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分析與安全評價(第二版)
所屬類別
科技 >> 安全 >> 安全管理與安全文化
作者:羅雲 等編著
叢書名:安全健康新知叢書(第二版)
出版日期:2010年1月 書號:978-7-122-06818-7
開本:16 裝幀:平 版次:2版1次 頁數:261頁
本書是《安全健康新知叢書》(第二版)的一個分冊。本書主要論述了現代工業風險的現狀,風險防範科學的發展、風險管理的基本思路和策略,先進的風險分析與安全評價理論和方法,縝密的風險辨識、科學的風險評估、有效的風險控制理論和方法。更有實用價值的是詳述了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的方法和實例以及風險預警管理的理論和實踐的相關內容,同時對事故預測、事故預防、事故應急和風險控制進行了深入介紹。
目錄
第一章生存於風險的王國/1
第一節正視技術的兩面性1
一、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利弊共存1
二、兩種前途3
第二節生活中的技術風險7
一、居家生活中的技術風險7
二、技術風險就在我們的身邊8
三、家庭意外事故風險11
四、居家意外的防範14
第三節生產中的技術風險16
一、生產效益與技術災難相伴16
二、工業事故和災難的特點18
三、生產事故的特性18
四、生產事故的原因19
五、生產過程中的風險與危害20
第四節生存於化學品的王國23
一、化學物質的善與惡23
二、職業環境中的化學物質25
三、生活用品化學化27
四、化學污染與遺傳28
五、食品化學化29
六、食物的污染30
第五節事故風險給我們的警示和啟示32
一、20世紀全球重大事故警示——十大技術災難32
二、讓平安的願望變為安全的行動35
三、提高人類安全素質從自我做起36
四、防範風險需要採用系統綜合對策36
第二章風險防範科學的發展和進步/39
第一節古代的安全防範39
一、我國古代的風險防範39
二、古代人類的風險防範觀40
三、人類安全法規的起源與發展41
第二節近代安全科學技術的起源與發展44
一、安全認識觀的發展和進步44
二、安全科學理論的發展45
三、安全科學技術發展的標誌性成果45
四、安全科學技術與社會經濟的關係46
五、20世紀安全生產拾萃47
第三節安全科學理論的發展48
一、事故學理論48
二、危險分析與風險控制理論49
三、安全科學原理50
第四節安全對現代社會的影響及作用52
一、安全生產事關我國小康社會的安全穩定52
二、安全生產事關我國國際形象和國際市場的競爭力53
三、安全生產水平反映我國“人權”標準54
四、安全生產事關社會經濟健康持續發展55
五、安全生產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60
第三章工業風險管理/64
第一節基本概念和術語64
一、風險基本概念64
二、風險的分類65
三、風險管理的重要術語68
第二節工業風險管理理論的發展69
一、國外風險評價發展的歷程69
二、我國風險管理的研究與套用概況71
三、風險管理的作用及意義72
第三節風險管理基礎72
一、風險管理的概念73
二、風險度的確定75
三、風險管理與安全管理75
四、風險分析的內容及目的76
第四節風險管理的理論體系和範疇77
一、風險管理的理論體系77
二、風險管理範疇78
三、風險管理的程式81
第五節風險管理技術81
一、風險管理的技術步驟81
二、風險管理規劃82
三、風險識別與評估模式83
四、風險控制技術86
第四章危險源的辨識與管理/91
第一節危險源辨識與控制理論概述91
一、危險源及其辨識的概念91
二、兩類危險源理論93
三、危險源控制概念93
四、危險性評價是辨識危險源的基礎94
五、危險源辨識、評價與控制的實施94
第二節危險源辨識技術95
一、危險區域調查95
二、危險源區域的劃分原則96
三、危險源調查內容96
四、危險源辨識的組織程式97
五、危險源辨識的技術程式97
六、危險源辨識的途徑100
七、危險源數據採集的內容101
第三節危險因素的分類102
一、根據危害性質分類的方法102
二、根據事故形式分類的方法104
三、根據職業健康影響危害性質分類的方法105
第四節危險源的分類105
一、第一類危險源分析106
二、第二類危險源分析108
三、危險源與事故發生的關聯性109
第五節危險源分級方法109
一、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質危險源辨識分級109
二、壓力容器危險源的辨識分級110
第六節危險源的控制管理112
一、危險源控制途徑112
二、危險源的分級管理114
第五章風險評價方法/116
第一節風險評價綜述116
一、風險評價的作用及意義116
二、安全評價通則118
三、安全驗收評價導則120
四、安全預評價導則121
第二節風險評價原理123
第三節風險評價的程式與分級方法125
一、風險評價的程式125
二、風險分級方法126
第四節風險分析方法128
一、安全檢查表法128
二、預先危險性分析(PHA)法128
三、失效模式和後果分析(FMEA)法129
四、事件樹分析(ETA)法130
五、故障樹分析(FTA)法131
第五節風險評價方法135
一、風險評價法概述135
二、LEC評價法136
三、MES評價法138
四、MLS評價法139
五、道化學火災、爆炸危險指數評價法140
六、帝國化學公司蒙德部火災、爆炸、毒性指數評價法142
七、危險性與可操作性研究144
八、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險源評價法145
九、基於BP神經網路的風險評價法145
十、日本六階段評價法147
十一、系統綜合安全評價技術148
十二、R=FEMSL評價法150
十三、模糊評價法152
十四、各種風險評價方法的比較153
第六節風險接受準則155
一、風險管理的ALARP原則155
二、風險接受準則157
第六章重大危險源評價實例分析/160
第一節冶金高溫作業區的評價160
第二節農藥包裝車間的評價161
第三節煤氣作業區的評價164
第四節模糊評價法的套用168
一、有觀測樣本的危險源模糊評價分級168
二、沒有觀測樣本的危險源模糊評價分級171
第七章事故預防原理與風險控制/178
第一節事故致因理論178
一、早期的事故致因理論179
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事故致因理論180
三、系統安全工程理論181
四、事故頻發傾向論182
五、事故遭遇傾向論183
六、多米諾骨牌理論185
七、軌跡交叉論186
八、管理失誤論189
九、北川徹三的事故因果連鎖理論191
十、能量轉移理論191
十一、瑟利人因系統理論方法195
十二、事故原因樹197
十三、變化失誤連鎖理論199
十四、擾動理論201
十五、作用變化與作用連鎖理論202
第二節事故預測原理204
一、事故指標預測及其原理204
二、事故隱患辨識預測法205
三、直觀預測法207
四、時間序列預測法207
五、回歸預測法207
六、齊次、非齊次泊松過程預測模型207
七、馬爾柯夫鏈模型208
八、微觀事故狀態預測208
九、灰色預測模型208
十、趨勢外推預測209
十一、專家系統預測法210
十二、事故死亡發生機率測度法211
第三節事故預防原理214
一、事故可預防性理論214
二、事故的巨觀戰略預防對策214
三、人為事故的預防217
四、設備因素導致事故的預防220
五、環境因素導致事故的預防223
六、時間因素導致事故的預防224
參考文獻/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