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概念 臀圍 :臀部向後最突出部位的水平圍長,使用軟尺測量。
臀厚 :臀部向後最突出部位高度上,臀部前、後最突出部位間平行於矢狀面的水平直線距離。
臀圍和腰臀比 臀圍 (1)
臀圍 :亞洲男性平均為88.82cm,亞洲女性平均為91.66cm;歐美男性平均為98.37cm,歐美女性平均為96.69cm。
身高
臀圍 指數=(
臀圍 /身高)×100:亞洲男性平均為52.07,亞洲女性平均為57.78;歐美男性平均為56.03,歐美女性平均為59.34。
由此可見,
臀圍 平均值兩性差不多,(
臀圍 /身高)×100平均值女性明顯大於男性。也就是說,女性臀部相對更大。
(2)《日本人人體寸法データベース1997-98》各身高段
臀圍 數值如表、圖冊所示,以供參考:
身長の階級(cm)
男
女
男/女x 100
人數
平均身長(cm)
測定値(cm)
人數
平均身長(cm)
測定値(cm)
182.5~187.4
1
183.9
91.3
0
-
-
-
177.5~182.4
15
179.2
92.7
0
-
-
-
172.5~177.4
21
174.3
89.7
1
173
95.5
94
167.5~172.4
43
169.8
88.1
3
169.6
96.6
91.3
162.5~167.4
24
165.2
88.3
26
164.5
93.3
94.7
157.5~162.4
6
160.5
82.7
33
159.5
92.1
89.8
152.5~157.4
0
-
-
32
154.7
90.1
-
147.5~152.4
0
-
-
10
151.5
89.6
-
142.5~147.4
0
-
-
2
144.5
89.8
-
全 體
110
170.6
88.8
107
158.6
91.7
96.9
腰臀比 腰圍 :亞洲男性平均為73.35cm,亞洲女性平均為65.79cm;歐美男性平均為83.99cm,歐美女性平均為72.55cm。
身高
腰圍 指數=(
腰圍 /身高)×100:亞洲男性平均為42.79,亞洲女性平均為41.34;歐美男性平均為47.84,歐美女性平均為44.53。
腰臀比 =腰圍/
臀圍 :亞洲男性平均為0.81,亞洲女性平均為0.73;歐美男性平均為0.85,歐美女性平均為0.75。
由此可見,腰圍平均值男性明顯大於女性,(腰圍/身高)×100平均值男性大於女性,
腰臀比 平均值男性明顯大於女性。也就是說,女性腰更細、臀部相對更大,兩性
腰臀比 差異明顯。
臀寬、骨盆寬和大轉子間寬 臀寬 臀寬 :亞洲男性平均為32.78cm,亞洲女性平均為33.07cm;歐美男性平均為34.18cm,歐美女性平均為34.27cm。
(
臀寬 /身高)×100:亞洲男性平均為19.12,亞洲女性平均為20.78;歐美男性平均為19.47,歐美女性平均為21.03。
由此可見,
臀寬 平均值女性略大於男性,(
臀寬 /身高)×100平均值女性明顯大於男性。也就是說,女性臀部更寬。
坐姿臀寬 坐姿臀寬 :亞洲男性平均為34.08cm,亞洲女性平均為36.4cm;歐美男性平均為36.68cm,歐美女性平均為38.45cm。
(
坐姿臀寬 /身高)×100:亞洲男性平均為19.88,亞洲女性平均為22.87;歐美男性平均為20.89,歐美女性平均為23.60。
由此可見,
坐姿臀寬 平均值女性略大於男性,(
坐姿臀寬 /身高)×100平均值女性明顯大於男性。
髂寬和髖寬 (1)
兩髂嵴點間寬 /骨盆寬/腹寬/髂寬:亞洲男性平均為27.01cm,亞洲女性平均為27.68cm;歐美男性平均為27.05cm,歐美女性平均為26.36cm。
(髂寬/身高)×100:亞洲男性平均為15.83,亞洲女性平均為17.45;歐美男性平均為15.43,歐美女性平均為16.22。
由此可見,髂寬平均值兩性差不多,(髂寬/身高)×100平均值女性明顯大於男性。也就是說,女性骨盆相對更寬。
(2)
大轉子點間寬 /髖寬:亞洲男性平均為30.67cm,亞洲女性平均為31.82cm。
(髖寬/身高)×100:亞洲男性平均為17.89,亞洲女性平均為20.00。
(髂寬/髖寬)×100:亞洲男性平均為88.75,亞洲女性平均為82.65。
由此可見,髖寬平均值女性略大於男性,(髖寬/身高)×100平均值女性明顯大於男性,(髂寬/髖寬)×100平均值男性明顯大於女性。也就是說,女性髖關節更寬,從腹部至髖部的寬度增加得更為明顯。
