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中經濟區發展規劃

黔中經濟區發展規劃

本規劃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若干意見》、《國務院關於進一步促進貴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和《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西部大開發“十二五”規劃》編制,是指導黔中經濟區未來一個時期發展改革的綱領性檔案和編制相關專項規劃的依據。規劃期為2012—2020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黔中經濟區發展規劃
  • 設立依據:《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
  • 規劃期:2012—2020年
  • 性質:綱領性檔案
前言,正文,

前言

黔中經濟區是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戰略確定的重點經濟區,是以《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明確的重點開發區域為核心、延及周邊的經濟區域。
範圍包括貴州省貴陽市及遵義市紅花崗區、匯川區、遵義縣、綏陽縣、仁懷市,安順市西秀區、平壩縣、普定縣、鎮寧縣,畢節市七星關區、大方縣、黔西縣、金沙縣、織金縣,黔東南州凱里市、麻江縣,黔南州都勻市、福泉市、貴定縣、甕安縣、長順縣、龍里縣、惠水縣,總計33個縣(市、區)。區域國土面積53802平方公里,占貴州省的31%;2011年常住人口1571萬,占貴州省的45%。

正文

第一章 發展基礎
改革開放特別是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以來,黔中經濟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就,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既面臨實現率先發展新的重大歷史機遇,也面臨諸多不容忽視的挑戰。
第一節 發展優勢
區位優勢突出。黔中經濟區地處西南地區腹心地帶,在全國“兩橫三縱”城市化戰略格局中位於包昆通道縱軸南部,區域內貴廣鐵路、貴廣高速公路、長昆客運專線、渝黔鐵路等交通大動脈縱橫交錯,是西南地區重要的陸路交通樞紐。
能礦資源富集。......
文化獨具特色。......
綜合實力較強。......
承載能力良好。......
第二節 機遇與挑戰
發展機遇。國家將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擺在區域發展總體戰略中的優先位置,出台進一步促進貴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政策性檔案,為黔中經濟區率先發展營造了良好發展環境。國家實施擴大內需戰略,積極推進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黔中經濟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實現產業結構調整最佳化提供了重要支撐。國際產業分工深刻調整,東部地區產業加速升級,向中西部地區產業轉移步伐加快,為黔中經濟區積極承接國際國內產業轉移創造了重大契機。貴州舉全省之力把黔中經濟區打造成為輻射帶動周邊地區發展的經濟成長極,為黔中經濟區率先實現加速發展、加快轉型、推動跨越提供了重要保障。
困難挑戰。一是發展方式相對粗放,產業結構調整壓力較大, “趕”與“轉”任務繁重。二是水資源豐富與工程性缺水並存,水利、交通、能源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滯後。三是城鎮化進程有待加快,城鎮承載能力需要進一步加強,城鄉發展不平衡。四是科技投入不足,人才結構不合理,區域創新環境亟待最佳化。
總體上看,機遇大於挑戰。今後一段時期是黔中經濟區率先跨越發展、實現經濟起飛的重要戰略機遇期。
第三節 重要意義
新形勢下推進黔中經濟區率先發展,帶動貴州全省特別是民族地區儘快富裕起來,是西部欠發達地區與全國縮小差距的一個重要象徵,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一個重要標誌。推進黔中經濟區率先發展,有利於探索內陸欠發達地區後發趕超、實現跨越的新途徑,有利於保障區域能源安全和經濟安全,有利於進一步最佳化國家生產力布局,有利於帶動貴州民族地區共同發展,實現貴州與全國同步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
第二章 總體要求
第四節 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加速發展、加快轉型、推動跨越為主基調,全面實施工業強區和城鎮化帶動戰略,著力加強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提升發展保障能力;著力推進工業化信息化融合,構建現代產業體系;著力最佳化區域發展格局,帶動周邊地區共同發展;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著力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將黔中經濟區培育成為高科技、優產業、開放型、生態化、經濟快速崛起、城鄉協調發展的核心區域,走符合自身實際和時代要求的後發趕超之路,為貴州省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第五節 戰略定位
國家重要能源資源深加工、特色輕工業基地和西部地區裝備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充分發揮能礦資源組合良好、生物資源多樣性豐富的優勢,依託技術創新平台,重點發展煤、磷、有色等資源深加工業,食品、民族醫藥等特色輕工業,航空航天、能礦機械等裝備製造業,生物、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特色優勢產業集群,構築現代產業體系,建成西部地區新的經濟成長極。
國家文化旅遊發展創新區。......
全國山地新型城鎮化試驗區。......
東西互動合作示範區。 ......
區域性商貿物流中心。.......
第六節 發展目標
到2015年,黔中經濟區率先實現跨越發展的主要目標是:
——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
——基礎設施建設取得突破。......
