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政府關於加快畜牧業發展的決定

1991年1月29日,為加快發展畜牧業,逐步提高畜牧業在農業中的比重,使其儘快成為我省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黑龍江省人民政府下發《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畜牧業發展的決定》(黑政發〔1991〕9號)。檔案明確了畜牧業發展目標。“八五”期間,要大力發展奶牛生產,穩定發展家禽、羊、肉牛生產,力爭二至三年內實現豬肉自給;畜牧業產值每年遞增8-10%,到“八五”期末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20-22%。

【發布單位】80802
【發布文號】黑政發[1991]9號
【發布日期】1991-01-29
【生效日期】1991-01-29
【失效日期】
【所屬類別】地方法規
【檔案來源】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畜牧業發展的決定
(1991年1月29日黑政發〔1991〕9號)
為加快發展畜牧業,逐步提高畜牧業在農業中的比重,使其儘快成為我省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現作如下決定:
一、畜牧業發展目標。“八五”期間,要大力發展奶牛生產,穩定發展家禽、羊、肉牛生產,力爭二至三年內實現豬肉自給;畜牧業產值每年遞增8-10%,到“八五”期末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20-22%。
二、堅持畜產品放開搞活的經營方向。生豬經營要逐步放開,實行多渠道經營,逐步建立不同形式的產加銷經濟共同體,按照自願互利的原則與農民簽訂契約。對經營者,實行定點屠宰、到點檢疫、統一收稅、憑證銷售。監督部門要切實負起責任,維護國家和消費者利益。哈爾濱、齊齊哈爾、牡丹江、佳木斯等大中城市和工、礦、林、油區,要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則,與產區建立穩定的購銷關係。為了調整市場和平抑物價,有條件的地方可建立調節基金,並制定收購最低保護價格。
對禽、蛋、肉牛和菜羊,仍實行多渠道經營,價格隨行就市。對羊毛繼續實行供銷社、牧工商公司、工牧直交三條渠道經營,在保證省內需要的前提下,允許生產者和經營者自行銷售和羊毛出省。
三、依靠科技進步發展畜牧業。科技興牧的核心是“兩優兩化”,即優良品種、優質飼料和飼養管理規範化、疫病防治科學化。要大力推廣豬的直線育肥、雞的群體高產、肉牛集中育肥、羊的肉毛增產、奶牛提高群體單產等五項綜合技術。針對我省冬寒期長的特點,著重推廣青貯飼料、塑膠棚暖舍、直級育肥等實用技術。加強技術培訓,促進規模經營,提高管理水平,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
各地要在資金、物資等方面予以支持,逐步改變目前畜牧科研和推廣手段落後的局面。要根據本地財力,逐步提高基層獸醫人員的補貼標準,適當增撥技術推廣經費,改善畜牧業的基礎設施。各級畜牧部門要健全和完善良種繁育,飼草飼料生產、疫病防治、技術教育等服務體系。各有關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要密切聯繫我省畜牧生產實際,培養專業人才,搞好科研攻關。要大力提倡興辦科研、推廣、生產聯合體,積極推廣多種形式的承包,加快科技成果轉化。
四、堅持國家、集體、個體一起上,積極發展適度規模飼養。在鼓勵發展家庭畜牧業的同時,積極扶持適度規模養畜專業戶和家庭或合作牧場,在飼料地、草場劃分,圈舍場地安排、技術服務、物資供應以及貸款等方面給予優先優惠。要辦好國營種畜場,提供優良的種畜(禽)。
