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22年重點工作任務

《麗江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22年重點工作任務》已經麗江市人民政府同意,麗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於2022年7月6日印發,請認真貫徹執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麗江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22年重點工作任務
  • 頒布時間:2022年7月6日
  • 發布單位:麗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全文,政策解讀,

全文

2022年全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和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以及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深入實施健康麗江戰略,積極推廣三明市醫改經驗,堅持系統集成、協同高效,促進優質醫療資源均衡布局,統籌疫情防控與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推進“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著力解決民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一、學習推廣三明醫改經驗,推進“三醫”聯動改革
(一)學習推廣三明醫改經驗。持續推動由各級黨委和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或一位主要負責同志擔任醫改領導小組組長,由一位政府負責同志統一分管醫療、醫藥、醫保工作,充分發揮醫改領導小組的統籌協調作用。各級政府每年召開1次醫改暨醫共體建設工作推進會,醫改領導小組每年至少組織1-2次醫改領導小組相關成員單位或醫改專家諮詢委員會醫改專題培訓、組織開展1次績效考核、每半年開展1次專項督查調研、每季度召開1次專題會議。醫改領導小組有關成員單位、縣(區)醫改領導小組每月向市醫改辦報送1次醫改暨醫共體建設工作推進情況,市醫改辦梳理匯總後專題報市醫改領導小組、市委督查室和市委深改辦,對工作滯後、推進不力或政策執行不到位、成效不明顯的給予通報批評,並納入市委、政府專項督查內容。充實各級醫改領導小組辦公室人員,確保至少有1-2名精幹專職人員負責醫改工作。(市醫改辦、各縣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落實政府辦醫責任。嚴格按照《關於完善政府衛生投入政策的意見》(財社〔2019〕66號),《麗江市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財政補償實施方案》(麗財社〔2016〕173號)、《麗江市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財政補償實施方案(試行)》(麗財社〔2017〕129號),落實對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政府投入保障,落實對符合區域衛生規劃的公立醫院基本建設投入責任,落實對中醫(民族醫)醫院、傳染病、精神病等專科醫院的投入傾斜政策,落實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財政補償政策,為公立醫院持續健康發展、加快改革進程提供有力保障。積極爭取中央、省級支持,推進中醫特色重點專科、“治未病”中心和婦幼保健機構建設。(市財政局、市衛生健康委、市發展改革委、各縣區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三)落實藥品耗材集中帶量採購制度。全面貫徹國家組織藥品耗材集中帶量採購政策,落實雲南省推動藥品集中帶量採購工作常態化制度化開展若干措施,分批分類實施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確保按要求完成中選產品約定採購任務,力爭集中帶量採購藥品通用名數超過300個。深入貫徹國家組織藥品耗材集中採購醫保資金結餘留用政策,落實《雲南省醫療保障局雲南省財政廳雲南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雲南衛生健康委員會雲南省機關事務管理局關於做好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工作中醫保資金結餘留用工作的通知》(雲醫保〔2021〕9號)要求,在一個採購年度結束後,市醫保部門牽頭對定點醫療機構進行考核,依據考核結果確定醫保結餘留用資金額度,並及時向醫療機構足額撥付。指導醫療衛生機構使用好增加的可支配收入,促進薪酬制度改革。將配備使用集采中選產品納入醫療機構考核內容,激勵醫療機構合理、優先使用中選產品,大力推進國家醫保談判藥品落地使用。(市醫療保障局、市衛生健康委、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市場監管局、各縣區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四)推進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嚴格按照《雲南省醫保局雲南省衛生健康委雲南省財政廳雲南省市場監管局關於印發〈雲南省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實施方案(試行)〉的通知》(雲醫保〔2020〕149號)要求,堅持“設定啟動條件、評估觸發實施、確定調價空間、遴選調價項目、合理調整價格、醫保支付銜接、跟蹤監測考核”的原則,建立公立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價格、成本、費用、收入分配及改革運行情況的監測體系和靈敏有度的價格動態調整機制,每年開展1次醫療服務價格調整評估,符合觸發條件的要以區域內公立醫療機構醫療服務費用為基數,合理確定價格調整總量,在總量範圍內突出重點、有升有降調整醫療服務價格。持續完善醫療服務價格管理體系。申報新增一批醫療服務價格項目,促進醫療技術創新發展和臨床套用。