無論男女,大轉子間寬都大於骨盆寬,根本不存在所謂的“真胯寬”和“假胯寬”概念。
臀厚 臀厚 :亞洲男性平均為23.07cm,亞洲女性平均為20.72cm;歐美男性平均為24.86cm,歐美女性平均為22.71cm。
(
臀厚 /身高)×100:亞洲男性平均為13.46,亞洲女性平均為13.02;歐美男性平均為14.16,歐美女性平均為13.94。
由此可見,
臀厚 平均值男性略大於女性,(
臀厚 /身高)×100平均值男性略大於女性。也就是說,男性臀部略翹。
股上長 股上長 :亞洲男性平均為24.48cm,亞洲女性平均為24.34;歐美男性平均為28.99cm,歐美女性平均為28.52cm。
(
股上長 /身高)×100:亞洲男性平均為14.28,亞洲女性平均為15.30;歐美男性平均為16.51,歐美女性平均為17.50。
由此可見,
股上長 平均值兩性差不多,(
股上長 /身高)×100平均值女性明顯大於男性。也就是說,女性臀部相對更長。
(註:①《AIST人體寸法データベース1991-92》測量的是髂嵴上緣與肋骨下緣之間的中點至地面的垂距,即腰節點高;
股上長 =腰節點高-
會陰高 。
②《1988 Anthropometric Survey of U.S. Army Personnel: Methods and Summary Statistics》測量的是
最小腰圍 處至地面的垂距,即
腰圍高 ;
股上長 =
腰圍高 -
會陰高 。
由於腰部測量點不同,所以不能得出日本人(
股上長 /身高)×100小於美國人該指數。)
男性窄臀之美 女性喜好 在一項研究中,讓18~30歲的女青年描述她們所喜歡的男子的體型,一般都傾向於男子有細長的腿、
肩寬 臀窄、呈“V”字形體型;最厭惡粗短的腿、肩窄
臀寬 ,呈“梨”形體型(S.J.Korn,1975)。
演員湯姆·漢克斯(Tom Hanks)問過朋友羅伯·瑞納(Rob Reiner)這些日子女人在追求什麼,瑞納在1993年的影片《西雅圖不眠夜》中給出了答案:“發達的胸肌和一個窄小的屁股。”
兩性差異 肩寬 、髂寬、髖寬這三個寬度正好將人體軀幹分成兩個梯形,如圖所示:
一般正常兒童少年,(髂寬/
肩寬 )×100和(髂寬/髖寬)×100兩指數變化規律如圖所示:
從圖中看出,(髂寬/
肩寬 )×100指數,男性從小到大無顯著差異,有一定穩定性,易於預測。而女性隨著進入青春發育期,由於骨盆寬度增加,(髂寬/
肩寬 )×100指數從12歲後逐漸增大,到16歲後才能穩定下來。從12歲到16歲的4年間,該指數平均增大6.8%。由於12歲以後骨盆向橫向增長明顯,女性肩本身又比男性窄,所以女性(髂寬/
肩寬 )×100指數高於男性。
(髂寬/髖寬)×100指數,一般男少年各年齡組間無顯著差異,變化相對穩定,易於預測。女少年在8歲以前趨向男性,隨著青春發育期的到來,女性化逐漸明顯,髖部的增寬使指數下降與男性有明顯的差別。
運動員選材 髖關節窄的運動員性成熟後,肌肉得到迅速發展,下肢肌肉群,特別表現在臀部肌肉群,更為明顯,外型看上去有些“翹臀”,臀紋球狀者更好。這表現出臀部肌群結實有力,這類運動員往往蹬地和起跳都比寬髖的學生積極有力。
博爾特肩寬臀窄小腿長 在注意(髂寬/髖寬)×100指數的同時,還應注意正梯形中ab的高度。在田徑與跳躍項目選材中,ab越小越好。
女性肥臀之美 男性喜好 已有研究表明,性激素會影響脂肪的堆積狀況。睪丸激素即男性激素,能增加脂肪在腹部的堆積,而降低脂肪在臀部和大腿的堆積。相反,雌激素即女性激素,能抑制脂肪在腹部的堆積,而增加脂肪在臀部和大腿的堆積。因此,由於不同激素的作用,成年男性和成年女性在腰臀部的身體特徵完全相反。
腰臀比 (Waist-to-Hip Ratio,WHR)是一個易於觀察的穩定指標,它能反映內部的生理過程。
維納斯0.7的腰臀比 下一步就是要確定
腰臀比 與生育能力的關係。戴得的研究證明,
腰臀比 小的女性發育較早(DeRidder et al.,1990)。他的研究確定了
腰臀比 與生育能力的關係。在這一研究中,
腰臀比 大的女性更難懷孕,她們在生育頭胎時的年齡也要比
腰臀比 小的女性晚。
腰臀比 也可以用來反映總體的健康狀況。例如,研究表明
腰臀比 較小的人患糖尿病、冠心病和中風的風險低。顯然,身體健康狀況良好的女性也更適於懷孕、生育以及照顧和教養後代。
必須指出一點:如果
腰臀比 是表示身體及生育健康狀況的有效指標,那么,男性使用這一指標來評估未來配偶的吸引力是絕對必要的。從進化論的視角看,男性在選擇配偶時最重要的是順利把自己的基因遺傳給後代。因此,男性會選擇生育能力最強的女性作為妻子。德溫達·辛格(Devendra Singh)研究了男性是否把
