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寬
骨盆寬/兩髂嵴點間寬 /髂嵴間寬/髂嵴間距/髂嵴間徑 /髂結節間距/髂結節間徑/髂寬/腹寬(crista iliaca breadth,M40/intercristal diameter,IC/abdominal breadth,M40):左、右髂嵴點 (ic)之間的直線距離。
“女性骨盆寬”指身高骨盆寬指數、肩寬 骨盆寬指數女性大於男性。骨盆寬平均值男性略大於女性。
骨盆寬是髂嵴間寬、腹寬,非臀寬 (髖最大寬 );大轉子間寬是髖寬,接近髖最大寬 ;髂嵴間寬<大轉子間寬<髖最大寬 。
大轉子間寬和髖最大寬 平均值女性略大於男性 ,同身高兩性差異極其顯著。
骨骼測量 : 正常人大轉子間寬大於髂嵴間寬,駝背 性骨盆 等髂嵴間寬大於大轉子間寬 ,嚴重影響正常分娩。導致大轉子間徑異常增大的是髖內翻 和髖關節脫位 ,非股骨內旋 。
活體測量 : 髂嵴高 近似於 臍高 ;大轉子 在凹窩附近(側臥可假性凸起),大轉子外突點高接近 臀峰點高 ,遠大於會陰高 和臀溝高 ;髖部 最寬點高近似於 臀溝高 。轉子下脂肪過多 、大腿外側突出在 整形外科 稱為騎士臀 、馬褲腿 ,絕非”股骨內旋 導致大轉子間寬大於髂嵴間寬形成的假胯寬 “。減脂使髖最大寬 減小,接近大轉子間寬,髖部 最寬點上升,接近大轉子外突點;絕非”體態矯正使大轉子間寬小於髂嵴間寬“。
學術上無“假胯寬 ”一詞,“ 假胯寬 ”是偽概念 。
測量方法,混淆概念,相關概念,身高和骨盆寬指數,肩寬和骨盆寬,肩寬、髂寬、髖寬,偽概念“假胯寬”,簡介,人體寬度測量值,測量點的位置,異常比例,原因,結論,骨盆寬和人體重心,骨盆寬和緯度,相關數據,中國,日本,美國,
測量方法 用圓桿
直腳規 或大型
彎腳規 測量。測量者站在受試者的背側,用左、右手食指分別觸摸左、右
髂嵴 的外側唇,在摸到
髂嵴點 時用上述測規測量兩側
髂嵴點 之間的直線距離。
混淆概念 胯寬 是俗語而非術語,其涉及以下
人體測量 術語,從大到小依次為
髖最大寬 、大轉子間寬、髂嵴間寬、髂前上棘間寬:
大轉子間寬>髂嵴間寬>髂前上棘間寬 (1)
臀寬 /立位
臀寬 /
髖最大寬 :左右側大腿部最向外側突出點之間的直線距離。用圓桿
直腳規 測量。此項測量不必考慮
大轉子 ,只採用大腿部向外側最突出之點。
人體測量術語 (2)大轉子間寬/大粗隆間徑/髖寬:左右側
大轉子 最向外側突出點之間的直線距離。
大轉子間寬即髖寬 註:大轉子在凹窩附近,側臥時股骨大轉子內旋可導致假性凸起。大轉子外突點高接近於
臀峰點高 ,遠大於
會陰高 、
臀溝高 。
(3)髂嵴間寬/髂結節間徑/髂寬/骨盆寬/腹寬:左、右
髂嵴點 (ic)之間的直線距離。
註:該點是髂前上棘向前下方最突出的點,
髂前上棘點高 小於臍高。
附①:髖寬指數(hüftbreiten-index)=(髂嵴間寬/大轉子點間寬)×100
附②:髂嵴髂前上棘寬度指數(cristo-spinal index)=(髂前上棘間寬/髂嵴間寬)×100
相關概念 (1)
肩寬 /肩峰寬:左、右
肩峰點 (a)之間的直線距離。
身高
肩寬 指數(stature-shoulder breadth index)=(
肩寬 /身高)×100
身高骨盆寬指數(stature-crista iliaca index)=(骨盆寬/身高)×100
肩寬 骨盆寬指數(acromio-cristal index)=(骨盆寬/
肩寬 )×100
(即肩峰髂嵴寬度指數=(髂嵴間寬/
肩寬 )×100)
