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分析與安全評價(第三版)

風險分析與安全評價(第三版)

《風險分析與安全評價(第三版)》是2016年3月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羅雲。

基本介紹

  • 書名:風險分析與安全評價(第三版)
  • 作者:羅雲
  • 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年3月
  • 頁數:302 頁
  • 定價:49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122254450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風險分析與安全評價》(第三版)是《安全健康新知叢書》(第三版)的一個分冊。
《風險分析與安全評價》(第三版)主要論述了現代工業風險的現狀,風險防範科學的發展、風險管理的習記槓淋基本思路和策略,先進的風險分析與安全評價理論和方法,縝密的風險辨識、科學的風險評估、有效的風險控制理論和方法。更有實用價值的是詳述了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的方法和實例以及風險預警管理的理論和實踐的相關內容,同時對碑院辨事故預測、事故預防、事故應急和風險控制進行了深入介紹。本書具有前沿性、理論性、系統性和實用性再檔棄洪的特點。
《風險分析與安全評價》(第三版)可供企業安全管理人員、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人員閱讀,也可作為高校、科研單位安全科技人員及安全工程專業大學生的理想參考書。

目錄

第一章生存於風險的王國/1
第一節正視技術的兩面性1
一、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利弊共存1
二、兩種前途3
第二節生活中的技術風險7
一、居家生活中的技術風險7
二、技術風險就在我們的身邊8
三、生活中的化學13
四、家庭意外事故風險17
五、居家意外的防範19
第三節生產中的技術風險22
一膠妹欠、生產效益與技術災難相伴22
二、工業事故和災難的特點23
三、生產事故的特性24
四、生產事故的原因25
五、生產過程中的風險與危害25
第四節事故風險給我們的警示和啟示29
一、20世紀全球重大事故警示——十大技術災難29
二、讓平安的願望變為安全的行動33
三、提高人類安全素質從自我做起33
四、防範風險需要採用系統綜合戒判籃對策34
第二章風險防範科學的發展和進步/36
第一節古代的安全防範36
一、我國古代的風險防範36
二、古代人類的風險防範觀37
三、人類安全法規的起源與發展38
第二節近代安全科學技術的起源與發展41
一、安全認識觀的發展和進步41
二、安全科學理論的發展42
三、安全科學技術發展的標誌性成果42
四、安全科學技術與社會經濟的關係43
五、20世紀安全生產拾萃44
第三節安全對現代社會的影響及作用45
一、安全生產事關我國小康社會的安全穩定45
二、安全生產事關我國國際形象和國際市場的競爭力46
三、安全生產水平反映我國“人權”標準47
四、安全生產事關社會經濟健康持續發展48
五、安全生產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53
第三章工業風險管理/57
第一節基本概念與分類57
一拘謎連、風險的概念與術語57
二、風險的分類60
第二節工業風險管理理論的發展63
一、國外風險評價發展的歷程63
二、我國風險管理的研究與套用概況65
三、風險管理的作用及意義66
第三節風險管理基礎67
一、風險管理的概念67
二、風險度的確定69
三、風險管理與安全管理70
四、風險的分析內容及目的71
第四節風險管理理論體系和範疇71
一、風險管理的理論體系71
二、風險管理範疇73
三、風險管理的程式75
第五節風險管理技術76
一、風險管理的技術步驟76
二、風險管理規劃76
三、風險識別與評估模式76
四、風險控制技術80
第六節特種設備安全風險監管體系85
一、風險監管體系85
二、監測預警體系86
三、應急管理體系86
四、事後處置體系87
第四章風險辨識方法與技術/89
第一節危險源的辨識89
一、危險源及其辨識的概念89
三、危險源控制概念91
四、系統危險性評價91
五、危險源辨識、評價與控制的實施92
第二節危險源辨識技術93
一、危險區域調查93
二、危險源區域的劃分原則94
三、危險源調全催查內容94
四、危險源辨識的組織程式及技術程式95
五、危險源辨識的途徑98
六、危險源數據採集的內容99
第三節危險因素的分類100
一、根據危害性質分類的方法100
二、根據事故形式分類的方法102
三、根據職業健康影響危害性質分類的方法103
第四節危險源的分類103
一、第一類危險源分析104
二、第二類危險源分析106
三、危險源與事故發生的關聯性107
