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部動脈狹窄

頸動脈狹窄,是作為血液由心臟通向腦和頭其他部位的主要血管的頸動脈,出現狹窄的症狀。頸動脈狹窄多是由於頸動脈的粥樣斑塊導致的頸動脈管腔的狹窄,其發病率較高,在60歲以上人群中患頸動脈狹窄者約占9%,多發生於頸總動脈分叉和頸內動脈起始段。有些狹窄性病變甚至可能逐漸發展至完全閉塞性病變。頸動脈狹窄可以通過藥物控制或外科手術治療。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治療,

病因

頸動脈狹窄的病因主要有動脈粥樣硬化、大動脈炎及纖維肌性發育不良等,其他病因如外傷、動脈扭轉、先天性動脈閉鎖、腫瘤、動脈或動脈周圍炎、放療後纖維化等較少見。

臨床表現

動脈粥樣硬化所致的頸動脈狹窄多見於中、老年人,常伴存著多種心血管危險因素。頭臂型大動脈炎造成的頸動脈狹窄多見於青少年,尤其是青年女性。損傷或放射引起的頸動脈狹窄,發病前有相應的損傷或接受放射照射的病史。臨床上依據頸動脈狹窄是否產生腦缺血症狀,分為有症狀性和無症狀性兩大類。
1.有症狀性頸動脈狹窄
(1)腦部缺血症狀可有耳鳴眩暈黑蒙視物模糊頭昏、頭痛、失眠、記憶力減退、嗜睡、多夢等症狀。眼部缺血表現為視力下降、偏盲復視等。
(2)TIA局部的神經功能一過性喪失臨床表現為一側肢體感覺或運動功能短暫障礙,一過性單眼失明或失語等,一般僅持續數分鐘,發病後24小時內完全恢復。影像學檢查無局灶性病變。
(3)缺血性腦卒中常見臨床症狀有一側肢體感覺障礙、偏癱失語、腦神經損傷,嚴重者出現昏迷等,並具有相應的神經系統的體徵和影像學特徵。
2.無症狀性頸動脈狹窄
許多頸動脈狹窄患者臨床上無任何神經系統的症狀和體徵。有時僅在體格檢查時發現頸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頸根部或頸動脈行經處聞及血管雜音。無症狀性頸動脈狹窄,尤其是重度狹窄或斑塊潰瘍被公認為“高危病變”,越來越受到重視。