身高和骨盆寬指數 如圖所示,橫軸為身高,縱軸為“骨盆寬/身高”;同身高,“骨盆寬/身高”數值高緯度地區人群大於熱帶地區人群;身高越高,“骨盆寬/身高”數值也越小:
身高和骨盆寬指數 肩寬和骨盆寬 (1)人們是這樣強調最顯著的兩性差異的——男子
肩寬 大於骨盆寬,女子骨盆寬大於
肩寬 。正如杜瓦爾(M.Duval)等人所說,這個論述過於誇張。正確的表達或許可以是這樣的:男子
肩寬 骨盆寬差異較大,女子較小。韋森伯格在俄國南部的猶太男子中發現,他們骨盆寬(即腹寬)為277mm,肩峰寬為362mm,猶太女子的骨盆寬為281mm,肩峰寬為336mm。但是,女子的骨盆寬不一定,也不是在每一地區,都比男子寬。正如薩金特所說,對於17-20歲之間的美國人來說,女子骨盆寬的相對寬度(即骨盆寬/身高)比男子大,即但絕對寬度卻比男子小。
(2)青春期前男女
肩寬 與骨盆寬差異較小,青春期末,女性
肩寬 明顯不如男性,但骨盆寬與男性接近。我國城市女生20歲時
肩寬 平均為34.85cm,男生平均為38.46cm;而女性骨盆寬平均為27.11cm,男性平均為27.12cm;女性肩盆寬指數即[骨盆寬(cm)/
肩寬 (cm)]×100,隨年齡增長而加大,表現女性
臀部 比較豐滿的體形特點,而男性肩盆寬指數隨年齡增加而減少,女性
胸圍 在青春期增加約20cm,增加幅度低於男性。
大腿圍 女性始終大於男性。這種差異可能與兩種性激素作用部位不同有關,使
體脂 具有性別差異。最終男性形成肩部寬、
胸圍 大、骨盆窄、肌肉發達的男性體態,女性則形成骨盆較寬、肩部較窄、
胸圍 較小、體脂豐滿的女性體態。
(3)如圖所示(單位:cm),橫軸為骨盆寬,縱軸為肩峰寬,實線為男孩,虛線為女孩。青春期以後,同等骨盆寬,倫敦和香港女孩肩峰寬明顯小於男孩。
骨盆寬和肩峰寬的關係 肩寬、髂寬、髖寬 肩寬 、髂寬、髖寬這三個寬度正好將人體軀幹分成兩個梯形,如圖所示:
人體軀幹示意圖 一般正常兒童少年,(髂寬/
肩寬 )×100和(髂寬/髖寬)×100兩指數變化規律如圖所示:
(髂寬/肩寬)×100和(髂寬/髖寬)×100
從圖中看出,(髂寬/
肩寬 )×100指數,男性從小到大無顯著差異,有一定穩定性,易於預測。而女性隨著進入
青春發育期 ,由於骨盆寬度增加,(髂寬/
肩寬 )×100指數從12歲後逐漸增大,到16歲後才能穩定下來。從12歲到16歲的4年間,該指數平均增大6.8%。由於12歲以後骨盆向橫向增長明顯,女性肩本身又比男性窄,所以女性(髂寬/
肩寬 )×100指數高於男性。
男女差異 (髂寬/髖寬)×100指數,一般男少年各年齡組間無顯著差異,變化相對穩定,易於預測。女少年在8歲以前趨向男性,隨著青春發育期的到來,女性化逐漸明顯,髖部的增寬使指數下降與男性有明顯的差別。
偽概念“假胯寬” 簡介 (一)在
人體測量 中,髂寬即骨盆寬、腹寬(
席煥久 ,2010)。
大轉子在凹窩處,髖部最寬點在大轉子下方(古德芬格,2015) 在
體育測量 中,髖寬指大轉子間寬(曾凡輝,1992)。
在
人體測量 的活體測量中,
髖最大寬 即
臀寬 ,髖部最寬點為大腿外側最突出點(
邵象清 ,1985),在大轉子下方(size-JPN 2004-2006;艾略特·古德芬格,2015)。
髖最大寬的嚴謹定義,出自復旦人類學家邵象清教授的著作 (二)網路名詞
假胯寬 (假髖寬),
其理論定義“髂嵴間寬為真胯寬,大轉子間寬為假胯寬” 。
錯誤認為“髂嵴間寬是 髖最大寬 ,大轉子間寬大於髂嵴間寬是 股骨 內旋 所致” 。
其理論對 髂嵴點 、 大轉子 、 髖部 最寬點的體表具體位置描述錯誤 ,
試圖在 髖部 最寬點(轉子下脂肪處)找出 大轉子 內旋 的骨骼解剖特徵 ,
