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周

鮑周(1271年9月1日—1353年2月7日),本名周卿,字景文,江浙行省徽州路歙縣棠樾(今安徽省黃山市歙縣鄭村鎮棠樾村)人,曾任蒙元的歙縣儒學教諭。己丑年(1349年)十一月,因其子之貴,被蒙元封為從仕郎、歙縣縣尹。治平元年(1351年)二月,在心田道院設醮三日,以答謝上天讓他長壽,回報蒙元封官的國恩。治平二年(1352年)九月,鮑周之孫鮑深隨元軍鎮壓徐宋。十二月,鮑周被元軍亂兵殺良冒功,享年八十二歲。

基本介紹

  • 出生地江浙行省徽州路歙縣
  • 出生日期:1271年9月1日
  • 逝世日期:1353年2月7日
  • 最高官職:黟縣縣尹
人物生平,親屬成員,

人物生平

鮑周,其祖先世代居住在徽州歙縣城西門,十世祖鮑榮遷居棠樾(今歙縣鄭村鎮棠樾村)。曾祖父鮑衡,祖父鮑宗嚴,父親鮑壽孫
歙縣的名儒大族很多,槐塘程氏有丞相程元鳳,稠墅(今稠墅村)汪氏浙東提刑汪應元,溪南(今西溪南鎮)吳氏有吳自中。鮑周的曾祖母就是汪應元之姐,而丞相程元鳳汪應元之表兄,祖母吳滿是吳自中孫女,母親是程元鳳之女。
父親鮑壽孫早慧,汪應元曾經教以童子科,丞相程元鳳以門客登仕郎上奏朝廷。
宋度宗鹹淳三年(1267年),鮑壽孫中江東漕解第一,時年十八歲。
鹹淳七年(1271年)七月十九日,鮑周出生。一歲就喪母,被祖母吳滿撫養。
宋恭帝德祐二年(1276年),徽州招討使李銓節制徽州軍馬,王積翁以徽州投降蒙元,把蒙元的招降榜文下發到休寧縣曉諭,副都統李世達不肯簽署榜文投降,與李銓之子李漢英率其部迎戰。
當時,謫官朱潁達代理知縣,於是休寧義士亦各自起兵回響李世達。
六月,蒙元萬戶孛木魯敬率兵攻破昱嶺關,進兵徽州,李世達寡不敵眾,道經休寧縣西撤往宋端宗行在福州。元軍宣稱要屠徽州歙縣、休寧縣二縣之人,歙縣人鄭安鄭玉之祖)、休寧人趙象元、程隆各自捐出家財,冒著被殺的風險前往遊說,才阻止了一場屠殺。於是丘龍友、朱潁達等率眾跪拜在路邊,迎元軍入城,招降榜文下發休寧縣,不投降者分別派兵收捕,上奏其功於行省。
當時,歙縣西北也是各處起義反元,鮑壽孫和他的父親鮑宗岩都被義軍捉到首領前,鮑壽孫表示願意代替父親死。鮑宗岩也表示願意替兒子死,首領哀憫而不忍殺,後又聽說元軍騎兵來了而散,鮑壽孫父子也就跑回家了。
鮑壽孫與族兄鮑元孫搜捕義軍於松源,被奏功為武進校尉。
宋少帝祥興二年(1279年)八月十五日,祖母吳滿逝世,享年五十八。
甲申年(1284年),鮑周十四歲,被過繼給鮑元孫,以鮑術為曾祖父,鮑山(是曾祖父鮑衡之兄鮑衎之子)為祖父。
辛卯年(1291年),義父鮑元孫去世,鮑周服三年之喪。
癸巳年(1293年)五月,生父鮑壽孫任徽州路儒學教授。
鮑壽孫被舉任歙縣儒學教諭,其施教必以孝悌忠信為本。
壬辰年(1292年)八月十六日,長男鮑同仁出生。
丁酉年(1297年)六月十六日,次男鮑德叟出生。同年,儒學教諭秩滿,義母吳癸罹患風病,鮑周親自侍奉湯藥,就不再出仕了。
鄧文原為廉訪使的時候,很欣賞鮑周的孝行,請一見,鮑周待以客禮,鄧文原又觀其觀看鮑周的作品,所作號,為《薌林小藁》作序。