(市醫療保障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衛生健康委、各縣區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五)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落實“兩個允許”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醫保局國家中醫藥局關於深化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人社部發〔2021〕52號)要求,合理確定、動態調整公立醫院薪酬水平。健全完善醫療衛生機構績效考核辦法,科學制定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強化績效考核結果運用,考核結果與績效工資總量核定、公立醫院班子成員薪酬水平掛鈎。拓寬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的經費渠道。允許醫院自主設立薪酬項目,探索對主要負責人實行年薪制,院長年薪納入當地財政預算解決。改革完善醫務人員職稱評價機制,突出實踐能力業績導向,鼓勵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紮根防病治病一線。(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教育體育局、市財政局、市衛生健康委、各縣區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六)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持續推進並鞏固DRG付費改革成果,協同推進按床日付費、按病種付費、按項目付費、緊密型縣域醫共體“打包”付費改革,逐步減少按項目付費比例。探索慢性病管理按人頭付費改革。健全醫保經辦機構與醫療衛生機構之間的協商談判機制,合理確定、動態調整醫保基金總額預算指標。加強監督考核,貫徹落實建立醫保藥品支付標準指導意見。(市醫療保障局、市財政局、市衛生健康委、各縣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七)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堅持和加強黨對公立醫院的全面領導,全面落實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建立並嚴格落實醫院黨委等院級黨組織會議和院長辦公會議事規則、書記院長定期溝通制度、黨委等院級黨組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執行情況報告制度,建立健全醫院黨建工作指導委員會、黨建聯席會議制度並正常運轉,每年至少研究解決2個實際問題;強化公立醫院黨委等院級黨組織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持續推進廉潔從業行動,加大對職稱(職務)評聘、重大基建項目、大型設備大宗物資及藥品採購、財務管理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監督力度,認真落實《醫療機構工作人員廉潔從業九項準則》,聚焦“看病貴”、資源共享、醫德醫風等方面加強醫院黨建,構建黨委統一領導、黨政分工合作、協調運行的工作機制。深入實施公立醫院績效考核,落實考核結果運用。繼續開展公立醫院等級評審,積極申報三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試點。抓實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和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設。(市委組織部、市衛生健康委、市委編辦、市發展和改革委、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國資委、市醫療保障局、各縣區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二、最佳化醫療資源均衡布局,建立健全分級診療制度
(八)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合理均衡布局。積極引入省內外優質醫療資源,建立麗江市區域緊急醫學救援中心,加快推進省級臨床醫學中心分中心和大香格里拉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推進“十四五”時期臨床專科能力建設,加快補齊服務短板,加強“五大中心”建設,完成縣級綜合醫院服務能力提質達標建設任務,提高市、縣醫療機構服務能力。推動縣級優質醫療資源向基層下沉,完成雲南省一級甲等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醫院創建任務,建設一批縣域醫療衛生服務次中心和綜合健康管理中心。繼續落實鄉村醫生待遇,採取縣鄉派駐巡診、鄰(聯)村延伸服務等方式,提高村級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年末,縣級公立醫院“五大中心”建設覆蓋率和達標率均達100%,全市轉外住院率控制在20%以內,縣域就診率和縣域內住院人次占比分別達90%和80%以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就診率達65%以上。最佳化支持國有企業和社會辦醫辦醫療衛生機構發展。(市衛生健康委、市發展和改革委、市財政局、市國資委、各縣區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九)加快推進縣域醫共體建設。提升醫共體管理水平,理順內部關係,建立權責清晰的分工協作機制、核心病種清單和雙向轉診規範,逐步實現醫共體內行政、人事、財務、物資、業務、績效、信息系統、用藥目錄和公共衛生服務統籌管理、一體化運行。深入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基本醫保資金打包付費,完善細化考核指標,加強聯動監督考核,構建“總額控制、結餘留用、合理超支分擔”的激勵約束機制,引導醫共體更加注重疾病預防、提升基層服務能力和推動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探索市級統籌部分編制專項用於支援醫療力量薄弱地區。社會辦醫療衛生機構可牽頭組建或參加縣域醫共體和城市醫療集團。積極推進專科聯盟和遠程醫療協作網發展。(市衛生健康委、市委編辦、市醫療保障局、市發展和改革委、各縣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十)推進分級診療體系建設。