從而到達到“體態矯正改善 假胯寬 ,使大轉子間寬小於髂嵴間寬”的行銷目的 。
整形外科中的馬褲腿,減脂後大轉子的位置
人體解剖學中,大轉子位置高於會陰點、臀溝
人體測量——大轉子點遠高於會陰點 人體寬度測量值 (一)人們常說“男性骨盆窄,女性骨盆寬”,這其實是相對於身高、
肩寬 而言,身高骨盆寬指數、
肩寬 骨盆寬指數女性大於男性。就骨盆寬平均值而言,男性略大於女性。
(二)其次,骨盆寬又稱為髂嵴間寬,是腹寬,而不是
臀寬 (
髖最大寬 );大轉子間寬又稱髖寬,接近
髖最大寬 ;三者關係為——髂嵴間寬<大轉子間寬<
髖最大寬 。
(三)在
人體尺寸 平均值中,只有大轉子間寬和
髖最大寬 測量值,女性始終略大於男性。同身高,兩性差異極其顯著。也就是說,女性
髖關節 更寬,從腹部至髖部的寬度增加得更為明顯,構成了女性特有的曲線美。相關數據如下:
測量點的位置 (二) 大轉子 的位置 :令被測者將大腿外展,體部向外展的大腿側屈。此時,
在 大轉子 部位的皮膚形成一個凹窩 ,由此處可探得此測點。
側臥時股骨大轉子 內旋 可導致假性凸起 。
大轉子 外突點高接近於 臀峰點高 ,
遠大於 會陰高 、
臀溝高 。
大轉子外突點高接近於臀峰點高,遠大於會陰高、臀溝高
大轉子點高遠大於會陰高、臀溝高 (1)
闊筋膜張肌 的下端通常是男性人體中
髖部 的最寬點。
闊筋膜張肌的下端通常是男性人體中髖部的最寬點 女性通常在股骨大轉子下方和大腿外側面的上部有大量的脂肪堆積,向前與大腿前面的脂肪相連,向後與
臀部 脂肪相接。在女性人體中,大轉子下側的脂肪部位才是髖部的最寬點,與
臀部 的臀褶相對應。因此,
髖部 最寬點高近似於 臀溝高 。女性的
髖部 最寬點一般略低於男性。
正常女性的髖部最寬點在大轉子下方,臀溝下緣處
髖部最寬點高近似於臀溝高 消瘦的病人,因大轉子特別明顯隆起,覆蓋其表面的皮膚受壓後容易形成褥瘡。
《1988 Anthropometric Survey of U.S. Army Personnel: Methods and Summary Statistics》節選,以供參考:
《AIST/HQL人體寸法・形狀データベース2003》中,統計量【青年群】(單位:mm)如下,以供參考:
《AIST人體寸法データベース1991-92》節選,以供參考:
(3)因此,正常人
髖最大寬 測量點不會高於
大轉子 外突點,如圖所示。而絕大多數女性
髖最大寬 測量點還要低於
大轉子 外突點,在
大轉子 下方,與臀褶相對應。
髖最大寬測量點低於大轉子外突點
髖部最寬點在大轉子下方,而非上方
異常比例 從後方觀察髂嵴間徑與大轉子間徑的比例,如圖所示:
髂嵴間寬和大轉子間寬的大小關係 (一)圖1為正常人,即所謂的“
假胯寬 ”。其特點為髂嵴間寬<大轉子間寬<
髖最大寬 。
女性大腿的脂肪遠多於小腿,它形成了大腿外側脂肪墊(outer thigh fat pad)。該脂肪墊位於大腿外上部的表面,在股骨
大轉子 的下方,覆蓋於股外側肌上。它向上與臀後側脂肪墊融匯,並繞至大腿後側、
臀部 下方,與
臀部 脂肪的向下延伸部融匯。
女性骨盆區域的最寬處,由大腿外側脂肪墊構成。該點就在緊靠股骨大轉子的下方位置,與 臀溝 同高 (
男性 臀部 的最寬處通常位於闊筋膜張肌的遠端 )
。 由於大腿脂肪豐富、根部粗大,導致女性
臀部 寬度增加,所以女性的大腿看上去似乎比男性的短些,整個下肢也都顯得更短些
。 當該區域有大量脂肪堆積時,常可看到該區域的皮膚上出現許多深深的凹陷,呈麻點狀或乾酪狀。這是由於連線凹陷部位皮膚深面與包裹肌肉的深筋膜之間的條索狀纖維束缺乏彈性,導致纖維束之間的脂肪外突造成的。