——資源節約環境保護取得明顯成效。......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到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和地方財政收入力爭比2015年翻一番,現代產業體系基本形成,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綜合競爭力和輻射帶動能力顯著增強。城鎮集聚人口能力進一步增強,城鎮體系更加完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和水利工程體系基本建成,石漠化擴展勢頭得到根本遏制。人民生活更加富裕,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成,基本公共服務能力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第三章 空間布局
按照以線串點、以點帶面的空間開發模式,推進形成以貴陽—安順為核心,遵義、畢節、都勻、凱里等中心城市為支撐,快速交通通道為主軸的“一核三帶多中心”空間開發格局,輻射帶動周邊區域發展。
第七節 貴陽安順一體化核心區
統籌推進貴陽、安順經濟一體化發展,建設貴安新區,打造大貴陽經濟圈。按照最佳化配置、同城共享的思路,積極推進公共運輸、電信服務、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重要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一體化發展,形成支撐貴州、引領黔中的都市核心區。重點發展裝備製造、電子信息、生物製藥、特色食品等優勢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以航空、汽車及零部件為重點的裝備製造業基地和綠色輕工業基地。圍繞建設商貿物流中心、生態旅遊城市和區域科技、金融服務中心,加快發展商貿物流、會展、金融等現代服務業和文化旅遊產業。
第八節 三帶多中心
依託交通幹線,打造貴陽—遵義,貴陽—都勻、凱里,貴陽—畢節經濟帶,提升中心城市承載能力。
貴陽—遵義經濟帶。沿貴遵高速公路、渝黔鐵路等交通幹線,重點發展資源深加工、裝備製造、汽車及零部件、新材料、電子信息、新能源、優質菸酒、生物製藥等產業。發揮遵義連線成渝和黔中經濟區的樞紐作用,打造遵義特大城市,加快建設仁懷、息烽等中小城市和烏江、扎佐等小城鎮。
貴陽—都勻、凱里經濟帶。沿貴廣鐵路、貴廣高速公路、長昆客運專線等交通幹線,重點發展磷化工、特色輕工和民族文化、旅遊等產業。壯大都勻、凱里中心城市人口和經濟規模,推進都勻—麻江—凱里城市組團發展,形成區域性大城市和國際旅遊城市,建設盤江、昌明等小城鎮。
貴陽—畢節經濟帶。沿貴畢高等級公路、成貴鐵路等交通幹線,重點發展以火力發電為主的能源工業、以煤化工為重點的資源深加工產業、以能礦機械為主的裝備製造業以及旅遊業。打造畢節特大城市,建成黔中連線川南滇北的交通樞紐和物流中心,建成國家新型煤化工基地。建設織金、黔西等小城市。
第九節 輻射帶動區域
按照“黔中帶動、黔北提升、兩翼跨越、協調推進”的原則,充分發揮黔中經濟區的輻射帶動作用,加強與黔北經濟協作區、畢(節)(六盤)水興(義)能源資源富集區、“三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地區的經濟聯繫,促進要素流動和功能整合,實現優勢互補、聯動發展。努力將黔北經濟協作區建設成為連線成渝經濟區和黔中經濟區的經濟走廊,推進武陵山地區經濟協作和扶貧攻堅,將銅仁建設成為貴州東北部區域性中心城市。加強畢水興能源資源富集區與黔中經濟區在資源深度開發和轉化的分工合作,將六盤水建設成為貴州西部中心城市和重要交通樞紐,將興義建設成為黔桂滇交界的區域性大城市和商貿物流中心。依託黔中經濟區人才、資金、技術優勢,帶動“三州”民族地區深入挖掘民族文化、旅遊、生態等資源,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原生態民族文化旅遊區,推動各族民眾實現共同富裕。
第四章 新型工業化
最佳化產業布局,強化科技創新,積極推進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工業化和城鎮化協調發展,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最佳化升級,打造特色優勢產業集群和產業基地。
第十節 能源資源深加工業
充分發揮能礦資源豐富的比較優勢,推動能源與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協調發展,建設國家重要能源資源深加工基地。
煤炭及電力。加大煤炭基地勘查力度,整合、改造現有煤礦,優先建設大中型煤礦,培育大型煤炭企業集團。積極開展煤矸石、煤泥、煤層氣等綜合開發利用。穩步擴大以煤電為主的電力裝機規模,加快電源點建設,建設一批煤矸石綜合利用電廠,發展產業園區和城市熱電聯產機組。大力推動煤電聯營,建設綏陽煤電一體化產業基地,重點打造金沙—黔西—織金—普定和七星關—大方—黔西—清鎮煤炭煤電產業帶。關停貴陽、金沙等小火電機組,淘汰落後生產能力。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深度開發水電,穩步推進烏江等重點流域水電開發。發揮水火互濟優勢,加強發電與用電產業配套,積極推動發電企業與電力用戶直接交易。
專欄1:煤炭開發及煤電一體化重點工程 (略)
煤炭深加工。綜合市場需求、煤炭資源、水資源、環境容量、技術支持等條件,合理髮展煤炭深加工產業,規劃建設煤、電、油、氣、化一體化的循環工業基地。發展以煤制醇醚燃料、烯烴等為代表的新型煤化工,力爭在煤基合成油、煤制氣等清潔能源和甲醇制烯烴等化工新材料方面實現新突破。重點實施織金煤制烯烴等項目,加快建設畢節煤炭精深加工基地。最佳化發展焦炭、化肥等傳統煤化工及相關氯鹼產業,支持遵義發展氯鹼精細化工,在普定、大方、金沙等地合理布局合成氨項目。
鋁及鋁加工。實施煤電鋁聯營,做大做強鋁工業,推動鋁工業升級轉型。推進貴陽清鎮、開陽以及遵義等地區鋁土礦高效開發和綜合利用,增強鋁土礦資源供給能力。有序、集約發展氧化鋁,支持煤電鋁加工一體化。重點發展鋁產品深加工,提升產品附加值,有序推進鋁加工項目建設。培育集煤電鋁為一體的大型企業集團和產業集群,全面提升鋁工業在國內外市場中的競爭力。著力打造以安順—清鎮—白雲—遵義為重點的鋁及鋁加工產業帶。
磷及磷化工。結合東部地區磷復肥產業轉移,適度發展高濃度磷復肥,大力發展精細磷酸鹽,加快黃磷尾氣、磷渣和磷石膏的綜合利用,推進磷礦伴生資源深度開發利用。推進開陽、息烽、甕安、福泉、織金等磷礦資源綜合利用示範基地和磷化工基地建設,加快瓮(安)福(泉)煤電磷一體化發展。
鋼鐵及鐵合金。加快貴陽城市鋼廠環保搬遷,最佳化調整產品結構,重點開發、生產特種鋼及製品。開發高純矽鐵等高純鐵合金產品,實施遵義鐵合金異地技改項目和紅花崗坪橋鐵合金升級技改項目。提升都勻、凱里鐵合金精煉技術水平。
第十一節 裝備製造業
充分依託國防科技工業基地的人才、技術優勢和產業基礎,堅持自主創新與技術引進相結合,依託重大項目,提升裝備製造業整體水平,建設西部地區裝備製造業基地。
能礦裝備。圍繞國家能源資源深加工基地和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需求,以裝備主機為龍頭,專業化協作配套為支撐,加強智慧型化工程機械、關鍵材料及精密製造技術攻關,提升成套設備生產和配套能力。重點發展液壓挖掘機、特種工程機械、大中型破碎機械等專用裝備,以及液壓支架、採煤機、大型帶式輸送機等礦山機械。建立貴陽、遵義、畢節能礦裝備研發基地。建設黔西煤機園區,平壩石油打撈、礦山救生設備產業園區,遵義超臨界萃取裝置、葉輪壓氣式礦石浮選設備等專業裝備生產基地,都勻鑄鍛基地和長順重型機械設備基地。
