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宋

徐宋(1351年—1360年),是元朝後期的一次由農民起義創建的農民政權。

1351年8月,徐壽輝與鄒普勝等在蘄州(今湖北蘄春)利用白蓮教聚眾起義。1351年10月,義軍攻占蘄水(今浠水),徐壽輝被擁立為帝,國號宋,改元治平。1356年1月,遷都漢陽。1358年12月,陳友諒伏兵江州城外,盡殺其徐壽輝部屬。1360年5月,陳友諒殺徐壽輝於太平。以天啟為年號紀年的大宋結束。

1352年,徐壽輝以“摧富益貧”等口號發動民眾先後攻占今湖北、江西、安徽、福建、浙江、江蘇、湖南等大片地區。但因兵力分散,不能固守,旋入旋失,復為元人所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宋
  • 外文名:Song dynasty
  • 別名:徐宋
  • 都城:蘄州、漢陽
  • 主要城市:長沙,龍興,鄂州
  • 帝王:徐壽輝
  • 語種:漢語
  • 貨幣天啟通寶
  • 主要民族:漢族
  • 開創者:徐壽輝
國號,發展歷史,元末民變,蘄水建國,攻掠湖廣,遷都漢陽,苟延殘喘,餘部鬥爭,帝王世系,

國號

宋朝覆亡後76年,徐壽輝定都蘄水,建國號“宋”,因皇室姓徐,故也稱作徐宋。傳世文獻多作“天完”。據推測,因朱元璋曾隸屬於韓宋,徐壽輝建立政權早於韓宋,則龍鳳政權有僭越之嫌,這對實際上繼承龍鳳政權的朱元璋的合法性有很大的打擊;況且朱元璋在登基為“大明”皇帝後,刻意迴避其過去長期打著龍鳳政權的旗號。因此,明修《元史》則篡改為以“天完”國號來掩蓋事實,乃出於政治上的考量。

發展歷史

元末民變

至正十一年(1351年)五月,北方白蓮教會的韓山童、劉福通等人在大別山北面發動幾萬黃河民工起義,直打到大別山腳下的光山縣。對元朝統治早就不滿的徐壽輝,見時機已到,便與麻城鐵匠鄒普勝、江西宜春縣和尚彭瑩玉等人到一起,在鄂東一帶宣傳“彌勒佛下生”的思想,並於同年八月,在大別山主峰所在地的多雲山莊即天堂寨中發動起義,徐壽輝被擁戴為首領。起義軍頭裹紅巾,故稱為紅巾軍或紅軍,同時他們都信奉彌勒佛,燒香集眾,亦又稱“香軍”。

蘄水建國

至正十一年(1351年)九月,南方紅巾軍打敗了元朝的威順王寬撤不花,攻占了蘄州(今蘄春)和黃州,徐壽輝在水陸要衝之地蘄水(今浠水)建都,國號宋,定年號為治平,設定統軍元帥府、中書省、樞密院以及中央六部(吏、戶、禮、兵、刑、工)等軍政機構,任命鄒普勝為太師,倪文俊為領軍元帥,陳友諒為元帥簿書椽。鑄有銅印,發行錢幣。

攻掠湖廣

徐壽輝建立政權後,提出了“摧富益貧”的口號,得到了廣大貧苦農民的擁護,紅巾軍很快發展到幾十萬人,徐壽輝以黃岡為中心,派出兩路大軍向江西、湖南挺進。
治平二年(1352年)徐壽輝遣丁普朗、徐明達攻陷漢陽及興國府(治今湖北省陽新縣),鄒普勝攻陷武昌,曾法興攻陷安陸沔陽,徐壽輝攻陷江州(今江西九江),歐祥陷袁州,陶九攻陷瑞州,許甲攻陷衡州,項普略攻陷饒州徽州信州
紅巾軍紀律嚴明,不淫不殺,每攻克一地,只把歸附的人登名於戶籍,余無所擾,因而深得人心,隊伍迅速擴展到百萬人,縱橫馳騁於長江南北,控制了湖北、湖南、江南、浙江以及福建等廣大地區。當時有首民謠說:“滿城都是火,官府到處躲;城裡無一人,紅軍府上坐”。

遷都漢陽

治平三年(1353年),元統治者調集幾省軍隊,對紅巾軍根據地進行圍剿,天完政權的重要領導者人彭瑩玉戰死,國都蘄水縣城也被攻破,“蓮台省”將士四百餘人壯烈犧牲。徐率領部隊先後退到黃梅縣挪步園一帶和沔陽縣的濱湖地區緊持戰鬥,同時對軍隊也進行整頓。第三年春天,紅巾軍大舉反攻,重新壓取江西、湖南,控制了四川盆地和陝西的一部分地區。並於漢陽縣城重新建都,改年號為太平。隨後,徐又派人到羅田故里多雲山中建田元殿,築紫雲台,還在山之最高處立一“無敵碑”,以誇示其功績。
治平四年(1354年),元軍懾於劉福通、張士誠等農民起義軍勢力壯大,抽調長江中游兵力前往鎮壓。徐壽輝兵勢復振,再次攻取湖廣、江西的許多府縣。
太平元年(1355年),倪文俊打敗威順王寬徹不花,縱橫湖、汀之間,元軍屢戰屢敗。五月,文俊攻陷中興。自從戰事興起以來,湖南北州縣相繼陷落,只有茶陵州堅持數年,也為文俊攻占。七月,慕容俊攻陷武昌、漢陽。

苟延殘喘

太平二年(1356年)徐壽輝遷都漢陽,但受丞相倪文俊操縱,虛有帝名。同年,倪文俊連陷常德、澧州、衡州,又分兵陷岳州。
太平三年(1357年)明玉珍攻占重慶,徐壽輝把明玉珍封為隴西右丞。九月,倪文俊謀害徐壽輝未成,逃奔黃州,投奔陳友諒,陳友諒乘機殺了倪文俊,吞併了他的軍隊,自稱宣慰使,隨即又稱平章政事
天啟元年(1358年)四月,陳友諒攻克龍興路,徐壽輝欲遷都龍興,陳友諒不從,遂止。五月,分兵攻取邵武、吉安路(今江西吉安),而自己則領兵進入撫州。八月,破建昌路(今江西南城)。九月,破贛州。十一月,破汀州
天啟二年(1359年)三月,破衢州、襄陽路。十月,遣部將王奉國攻信州(今江西上饒)。十二月,徐壽輝從漢陽出發,仍欲遷都龍興,至江州(今江西九江),陳友諒伏兵城外,盡殺其左右部屬。此時陳友諒已掌管著軍政大權,便權欲薰心,自稱漢王,設定王府官屬。
天啟三年(1360年)五月,陳友諒暗置伏兵,以察言觀色看作戰地形為由,將徐誘騙至太平(今安徽當塗)附近的採石鎮,將其錘殺;陳友諒隨即登基,建國號漢,改元大義。

餘部鬥爭

天啟三年(1360年)十月,明玉珍稱帝於重慶,不改國號與年號,並追尊徐壽輝為應天啟運獻武皇帝,廟號世宗。十一月,明玉珍改國號大夏,改元天統。

帝王世系

廟號
諡號
名諱
年號及使用時間
世宗
應天啟運獻武皇帝
徐壽輝
治平1351-1354
太平1355-1357
天啟1358-1360
-
-
明玉珍
天啟136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