轉子下脂肪過多,導致大腿外側凸起,俗稱騎士臀(saddle bag)、馬褲腿 。 超量的訓練使肌纖維變粗、大腿肌肉橫斷面增粗,也會出現馬褲腿。此時
髖最大寬 遠大於大轉子間寬,髖部最寬點位置也遠低於大轉子外突點。這絕不是“股骨
內旋 導致大轉子間寬大於髂嵴間寬,形成
假胯寬 ”。
通過
整形外科 手術等也許可以減少轉子下脂肪,使
髖最大寬 減小,不斷接近大轉子間寬,
髖部 最寬點上升,不斷接近大轉子外突點。然而,正常人大轉子間寬大於髂嵴間寬卻是不變的,
髖部 最寬點始終不高於大轉子外突點。
減脂,髖最大寬減小,髖部最寬點上移 正常人大轉子外突點高(略小於
大轉子點高 )本來就接近
臀峰點高 ,大於
會陰高 和
臀溝高 。這類病人的大轉子又還上升,所以髖部最寬點(即大轉子外突點)高於正常女性的髖部最寬點(即
臀溝 下緣)。
註:大部分人(
大轉子點高 /身高)×100數值都在50%以上,(大轉子外突點高/身高)×100數值接近50%;絕大部分人(
會陰高 /身高)×100數值遠不及50%,(
臀溝高 /身高)×100數值則更小。
因此,圖2與“
假胯寬 ”顯腿短、股骨內旋的說法完全不符合。
(三)圖3為
腰椎滑脫 、極有可能是
駝背 性骨盆(Kyphotic Pelvis) 等,其特點為髂嵴間寬大於大轉子間寬。
圖6為扁平骨盆,其特點為髂嵴間寬與大轉子間寬大致相等。
駝背性骨盆患者——髂嵴間寬大於大轉子間寬 圖3和圖6即所謂的“真
胯寬 ”,嚴重影響正常分娩。其中圖3病人腰部以下的身體最寬處位於
髂嵴點 (
髂嵴高 近似於
臍高 。),最顯
腿長 。
原因 (一)在骨盆測量中,正常人一般
髂嵴間徑 比
髂棘間徑 長2-3cm,大轉子間徑比
髂嵴間徑 長2-3cm。如上述各種徑線過小,或幾條徑線之間比例不正常,說明骨盆可能狹窄或畸形。
髂棘間距<髂嵴間距<大轉子間距
駝背性骨盆臨床特點之一就是
髂嵴間徑 等於或大於大轉子間徑。
骨盆中部橫徑可用外測股骨大轉子間徑來間接推測,此法並非直接測量骨盆,不能說明正常骨盆之橫徑,但大轉子間徑過小往往標誌著骨盆中部橫徑過小。大轉子間寬小於28cm,說明中骨盆狹窄,應
剖宮產 。
大轉子間寬小於28cm 註:在《AIST人體寸法データベース1991-92 》中,女性髂嵴間寬測量值範圍為222-303mm,平均值為263mm;大轉子間寬測量值範圍為291-355mm,平均值為318.2mm。
(二)骨骼系統最重要的性別差異表現在
骨盆 。女性
骨盆 由於適應妊娠的需要,比男性的短且相對較寬。女性
骶骨 也較寬,骨盆腔寬而圓,便於胎兒的娩出。由於骨盆腔較寬,致使兩側的
髖臼 (容納
股骨頭 的關節窩)相距較遠,增加了兩側
大轉子 的間距,故使髖部變寬。
女性大轉子間距的發育和
月經初潮 有一定聯繫。13-15歲女性大轉子間距發育甚為迅速,其均數遠超過男性,這一時期也正是
月經初潮 的高峰時期,所以大轉子間距的發育高峰應該是
第二性徵 的重要指征。
女性大轉子間距超過男性 所以當雙膝併攏時,女性左右兩
股骨 的傾角更大(
Q角 較男性大,
頸乾角 較男性小),導致腿微呈“X”形,
膝外翻 程度較大,兩側
大轉子 更為突出。
結論 (一)
解剖學術語 都有嚴格的定義,如
矢狀面 、
冠狀軸 、脛側、腓側、旋內、旋外等。在
人體測量 中,“寬”,顧名思義,指的是橫徑。髂寬即骨盆寬、腹寬(
席煥久 ,2010)。在
體育測量 中,髖寬指大轉子間寬(曾凡輝,1992)。在
人體測量 的活體測量中,
髖最大寬 即
臀寬 ,髖部最寬點為大腿外側最突出點(
邵象清 ,1985),在大轉子下方(size-JPN 2004-2006;艾略特·古德芬格,2015)。
網路名詞
