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地那龍線蟲

麥地那龍線蟲

麥地那龍線蟲 Dracunculus medinensis,是唯一的主要由飲用水傳播的線蟲,通常稱為“兒內亞線蟲”,屬線形動物門。到1995年全球消滅麥地那龍線蟲感染是國際飲用水供應與衛生十年規劃( 1981~1990)的目標,世界衛生大會也在1991年正式確定了這個目標。這個規劃的實施已大大減少了病例數,1986年全球總計有330萬病人,1990年為62.5萬,至2002年只剩不到6萬例,2009年只有3 190例.而且主要發生在蘇丹。現在麥地那龍線蟲病僅局限於非洲撒哈拉以南中央帶的國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麥地那龍線蟲
  • 拉丁學名:Dracunculus medinensis
  • :駝形目
  • :龍線蟲科
  • :龍線蟲屬
  • 分布區域:人和多種哺乳動物組織內
  • 流行地區:印度、巴基斯坦、西南亞以及非洲
生長形態,分布地區,臨床表現,確診方法,預防治療,問題範圍,消滅之路,

生長形態

成蟲形似一根粗白線,前端鈍圓,體表光滑,鏡下可見較密布的細環紋。雌蟲長約60~120cm, 寬約0.9~2.0mm,成熟雌體腔被前、後兩支子宮所充滿,子宮內含大量第1期幼蟲;雄蟲長約12~40mm,寬約0.4mm, 末端捲曲1至數圈,交合刺兩根。幼蟲大小約為636.0×8.9μm., 體表具有明顯的纖細環紋,細長的部約占體長1/3。
麥地那龍線蟲寄生在感染者的皮膚與皮下組織,雌蟲可長達700 mm,而雄蟲25 mm。當雌蟲要排出幼蟲(胚胎)時,其前端出現一個腫泡或潰瘍,通常位於足部或下肢。當此部位肢體浸入水中時,就會釋放出大量桿狀幼蟲。幼蟲在水中存活約3d,在此期間可被多種劍水蚤(甲殼綱、橈足類)吞食。幼蟲穿人劍水蚤血腔,脫皮兩次後成為感染性幼蟲,在2周內進入新宿主。此時假如飲用含有劍水蚤(0. 5~2.0 mm)的水,幼蟲在人胃中釋出,穿過小腸和腹壁寄生於皮下組織。
寄生於終宿主(人或動物)組織內的雌蟲,成熟後自寄生部位移行至四肢、背部皮下組織,頭端伸向皮膚表面,子宮內成千上萬的幼蟲,由於內外壓力而致子宮破裂,釋放出大量極為活躍的第1期幼蟲。這些幼蟲可引起宿主強烈的免疫反應,使皮膚形成水泡。水泡最後潰破。當潰破部位與冷水接觸時,成蟲受刺激致使蟲體與其子宮自傷口伸出,將幼蟲間歇性地產入水中,雌蟲產完幼蟲後自然死亡,並被組織吸收,傷口亦即癒合。
幼蟲在水中被中間宿主劍水蚤吞食後,在其體內發育為感染期幼蟲。當人或動物飲水誤吞含感染期幼蟲的劍水蚤後,幼蟲在十二指腸處從劍水蚤體內逸出,鑽入腸壁,經腸系膜、胸腹肌移行至皮下結締組織。約3個月後,雌雄蟲穿過皮下結締組織到達腋窩腹股溝區,雌蟲受精後,雄蟲在數月內死亡。成熟的雌蟲於感染後第8~10個月內移行至終宿主肢端的皮膚,此時子宮內幼蟲已完全成熟。
麥地那龍線蟲

分布地區

分布在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尼西亞、土耳其、伊朗、奈及利亞、加納、前蘇聯、茅利塔尼亞、幾內亞、喀麥隆、烏干達、衣索比亞、紐幾內亞、加拿大、美國、加勒比海諸島、巴西、中國等。

臨床表現

本蟲的致病作用主要是雌蟲移行至皮膚,使皮膚出現條索狀硬結和腫塊;釋放的幼蟲可引起丘疹、水泡、膿泡、蜂窩組織炎膿腫潰瘍等症狀;雌蟲釋放的代謝產物可引起蕁麻疹血管性水腫和全身症狀,發熱、頭暈、噁心、腹瀉、嗜酸性粒細胞增高。此外,蟲體還可侵犯中軀神經系統,引起截癱;亦可引起部、心臟及泌尿生殖系統的病變;後遺症關節炎滑膜炎關節強直和患肢萎縮,影響勞力。
初始症狀發生於蟲體寄生的局部。早期症狀如蕁麻疹、紅斑、呼吸困難、嘔吐、瘙癢和眩暈等過敏性表現。約50%病例成蟲在數周內擠出,病灶迅速癒合,僅有短暫的行動不便。但其餘病例會出現併發症,蟲體所經過的部位會繼發感染,導致嚴重炎症反應並引發膿腫,伴有持續數月難以忍受的疼痛。此病極少致死,但可因肌腱攣縮和慢性關節炎而永久致殘,造成重大經濟損失。

