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方法
企業生產過程中的事故隱患辨識預測方法主要有經驗分析法、
故障樹分析法、事件樹分析法、因果分析法、人的可靠性分析法、人機環系統分析法等。
這種方法的預測對象是以人為主體的人機環分析預測,能直接分析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環境的不安全條件等直接隱患,同時還能揭示深層次的本質原因,即管理方面的間接隱患。藉助故障樹分析技術對存在危險的隱患進行定性定量分析,預測隱患導致事故發生的定性定量結論,並得出直接隱患之間的邏輯層次關係。?
預測事故類型:這一預測模型主要用於企業生產過程中的機械傷害、壓力容器爆炸、火災等事故隱患的定性分析預測。?
辨識方法
20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工業生產中火災、爆炸、毒物泄漏等重大惡性事故不斷發生,預防工業災害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重視。重大工業事故大體可分兩類:一類是可燃性物質泄漏,與空氣混合形成可燃性煙雲,遇到火源引起火災或爆炸,或兩者一起發生;另一類是大量有毒物質的突然泄漏,在大面積內造成死亡、中毒和環境污染。這些涉及各種化學品的事故,儘管其起因和影響不盡相同,但都有一些共同特徵。它們是不受控制的偶然事件,會造成工廠內外大批人員傷亡,或是造成大量的財產損失或環境損害,或者兩者兼而有之。其根源是儲存設施或使用過程中存在有易燃、易爆或有毒物質。這清楚地說明,造成重大工業事故的可能性既與化學品的固有性質有關,又與設施中實有危險物質的數量有關。防止重大工業事故的第一步是辨識或確認高危險性工業設施(危險源)。?
國際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列出了表所示的20種重點控制的危害物質。
?
表 OECD用於重大危險源辨識的重點控制危害物質
物質名稱 | 限量 | 物質名稱 | 限量 |
1.易燃、易爆或易氧化物質 | | | |
易燃氣體(包括液化氣) | 200t | 極易燃液體 | 50000t |
環氧乙烷 | 50t | 氯酸鈉 | 250t |
硝酸銨 | 2500t | | |
2.毒物 | | | |
氨氣 | 500t | 氯氣 | 25t |
氰化物 | 20t | 氟化氫 | 50t |
甲基異氰酸鹽 | 150kg | 二氧化硫 | 250t |
丙烯腈 | 200t | 光氣 | 750kg |
甲基溴化物 | 200 | 四乙鉛 | 50t |
乙拌磷 | 100kg | 硝苯硫磷脂 | 100kg |
殺鼠靈 | 100kg | 涕天威 | 100kg |
根據《塞韋索法令》提出的重大危險源辨識標準,1994年,英國已確定了1650個重大危險源,其中200個為一級重大危險源;1985年德國確定了850個重大危險源,其中60%為化工設施,20%為煉油設施,15%為大型易燃氣體、易燃液體貯存設施,5%為其他設施。1992年美國勞工部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局(OSHA)頒布了“高危險性化學物質生產過程安全管理”標準,該標準提出了137種易燃、易爆、強反應性及有毒化學物質及其臨界量,OSHA估計符合該標準規定的危險源超過10萬個,要求企業在1997年5月26日前必須完成對上述規定的危險源的分析和評價工作。
國際勞工組織認為,各國應根據具體的工業生產情況制定適合國情的重大危險源辨識標準。標準的定義應能反映出當地急需解決的問題以及一個國家的工業模式。可能需有一個特指的或是一般類別或是兩者兼有的危險物質一覽表,並列出每個物質的限額或允許的數量,設施現場的有害物質超過這個數量,就可以定為重大危害設施。任何標準一覽表都必須是明確的和毫不含糊的,以便使僱主能迅速地鑑別出他控制下的哪些設施是在這個標準定義的範圍內。要把所有可能會造成傷亡的工業過程都定為重大危險源是不現實的,因為由此得出的一覽表會太廣泛,現有的資源無法滿足要求。標準的定義需要根據經驗和對有害物質了解的不斷加深進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