假胯寬 (假髖寬),
其理論定義“髂嵴間寬為真胯寬,大轉子間寬為假胯寬” 。
錯誤認為“髂嵴間寬是 髖最大寬 ,大轉子間寬大於髂嵴間寬是 股骨 內旋 所致” 。
其理論對 髂嵴點 、 大轉子 、 髖部 最寬點的體表具體位置描述錯誤 ,
試圖在 髖部 最寬點(轉子下脂肪處)找出 大轉子 內旋 的骨骼解剖特徵 ,
從而到達到“體態矯正改善 假胯寬 ,使大轉子間寬小於髂嵴間寬”的行銷目的 。
內旋 是由骨骼的解剖特徵引起的,如
股骨 扭轉。那么,
髖部 內旋 的非手術干預治療的效果是有限的。正常女性髖臼間寬較大,經計算或測量,最大限度的
外旋 或通過治療根本不可能使大轉子間寬小於髂嵴間寬。而從活體測量層面看,女性
髖最大寬 還在大轉子下方,與臀褶相對應。
如“
股骨過度前傾 和(或)
脛骨過度外旋 可以造成代償性下肢
內旋 步態,使得
髕骨 承受過度的外側牽拉應力,這些患者通常合併代償性
扁平足 和
足旋前 ”等現象,這些詞語
骨科 、
運動醫學 等自有描述。如果是要依據身體其它部位的特徵、而不是身體橫徑來判斷真假胯寬,那么根據
奧卡姆剃刀 原則“如無必要,勿增實體”,“
假胯寬 ”這一描述身體橫徑的詞
邏輯 上也顯得多餘。
(二)
骨骼測量 : 正常人大轉子間寬大於髂嵴間寬,
駝背 性骨盆 等髂嵴間寬大於大轉子間寬 ,嚴重影響正常分娩。導致大轉子間徑異常增大的是
髖內翻 和
髖關節脫位 ,非股骨
內旋 。
骨盆寬和人體重心 據站立時測定,
人體重心 一般在身體正中面上第三
骶椎 上緣前方7cm處。由於性別、年齡、體型不同,
人體重心 位置略有不同。一般男子重心位置的相對高度比女子高,自然站立時男子重心高度大約是
身高 的56%,女子大約是身高的55%。這是由於女子的骨盆帶較大、肩帶發育弱於男性,脂肪多半集中於
臀部 和大腿,而男子多在背、胸、腹部的緣故。
人體重心 骨盆寬和緯度 骨盆寬隨
緯度 的變化如圖所示,由此可見,高緯度地區的人骨盆寬大於低緯度地區的人。
骨盆寬隨緯度的變化 相關數據 中國 (1)中國18-25歲青年
體質調查 測量數據的平均值(節選)如表所示:
註:根據1979年中國青少年兒童身體形態、機能與素質23項測試指標綜合統計材料而編制。
(2)山東省城市男女7-25歲的
肩寬 、
肩寬 百分位數表、身高
肩寬 指數、骨盆寬、骨盆寬百分位數表、身高骨盆寬指數、
肩寬 骨盆寬指數如圖冊所示:
(3)《北京市海淀區兒童青少年身體形態發育特點的比較研究》中,6~18歲兒童青少年男女生各年齡段
身高 、肩峰寬、骨盆寬如圖所示,(肩峰寬/身高)×100、(骨盆寬/身高)×100、(骨盆寬/肩峰寬)×100如表所示:
北京市海淀區 日本 (1)《AIST人體寸法データベース1991-92》節選,以供參考:
(2)《日本人人體寸法データベース1997-98》節選,以供參考:
各身高段骨盆寬數值如表所示,以供參考:
由此可見,同身高,女性骨盆寬數值明顯大於男性。
美國 《1988 Anthropometric Survey of U.S. Army Personnel: Methods and Summary Statistics》和《2010 Anthropometric Survey of U.S. Marine Corps Personnel: Methods and Summary Statistics》節選,以供參考:
相關詞條
骨盆寬 骨盆寬 /兩髂嵴點間寬/髂嵴間寬/髂嵴間距/髂嵴間徑/髂結節間距/髂結節間徑/髂寬/腹寬(crista iliaca breadth,M40/intercristal diameter,IC/abdominal bread...