推動市、縣(區)、鄉鎮(街道)、村(社區)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落實功能定位,均衡發揮作用。加快構建優質高效的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推進家庭醫生團隊與服務關係穩定的簽約居民簽訂2—3年有效期的服務協定,改革完善服務方式,健全完善慢性病患者縣域內上下轉診制度,提升慢性病醫防融合能力,推動以健康為中心的“防、治、管”全周期服務。調整完善各級醫療衛生機構差別化和向縣級以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傾斜的醫保報銷政策。(市衛生健康委、市發展和改革委、市教育體育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醫保局、各縣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十一)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全面落實《中共雲南省委雲南省人民政府關於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雲發〔2020〕19號)精神,加快建成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健全職工醫保門診共濟保障機制。加強醫保定點醫療衛生機構和定點零售藥店管理。完善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制度,推進門診費用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試點,提高直接結算率。(市醫療保障局、市財政局、市衛生健康委、各縣區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十二)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健全中醫藥服務體系,完成市中醫醫院建設項目並投入使用,規劃新建古城區、玉龍縣中醫醫院,加強綜合醫院、婦幼保健院中醫科、中藥房建設,大力發展中醫診所、門診和特色中醫專科醫院。推動中醫醫療服提質和優質資源擴容,實施臨床學科建設,培育一批骨傷、肛腸、老年病、肺病、康復醫學等優勢特色專科。推進縣級中醫醫院基礎設施建設和綜合服務能力提升行動,爭取將華坪縣中醫醫院拆違重建項目納入2022年政府專債建設,3所縣級中醫醫院達到國家縣級公立中醫醫院綜合服務能力基本標準並規範設定中醫治未病中心和康復科。全面落實國家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動計畫,完成4個“示範中醫館”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館建設任務。加快提升中醫醫院傳染病防治和應急處置能力建設。完善符合中醫藥特點的醫保支付政策,允許一般中醫藥診療項目繼續按項目付費,在寧蒗縣中醫醫院選取一部分治療方案成熟、質量可控、費用穩定的中醫優勢病種實施同病同價,支持和促進中醫業務發展。實施中醫藥人才培養項目,加強中醫藥高層次人才培養,開展中醫藥師帶徒工作。深入實施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加快推進中醫醫院治未病中心建設。(市衛生健康委、市發展和改革委、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醫療保障局、各縣區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三、堅持預防為主,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
(十三)強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堅持常態化防控和局部應急處置有機結合,健全農村地區病例轉運機制和三級醫院對口支援機制。加快推進疫苗接種。推動完善公共衛生重大風險評估、研判、決策機制,強化基層公共衛生體系。完善重大疫情醫療救治醫保支付政策。(市衛生健康委、市發展和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市醫保局、市市場監管局、各縣區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十四)改革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按照省級加強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設措施制定出台我市實施方案。最佳化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職能設定,推動建立穩定的公共衛生事業投入機制。完成綜合醫院傳染病防治設施標準化建設任務,提升應急醫療物資儲備能力。按照省級統一部署,制定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物資保障體系工作方案。建立健全重大疫情救治體系,加快推進重大傳染病救治能力和疾控機構核心能力提升工程建設。健全公共衛生醫師制度,完善以崗位職責履行情況為主要評價內容的人才評價機制。(市衛生健康委、市委編辦、市發展和改革委、市教育體育局、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商務局、各縣區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十五)持續推進健康麗江行動。深入實施健康麗江行動,穩步推進16個專項行動,抓好監測和考核工作。深入推進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年內完成國家衛生縣城(城市)創建任務。探索村(居)民委員會公共衛生委員會建設。(市衛生健康委、市委宣傳部、市委網信辦、市教育體育局、市民政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水利局、市市場監管局、各縣區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十六)建立醫防協同機制。強化疾控機構技術指導、人員培訓、督導評價等職能,指導督促各級醫療衛生機構落實疾病預防控制職責。依託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推進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三高”共管試點,推動疾控機構與醫療衛生機構在慢性病綜合防治方面業務融合,完成慢性病患者管理任務。強化縣級醫院公共衛生服務職能,建立健全公共服務機構並落實專職人員。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應與相應的養老服務中心建立協同服務機制,為居家老年人提供醫療服務。加強婦幼保健機構能力建設,促進保健和臨床服務深度融合。依託現有醫療衛生機構,提升職業病預防控制、診斷治療、康復能力,健全完善市、縣(區)級並向鄉鎮(街道)延伸的職業病防治技術支撐體系。(市衛生健康委、市發展和改革委、市教育體育局、市財政局、各縣區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四、統籌推進相關重點改革,形成工作合力