航空航天。依託安順民用航空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貴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民用新型航空產品的研製、開發為重點,著力突破通用飛機關鍵技術,提升航空發動機、飛機零部件等民用航空系列產品的研發能力。以飛機整機製造為龍頭,重點發展通用飛機、高級教練機、民用無人機、飛機發動機、航空機載設備、航空零部件和機電一體化技術裝備。加快發展航空維修、航空物流、航空會展、民航培訓、民航設施製造等新型航空產業。依託航天工業基礎,大力發展以航天高新技術產品為重點的航天裝備產業,建設遵義航天高新技術工業園區。
汽車及零部件。推進資源整合和企業重組,支持發展貴陽客車、特種車,畢節重型卡車,遵義微型車、特種車,安順轎車、客車,凱里客車,都勻礦山專用汽車等。圍繞整車生產基地發展零部件產業,發展壯大以發動機、車橋、變速箱、輪胎等為重點的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積極發展新能源汽車。
特色裝備。推進電子信息技術與製造技術相互融合,大力發展技術含量高、競爭能力強的特色裝備製造業。貴陽重點發展磨料磨具、液壓元件、成套液壓系統、數控設備、電力裝備等。遵義重點發展電工電器、新型化學物理電源、精密儀器、機電一體化裝備和石油、核電、鋁工業成套設備、新型農機裝備等。安順重點發展環保機械、現代農業裝備等。都勻、凱里重點發展電梯、電子通信設備、精密數控工具機等。畢節重點發展農用機械、工程機械、高壓電瓷等。
第十二節 戰略性新興產業
立足貴州資源優勢和技術基礎,加強政策支持和規劃引導,積極推進自主創新和合作創新,儘快形成產業競爭新優勢,打造西部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
新材料。加快建設貴陽、遵義新材料基地,改造提升金屬及合金材料、化工材料生產水平,做大做強以海綿鈦、鈦合金、高性能鋁合金、鋁鎂合金、高純電解錳等產品為重點的優勢新材料,推進遵義鈦業及其精深加工項目,建設紅花崗鈦鎂新材料工業園。加快發展新型複合材料及套用、新能源材料及製品、先進陶瓷材料、光電子信息功能材料等,建設息烽—烏江鋁鎂新材料工業園區。支持安順發展民用航空相關新材料。加強廢渣資源轉化運用,提升水泥生產技術水平。加快發展以節能、環保、綜合利用為重點的新型建材,大力發展資源加工廢棄物為原料的新型牆體材料,實施清鎮、普定粉煤灰綜合利用項目。支持凱里發展玻璃深加工產業。
節能環保產業。加快污染物治理適用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套用,發展水污染和空氣污染防治設備、固體廢棄物處理設備、危險廢棄物無害化處置設備、環境監測設備及生物環保材料與藥劑等。優先開發高低壓電器設備、節能變壓器、電機變頻調速、路燈節能控制、半導體照明、節能泵等節能技術和產品。發展節能及環保服務業。
新能源。優先發展沼氣、非糧生物乙醇和生物柴油等生物質能。大力發展風能,推進實施一批風力發電項目。推廣套用地源熱泵技術,擴展地熱套用領域。積極發展太陽能光伏發電。加大新型高效電池技術、垃圾發電、光伏發電和大規模儲能技術研發和套用力度,建設遵義薄膜太陽能電池設備研發生產基地。開展核能清潔能源套用研究,適時啟動前期工作。
電子及信息技術產業。加快建設以貴陽、遵義為核心的電子與信息技術產業集聚區。貴陽重點實施烏當電子元器件生產線技術改造,發展家用視聽、通信終端等消費類電子設備、新型電子元器件等產業。以貴陽數字內容產業園為基礎,整合軟體及系統集成企業,推進雲計算研發套用,大力發展下一代網際網路和物聯網技術產業。遵義重點推進與重慶電子信息產業領域的配套協作,著力打造信息技術產業基地,承接計算機部件與配套產品生產、嵌入式系統、軟體開發等產業。安順以黔中新興產業示範園區為載體,加快推進電子信息產品製造、軟體及信息服務、信息化套用等產業項目建設,推動中國移動全國數據中心基地項目建設。凱里重點發展新型電子元器件、通信終端等產品,建設國內中小型精密開關基地。
第十三節 特色輕工業
立足區域資源優勢,積極構建特色鮮明、優勢突出、品牌美譽度高的輕工產業體系,建設國家重要的名優白酒基地、綠色食品加工基地和民族醫藥基地。
白酒釀造。實施品牌帶動戰略,加強技術創新,挖掘發展潛能,增強發展後勁,創建並全力打造“貴州白酒”品牌,提升貴州白酒的綜合實力和整體競爭力。穩步擴大茅台酒生產規模,確保產品質量,維護品牌聲譽,發揮仁懷國酒文化特色,建設“白酒之都”。鼓勵申報“醬香型白酒”地理標誌,切實加強原產地保護。支持習酒、珍酒、董酒、鴨溪窖酒、金沙回沙等名優品牌白酒改造升級。支持通過收購聯合重組等方式,恢復和振興安酒、畢節大曲、勻酒、平壩窖酒等老牌名酒。建設以仁懷為核心的國家優質醬香型白酒產業帶。支持都勻、凱里等發展具有民族風情的米酒、果酒產業。
特色食品。挖掘特色農林產品增值潛力,構建具有地方特色的農林產品精深加工體系。重點發展辣椒、馬鈴薯、調味品和肉製品等特色食品,積極開發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培育一批知名食品品牌。規劃建設惠水—長順、西秀—鎮寧特色食品產業園區。努力提高茶葉加工能力和水平,整合品牌資源,提升都勻毛尖等黔茶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發展多種衍生茶產品深加工,加強茶葉原產地認證。
民族醫藥。充分發揮國家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貴州)基地載體作用,建設中藥創新藥研究中心,打造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中心。著力打造“黔藥”、“苗藥”品牌和中藥馳名商標,培育中藥材及名牌中成藥骨幹企業。建設以貴陽為核心,安順、畢節、凱里、都勻和龍里為重點的民族醫藥產業聚集區。加快貴陽修文、烏當、清鎮,遵義深溪、董公寺,畢節大方,凱里和安順現代化藥業產業園區建設。加快GAP規範化中藥材種植基地建設,重點支持發展天麻、杜仲、靈芝、太子參、金銀花等特色中藥材。支持貴陽實施“推動醫藥產業跨越千億元行動計畫”。
第十四節 循環經濟
以循環經濟統領產業生態化轉型,推進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培育循環經濟產業體系。繼續推進貴陽國家循環經濟試點城市、低碳試點城市建設和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範工作。鼓勵福泉創建循環經濟示範城市。鼓勵貴陽、遵義經濟技術開發區等開展循環化改造。鼓勵七星關區、開陽縣、仁懷市、遵義縣、紅花崗區、綏陽縣、普定縣等建設循環經濟型區縣。著力打造清鎮—黔西—織金煤電鋁、煤電化循環經濟示範基地。鼓勵工業聚集區、產業園區及城鎮實施熱電聯產集中供熱。
支持織金、金沙、大方、綏陽、普定、平壩等建設一批利用餘熱、余壓、煤層氣以及煤矸石等低熱值燃料的併網發電項目。支持貴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瓮福(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開展國家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企業試點創建。鼓勵企業進行廢物交換利用、能量梯級利用、水分類利用和循環使用。支持建設一批循環經濟型企業以及仁懷酒糟綜合循環利用項目。開展再生資源利用和再製造,構建再生資源回收網路。