女性骨盆 骨盆形態及組成骨間各徑線異常可導致異常分娩。通常女性骨盆較男性骨盆寬 而淺,有利於胎兒娩出。骨盆的組成 (一)骨盆的骨骼 骨盆由骶骨(os sacrum)、尾骨(os coccyx)和左右兩塊髖骨(os coxae)及其韌帶連線而成。每塊髖骨又是由髂骨...
人體骨盆 (一)骨盆 四壁 恥骨聯合短而寬,恥骨弓角度較大,骶岬突出較小,坐骨棘平伏,骨盆腔 呈圓筒形,淺而寬。(二)骨盆入口 近乎圓形或橢圓形。(三)骨盆出口 寬大、坐骨結節間距寬闊。骨盆-骨盆 骨盆腔為一前短後長的彎曲圓柱形管道...
大骨盆 因此,女性骨盆 外形短而寬,骨盆上口近似圓形,較寬大,骨盆下口和恥骨下角較大,女性恥骨下角可達90°一100°,男性則為70°一75°。螺旋CT重建技術在骨盆骨折中的臨床套用 多層螺旋CT重建是一種新影像學技術,利用CT掃描系統影像工作...
骨盆 女孩在運動時,避免從高處向硬的地面跳,防止該三塊骨錯位,出現不正常的癒合,影響骨盆 正常發育和成年後的分娩。另外,女孩過早穿高跟鞋會使身體重力轉移,使骨盆口變得狹窄。男女骨盆在形態上,10歲前後開始出現差別,女性寬而短,男性...
骨盆 外測量檢查 ② 測量兩側髂嵴外緣間的最寬距離。 1、2兩徑線可間接了解骨盆 入口橫徑長度。 (3) 骶恥外徑 ① 協助孕婦取左側臥位,右腿伸直,左腿屈曲。 ② 為恥骨聯合上緣中點至第五腰椎棘突下凹陷處的距離。(第五腰椎棘突下,相當於菱形...
女型骨盆 女型骨盆 骨盆入口呈橫橢圓形,入口橫徑較前後稍長。骨盆側壁直。坐骨棘不突出,刺骨弓較寬,坐骨棘間徑≥10cm 最常見,為女性正常骨盆,我國婦女占52-58.9%
女性骨盆 模型 女性骨盆 模型,男性骨盆模型是人體骨骼模型的一部分,作為醫學教學的模型,經濟實用,外形逼真。女性骨盆模型 自然大女性骨盆模型用PVC 製成,對女性骨盆做如下描述:骨盆全形:低而寬闊骨盆腔 形狀:
扁平型骨盆 盆骨入口呈長橢圓形,入口橫徑大於較前後徑,盆骨側壁直,恥骨弓寬 ,骶骨失去正常彎度,變直向後翹或 深弧形,故盆骨淺,較為常見,我國婦女約占23.2%-29%。盆骨入口呈長橢圓形,入口橫徑大於較前後徑,盆骨側壁直,恥骨弓寬,...
美臀(人體特徵) 身高臀圍指數女性大於男性,因臀寬非臀翹 [10]。同身高女性臀部更寬大 [11]。 “女性骨盆寬 ”指身高骨盆寬指數、肩寬骨盆寬指數女性大於男性 [12]。骨盆寬平均值男性略大於女性 [13-14] [60]。 骨盆寬是髂嵴間寬、腹寬,非臀寬...
臀寬 “女性骨盆寬 ”指身高骨盆寬指數、肩寬骨盆寬指數女性大於男性 [1]。骨盆寬平均值男性略大於女性 [6-7] [55]。 骨盆寬是髂嵴間寬、腹寬,非臀寬(髖最大寬) [1];大轉子間寬是髖寬 [15],接近髖最大寬;髂嵴間寬<大轉子間寬...