辛丑年(1301年)九月一日,義母吳癸病逝,享年五十九歲。
庚申年(1320年),鮑周年五十,自造生墳於邑南葉有,築宮於旁,割租八百秤,供養道士以守墓,正一教天師大真人題為「心田道院」。
又把田捨入景德寺,捐資塑銅金山院大佛像。
甲寅年(1314年),次男鮑德叟十八歲,鮑周使其分掌家事,鮑德叟善於理財,壯大了家產。
甲子年(1324年),長男鮑同仁參加蒙古翰林院考試,蒙古語第一,授全州路(今全州縣)蒙古字學學正
乙丑年(1325年)七月二十六日,次男鮑德叟逝世,享年二十九歲。
鮑德叟之妻是江村的江瓊,無子女,過繼鮑同仁之子鮑浚為後。
己卯年(1339年)七月五日,妻程錦逝世,享年七十一歲。
丁亥年(1347年)五月,長男鮑同仁陞從仕郎、邵武路泰寧縣縣尹。根據官制,官制七品就應當封贈祖先,
此前,鮑同仁蒙古字學學正考滿,以湖廣行省官推薦為理問所譯史,沒多久轉任昭平寨巡檢司(在今昭平縣)巡檢,按例迴路陞任教職,被阿速衛親軍都指揮使司官推薦為巢縣主簿,三年後實授將仕佐郎、南康縣主簿,四年後陞泰寧縣縣尹。
戊子年(1348年),鮑同仁就任泰寧縣縣尹,向元廷申請封贈。
己丑年(1349年)十一月,元廷封鮑周為從仕郎、歙縣縣尹。這年鮑周八十歲了。
庚寅年(1350年),長男鮑同仁任期滿而歸家。
治平元年(1351年)二月,鮑周在心田道院設醮三日,以答謝上天讓他長壽,回報蒙元封官的國恩。
五月,劉福通等人於潁州率眾起義,打出「虎賁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龍飛九五,重開大宋之天」的旗號,四方群起回響。十月,徐壽輝即皇帝位於蘄水縣,國號大宋(史稱徐宋),年號治平。
治平二年(1352年)三月二十日,徐宋將領項普略光復饒州路,擒獲饒州路總管魏中立。
閏三月二十一日,宋軍光復婺源州,擒獲知州張士謙
四月十日,宋軍光復休寧縣。
四月十二日,宋軍光復徽州路。
九月二十五日,徽州城被元軍攻陷。
當時,浙東道廉訪僉事哈剌納忽率兵,沙不丁、八忒麻失里為前鋒攻陷徽州。徽州鮑元康(鮑周之弟鮑魯之孫)、鮑深(鮑同仁長子,鮑周之孫)、鄭璉(鄭玉從弟)、江日新、江銓等起兵回響元軍,把追隨宋軍的徽州之民抓起來獻給元軍,鄭玉感嘆道:「殺人以謀求祿位,仁者是不會做的。」
十一月十四日,宋軍收復休寧縣,元將沙不丁、八忒麻失里逃往淳安縣,宋軍進而收復徽州城。
十二月二十四日,徽州城被元將卓駐馬攻陷。
十二月二十五日,鮑周被元軍亂兵所殺,享年八十二歲。
在此之前,蒙元太府監太監卓駐馬帥其部屯於湖州,取道廣德路寧國路。自績溪縣攻徽州城。寧國路周鎬、周銘、周鎰召集亡命徒,起兵回響元軍。元軍攻陷徽州,宋軍敗退後,周氏兄弟縱兵擄掠,燒毀民房,劫掠民財,牽走牛畜,殺死老、弱、病、幼,割下耳鼻,作為戰功上報,鮑周也遇害了。
鮑周遇害後,鄉里之善人都說:「老天在戰亂的時候,善惡報應不爽。我們憑什麼不畏懼!」鮑周的兒子鮑同仁哭著說:「先人積德,以留給子孫,而不能善終,同仁的罪過大了啊!萬死也不夠贖罪,還能說什麼呢?雖說如此,先人的善行不可埋沒。」請鄭玉作墓志銘。
龍鳳二年(1356年),蒙元以會昌州同知之職聘其子鮑同仁,鮑同仁辭而不出任。