第五章 現代服務業
全面提升服務業發展質量和水平,做大做強文化產業,提高旅遊業層次,培育發展商貿物流和金融業,推動服務業大發展,構建現代服務業體系。
第十五節 文化產業
充分發揮文化資源優勢,積極引導產業集聚發展,形成多民族文化與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生態文化相結合的產業格局,努力把文化產業打造成支柱性產業。加大對多民族特色文化產業發展支持力度,積極扶持民族歌舞、戲劇、服飾、民間工藝等產業化發展。充分利用民族節慶平台,大力發展節慶經濟。發展壯大出版發行、影視製作、印刷、廣告、演藝、娛樂、會展等傳統文化產業。加快發展文化創意、數字出版、移動多媒體、動漫遊戲等新興文化產業。促進多民族文化與傳統文化、新興文化產業融合發展,加快培育特色文化產業集群。以“多彩貴州”品牌為龍頭,實施“百佳文化品牌”培育工程,培育一批民族特色文化品牌。實施文化走出去工程,擴大民族特色文化在國內外的品牌影響。支持舉辦中國(貴州)少數民族文化產業交易博覽會和亞洲青年動漫大賽,辦好多彩貴州·中國原生態國際攝影大展、長徵文化節等重大文化會展賽事活動。
專欄2:文化產業集聚區 (略)
第十六節 旅遊業
著力提高旅遊業發展質量,打造具有貴州特色的旅遊產業體系,努力建成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旅遊目的地和休閒度假勝地。科學規劃和布局風景名勝區等景區景點,精心設計旅遊線路,打造精品旅遊景區。按照國際化旅遊城市標準,完善旅遊城市服務體系建設,重點加快建設旅遊目的地行銷體系和“爽爽貴陽”遊客綜合服務中心等重點旅遊項目。加強景區內、景區與中心城鎮相連的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升旅遊接待能力。積極發展原生態、自然風光、拓展體驗、康體養生、休閒度假、農業觀光、森林遊憩等特色旅遊業,打造旅遊產業集聚區。促進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增加旅遊業文化內涵,建設一批民族文化旅遊中心城市、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大型民族文化旅遊景區和特色鄉鎮村寨,重點加強遵義、青岩、茅台等歷史文化名城(名鎮)以及旅遊資源富集城鎮保護和建設。著力蒐集、整理、挖掘民族民間特色旅遊商品傳統工藝技術,大力開發蠟染、服飾、銀飾、苗繡、漆器等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旅遊商品,推進旅遊商品規模化、系列化、品牌化。高標準規劃建設都勻、凱里等民族旅遊商品產業園區、遵義等紅色旅遊商品產業園區,建設貴陽旅遊商品集散中心。培育“爽爽貴陽”城市旅遊品牌,整合做強黔中旅遊經濟區板塊,實現區域旅遊市場一體化,建立黔中無障礙旅遊區。
專欄3:旅遊業精品線路和重點景區 (略)
第十七節 商貿物流業
圍繞重要交通通道、樞紐和節點,建設一批物資集散中心、物流中心和專業市場,大力發展統一配送、連鎖經營、網路購物等新興業態,完善現代物流服務網路體系,構建區域一體化的物流新格局。大力培育和引進第三方物流企業。支持貴陽建設物流區域性節點城市,培育發展一批地區性物流節點城市。鼓勵貴陽、安順聯動發展,促進貴陽、安順空港物流發展,著力打造在西南地區有重要影響的內陸港和聯繫東協的重要現代物流中心。鼓勵遵義建設區域性現代商貿物流樞紐,形成黔北區域生產性服務業聚集區。支持畢節發展以能礦資源產品為主的物流產業,打造川滇黔三省結合部的重要物流中心。推動都勻、凱里重點發展以特色農產品為主的現代物流,形成西南地區連線華南地區的重要現代商貿物流樞紐。
專欄4:物流業發展基地 (略)
第十八節 金融及其他服務業
加快發展地方金融機構,組建貴州銀行、茅台集團財務公司,將農村信用聯社改制組建農村商業銀行。實施“引銀入黔”工程,吸引國內大型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外資銀行設立分支機構。推動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和農村資金互助社建設,開展農村金融創新改革試驗。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債券和上市。支持民營資本為主體的創業投資基金、成長型企業股權投資基金髮展,完善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金融服務體系。加快發展證券業,支持本地證券機構創新發展、做優做強,積極引進優質證券期貨經營機構。
加快建立地方法人保險公司,積極引進國外保險公司。拓寬保險服務領域,鼓勵保險參與交通、能源、水利、市政公用及電網改造等基礎設施和重點產業項目建設。大力發展信息諮詢、人力資源服務、科技服務、商務服務、節能環保服務、服務外包和家政、養老、社區服務、病患陪護等服務業。支持房地產業平穩健康發展。支持開展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工作。
第六章 新型城鎮化
探索山地新型城鎮化道路,加快城市發展,培育重點城鎮,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貴州城鄉統籌發展的先行示範區。
第十九節 城市發展
按照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帶小的原則,構建科學合理的城市體系,全面強化城市集聚與輻射能力,形成中心集聚、軸線拓展的城鎮空間體系。
貴陽。最佳化城區結構,提升現有城區承載能力,有序拓展城市發展空間,吸引人口、產業等要素集聚。向東與龍里相連,重點建設龍洞堡東部新城,打造雙龍經濟帶;向西與清鎮連片發展,重點建設百花湖生態新城,打造集休閒度假為一體的現代商務中心;向南至惠水、長順方向,重點建設溪南新城,打造新型工業化走廊;向北與麥架、沙文、扎佐連片發展,重點建設修文工業新城,打造高新技術產業集群。把貴陽建設成為全國生態文明城市、西部地區高新技術產業重要基地、區域性商貿物流會展中心。
遵義。重點推進新蒲新區建設,加快高坪組團—高橋、忠莊—烏江、南關—深溪片區開發和老城改造,推動遵義縣、綏陽縣撤縣建區,建設遵義至仁懷城際聯繫幹道和遵義董公寺至綏陽洋川城市幹道,打造區域特大城市,形成貴州與成渝經濟區合作的重要門戶城市。全面推進與貴陽協同發展,構建貴陽—修文—息烽—開陽—遵義為主軸的城市帶。
安順。統籌安順、貴陽城市規劃,促進城市功能協調發展和布局最佳化,推進基礎設施共建共享。支持平壩縣、普定縣撤縣建區,建設安順特大城市。向西南帶動鎮寧發展,向東北與貴陽百花湖生態新城對接,向東與花溪溪南新城融合發展。重點發展旅遊、航空航天、電子信息、農林產品加工、現代物流等產業,打造成為國際旅遊目的地城市和區域裝備製造業基地。
畢節。最佳化中心城區空間布局,加快推進城市向東擴展,支持大方縣撤縣建區。建設七星關至大方城際間聯繫幹道。推動與貴陽聚合發展,構建貴陽—清鎮—織金—黔西—畢節為主軸的城市帶。
都勻、凱里。加快培育都勻、凱里區域中心城市。以麻江為節點城市,沿凱麻公路、貴新高速公路改造建設城市幹道,建設凱里、下司、宣威至都勻城市主幹道,推動都(勻)麻(江)凱(里)一體化發展。推進與貴陽聯動發展,構築貴陽—龍里—貴定—福泉—都(勻)麻(江)凱(里)為主軸的城市帶。
第二十節 貴安新區