國營農場要充分利用和發揮自然資源優勢,把發展畜牧業作為最佳化產業結構的重要內容,增加畜產品的有效供給。工、礦、體、油區要把畜牧業的發展列入日程,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搞好畜牧基地建設,提高畜產品的自給水平。
五、廣開資金來源,增加畜牧業資金投入。要多渠道、多層次、全方位解決發展畜牧業資金,逐步調整財政和信貸資金投放結構,增加對畜牧業的投放比重。要相應增加扶持生豬發展的貼息貸款。畜牧業貸款占農業貸款的比重,牧區應為20-30%,半牧區15-20%,農區10-15%,並做到專款專用。
建立畜牧業發展基金制度。各市、縣和國營農牧場要從養地基金中每畝提取五角以上,作為發展畜牧業基金。畜牧業比重較大的市縣和國營農場也可從經營活畜和畜產品中提取部分費用,用於畜牧業發展,提取辦法和比例由各市縣自定。對農業發展基金,各地可根據畜牧業發展需要,給予適當安排。
對生豬屠宰稅、草原管理費,羊毛技術措施改進費、豬禽防疫費,要按照原有政策規定認真收繳,並做到專款專用,嚴禁截留或挪用。
積極爭取國家資金和引進外資。對國家投資項目,要搞好可行性論證,確保資金配套。各地要創造適宜的投資環境,通過補償貿易、聯合辦廠(場)等形式,引進省外和國外資金。提倡省內大中型工礦企業和事業單位與產區聯營,興辦畜產品生產基地,聯合開發,共同受益。
鼓勵農民利用自有資金興辦畜禽飼養場和聯辦畜產品加工廠;在村級集體公共積累中也應拿出一部分用於畜牧業的基礎建設。
六、充分利用飼料資源,加速飼料工業建設,強化飼料行業管理。在粗飼料方面,要完善多種形式的草原承包,加強草原管理和建設,嚴禁亂開草原。在西部草場重點是搞好草場的改良和草場建設,增加牧草產量,提高草原利用率;在東部北部草場重點是開發利用,發揮資源潛力,增載入畜量。廣大農區秸稈資源豐富,要積極推廣飼料青貯和秸稈氨化、糖化、鹽化等技術,提高粗飼料的利用率,要逐步提高飼料地的比重,到一九九五年,力爭達到飼料地面積占耕地面積5%,有條件的地方,提倡糧草間作和草田輪作。
在精飼料方面,要把國家定購糧食的副產品納入統一計畫,重點用於保證大中城市和重點飼料加工企業。在完成國家定購任務後,允許飼料加工企業自行採購原料,或委託糧食和供銷部門代購,所需資金除自籌外,農行、信用社要給予支持。對餅粕和麥麩,應優先保證省內畜牧業的需要。
飼料工業要納入國民經濟的綜合發展規劃,統籌協調,合理布局,形成大中小結合,城鄉配套發展的加工體系。省里主要抓蛋白質、胺基酸、維生素、微量元素等原料生產,並負責加工機械設備和各類不同飼料配方的科學研究;市縣主要搞好配合飼料和濃縮飼料的生產和供應;鄉村主要辦一些小型飼料加工廠,搞好飼料的粉碎加工和供應。糧食部門和畜牧部門以及鄉鎮農戶都可以自辦或參股聯辦飼料加工企業。
技術監督、畜牧、飼料等部門要加強飼料監測工作,搞好飼料質量管理。對不按標準配方生產和銷售不合格產品的廠家和經銷單位,要給予經濟制裁,造成後果的,要依法追究責任。
七、積極穩妥推進畜牧經營管理體制改革。各市縣應本著產加銷一體化的原則,逐步理順生產、加工、銷售等各部門和各環節之間的關係,形成一個整體配套,運行協調的商品化程度較高的畜產品生產基地和企業集團。在畜牧系統內部,市縣要政事分開,成立畜牧獸醫技術服務中心;鄉鎮畜牧站、配種站、草原站、獸醫院應合為一體,組建畜牧獸醫綜合服務站;村一級要搞好畜牧獸醫隊伍建設,提高綜合服務能力。
八、加強對畜牧業生產的領導。各級政府要牢固樹立農牧結合的大農業思想,指定一名領導同志分工抓畜牧業,定期分析研究畜牧業生產問題,及時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困難,推動畜牧經濟及其體制改革的深入發展。要充實和加強畜牧工作的領導力量和職能機構,結合本地實際情況,組織有關部門制定發展規劃,確保完成畜牧業發展目標。
各級畜牧部門要充分發揮能職部門的作用,各有關部門要密切配合,及時妥善地解決畜牧業建設和改革中遇到的問題。要繼續在全省範圍內開展“興牧杯”競賽活動,對在畜牧業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