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三角洲國土防護與生態修復技術研究

黃河三角洲國土防護與生態修復技術研究

李殿魁等人編著的《黃河三角洲國土防護與生態修復技術研究(精)》是山東省“十一五”科技攻關計畫項目的研究成果,主要是在已完成的國家“八五”科技攻關計畫增列專題《延長黃河口清水溝流路行水年限的研究》和省“十五”科技攻關計畫項目《巧川海動力輸沙建專黃河口雙道堤工程技術研究》的基礎上,持續對黃河三角洲的同土淤蝕、牛態演進、海況變遷、海岸防護等進行監測研究。前兩個成果足研究如何在黃河河口前沿強化海動力、提高河口輸沙能力、保證河口長期穩定;本成果則是研究如何在海岸帶弱化海動力,促進泥沙沉降、維持岸線穩定、防治國土蝕退和恢復濕地生態,同時對利用渤海灣和萊州灣曲大潮流系統的結合部強力輸送黃河泥沙等進行了探索分析。 《黃河三角洲國土防護與生態修復技術研究(精)》將為“黃河三角洲高效牛態經濟區”和“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兩大國家戰略的實施提供重大治理工程決策依據,亦可作為科研部門及大專院校師生的參考用書。

基本介紹

  • 書名:黃河三角洲國土防護與生態修復技術研究
  • 出版社:黃河水利出版社
  • 頁數:374頁
  • 開本:16
  • 作者:李殿魁 楊玉珍
  • 出版日期:2013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定價:120.0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李殿魁等人編著的《黃河三角洲國土防護與生態修復技術研究》是山東省“十一五”科技攻關計畫課題,是1993年李殿魁同志在東營市任市委書記時規劃創意的“根治黃河口的理論研究與工程實踐”系列研究項目中的最後一個課題。前兩個課題分別為《延長黃河口清水溝流路行水年限的研究》、《巧用海動力輸沙建設黃河口雙導堤工程技術研究》。