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設計、高質量建設、高效率開發,抓緊編制實施《貴安新區總體方案》,科學確定戰略定位和功能分區,集中打造新體制、高科技、開放型的新興產業集聚區和現代化、人文化、生態化的新興城市,建成國家內陸開放型經濟示範區和黔中經濟區最富活力的增長極。加快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構建城際快速交通幹道,建設完善的公共服務設施。大力培育現代產業體系,建設高端裝備製造業基地、綠色食品生產加工基地和旅遊休閒目的地、區域性商貿物流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加大行政管理和社會管理改革力度,賦予貴安新區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和推進開放先行先試權。研究設立貴安新區建設專項資金,專項用於重大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項目建設。推動組建貴安新區投資開發公司,設立創業投資引導資金和產業投資基金,支持成長型企業發行企業債券。貴安新區建設用地指標納入省級土地調控計畫,積極開展土地流轉制度改革,探索有效的土地流轉方式和補償機制。
第二十一節 重點城鎮
統籌規劃城鎮體系,提高城鎮綜合承載能力,促進城鎮協調發展。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將有條件的重點中心城鎮培育成小城市。按照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商則商的原則,著力最佳化城鎮空間布局,強化產業支撐,突出自然、歷史、文化和民族特色,建設一批特色鮮明的重點鎮。
專欄5:重點鎮體系 (略)
第二十二節 市政基礎設施
加快建設城鎮交通基礎設施。完善貴陽環線,建設遵義、安順、畢節、都勻、凱里等區域重點城市環線,構築城市路網骨架。加快建成貴陽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實施聯結經濟區大中城市和縣城軌道交通工程。加強城市綜合交通樞紐設施建設。加快城鎮供水設施改造與建設,提升水質監測與應急能力。實施城市河流水污染防治工程,加快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新建、擴建一批城鎮污水處理廠,完善配套管網,推進管網雨污分流改造,提高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及污泥處理處置與資源化利用能力,加強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到2015年,各中心城區污水實現全收集、全處理,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85%以上,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率達到20%以上,力爭基本實現所有縣和重點建制鎮具備污水處理能力。統籌城鄉垃圾處理與管理,提高垃圾無害化處理水平,推進垃圾處理產業化發展。到2015年,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0%以上。加強給排水、供熱、供氣、通信、綠化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努力營造良好的人居環境。
專欄6:市政基礎設施重點工程 (略)
第二十三節 城鄉統籌發展
全力推進城鄉規劃建設一體化,建立覆蓋城鄉的規劃體系。統一規劃基本農田保護區、居民生活區、工業園區、商貿區、休閒區、生態涵養區等,使城鄉發展互相銜接、互相促進。推動城市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提高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水平,實施水、電、路、氣、房和優美環境六到農家工程。建立和完善覆蓋城鄉的基本公共服務保障機制,把社會事業建設重點放在農村,逐步縮小城鄉公共事業發展差距。健全城鄉統一規範靈活的人力資源市場,逐步形成城鄉平等就業的環境。積極穩妥推進戶籍管理制度改革,引導有穩定勞動關係並在城鎮居住一定年限的農民工在城鎮落戶,保障農民工在城鎮逐步平等享受市民權益。加強農民工權益保護制度建設,在農民工流動較為集中的地區,依託現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一批農民工綜合服務中心。推進貴陽、遵義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點。
第七章 基礎設施
加強以交通、水利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形成適度超前、設施先進、功能完善、覆蓋城鄉、暢通便捷、安全高效的基礎設施網路,增強區域發展支撐能力。
第二十四節 交通運輸
推進各種運輸方式統籌協調發展,形成連線南北、溝通東西的交通網路格局,構建高效便捷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鐵路。加快建設貴廣鐵路、長昆客運專線,開工建設成貴鐵路、渝黔鐵路擴能工程,儘快貫通隆昌至黃桶鐵路,規劃研究黃桶至百色等鐵路,逐步構成連線西南、珠三角等地區的大能力通道。研究建設黔中經濟區城際軌道交通及部分支、專線鐵路,形成較為完善的鐵路交通網路。繼續實施鐵路電氣化改造,建設和改造貴陽、畢節等鐵路樞紐,推進貨運樞紐建設。
公路。加快國家高速公路建設和國省幹線公路升級改造,進一步最佳化路網結構,提高通達能力。加大以經濟路、旅遊路、連線中心城市的跨區域公路及過境公路、重點鄉鎮、重點工礦區與高速公路的聯絡線為重點的路網改造力度。加強農村公路建設,繼續實施農村公路通達通暢工程,完善路網體系。加強縣(市、區)中心客運站和農村客運站場的建設和改造。
水運。改善內河航運條件,完善航運配套設施,提升航道等級,重點建設烏江(烏江渡—龔灘)航道,加快推進樞紐通航建築物建設,形成“北入長江”通航500噸級船舶的四級航道。開展赤水河白楊坪—岔角航道整治前期工作。啟動烏江沿江港口擴能工程,加快建設開陽港、洛旺河、息烽港、大塘口、甕安港、江界河、遵義港、楠木渡、烏江渡等重點港區。繼續大力實施庫區航運和農村渡口改造工程。
民航。推進貴陽龍洞堡國際機場建設,適時實施三期擴建工程,配套完善相關服務設施,研究開闢中遠程國際航線。加快推進遵義機場建設,新建畢節、仁懷機場,改擴建安順機場。積極發展通用航空,適時試點開放低空空域。
專欄7:交通建設重點工程 (略)
第二十五節 水利設施
統籌考慮經濟社會發展對水資源的需求,抓緊實施《貴州省水利建設生態建設石漠化治理綜合規劃》中的大中小型水資源工程,基本解決工程性缺水問題。加快建設黔中水利樞紐一期工程,積極推進夾岩等大中型水源工程建設。完善金沙勝天、織金大新橋、西秀油菜河、福泉高車等“滋黔”一期工程配套渠系設施,加大實施煙水配套和瓮福、金黔、遵義、安西等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力度,推進小水窖、小塘壩、小堰閘、小泵站、小渠道等“五小”水利工程建設。統籌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資源,加強岩溶地下水和地下暗河開發利用,建設一批應急水源工程,全面提高區域抗旱應急能力。加強城市、重點城鎮和工業園區供水管網建設,保障城鎮用水安全。加快民生水利建設,全面解決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加快重點城鎮和河道的防洪治理,積極推進重點中小河流治理、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和山洪地質災害防治,全面提高區域防災減災能力。建立健全差別水價制度,開展水權交易試點。