確診方法

檢查皮膚上的典型水泡;水泡潰破後,檢查幼蟲,方法是用少許水置於傷口上,取少量傷口表面的液體至載玻片上,在低倍鏡下檢查運動活躍的幼蟲;也可用手術自腫塊內取成蟲或抽取腫塊內液體塗片,鏡檢幼蟲。自傷13獲取伸出的雌蟲是最可靠的確診依據,但須與皮下寄生的裂頭蚴相鑑別。x線檢查有助於宿主體內蟲體鈣化的診斷。免疫學試驗,如皮內試驗、IFA或ELISA可作為輔助診斷。血檢常見嗜酸性粒細胞增高。
感染期幼蟲在體內移行及發育,雌蟲移行至皮下組織,在蟲體周圍可出現條索狀的硬結或腫塊,當雌蟲移行至皮膚時,釋放大量代謝產物和產出第1期幼蟲,可引起宿主強烈的變態反應,可致患者皮膚表面丘疹,逐漸發展為水皰、膿皰、蜂窩織炎等,常見部位為腿下端和足部,水皰形成時伴有局部瘙癢和劇烈的灼痛,水皰內為無菌黃色液體,鏡下見大量巨噬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淋巴細胞。還可出現蕁麻疹、腹瀉、發熱、頭暈、噁心等全身症狀。不能移行至皮膚的孕雌蟲可引起蟲體滯留部位的無菌性囊液性膿腫。此外,如蟲體侵犯神經系統可致癱瘓,並可累及眼、心臟及泌尿生殖系統,引起炎症等病變。
體內深部組織內的雌蟲死亡後,逐漸鈣化,可致鄰近的關節發炎。變性的蟲體也可釋放出大量抗原,誘發無菌性囊液性膿腫。我國1995年報告的1例安徽12歲男童,其病變部位為左側腹壁皮下,手術從腫塊內取出一條麥地那龍線蟲雌蟲的片段,術後膿腫很快痊癒。
幼蟲檢查:當水皰破潰後,用少許冷水置傷口上,取傷口表面液體塗片檢查,低倍鏡下見到活躍的幼蟲便可確診。也可手術自腫塊內取成蟲或抽取腫塊內液體塗片,鏡檢幼蟲。自傷口獲取伸出的雌蟲是最可靠的確診依據,但須與皮下寄生的裂頭蚴相鑑別。免疫學試驗,如皮內試驗、IFAT或EI_ISA可作為輔助診斷。血檢常見嗜酸性粒細胞增高。

預防治療

本病是一種人獸共患寄生蟲病。人的感染除了誤飲含劍水蚤自然界水體外,有報導認為,亦可因生食泥鰍引起。本病感染的年齡多在14~40歲,發病季節以5~9月為最高。發現有蟲體自皮膚暴露時,先用冷水置傷口上,使蟲體伸出產幼蟲,然後用一根小棒卷上蟲體,每日向外拉出數厘米,直至將蟲體全部拖出。此過程操作必須小心謹慎,一旦蟲體被拉斷,幼蟲逸出可致嚴重的炎症反應。也可用根治方法:局部麻醉後手術摘除蟲體。治療藥物有甲硝唑、硝咪唑、甲苯達唑、滅滴靈或伊維菌素等驅蟲。配合抗生素治療,防止繼發感染。本病是一種人獸共患寄生蟲病。人感染是由於飲用含劍水蚤的水所致,因此,應避免飲用不潔生水,預防本蟲感染。在流行地區,注意不要讓犬到河流、湖水和池塘中洗澡和遊戲,發現感染應及早治療,避免污染環境。

問題範圍

主要在非洲(撒哈拉以南的13個國家)流行。各地流行率差別很大,一些地方幾乎所有居民都被感染;其他一些地方則很少,主要為年輕人。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估計全世界20個國家曾有350萬病例,其中有16個國家在非洲。在整個上世紀90年代,所報告的病例數出現下降,到2007年時降至1萬例以下。2009年,這一數字進一步降到3190例,之後降到2010年的1797例以及2011年的1058例。
截至2011年,該病的年發病率與上世紀80年代中期相比降低了99%以上。目前,只有查德衣索比亞馬里南蘇丹仍然報導出現病例。

消滅之路

1981年4月,國際飲水供應和環境衛生十年(1981-1990年)合作行動機構間指導委員會提出消除麥地那龍線蟲病,以此作為十年行動獲得成功的指標。同年,世界衛生大會這個世衛組織的決策機構通過了一項決議(WHA34.25),認識到國際飲水供應和環境衛生十年對消除麥地那龍線蟲病帶來了機遇。這使得世衛組織和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制定了消滅活動方面的戰略和技術指南。
1986年,卡特中心參與到了與該病的鬥爭之中,並且與世衛組織和兒基金合作,從此以後一直走在消滅活動的前列。為了做出最後一番努力,世界衛生大會在2011年呼籲麥地那龍線蟲病呈地方性流行的所有會員國,加快阻斷疾病的傳播並且開展全國性的監測,確保麥地那龍線蟲病得以消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