第五節危險源分級方法107
一、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質危險源辨識分級107
二、壓力容器危險源的辨識分級108
第六節危險源的控制管理110
一、危險源控制途徑110
二、危險源的分級管理112
第五章風險評價方法/113
第一節風險評價綜述113
一、風險評價的作用及意義113
二、安全評價通則115
三、安全驗收評價導則117
四、安全預評價導則118
五、風險評價與安全評價120
第二節風險評價原理120
第三節風險評價的程式與分級方法123
一、風險評價的程式123
二、風險分級方法125
第四節風險分析方法126
一、風險可接受準則126
二、安全檢查表分析法129
三、風險矩陣分析法130
四、預先危險性分析(PHA)131
五、故障模式及影響分析(FMEA)132
六、事件樹分析(ETA)132
七、故障樹分析(FTA)133
八、因果分析(FTAETA)137
九、可操作性研究(OS)140
十、致命度分析(CA)141
十一、危險和可操作性研究(HAZOP)142
第五節風險評價方法145
一、風險評價方法概述145
二、LEC評價法146
三、MES評價法148
四、MLS評價法149
五、道化學火災、爆炸危險指數評價法149
六、帝國化學公司蒙德部火災、爆炸、毒性指數評價法151
七、危險性與可操作性研究153
八、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險源評價法154
九、基於BP神經網路的風險評價法154
十、日本六階段評價法156
十二、R=FEMSL評價法159
十三、模糊評價法160
十四、各種風險評價方法的比較162
第六章重大危險源評價實例分析/165
第一節冶金高溫作業區風險評價165
第二節農藥包裝車間的評價166
第三節煤氣作業區風險評價169
第四節電力輸配電企業典型風險分級評價173
一、電力系統冰雪災害風險評價分級法173
二、電力斷電風險分級評價法177
三、電力電纜工作票(變電、線路通用)風險分級評價法178
第七章事故預防原理與風險控制/181
第一節事故致因理論181
一、早期的事故致因理論182
二、系統安全工程理論183
四、事故遭遇傾向論185
八、北川徹三的事故因果聯鎖理論193
十、瑟利人因系統理論方法197
十一、事故原因樹199
十二、變化失誤聯鎖理論200
十三、擾動理論204
十四、作用變化與作用聯鎖理論204
第二節事故預測原理207
一、事故指標預測及其原理207
三、直觀預測法209
六、齊次、非齊次泊松過程預測模型210
八、微觀事故狀態預測210
九、灰色預測模型210
十、趨勢外推預測211
十一、專家系統預測法212
十二、事故死亡發生機率測度法213
第三節事故預防原理216
二、事故的巨觀戰略預防對策217
三、人為事故的預防220
四、設備因素導致事故的預防222
五、環境因素導致事故的預防225
六、時間因素導致事故的預防226
第八章事故應急救援/228
第一節事故應急體系設計228
一、制定事故應急預案的法規要求228
二、事故應急體系的設計229
三、事故應急計畫229
四、應急組織機構和指揮中心231
五、事故應急技術232
六、事故應急設施232
七、外部援助系統232
第二節事故應急預案編制232
一、事故應急預案概述232
二、企業事故應急救援體系設計234
三、政府社區的事故應急處理體系設計237
第三節各類事故預防與應急實例240
一、壓力容器事故的預防與應急240
二、鍋爐的事故預控與應急241
三、電氣事故的預控與應急243
四、高溫作業區的預防與應急244
五、輻射類危險源的預防與應急244
六、煤氣事故預控及應急處理248
七、燃燒類事故的預防與應急251
八、氣壓毒物的危害與防治251
第九章風險管控理論與技術/255
第一節風險預警理論與方法255
一、安全風險預警理論及方法論體系255
二、安全風險預警理論256
三、基於“三預”理論的安全風險預警方法論260
第二節安全風險管理“三預”方法技術275
一、風險管理的預報方法技術275
二、風險管理的預警方法技術282
三、風險管理的預控方法技術285
四、安全風險預警管理實證檢驗方法289
第三節RBS/M的理論與方法293
一、RBS/M的理論基礎293
二、RBS/M理論的套用原理及模式295
三、RBS/M理論的套用方法及實證297
參考文獻/300
二、風險度的確定69
三、風險管理與安全管理70
四、風險的分析內容及目的71
第四節風險管理理論體系和範疇71
一、風險管理的理論體系71
二、風險管理範疇73
三、風險管理的程式75
第五節風險管理技術76
一、風險管理的技術步驟76
二、風險管理規劃76
三、風險識別與評估模式76
四、風險控制技術80
第六節特種設備安全風險監管體系85
一、風險監管體系85
二、監測預警體系86
三、應急管理體系86
四、事後處置體系87
第四章風險辨識方法與技術/89
第一節危險源的辨識89
一、危險源及其辨識的概念89
三、危險源控制概念91
四、系統危險性評價91