親屬成員

關係
姓名
生平簡介
九世祖
鮑榮
棠樾鮑氏始遷祖,有四子,唯鮑鑄傳。
八世祖
鮑鑄
鮑榮第三子,娶王氏,生鮑玠、鮑瓘。繼室張氏,生鮑璿、鮑璘。
七世祖
鮑玠
鮑鑄長子,擅長詩文,以《易經》教授鄉鄉里,被以明經推薦,辭而不赴。娶汪氏,生鮑居純,鮑居美、鮑居安、鮑居仁遷蜀源。
六世祖
鮑居美
鮑玠次子,字智夫,生於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正月一日子時,卒於宋寧宗開禧三年(1207年)十一月廿九日酉時,享年七十有八,娶程瓊,生鮑漢、鮑泳。
五世祖
鮑漢
鮑居美長子,生於宋高宗紹興二十九年(1159年)二月四日辰時,卒於宋光宗紹熙五年(1194年)八月十三日午時,享年三十有六,娶鄭愛,生鮑聞詩、鮑聞一、鮑聞言、鮑聞政(被過繼給叔父鮑泳)。鄭愛守寡,撫育三子有成,被鄉里稱為節婦,生於宋孝宗隆興二年(1164年)九月十二日申時,卒宋理宗端平元年(1234年)二月二日卯時,享年七十有一。
高祖父
鮑聞詩
鮑漢長子,生於宋光宗淳熙三年(1176年)三月十九日申時,卒於宋寧宗開禧三年(1207年)六月四日戊時,享年三十有二。
高祖母
王瑗
生於宋淳熙二年(1175年)九月十五日卯時,卒於宋理宗嘉熙二年(1238年)四月十一日未時,享年六十有四。守寡不改嫁,訓二子克底成立,被鄉人視為節婦,生子二:鮑衎、鮑衡。鮑衡過繼給鮑聞政。
曾祖父
鮑衡
鮑聞詩次子,被過繼給叔父鮑聞政。
曾祖母
汪實
浙東提刑汪應元之姐。
祖父
鮑宗嚴
字傅叔,號熙堂。生於宋寧宗嘉定十六年(1223年)三月十三日,病逝於癸巳年(1293年)五月二十四日,享年七十一歲。
祖母
吳滿
出自休寧縣西忠鵠鄉之溪南(今西溪南鎮)吳氏,吳自中之孫女,生於宋寧宗嘉定十六年(1223年),病逝於宋少帝祥興二年(1279年)八月十五日,母吳滿逝世,享年五十八。生鮑壽孫,女三:鮑道柔嫁鄭通孫,鮑道輝嫁汪槐,鮑道貞嫁鄭可。
字子壽,號雲松,生於淳祐十年(1250年),逝世於己酉年(1309年),初娶程元鳳之女,生長男鮑周卿,繼娶茆田方氏,生次男鮑魯卿。
程氏
程元鳳之女,鹹淳三年(1267年)生鮑周而逝世。
程錦
出自槐塘程氏,是狀元汪應元孫女,生於宋鹹淳五年(1269年)十月二十七日,卒己卯年(1339年)七月五日,享年七十有一,因其子而贈宜人。
鮑同仁
長子,字國良,號靜軒。壬辰年(1292年)八月十六日生,洪武七年(1374年)七月九日逝世,享年八十三。娶徽州路府判吳天衢之女,生鮑深、鮑浚。繼室錢氏,生鮑淮。
鮑德叟
次子,字得臣,丁酉年(1297年)六月十六日生,乙丑年(1325年)七月二十六日逝世,享年二十九歲,無子。
鮑深
字伯源,鮑同仁長子,求學於鄭玉門下,為之構造師山書院,以教育鄉里學徒,於是被令代理山長之職,生鮑熲。
鮑浚
被過繼給鮑德叟。
鮑淮

曾孫
鮑葆

鮑龍保

鮑深之子,仕明朝為翰林修撰、承直郎、同知制誥兼國史院編修官、同知耀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