(十七)推進“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發展。依託省、市級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推動居民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公共衛生服務信息共享。加快市、縣(區)域信息平台建設,年內古城區、玉龍縣、永勝縣、寧蒗縣醫共體內基本醫療、基本公共衛生、綜合監管、遠程服務等信息系統實現互聯互通,逐步與省、市平台聯通。推進公立醫院信息標準化建設,推動診療信息跨機構、跨地區共享,轄區內至少1家醫療衛生機構通過醫療健康信息互聯互通標準化成熟度測評三級及以上。加快推進電子健康卡(碼)、醫保電子憑證、電子社保卡(碼)、金融支付碼“多碼協同”融合套用,轄區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接入“一部手機辦事通”預約掛號平台比例不低於70%,電子健康碼醫院受理環境接入覆蓋率≥50%。加強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信息化套用基礎建設,推動遠程醫療服務延伸覆蓋至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加快推進網際網路醫院建設,推動線上線下服務一體化,至少1家醫療機構完成網際網路醫院建設並接入省監管平台。按照雲南省“網際網路+”醫療服務項目(第一批)及補充通知要求,由市醫療保障局制定或者授權醫療機構自主制定“網際網路+”醫療服務試行價格,進一步完善醫保支付相關配套措施,推動醫療衛生機構最佳化線上線下支付流程,完善結算模式。推進先診療後結算或一站式繳費改革。指導醫療衛生機構合理保留傳統服務方式,著力解決老年人等群體運用智慧型技術困難的問題。(市衛生健康委、市委網信辦、市發展和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醫療保障局、市市場監管局、各縣區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十八)加強醫學人才培養和使用。加強基層人員全科醫生轉崗、緊缺急需專業和縣級骨幹醫師培養和培訓力度,夯實基層人才隊伍基礎。落實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實施意見。落實醫學專業高校畢業生免試申請鄉村醫生執業註冊政策。面向社會招收的普通高校應屆畢業生經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合格後當年在醫療衛生機構就業的,在招聘、派遣、落戶等方面按應屆畢業生同等對待;對經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合格的本科學歷臨床醫師,在招聘、職稱晉升、崗位聘用、薪酬待遇等方面與臨床醫學、口腔醫學、中醫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同等對待。加強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就業安置和履約管理,將定向生違約情況納入信用信息管理。加強校醫隊伍建設。(市教育體育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衛生健康委、各縣區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十九)增強藥品供應保障能力。完善短缺藥品供應保障機制,健全短缺藥品監測預警和分級聯動應對體系。建立完善藥品信息化追溯機制,選取部分高值醫用耗材等重點品種實施醫療器械唯一標識。進一步完善醫保藥品、耗材資料庫國家標準編碼管理工作。制定全面加強藥品監管能力建設實施方案。做好藥品價格和供應異常變動監測預警,加快建立並實施醫藥價格和招採信用評價制度,落實信用評價及約束措施。加強藥品配送管理和考核,提高藥品配送到位率,重點確保偏遠山區藥品供應。(市衛生健康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機關事務局、市醫療保障局、市市場監管局、各縣區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二十)完善行業綜合監管機制。進一步規範醫療行為,促進合理醫療檢查。加強衛生健康監督體系建設,落實《關於進一步加強縣(區)衛生健康執法監督隊伍建設的通知》(麗編辦〔2020〕96號)要求,推進衛生監督機構規範化建設。完善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機制,大力推行醫療衛生行業“網際網路+監管”,持續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督抽查、飛行檢查等精準監管機制,強化監管結果公開和責任追究。深化醫保基金監管制度體系改革,保持打擊欺詐欺保高壓態勢。(市衛生健康委、市市場監管局、市醫療保障局、各縣區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二十一)建立醫改工作評估機制。按照省級醫改任務和改革成效監測評估辦法,建立改革工作檯賬,對市醫改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和各縣(區)進行監測評估。市、縣(區)醫改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加強工作統籌,建立督導和通報機制,確保各項工作任務落地落實。(市醫改辦、市級有關部門、各縣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各縣(區)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提高對新時代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認識,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宣傳引導,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凝聚改革共識,嚴密組織實施,確保各項年度醫改目標任務順利完成。