胯寬 骨盆寬 是髂嵴間寬、腹寬,非臀寬(髖最大寬);大轉子間寬是髖寬 ,接近髖最大寬。大轉子點間寬和臀寬平均值女性略大於男性,同身高兩性差異極其顯著。骨骼測量:正常人大轉子間寬大於髂嵴間寬,駝背性骨盆等髂嵴間寬大於大轉子間寬...
胯骨 所述骨盆 入口是由骨盆邊沿劃定的開口。骨盆入口的最寬尺寸是從左到右,即沿著前平面。所述的骨盆出口位於恥骨弓的前方,位於坐骨側面,後面位於骶骨和尾骨的前方。的恥骨上支是形成的一部分恥骨的一部分閉孔。它從身體延伸到中間平面,在...
髂嵴點 如說骨盆 似盆,盆的上緣就是髂嵴,兩側髂嵴的最寬處,也即是髂峭最向外突之點(該處成一結節,叫髂結節)也就是髂嵴點。值得注意的是胖人,特別是女性,由於皮下積聚脂肪而會影響其定位。這就需要藉助於外形和其位置來共同確定。
梨型身材 梨型身材特徵為肩窄、腰細、髖寬 、大腿豐滿,脂肪主要沉積在臀部及大腿,狀似梨型。 女性臀部更寬,同身高 [1] [80]或同體重 [78-79]大腿更粗;梨型身材在女性中普遍存在,在男性中比較罕見;這與女性脂肪 [2]和肌肉更傾向分布於...
翹臀 “女性骨盆寬 ”指身高骨盆寬指數、肩寬骨盆寬指數女性大於男性 [11]。骨盆寬平均值男性略大於女性 [12-13] [59]。 骨盆寬是髂嵴間寬、腹寬,非臀寬(髖最大寬) [11];大轉子間寬是髖寬 [21],接近髖最大寬;髂嵴間寬<大轉子間...
倒三角身材 運動員一般具有比較發達的髂、腰肌群力量,這可能與運動員具有較高水平的下肢擺動速度、擺動力量和較強的腰腹力量有關。因而在挑選跑、跳項目的運動員時,選臀窄的、而不是腰細的,用一個公式表達就是(髂寬/髖寬 )×100指數大。
坐骨棘間徑 坐骨棘間徑,是醫學用詞,位置在骨盆 中上段為骨盆腔 的最寬大部分,正常值為10cm左右。概念簡介 骨盆中上段為骨盆腔的最寬大部分,近似圓形,其前方為恥骨聯合後方的中點,兩側相當於髖臼中心,後緣位於第二、三骶椎之間。下段為骨盆的...
美腿(人體測量) 膝外翻角女性大於男性 [45],與大轉子間寬較大有關 [46]。 正常人大轉子間寬大於髂嵴間寬 [10],駝背性骨盆 [48]等髂嵴間寬大於大轉子間寬,影響正常分娩 [49-50]。髖 最大寬在大轉子下方臀溝處 [47],減脂使髖最大寬接近大轉...
身材比例 平均值僅大轉子間寬和臀寬女性略大於男性;同身高骨盆寬 (腹寬)、大轉子間寬、臀寬、臀圍、大腿圍女性遠大於男性 [5-8]。 正常人大轉子間寬大於髂嵴間寬 [5],駝背性骨盆 [11]等髂嵴間寬大於大轉子間寬,影響正常分娩 [12-13]...
骨產道異常 尾骨呈鉤狀突向骨盆 出口平面。由於髂骨外展,使髂棘間徑等於或大於髂嵴間徑;由於坐骨結節外翻,使恥骨弓角度增大,骨盆出口橫徑變寬。 2.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平面狹窄 (1)漏斗骨盆(funnel shaped pelvis):骨盆入口各徑線值正常。由於...
肩寬 (1)髂嵴間寬/髂結節間徑 [9]/髂寬 [10]/骨盆寬 /腹寬:左、右髂嵴點(ic)之間的直線距離。 身高肩寬指數(stature-shoulder breadth index)=(肩寬/身高)×100 身高骨盆寬指數(stature-crista iliaca index)=(骨盆寬/身高)×100 ...
crista crista breadth 骨盆寬 postmetaconule crista 後小尖後棱 crista mitochondrialis 粒腺體脊 crista ilii 髂嵴 crista spiralis 螺旋嵴 crista ethmoidalis 篩骨嵴 crista marginalis[植] 帽緣 ; [解剖] 緣嵴 postparaconule crist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