腰臀比 作為評價女性吸引力的重要尺度。
瑪麗蓮·夢露有著0.7的腰臀比
男性在短期擇偶時會優先考慮女性的外貌,而且對低
腰臀比 的女性擁有更強烈的偏好。畢竟,
腰臀比 是預測女性生育力的有效線索。
在一系列跨文化研究中,辛格向男性呈現不同
腰臀比 的女性素描。有些素描上的女性的
腰臀比 是0.7,有些是0.8,而另一些則是0.9。實驗者要求被試在他們認為最有吸引力的圖片上畫圈。在選取的所有樣本(包括非洲、巴西和美國人)中,不同年齡的男性都認為
腰臀比 是0.7的女性最有魅力。
適應的結果 男性和女性在繁衍後代的過程中所需的能量是完全不同的。女性要在9個月的孕期中為胎兒的發育提供能量。孩子出生後,她又需要耗費大量的能量給孩子哺乳。一個女性要想順利生育並養大孩子,就必須在體內貯存大量脂肪。女性在懷孕和哺乳期間,幾乎消耗光存在臀部和大腿儲存的脂肪。大量證據表明,只有女性體內貯存大量脂肪能夠確保其懷孕、生產以及哺乳能力的時候,繁衍過程才能開始。顯然,男性脂肪的貯存與他繁衍後代的成功一點都不相干。事實上,如果男性與女性類似的方式在體內貯存脂肪,這會使他保護配偶和孩子的能力降低,因此,這是不利於繁衍後代的。男性需要有發達的肌肉和力量。辛格指出,女性臀部和大腿脂肪的另一個作用是它對男性來說是其生育能力的信號。這些脂肪可以直接從女性的正面、後面和側面觀測到,因此,它是一個不錯的信號。女性吸引力經常和胸部聯繫在一起,但是,胸部並不蘊含同樣的信息,也不能顯示女性的生育能力。
莫妮卡·貝魯奇曼妙的腰胯線 智商 大量研究證實,男人認為
細腰肥臀 、豐滿大腿的女人更有魅力,也就是說,那些擁有
沙漏型身材 的女人更有魅力。這種偏愛似乎與體重無關:即使個頭大的女士,如果有
細腰肥臀 、豐滿大腿的話,她們可能也會被認為是迷人的。
關於這樣一種普遍的偏愛,肯定有某種生物學優勢。發表在2008年1月份的愛思唯爾期刊《進化與人類行為》(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ur)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顯示,男人們之所以如此看重
腰臀比 例是有進化依據的。臀部和大腿儲存的脂肪含有歐米伽-3多不飽和脂肪酸(即DHA),這種不飽和脂肪酸是胎兒大腦發育不可缺少的,
腰臀比 例小的女性其血液中歐米伽-3多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更高。孕婦需要這種脂肪來孕育肚子裡的寶寶。隨著女孩進入青春期,脂肪優先在這些部位堆積下來,形成男女之間在體型方面的差異。這種臀部和大腿脂肪直到妊娠晚期才會用到,這或許解釋了即使是在節食為什麼難以讓彎彎曲曲的大腿成流線型。
給寶寶的大腦發育提供營養解釋了臀部和大腿肥胖的重要性,那纖細的腰身呢?結果發現,往往是飽和脂肪的腹部脂肪是個壞訊息,它與糖尿病、肥胖和心臟病風險增加有關。腹部脂肪似乎還會抑制用於合成DHA的酶,所以,腹部脂肪越多,給寶寶大腦發育提供營養所需的DHA就越少。
沙漏型身材 匹茲堡大學的William Lassek和加利福尼亞大學的Steven Gaulin研究了女性的“
腰臀比 ”同生下孩子的智商之間的關係。研究的樣本包括1.6萬名婦女,仔細排除了人種、教育背景、家庭收入等因素影響後,數據顯示:“
腰臀比 ”低(
細腰肥臀 、豐滿大腿)的女性,孩子在智商測試中的得分會更高。文章認為,女性的“
腰臀比 ”反應了她體內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而這種脂肪酸對於胎兒的神經發育是很重要的。
神經系統 臀部皮膚較厚,富有皮脂腺和汗腺。淺筋膜較發達,有許多纖維束連線皮膚與深筋膜,其間充滿較厚的皮下脂肪,後下部厚而緻密,形成脂肪墊,承受坐位時的壓力。臀部的皮神經可分三組。臀上皮神經為第l~3腰神經後支的外側支,經豎脊肌外緣自胸腰筋膜的骨纖維管穿出,越過髂嵴分布於臀上部的皮膚。當腰部急性扭傷時,被固定的臀上皮神經易受牽拉錯位而引起腰腿痛。臀中度神經為第1~3骶神經的後支,在髂後上棘至尾骨尖連線的中1/3段穿出深筋膜,分布於臀部內側和骶骨後面的皮膚。臀下皮神經為股後皮神經的分支,繞臀大肌下緣返向上行,穿出深筋膜分布於臀下部的皮膚。此外,臀部外側的皮膚還有髂腹下神經的外側皮支分布。
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