鱅魚(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鱅魚,中藥材名。本品為鯉抖動物鱅魚的肉。功能主治為:①汪穎《食物本草》;暖胃,益人。②《本草求原》:暖胃,去頭眩,益腦髓,老人痰喘宜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鱅魚
  • 漢語名稱:Yong Yu
  • 別名:鱃魚,魚,皂包頭,皂鰱
來源,性味歸經,功能主治,形態特徵,生產區域,注意事項,相關論述,化學成份,特別說明,

來源

本品為鯉抖動物鱅魚的肉。

性味歸經

《綱目》:甘,溫,無毒。
《本草求真》:入胃。

功能主治

①汪穎《食物本草》;暖胃,益人。
②《本草求原》:暖胃,去頭眩,益腦髓,老人痰喘宜之。

形態特徵

休側扁,呈紡錘形,腹部在腹鰭基部之前段較圓,在腹鰭基部之後至肛門有很窄的腹棱。體長一般50餘厘米。頭大,約為體長的1/3。吻鈍,闊而圓,口很寬,上唇中部很厚。眼小,位置特別低,在頭側正中軸的下方。下咽齒一行,呈杓形。鰓耙數很多,呈頁狀,排列緊密,但不聯合。有發達而成螺旋形的鰓上器。鱗細小,側線鱗96~110。背鰭Ⅲ7,很短,無硬刺,起點在腹鰭基之後。胸鰭長,可達腹鰭基,臀鰭Ⅲ12~13。尾鰭叉狀。背部及兩側上半部微黑,腹部灰白,兩側有許多不規則的黑色斑點。胸、腹鰭灰白。

生產區域

分布長江流域下游地區,東北、華北甚少見。是我國養殖魚類之一。

注意事項

《綱目》:多食動風熱,發疥。

相關論述

1.汪穎《食物本草》:暖胃,益人。
2.《本草求原》:暖胃,去頭眩,益腦髓,老人痰喘宜之。

化學成份

魚肉含多捉胺基酸,且在發育的過程中含量有所變化,在所含有胺基酸中以谷氨酸(glutamicacid)含量為最高,其後為亮氨酸(leucine)和丙氨酸(alanine),還含牛磺酸(taurine)。含脂肪酸,如棕櫚酸(palmiticacid),油酸(oleicacid),亞油酸(linoleicacid)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acid),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acid)等。血清中含觸球蛋白(haptoglobin)。另含肌甙(inosine),次黃嘌呤(

特別說明

本詞條僅用於中醫藥知識的科普,對於任何形式的野生動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須遵守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