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口貝類資源與可持續利用

黃河口貝類資源與可持續利用

《黃河口貝類資源與可持續利用》是2019年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士華。

基本介紹

  • 書名:黃河口貝類資源與可持續利用
  • 作者:張士華
  • 類別:農業/林業類圖書
  • 出版社:中國農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9年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膠訂
  • ISBN:9787109245242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黃河口地區是萊州灣和渤海灣重要的生態功能區,也是生態環境保護的主戰場之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大量的淡水注入,使得黃河口及近岸海域營養鹽極其豐富,初級生產力高,生物多樣性十分豐富。據資料記載,黃河口地區重要的經濟魚類和無脊椎動物有50餘種,而分布於灘涂的貝類資源已達40餘種,其中,經濟價值較高的貝類有10餘種。由此可見,貝類在該地區的海洋經濟中占有重要比重。然而,近年來受陸源入海排污量增加、海域開發力度加強等影響,該地區貝類資源自然分布區域呈萎縮趨勢,天然資源總量下降,經濟價值較高的毛蚶、青蛤等資源不斷衰退。貝類在水生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中具有重要作用,貝類資源的衰退,將直接影響和制約黃河口地區整個海洋產業的健康與可持續發展。因此,研究和保護該地區貝類資源及其生活環境便成為一項緊迫的任務。出版該書的目的,就是希望為該地區的貝類資源利用和保護提供數據支撐和科學依據,並為其他相關地區的漁業資源保護和利用提供決策參考。
  《黃河口貝類資源與可持續利用》概括了作者近年來關於黃河口地區貝類資源調查與評估的主要成果。全書共分六章。章主要分析了黃河口地區貝類資源棲息的主要生活環境,包括自然條件、海洋水文環境、海洋水化學環境、海洋生物環境和海洋沉積環境;第二章、第三章利用近年來的調查資料和數據,分別闡述了黃河口灘涂和淺海(0~-6m)貝類的種類組成、棲息密度、生物量的時空分布和物種多樣性;第四章主要分析了若干重要經濟貝類的時空分布及其季節變化;第五章探討了主要增殖貝類的生態高效利用模式;第六章提出了黃河口地區貝類可持續利用的對策和建議。另以附錄形式,列出了黃河口地區灘涂和淺海(0~-6m)的貝類名錄。

圖書目錄

目  錄
叢書序
前言
第一章 黃河口貝類資源棲息環境
第一節 自然條件
一、地理位置
二、氣象氣候
三、人海河流
四、自然災害
第二節 海洋水文環境
一、水溫
二、鹽度
三、潮汐
四、潮流與余流
五、波浪
第三節 海洋水化學環境
一、溶解氧
二、化學需氧量
三、pH
四、磷酸鹽
五、矽酸鹽
二、物種均勻度指數
第三章 黃河口淺海(0~-6m)貝類資源
第一節 種類組成
一、平面分布
二、縱向分布
第二節 棲息密度和生物量
一、棲息密度
二、生物量
第三節 優勢種
第四節 多樣性指數
一、物種多樣性指數
二、物種均勻度指數
第四章 黃河口重要經濟貝類
第一節 四角蛤蜊
一、棲息密度平面分布及季節變化
二、棲息密度縱向分布及季節變化
三、生物量平面分布及季節變化
四、生物量縱向分布及季節變化
第二節 文蛤
一、棲息密度平面分布及季節變化
二、棲息密度縱向分布及季節變化
三、生物量平面分布及季節變化
四、生物量縱向分布及季節變化
第三節 青蛤
一、棲息密度平面分布及季節變化
第十節 菲律賓蛤仔
一、棲息密度平面分布及季節變化
二、生物量平面分布及季節變化
第十一節 扁玉螺
一、棲息密度平面分布及季節變化
二、生物量平面分布及季節變化
第五章 黃河口貝類資源高效利用模式
節 黃河口地區主要經濟貝類近年來變化趨勢
一、四角蛤蜊
二、文蛤
第二節 高效產出模式
一、四角蛤蜊的適量投放苗種模式
二、青蛤的自然養護和劃片輪捕模式
三、文蛤苗種的采捕時間限定模式
第六章 黃河口貝類資源可持續利用策略
節 存在問題
第二節 可持續利用對策及建議
附錄 黃河口淺海灘涂貝類名錄
附錄一 黃河口灘涂貝類名錄
附錄二 黃河口淺海(0~-6m)貝類名錄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