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該書對信仰的內涵、特徵、類型、功能等理論進行了梳理,進而明晰馬克思主義信仰的本質和特徵,剖析了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基本特徵並梳理了其發展歷程,考察了當代中國大學生所處的信仰教育背景及其信仰現狀,探究了當代中國高校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原則、內容、方法和渠道等。
作品目錄
| 第二章 高校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發展歷程與現實環境 |
| 一、高校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發展歷程 二、高校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現實環境 |
| |
一、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對象的問題 二、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者的問題 三、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 一、明晰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基本原則 二、創新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內容 三、完善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基本方法 四、拓寬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渠道 |
創作背景
馬克思主義非信仰化是當代大學生信仰狀況的真實寫照之一。在很多大學生心裡,馬克思主義並不是一種信仰,它僅僅是一門功課,是一門必修課的考試內容而已。顯然,對待知識和對待信仰的態度是不同的,馬克思主義非信仰化事實上降低了馬克思主義在大學生心中的分量和地位,甚至大學生們已將馬克思主義從信仰選項中剔除出去。一些大學生正處於渴望信仰卻什麼都不信的靈魂迷茫的狀態,他們是各種非馬克思主義信仰組織爭取的對象,當然也應該是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不容忽視的群體。馬克思主義究竟是不是一種信仰,它究竟是一種怎樣的信仰,如何開展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這些問題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能迴避的研究課題。基於此,《高校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研究》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思想
該書核心觀點如下:第一,高校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是必要且重要的事情。馬克思主義信仰是人類史上科學而健全的信仰,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既有益於個人,又有益於國家和民族。高校學生是未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核心力量,馬克思主義信仰是高校學生的精神動力之源。加強高校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現代化面臨的重要課題。
第二,高校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面臨著來自歷史與現實的巨大挑戰。從歷史的角度看,中國高校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經歷了確立、迷亂和重建的曲折道路,在當代仍然受到歷史遺留問題的影響;從現實的角度看,中國高校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面臨著全球化浪潮、信息社會以及中國社會轉型的衝擊,受教育者受到多元化、功利化思潮的衝擊,而教育者自身也遭遇到信仰危機與能力危機的困境。
第三,改善高校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需要堅持正確的原則和方法,創新信仰教育的內容。首先,在原則方面,要堅持方向性原則、主體性原則、系統性原則和長期性原則的引導。其次,要創新信仰教育方法,完善理論灌輸法、情境感染法和實踐感知法,並在實施過程中堅持各種教育方法的綜合運用,同時還要加強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隱性滲透,力求在潛移默化中培育大學生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最後,要創新信仰教育的內容,需從創新內容選擇、創新內容體系、創新內容表達三個方面進行展開,豐富信仰教育的內容,提升信仰教育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第四,提高高校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實效性,必須在堅持原有渠道的基礎上積極拓展新的教育渠道。首先,課堂教學教育是開展高校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主要渠道,必須堅守課堂的教育陣地,提高課堂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吸引力。其次,要積極拓展新的教育渠道,如課外實踐教育、校園網路教育、校園生活教育、組織集中教育、儀式象徵教育,以及社會補充教育、家庭補充教育,方能創造有利的教育環境,提高高校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效果。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林雪原,女,1967年生,山西省岢嵐縣人。太原理工大學政法學院副教授。山東大學哲學學士,中國人民大學法學碩士,北京交通大學法學博士。主要從事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