第二十六節 能源通道
加快建設連線能源基地與主要負荷中心的骨幹堅強智慧型電網,形成500千伏西電東送輸電通道和貴州省內“三橫兩中心”格線型電格線局。加強電網智慧型化建設和運營管理,增強承接各類型電源分區分層接入能力。提高電網建設標準,增強跨區域送電的可靠性和抗禦自然災害能力。實施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加大農村電網、工業園區電網和配電設備建設力度,提升並統一城鄉電網建設技術標準,增強供電能力。大力發展帶式輸煤,加快既有輸煤線擴能改造,推進盤縣—安順大型帶式輸煤工程建設。積極開展管道輸煤前期工作。改造提升電煤運輸公路等級,啟動建設一批連線煤礦與重化工業基地的鐵路運煤專線,完善礦區與鐵路貨運場站和水運碼頭聯絡通道。依託中緬天然氣管道、中衛至貴陽天然氣管道,加快建設黔中經濟區節點城市支線管網。支持建設成品油儲備設施。
專欄8:“三橫兩中心”電網項目 (略)
第二十七節 信息
加快推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和網際網路“三網融合”。推進統一經濟區內電話區號和行動網路,構建無障礙信息網路平台。加強農村通信、廣播電視等基礎設施建設,擴大廣播電視和網際網路在農村的覆蓋面,實現數位電視、寬頻進村入戶。加強信息服務能力建設,加快電子政務工程建設,實施農村信息化建設與服務工程,強化信息網路安全與應急保障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提升電子政務、電子商務、地理信息、遠程教育、遠程醫療等服務能力,提升區內經濟社會運行的智慧型化程度。加強郵政普遍服務體系建設,開展郵政、電信普遍服務補償機制試點。
第八章 農業與生態環境
依託山地立體氣候和生態環境良好特點,積極發展名特優新農產品,建設生態農業基地。強化生態建設,加強生態保護,構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生態安全螢幕障。
第二十八節 特色優勢農業
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實施山地高效立體農業工程,建設貴陽、遵義、畢節等山區現代農業示範區和黔東南、黔南生態農業示範區、安順山地農業機械化示範區等現代農業產業園區,走規模適度、加工精細、品質優良、特色鮮明的特色農業發展道路。加大特色農產品註冊商標和地理標誌開發保護力度,打造一批具有較強影響力的品牌。
穩定發展糧食生產,以優質水稻、專用玉米、優質油料、馬鈴薯等為重點,實施商品糧油高產示範工程,建設一批區域性商品糧油基地,增強糧油保障能力。支持仁懷、金沙建設優質釀酒專用高粱基地。大力發展反季節蔬菜和無公害蔬菜,建設面向泛珠三角區域的蔬菜生產基地,加快建設龍里至貴定灣灘河流域蔬菜產業園區。支持辣椒產業發展,重點建設遵義、花溪、大方、平壩、龍里、清鎮等辣椒基地。大力發展食用菌生產,重點建設織金、鎮寧有機竹蓀生產基地。積極發展名特優果,建設以核桃、板栗、黃梨、金秋梨、刺梨、楊梅、獼猴桃、柑橘、藍莓等為代表的傳統地方優質水果、乾果基地。以平壩縣、開陽縣、都勻市、貴定縣、遵義縣七星關區、金沙縣、大方縣為重點,加快建設高檔名優生態綠茶基地。積極選育烤菸新品種,提升烤菸單產和質量,建設畢節、遵義等國家優質菸葉生產科技示範基地。建設觀賞花卉和鮮切花基地,發展壯大花卉產業。穩步發展生態畜牧業和淡水養殖業。支持生豬生產優勢縣發展,加強優質豬生產基地縣建設,提高出欄率和商品率。穩步發展壯大以肉羊為主的草地生態畜牧業,建設仁懷黔北麻羊原種繁育中心,在條件具備的地區建設商品羊生產基地。積極發展附加值高的鱘魚、鮭鱒魚等特色生態養殖。
第二十九節 生態綜合治理
堅持治水與固土並重,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技術措施並舉,整合各類專項資金,加大石漠化綜合治理力度。進一步推進天然林資源保護、長江和珠江流域防護林體系、速生豐產林、水土保持、岩溶地區草地治理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鞏固發展退耕還林成果,對生態位置重要的陡坡耕地逐步實施退耕還林還草。加強水土流失綜合防治,加快坡耕地綜合整治。組織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加大濕地保護力度,維護濕地生態系統的健康和安全。
加強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濕地公園、風景名勝區保護和建設,保護生物多樣性,提升生態系統功能。建立和完善生態補償機制,鼓勵在珠江流域率先開展生態補償。大力發展林下經濟,積極推進山區特色經濟林、工業原料林建設。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
加強農村能源建設,推廣農村節能技術,最佳化農村能源結構。深入推進貴陽全國生態文明城市建設,擴大生態文明貴陽會議影響,建設一批全國生態文明示範縣。
第三十節 加強環境保護
嚴格水功能區管理,核定水域納污容量,切實推進烏江和赤水河中上游、珠江上游水污染防治,嚴格控制入江污染物排放量。加強水源地保護,加大百花湖、紅楓湖、夜郎湖、阿哈水庫、花溪水庫、松柏山水庫和水泊渡水庫等重要水源涵養區、集中式飲用水源地環境治理和保護力度。加強對電力、鋼鐵、有色、建材、化工等重點行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以及工業煙塵、粉塵和城市揚塵的污染控制。加大尾礦庫和重金屬污染治理力度。加快淘汰落後產能,支持重點行業實施技術改造和清潔生產,支持高載能行業建設一批年節能5000噸標準煤以上的重點節能項目。全面加強礦區生態保護和環境綜合治理,完善礦山環境治理恢復保證金制度。積極開展節水型城市和節水示範縣建設,實施建築節能和公共機構節能示範工程。加強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實施農業生產清潔工程、農村生活環境淨化工程、農林剩餘物綜合利用工程,推動鄉鎮和農村污水、垃圾收集處理設施建設,改善村容村貌。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關鍵技術的科技攻關,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和生物農藥。加快推進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和養殖小區污水和固體廢棄物處理設施建設。加強對高濃度、高風險、重金屬污染土壤的修復治理和農業投入品廢棄物回收利用。完善環境監測預警系統,建立環境污染事故應急處置體系。
第九章 內陸開放高地
堅持解放思想,擴大開放,深化區域合作,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大力發展內陸開放型經濟,構建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內對外開放新格局。
第三十一節 對內對外開放
充分利用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大湄公河次區域、泛珠三角地區等平台,加強與東南亞、南亞等國際區域在經貿、教育、科技和文化等領域合作,承接產業轉移,打造東西合作示範基地。深化與成渝經濟區、長株潭城市群、北部灣經濟區等周邊區域的互動合作,積極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全方位加強在能源、旅遊、生態、產業等領域的協作,實現優勢互補。強化與貴州省內其他區域的合作,打破行政界限和市場分割,加快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等方面的對接與整合,提高區域發展一體化水平。