五、危險源辨識、評價與控制的實施92
第二節危險源辨識技術93
一、危險區域調查93
二、危險源區域的劃分原則94
三、危險源調查內容94
四、危險源辨識的組織程式及技術程式95
五、危險源辨識的途徑98
六、危險源數據採集的內容99
第三節危險因素的分類100
一、根據危害性質分類的方法100
二、根據事故形式分類的方法102
三、根據職業健康影響危害性質分類的方法103
第四節危險源的分類103
一、第一類危險源分析104
二、第二類危險源分析106
三、危險源與事故發生的關聯性107
第五節危險源分級方法107
一、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質危險源辨識分級107
二、壓力容器危險源的辨識分級108
第六節危險源的控制管理110
一、危險源控制途徑110
二、危險源的分級管理112
第五章風險評價方法/113
第一節風險評價綜述113
一、風險評價的作用及意義113
二、安全評價通則115
三、安全驗收評價導則117
四、安全預評價導則118
五、風險評價與安全評價120
第二節風險評價原理120
第三節風險評價的程式與分級方法123
一、風險評價的程式123
二、風險分級方法125
第四節風險分析方法126
一、風險可接受準則126
二、安全檢查表分析法129
三、風險矩陣分析法130
四、預先危險性分析(PHA)131
五、故障模式及影響分析(FMEA)132
六、事件樹分析(ETA)132
七、故障樹分析(FTA)133
八、因果分析(FTAETA)137
九、可操作性研究(OS)140
十、致命度分析(CA)141
十一、危險和可操作性研究(HAZOP)142
第五節風險評價方法145
一、風險評價方法概述145
二、LEC評價法146
三、MES評價法148
四、MLS評價法149
五、道化學火災、爆炸危險指數評價法149
六、帝國化學公司蒙德部火災、爆炸、毒性指數評價法151
七、危險性與可操作性研究153
八、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險源評價法154
九、基於BP神經網路的風險評價法154
十、日本六階段評價法156
十二、R=FEMSL評價法159
十三、模糊評價法160
十四、各種風險評價方法的比較162
第六章重大危險源評價實例分析/165
第一節冶金高溫作業區風險評價165
第二節農藥包裝車間的評價166
第三節煤氣作業區風險評價169
第四節電力輸配電企業典型風險分級評價173
一、電力系統冰雪災害風險評價分級法173
二、電力斷電風險分級評價法177
三、電力電纜工作票(變電、線路通用)風險分級評價法178
第七章事故預防原理與風險控制/181
第一節事故致因理論181
一、早期的事故致因理論182
二、系統安全工程理論183
四、事故遭遇傾向論185
八、北川徹三的事故因果聯鎖理論193
十、瑟利人因系統理論方法197
十一、事故原因樹199
十二、變化失誤聯鎖理論200
十三、擾動理論204
十四、作用變化與作用聯鎖理論204
第二節事故預測原理207
一、事故指標預測及其原理207
三、直觀預測法209
六、齊次、非齊次泊松過程預測模型210
八、微觀事故狀態預測210
九、灰色預測模型210
十、趨勢外推預測211
十一、專家系統預測法212
十二、事故死亡發生機率測度法213
第三節事故預防原理216
二、事故的巨觀戰略預防對策217
三、人為事故的預防220
四、設備因素導致事故的預防222
五、環境因素導致事故的預防225
六、時間因素導致事故的預防226
第八章事故應急救援/228
第一節事故應急體系設計228
一、制定事故應急預案的法規要求228
二、事故應急體系的設計229
三、事故應急計畫229
四、應急組織機構和指揮中心231
五、事故應急技術232
六、事故應急設施232
七、外部援助系統232
第二節事故應急預案編制232
一、事故應急預案概述232
二、企業事故應急救援體系設計234
三、政府社區的事故應急處理體系設計237
第三節各類事故預防與應急實例240
一、壓力容器事故的預防與應急240
二、鍋爐的事故預控與應急241
三、電氣事故的預控與應急243
四、高溫作業區的預防與應急244
五、輻射類危險源的預防與應急244
六、煤氣事故預控及應急處理248
七、燃燒類事故的預防與應急251
八、氣壓毒物的危害與防治251
第九章風險管控理論與技術/255
第一節風險預警理論與方法255
一、安全風險預警理論及方法論體系255
二、安全風險預警理論256
三、基於“三預”理論的安全風險預警方法論260
第二節安全風險管理“三預”方法技術275
一、風險管理的預報方法技術275
二、風險管理的預警方法技術282
三、風險管理的預控方法技術285
四、安全風險預警管理實證檢驗方法289
第三節RBS/M的理論與方法293
一、RBS/M的理論基礎293
二、RBS/M理論的套用原理及模式295
三、RBS/M理論的套用方法及實證297
參考文獻/30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