政策解讀

2022年,市政府辦公室印發了《麗江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22年重點工作任務》(以下簡稱《任務》),明確了2022年全市醫改工作的目標、路徑和具體措施。特別是針對我市2011年醫改短板、弱項和迫切需要解決的熱點、難點問題,提出了具體的解決方法和措施,對進一步強化組織領導,提高思想認識,理清改革思路,推進健康麗江建設進程,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促進優質醫療資源均衡布局,更好地滿足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健康服務需求具有重要意義。
一、《任務》出台背景
2022年是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新征程的重要一年。市政府工作報告對持續推進分級診療和最佳化就醫秩序、推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和高質量發展、健全疾病預防控制網路等醫改工作進行了部署。深化醫改年度重點工作任務是要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推進落實體制機制改革措施,繼續為健康麗江建設提供動力。
二、《任務》總體要求和目標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和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以及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
(二)基本思路
深入實施健康麗江戰略,積極推廣三明市醫改經驗,堅持系統集成、協同高效,促進優質醫療資源均衡布局,統籌疫情防控與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推進“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
(三)目標
解決民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三、《任務》的主要內容
2022年醫改工作主要包括四個方面21項具體任務:
(一)學習三明市醫改經驗,推進“三醫”聯動改革
醫療方面:學習推廣三明市醫改經驗,強化組織領導。落實政府辦醫責任,為改革提供有力保障。推進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促進醫療技術創新發展和臨床套用,同時拓寬醫療衛生機構薪酬制度改革經濟渠道。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激勵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紮根防病治病一線,提高醫務人員積極性。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和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設,提高醫療服務能力。
醫藥方面:落實國家組織藥品耗材集中帶量採購制度,減輕患者用藥負擔,提高藥品供應保障能力。
醫保方面: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促進規範診療和合理用藥,發揮醫保槓桿作用。
(二)最佳化醫療資源均衡布局,建立健全分級診療制度
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和合理均衡布局,構建“縣強、鄉活、村穩”三級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加快推進縣域醫共體建設,協同推進醫共體打包付費改革,提升基層服務能力。推進分級診療體系建設,加快構建優質高效的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推動基層首診和雙向轉診。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提高醫療保障能力。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促進中西醫協同發展。
(三)堅持預防為主,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
強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確保不發生重大疫情。改革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提高公共衛生應急處置能力。持續推進健康麗江行動,提高民眾健康素養水平和人均預期壽命。建立醫防協同機制,促進醫防融合發展。
(四)統籌推進相關重點改革,形成工作合力
推進“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發展,提高醫院精細化管理水平,實現病人不動、專家動、信息動。加強醫學人才培養和使用,穩定基層人才隊伍。加強短缺藥品監測管理和藥品配送考核,增強藥品供應保障能力。完善行業綜合監管機制,進一步規範醫療行為,促進合理醫療檢查。建立醫改工作評估機制,確保改革舉措落地見效。
四、組織保障
《任務》明確了各項具體任務的負責部門,要求各級各有關部門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持續深化醫改。市醫改領導小組辦公室和各縣(區)醫改辦會同有關部門加強統籌協調和督導評價,開展醫改監測,建立任務台賬,強化定期調度和通報。加強宣傳引導,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凝聚改革共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