第三十二節 完善基礎平台
按照整體規劃、嚴格管理、滾動發展、務求實效的原則,發揮產業園區的集聚、引領和輻射作用,促進內陸開放型經濟發展。支持貴陽、遵義經濟技術開發區和貴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擴區調位、一區多園建設。支持貴陽白雲、遵義(苟江、和平)、安順、都勻、凱里、仁懷等省級園區建設和發展,高標準規劃建設畢節等一批省級產業園區。支持在有條件的地區設立高新技術開發區,建立工程研發中心、高端人才創業園,吸引國內外有實力的企業集團投資創業。支持省級重點工業園區積極創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支持在條件成熟的地區設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完善政策與功能,鼓勵加工貿易企業向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集中。加強貴陽、都勻、凱里出口基地和輸港澳鮮活產品出口基地建設。辦好中國(貴州)國際酒類博覽會。
第三十三節 承接產業轉移
改善投資環境,增強招商引資吸引力,完善招商引資項目庫,積極爭取世界500強、國內500強、民營企業500強和中央企業直接投資。建立招商引資重大項目協調機制,建立和完善招商引資考評、獎懲目標責任制。推進貴州·江蘇信息產業園建設,實現省、市、縣共建,加快構建東西合作互動產業示範園區。著力建設以發展磷化工、冶金、機電製造為主的息烽—烏江—匯川產業承接園區,以發展紡織、服裝、玩具、家電為主的都勻—麻江—凱里承接園區,以發展能礦機械製造、中藥材精深加工、特色食品為主的黔西—大方—七星關產業承接園區,以發展輪胎、生物醫藥、飛機發動機為主的貴陽—安順產業承接園區。
第十章 社會事業
積極發展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各項社會事業,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全面提升基本公共服務能力,推動和諧社會建設。
第三十四節 教育
最佳化教育資源配置,加大公共教育資源投入力度。加快普及學前教育,實施農村學前教育推進工程,每個鄉鎮和具備條件的縣城社區建設一所公辦幼稚園,學前三年教育毛入園率達到70%。鞏固和提高義務教育水平,科學規劃、合理布局農村中國小校,加強城鎮中國小校和縣鎮薄弱學校建設,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加大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力度,力爭全面解決農村國中寄宿生住宿問題,適度發展寄宿國小,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加快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實施民族地區教育基礎薄弱縣普通高中建設工程,著力改善辦學條件,力爭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80%以上。以農村中等職業教育為重點,創建一批示範性中等職業學校,鼓勵建設茅台職業技術學院。加快貴州大學、貴州民族大學校區擴建工程,推進貴陽花溪和遵義新蒲高校聚集區建設。制定並完成貴州省“十二五”高等學校設定規劃,支持建設貴州理工學院等高校,研究組建貴州民族醫藥學院和遵義大學等高等院校。
專欄9:教育重點工程(略)
第三十五節 科技
整合創新資源,聚集創新要素,培育創新人才,強化創新功能,發揮貴陽、遵義建設創新型城市示範帶動作用,建設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創新型區域。加快國家地方聯合平台建設,重點推進精密鑄造、植物分子育種、幹細胞套用技術、智慧型計算與控制技術工程、陸地交通災害防治工程等省級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實驗室建設成為國家地方聯合平台。組織實施若干國家重大產業創新發展工程。支持有條件的企業組建技術中心。鼓勵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創新研發平台。推進建立工程技術研究院。積極推動技術創新,實施重大科技計畫,力爭在能源、民族製藥、菸酒、磷煤化工、新材料、信息技術、生物技術、航空航天、節能環保等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知識和技術。加快建設科技諮詢、成果轉化、技術交易等科技中介服務機構,構建技術服務平台。
第三十六節 公共文化
積極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加快實施貴州省博物館、遵義會議會址等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和重大文化設施建設工程,加強市(州)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建設,加快推進縣(市、區)圖書館和文化館、鄉鎮綜合文化站、村(社區)文化室建設,進一步推進公共文化機構免費開放。實施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廣播電視“村村通”、農村電影放映、農家書屋等文化惠民工程,建設一批公共電子閱覽室,推進廣播電視直播衛星公共服務工作,建立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實施優秀文化遺產保護工程,加強紅色文化遺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非物質文化遺產、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的保護和傳承。實施對外文化交流精品戰略,開展以民族原生態文化、文物、雜技、民間工藝、民族民間歌舞等為代表的精品項目文化交流。加強現有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的管理,提高使用效率。加快建設現代傳播體系。加強城鄉體育健身場地和設施建設,開展特色體育休閒運動,發展競技體育、大眾體育、民族體育,促進全民健身。
第三十七節 醫療衛生
積極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以逐步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為重點,建設覆蓋城鄉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醫療保障體系和藥品供應保障體系,形成四位一體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加強市州級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能力建設,推進全科醫生臨床培養基地建設。完善農村急救、衛生監督、重大疾病防控等公共衛生服務網路,抓好重點傳染病、慢性病、職業病、地方病和精神疾病防治工作。抓好婦幼保健工作,提高住院分娩率,降低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和五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加強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完善人口和計畫生育服務體系,穩定低生育水平。鞏固和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實施基本藥物制度,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推進公立醫院改革,鼓勵社會資本以多種形式舉辦發展醫療機構。
