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內亞龍線蟲

幾內亞龍線蟲

幾內亞龍線蟲(guinea worm)亦稱麥地那龍線蟲(medina worm)或龍線蟲(dragon worm)。袋形動物門(Aschelminthes)線蟲綱(Nematoda)動物,學名為Dracunculus medinensis。亞洲和非洲熱帶地區的一種常見的人體寄生蟲,還傳布到西印度群島和南美熱帶地區。除人類外,另一些哺乳動物也可為幾內亞龍線蟲寄生。幾內亞龍線蟲所致疾病即稱幾內亞龍線蟲病。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幾內亞龍線蟲
  • :動物界
  • :袋形動物門
  • :線蟲綱
特徵,繁殖,感染,治療,

特徵

雌體長50∼120公分(約20∼48吋);雄體不易見到,長12∼29公釐(約0.5∼1.1吋)。

繁殖

雌雄兩性均寄生於體內各器官的結締組織內。雌體壽命可達10∼14個月,雄體交配後即死亡。雌體鑽到靠近皮膚處,在該處形成一個水皰,水皰破裂後無數幼蟲隨液體釋出。若幼蟲釋入水中,被劍水蚤吞食,則在其體內發育成可侵襲人的幼蟲。含有肉眼極難看到的劍水蚤的水被人飲入,劍水蚤為胃液殺死,幼蟲從腸壁鑽入血管,由血液帶到結締組織內發育為成蟲。成蟲慢慢從水皰處鑽出,尤多見於宿主的腿或足部。宿主進入池塘、溪流或其他水體時,釋出的幼蟲為劍水蚤吞食,開始另一個生活周期。

感染

人患幾內亞龍線蟲病後,可表現為極度衰弱,雌蟲慢慢從破裂的水皰鑽出時,局部十分疼痛。破裂的水皰常為破傷風等其他感染侵入的處所。幾內亞龍線蟲感染者通常不會致命,但是極其痛苦。1986年大約不少於20個國家的,350萬的人遭受感染。如今,幾內亞龍線蟲感染者仍然存在,2007年至少有5個國家超過1萬例病例被報告。

治療

目前尚無特效療法。 .唯一的治療方法,是把蟲露出皮膚的一頭纏繞在小棍子上,每次拔出一丁點的蠕蟲。有的時候,蠕蟲可以在幾天之內完全拉出,但這一過程通常需要數周或數月。沒有藥物可以結束或預防感染。但是,抗組胺藥物和抗生素可以減少腫脹並使蠕蟲更易清除。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