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基本概述,歷史沿革,寺內活佛,人文景觀,寺內佛經,寺內佛像,
基本概述
今民和縣巴營鎮北山坡下的靈藏寺,亦名馬營寺,古址在友情營寺爾莊,亦為大慈法王釋迦也失去京途經該地時所建,在蛤代住持見衰落,雍正年間革除禪師名號。《河州志》稱,清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有僧44人,有都綱,至康熙後期,僧人減至22人。但香糧地一直甚多,分布在今馬營、轉導二鄉的10多個村莊。寺內還供有從內地請來的金字《大藏經》,以及當年明成祖遣楊三保赴藏所賜贈的佛像、法器、袈裟等物。色拉寺建成後,釋迦也失任首任堪布,主持寺務。明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他傳達室位於法王達傑桑布,自己不顧年邁和路途艱險,再次跋山涉水往京城覲見明朝皇帝,駐錫法淵寺。宣德帝命成國公朱勇和禮部尚書胡持節冊封他為“萬行妙明、真如上勝、清淨般若、弘照普應(《循化廳志》作“宏照普慧”) 、輔國顯 教至善大慈法王、西天正覺如來自在大圓通佛”,簡稱“大慈法王”,藏語作“絳欽曲結”,是為以後對他的通稱。釋迦也失第二次去北京,途經今青海民和縣轉道貌岸鄉的宗摩卡地方,授記弟子釋迦崔臣在此建一寺院,取名丹曲塔爾林寺,意為“聖法解脫洲”。明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釋加也失在京圓寂,終年84歲,其弟子索南喜饒和僧格桑布等奉明宣宗之命,將釋迦也失遺體送往西藏。《安多政教史》載,當靈車抵宗摩卡地方時,不能前行,遂在丹取塔爾林寺修靈塔供奉,在此基礎上發展成後來的靈藏寺。主體建築有四大金剛殿、太子佛大殿、都綱尚書院等。《河州志》載弘化寺在清代有佃55人,香火地百頃余,建築壯麗,金碧交輝,有官軍55名守護,張星吉藏卜賜以藝襲都綱,總理政教事宜。其都綱一職,歷代由張家長子繼承。該家族占有耕地2000餘畝,分布在今工和縣的馬營、轉達導及甘肅永靖縣孔家寺帶,一直延續到公元20世紀中葉。該寺於清同治年間焚毀,後重建,規模不如從前。公元1958年有僧18人。 現有6人主要建築為經堂和活佛囊欠,規模不大。寺藏有明廷給該寺太子佛的輥鈿床、“都綱之印”、寫有“永垂福庇”字樣的木匾以及明代的經板、大子佛骨等文物。《循化廳志》云:“河州口內外寺院多屬番僧,當時所收番糧,即為齋僧災害用,各照度牒名數分領口糧、衣單,由廳給者凡二十一處。”當時,弘化寺即屬河州口內外寺院,附近藏族稱之為“弘化族”(或作鴻化族),僧源以藏族為主,近代民族成份變化甚大,活佛多為漢族世紀。如年代有活佛1人,名米尕藏,公元1916年生;現住寺活佛米泰公元1939年生,甘肅永靖縣段嶺鄉人,均為漢族。公元20世紀50年代有殿堂13座,僧舍120院,多為樓房,共420多間,擁有土地千餘畝、巴牛等牲畜近5000頭(匹),且有雄厚的商業資本,全寺歌功頌共有僧侶500餘人。現有大小經堂、釋迦佛殿、護法殿、馬首金剛殿、轉達經輪房等主要建築,並有佛塔21座,寺僧共132人。該寺原有大小活佛13名,其中地位較高的有代瑪堪欽、德吉、堪欽3個轉世系統。代瑪堪欽系統以寺院的創建者元登巴為第一世,共傳15 世。其第十三世名江永洛桑嘉措,是不位很有遠見的活佛,他學習北京等地街道建築方式,在故鄉改造溪水,整治河床,修築河堤,重新規劃道路和居民建築,重修寺院圍牆、山門,並從西寧、
正在載入展開全文
正在載入載入更多
查看更多
打開百度App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