第三十八節 就業和社會保障
千方百計促進和擴大就業。實施勞動力素質提升工程,提高職業技能和綜合素質。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服務業和小型微型企業,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加快實施農民創業促進工程,以創業帶動就業。加強對就業困難群體的就業援助。完善就業權益保障制度、勞動關係協調機制和勞動爭議處理制度,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加快建立城鄉統籌的社會保障體系,提高保障水平,率先實現區域內社會保障統籌。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推動城鎮職工、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有機銜接。完善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失業、工傷、生育保險統籌層次,完善各項社會保險關係轉移接續辦法。建立健全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加快發展慈善和殘疾人事業。繼續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力度,制定吸引社會資金投資建設保障性住房的政策措施,推進廉租房建設,規範發展經濟適用住房,大力發展公共租賃住房。加快農村教師和醫療衛生人員周轉房建設。
專欄10:就業和社會保障重點項目(略)
第十一章 深化改革
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加快要素市場體系建設,開展重點領域綜合配套改革,切實加快體制機制創新,為黔中經濟區發展提供強大的動力和體制保障。
第三十九節 行政體制改革
深化省直管縣(市)試點改革,擴大市、縣政府經濟社會管理許可權,增強市、縣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能力。積極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繼續清理和調整行政審批項目和部門收費,逐步推行審批管理“零收費”制度。最佳化政府組織結構,減少行政層級,理順職責分工,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建立“決策科學、分工合理、執行順暢、運轉高效、監督有力”的行政管理體制。研究推進下放和擴大產業園區管理許可權,創新和完善產業園區管理體制。注重加強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鼓勵公民和社會組織參與社會管理。研究建立區域統一的政府績效考核制度。合理調整行政區劃。
第四十節 發展非公有制經濟
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扶持非公有制經濟的政策措施,營造良好的政策、制度環境,在財政稅收、投融資、資源利用、人才政策等方面,對非公有制經濟給予大力扶持。進一步放寬準入條件,鼓勵和支持非公有制企業通過收購、兼併、控股參股、轉讓經營權等多種形式,參與國有企業改革和戰略性調整。大力培育和引進信用擔保機構,完善資本金補充和風險補償機制,積極開發適應非公有制企業的信貸服務項目和信貸產品,建立和完善非公有制企業多層次融資服務體系。大力發展各類諮詢、認證等社會服務機構和中介組織,規範和發展各類行業協會、商會等自律性組織,充分發揮其聯繫政府和非公有制經濟的紐帶作用。
第四十一節
創新土地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機制
實行差別化土地政策,統籌安排建設用地,最佳化用地布局,貴州省土地利用指標優先保障黔中經濟區合理用地需求。加大土地整理、復墾力度,加快中低產田改造和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著力盤活閒置土地資源,科學利用荒山、荒坡,增加建設用地供給。推進農村以集體土地入股,共享工業園區開發成果的模式和方法。推進礦產資源綜合利用,大力發展綠色礦業和循環經濟,創新礦產資源節約技術和機制。支持開展煤炭礦業權審批改革試點,合理布局和有序投放礦業權,開展地質找礦新機制試點。
第四十二節 創新人才開發機制
完善政府巨觀管理、市場有效配置、單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擇業的人才管理體制。完善國民教育和終身教育體系,增加博士授權單位,推進貴州師範大學、貴州財經大學、貴州民族大學等建立博士授權點,設立專業學位博士點,調整碩士研究生招生結構,增加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的招生比例。大力實施高技能人才開發工程,加大高級技工人才培養力度。以鼓勵扶持區內創業和引入區外企業為重點,建立企業家人才的發現和集聚機制。建立科學化、社會化的人才評價發現機制和有利於人才脫穎而出的選撥制度,形成能崗相適、用當其時、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使用機制。結合貴州實際,繼續組織實施好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長江學者獎勵計畫、“千人計畫”、“西部之光”、“博士服務團”等國家級人才工程,實施“貴州專門人才培訓工程”、“院士專家援黔行動計畫”和“貴州高原學者”計畫,選撥和引進一批帶動重點學科、特色優勢產業發展的領軍型中青年人才。支持建設遵義幹部學院。
第十二章 規劃實施
加強組織領導,落實保障措施,完善政策體系,調動各方面積極性,確保完成規劃任務,實現規劃目標。
貴州省人民政府成立黔中經濟區協調領導小組,負責貫徹落實黔中經濟區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審定重要規劃、重大政策措施,統籌協調重大項目和重大問題。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根據規劃要求研究制定規劃實施意見和推進行動計畫方案。開展對規劃實施情況的跟蹤分析和監督,組織開展規劃實施中期評估。加強與各市(州)、市(縣、區)人民政府的溝通協調,打破行政區劃,協調推進黔中經濟區發展,努力促進黔中經濟區實現新跨越。
國務院西部地區開發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及有關部門要加強對黔中經濟區發展的指導、協調和支持。國家發展改革委要會同有關部門和貴州省人民政府加強對本規劃實施情況的跟蹤分析,並將實施情況向國務院報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