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登海洋生態國家級海洋特別保護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文登海洋生態國家級海洋特別保護區
  • 地理位置:文登區的青龍河口和靖海灣西部海域
  • 級別:國家級
  • 區域面積:518.77公頃
  • 類型:海洋生態
  • 保護對象:松江鱸魚、淺海貝類等
  • 批准時間:2009年5月7日
歷史沿革,區域範圍,生態環境,保護目標,管理措施,生態價值,

歷史沿革

2006年,立項,2009年5月7日,國家海洋局批覆成立文登海洋生態國家級海洋特別保護區,該保護區保護重點是河口、淺海生態系統及以松江鱸魚、淺海貝類等為特色的物種多樣性。這是我國唯一的以松江鱸魚生態系統為主要保護和管理對象的國家級海洋特別保護區。

區域範圍

功能分區圖功能分區圖
文登海洋生態國家級海洋特別保護區2009年5月7日經國家海洋局批覆成立。保護區位於文登區的青龍河口和靖海灣西部海域,總面積518.77公頃。保護區位於文登區的青龍河口和靖海灣西部海域。地理坐標介於37°00′36.04"N~37°04′52.18"N、122°10′02.64"E~122°12′13.11"E之間。
保護區劃分為重點保護區、生態與資源恢復區和適度利用區三個功能區。,是由海域、礁石、相鄰水田及灘涂植被等組成的自然綜合體。經過3年創建,該保護區已經形成生態保護區、資源恢復區、環境整治區和開發利用區四大功能分區,集生物多樣性保護、科學研究、宣傳教育、生態環境建設和資源可持續利用為一體。
文登海洋生態國家級海洋特別保護區的建立有效加強靖海灣及青龍河口的生態系統和物種多樣性的保護,對促進文登海洋資源可持續利用和社會經濟協調發展,具有顯著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

生態環境

文登海洋生態國家級海洋特別保護區
特別保護區所在的靖海灣常年有青龍河、蔡官河等淡水徑流注入,形成了我國沿海較為獨特河口、海灣生態系統。其中,青龍河全長31千米,流經5處鎮,流域面積235.81平方千米,年平均降雨量791毫米,平均徑流深度273毫米,平均徑流量0.476 億立方米。青龍河中游的坤龍水庫是文登區兩個大型水庫之一,面積188.47公頃,水庫總容量6500 立方米,水庫的儲水量可人為控制,從而使青龍河下游保持常年流水狀態,有利於水生生物的生長和繁殖。中上游不受海潮的影響,河口平均水深較小,光照充足,餌料生物豐富,且水深過淺不利於漁船進入作業,歷來不是近海捕撈作業區域,這些先天優勢給區域內的海洋生物資源形成了良好的生境。

保護目標

文登海洋生態國家級海洋特別保護區
保護區以河口、淺海生態系統,松江鱸魚、淺海貝類等為特色的物種多樣性為重點保護對象。

管理措施

一、成立臨時管理機構
保護區成立以後,設立文登海洋生態國家級海洋特別保護區管理委員會辦公室臨時機構,管理委員會在威海市文登區海洋與漁業局領導下主要開展了工作。
二、申請成立特別保護區管理中心
為了貫徹執行國家海洋生態資源開發保護的有關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進一步加強對文登海洋生態國家級海洋特別保護區的管理,2016年9月8日威海市文登區海洋與漁業局向編辦提交了《關於成立文登海洋生態國家級海洋特別保護區管理中心的請示》,為隸屬於文登區海洋與漁業局的副科級事業單位,編制6人。

生態價值

該項目的建成有效地保護了國家級生態保護區的海域生態環境,具有明顯的經濟、生態及社會效益,對保護海洋生態系統及生物多樣性,促進地區海洋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社會經濟協調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