顯成效。
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顯著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在國家下達的指標範圍內。土地資源利用效率明顯提高,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水平顯著加強。森林覆蓋率達到45%以上。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九年義務教育質量顯著增強,鞏固率達到95%以上。建立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和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公共服務能力明顯提升。城鄉居民收入力爭實現增長步伐與經濟發展同步。
城鎮化率年均增長2個百分點以上。
到 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和地方財政收入力爭比2015年翻一番,
現代產業體系基本形成,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綜合競爭力和輻射帶動能力顯著增 強。城鎮集聚人口能力進一步增強,城鎮體系更加完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和水利工程體系基本建成,
石漠化擴展勢頭得到根本遏制。人民生活更加富裕,覆蓋城鄉 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成,基本公共服務能力達到全國平均水平,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