圖書目錄

總論
第一課題 典型河口海岸帶防護與生態修復工程技術研究
第1章 海岸帶的概念、特徵及研究理念的更新
1.1 海岸帶的概念與特徵
1.2 海岸帶的開發歷程與研究觀念的轉變
l.3 世界主要國家海岸帶開發概況與研究
參考文獻
第2章 河口海岸帶的淤蝕及洪水管理
2.l 美洲典型海岸帶——紐奧良區域的颶風災害與基線重建計畫
2.2 典型歐洲國家海岸帶防洪管理:以德法兩國為例
2.3 典型海岸帶成功治理的案例——荷蘭萊茵河口海岸帶管理
2.4 荷蘭海岸帶綜合防洪——cnmcoasl計畫
2.5 三角洲工程——荷蘭綜合防洪治理典型工程
參考文獻
第3章 海岸帶的侵蝕防護與管理
3.1 我國海岸侵蝕狀況及原因分析
3.2 亞洲海岸侵蝕與管理:以我國台灣省為例
3.3 地中海海岸侵蝕與管理
3.4 波羅的海地區海岸侵蝕治理
3.5 北海海岸侵蝕管理
3.6 美國墨西哥灣地區海岸侵蝕管理
參考文獻
第4章 河口海岸帶生態系統的保護與修復
4.1 河口海岸帶生態系統現狀研究
4.2 河口海岸帶生態系統退化機制分析
4.3 河口海岸帶生態系統的恢復與重建
參考文獻
第5章 典型河口海岸開發治理對黃河三角洲生態海岸建設的啟示
5.l 海岸帶環境變異對海岸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影響
5.2 黃河三角洲海岸帶的生態演化與侵蝕防護
5.3 實現河口海岸帶生態環境協調有序發展的有效途徑
5.4 建造黃河三角洲生態海岸的基本構想
參考文獻
第二課題 黃河三角洲海岸帶變遷、國土進蝕狀況的研究
第6章 黃河三角洲自然概況
6.1 地理位置
6.2 黃河三角洲地形特徵
6.3 黃河三角洲地貌類型
6.4 氣象特徵
6.5 黃河三角洲河流水系
6.6 黃河三角洲沉積模式
6.7 濕地
6.8 河道情況
第7章 黃河三角洲海域海洋動力特徵及輸沙能力分析
7.1 黃河河口海洋動力特性
7.2 黃河口海洋動力的輸沙作用
第8章 黃河三角洲海岸蝕退區、淤積區和穩定區劃分
8.1 利用衛星遙感資料分析海岸線演變
8.2 黃河三角洲同定測量斷面多年變化特徵
8.3 黃河三角洲海岸剖面類型劃分
第9章 黃河口刁口河流路的演變及海域沖淤變化
9.1 刁口河流路基本情況
9.2 刁口河流路時期河道及來水來沙情況
9.3 刁口河流路時期造陸情況
9.4 刁口河流路濱海區等深線變化
9.5 刁口河海域水下地形沖淤分布變化
9.6 利用不等時距CM(1.1)模型預測刁口河岸線演變
9.7 刁口河流路海岸保持動態平衡所需沙量
第10章 黃河口清水溝流路演變及海域沖淤變化
10.1 清水溝流路不同等深線演變
10.2 黃河三角洲水下地形沖淤分布
10.3 黃河三角洲人海泥沙擴散動邊界的確定
第1 1章 萊州灣海域沖淤變化
11.1 來沙情況分析
ll.2 萊州灣海域沖淤演變
第12章 結論
12.1 黃河三角洲海區海洋動力特徵
12.2 海洋動力輸沙作用
12.3 黃河三角洲海岸線演變特點
12.4 黃河三角洲海岸剖面類型劃分
12.5 刁口河流路河口及海域沖淤變化
12.6 清水溝流路沿岸各斷面演變特點
12.7 萊州灣海域沖淤變化特點
12.8 1855年以來黃河三角洲演變特徵
參考文獻
第三課題 巧用海動力輸沙、建造新型海岸帶工程技術研究
第13章 前言
13.1 概述
13.2 研究方案
第14章 黃河三角洲泥沙動力過程
14.1 現行河口區域泥沙動力過程
14.2 刁口三角洲區域泥沙動力過程
第15章 三角洲泥沙輸運三維數值模型
15.1 模型簡介
15.2 模型驗證
第16章 數值模擬試驗及工程效果對比
16.1 工程方案設計
16.2 方案1模擬結果
16.3 方案2模擬結果
第17章 萊州灣與渤海灣潮流系統的輸沙效應
17.1 潮流系統輸沙狀況
17.2 強潮流帶對黃河泥沙向東北方向輸移的作用
第18章 主要結論
參考文獻
第四課題 海岸防護工程對黃河三角洲海岸帶生態系統演變的影響
第19章 現代黃河三角洲海岸帶景觀生態格局
19.1 黃河三角洲海岸帶景觀分類系統
19.2 景觀遙感信息提取
19.3 黃河三角洲海岸帶景觀格局分析
第20章 近20年來黃河三角洲海岸帶生態系統演變
20.1 基於多時序遙感的海岸帶地表覆被信息提取
20.2 近年來黃河i角洲海岸帶景觀生態過程分析
20.3 黃河三角洲海岸帶景觀生態演變的驅動因素
第21章 道路網路對黃河三角洲海岸帶生態的影響
21.1 基於模型約束的多時相道路網路提取
21.2 道路邊際景觀格局變化及其生態過程分析
21.3 道路邊際景觀穩定性研究
2l.4 道路邊際景觀分布格局與動態的主要生態過程
第22章 黃河三角洲海岸防護工程的生態效應
22.1 數據獲取
22.2 數據處理
22.3 人工堤壩對土壤環境的影響
22.4 開放海岸與封閉海岸帶區域景觀生態效應
第23章 結論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