檢查

1.都卜勒超聲檢查
都卜勒-超聲檢查是將都卜勒血流測定和B超的實時成像有機地結合起來,為目前首選的無創性頸動脈檢查手段,具有簡便、安全和費用低廉的特點。它不僅可顯示頸動脈的解剖圖像,進行斑塊形態學檢查,如區分斑塊內出血和斑塊潰瘍,而且還可顯示動脈血流量、流速、血流方向及動脈內血栓。診斷頸動脈狹窄程度的準確性在95%以上,都卜勒-超聲檢查已被廣泛地套用於頸動脈狹窄病變的篩選和隨訪中。超聲檢查的不足之處包括:
(1)不能檢查顱內頸內動脈的病變;
(2)檢查結果易受操作人員技術水平的影響。
2.磁共振血管造影
磁共振血管造影是一種無創性的血管成像技術,能清晰地顯示頸動脈及其分支的三維形態和結構,並且能夠重建顱內動脈影像。頸部血管有著直線型的輪廓,是特別適合於MRA檢查的部位。MRA可以準確地顯示血栓斑塊,有無夾層動脈瘤及顱內動脈的情況,對診斷和確定方案極有幫助。MRA突出缺點是緩慢的血流或複雜的血流常會造成信號缺失,誇大狹窄度。在顯示硬化斑塊方面亦有一定局限性。對體內有金屬瀦留物(如金屬支架、起搏器或金屬假體等)的患者屬MRA禁忌。
3.CT血管造影
CT血管造影是在螺旋CT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非損傷性血管造影技術。方法是經血管注射對比劑,當循環血中或靶血管內對比劑濃度達到最高峰期間進行容積掃描,然後再行處理,獲得數位化的立體影像。顱外段頸動脈適宜CTA檢查,主要原因是頸部動脈走向垂直於CT斷面,從而避免螺旋CT掃描時對於水平走向的血管分辨力相對不足的缺點。CTA的優點能直接顯示鈣化斑塊。目前三維血管重建一般採用表面遮蓋顯示法,最大密度投影法。MIP重建圖像可獲得類似血管造影的圖像,並能顯示鈣化和附壁血栓,但三維空間關係顯示不及SDD。但SDD不能直接顯示密度差異。CTA技術已在診斷頸動脈狹窄得到較多套用,但該技術尚不夠成熟,需要進一步積累經驗加以完善。
4.數字減影血管造影
目前雖然非創傷性影像學手段已越來越廣泛地套用頸部動脈病變的診斷,但每種方法都有肯定的優缺點。高解析度的MRA、CTA、都卜勒-超聲成像對初診、隨訪等具有重要的價值。雖然血管造影不再是普查、初診和隨訪的方法,但在精確評價病變和確定治療方案上,數字減影血管造影仍是診斷頸動脈狹窄的“金標準”。頸動脈狹窄的DSA檢查應包括主動脈弓造影、雙側頸總動脈選擇性造影、顱內段頸動脈選擇性造影、雙側的椎動脈選擇性造影及基底動脈選擇性造影。DSA可以詳細地了解病變的部位、範圍和程度以及側支形成情況;幫助確定病變的性質如潰瘍、鈣化病變和血栓形成等;了解並存血管病變如動脈瘤、血管畸形等。動脈造影能為手術和介入治療提供最有價值的影像學依據。動脈造影為創傷性檢查手段,且費用昂貴,文獻報導有0.3%~7%併發症的發生率。主要的併發症有腦血管痙攣、斑塊的脫落造成腦卒中、腦栓塞和造影劑過敏。腎功能損害、血管損傷及穿刺部位血腫、假性動脈瘤等。
5.頸動脈狹窄度的測定方法
儘管超聲、計算機X射線斷層成像、磁共振成像等無創性檢查在頸動脈狹窄診斷中的作用日益提高,但目前動脈造影仍是診斷頸動脈狹窄的“金標準”。頸動脈狹窄程度的判定依據動脈造影結果。不同研究部門採用了不同的測量方法,國際上常用的測定方法有2種,即北美症狀性頸動脈內膜切除術試驗協作組標準和歐洲頸動脈外科試驗協作組標準。NASCET狹窄度=(1-頸內動脈最窄處血流寬度/狹窄病變遠端正常頸內動脈內徑)×100%ECST狹窄度=(1-頸內動脈最窄處血流寬度/頸內動脈膨大處模擬內徑)×100%上述兩種方法都將頸內動脈狹窄程度分為4級:①輕度狹窄,動脈內徑縮小<30%;②中度狹窄,動脈內徑縮小30%~69%;③重度狹窄,動脈內徑縮小70%~99%;④完全閉塞。
6.頸動脈狹窄高危因素和高危人群
動脈粥樣硬化是全身性疾病,年齡(>60歲)、性別(男性)、長期吸菸、肥胖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多種心腦血管疾病危險因素,同樣適用於動脈粥樣硬化所致頸動脈狹窄的篩選。高危人群包括TIA和缺血性卒中患者,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患者,冠心病(尤其是需要做冠狀動脈搭橋或介入治療)患者以及體檢中發現頸動脈血管雜音者。

診斷

1.年齡大於60歲以上的男性,有長期吸菸史、肥胖、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血脂等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人群。
2.體檢時發現頸動脈血管雜音。
3.通過無創性輔助檢查的結果綜合分析多可做出診斷。

治療

頸動脈狹窄的治療目的在於改善腦供血,糾正或緩解腦缺血的症狀;預防TIA和缺血性卒中的發生。依據頸動脈狹窄的程度和患者的症狀進行治療,包括內科治療、外科治療和介入治療。
1.內科治療
內科保守治療的目的是減輕腦缺血的症狀,降低腦卒中的危險,很好地控制現患的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冠心病等。內科保守治療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降低體重。
(2)戒菸。
(3)限制酒精消耗。
(4)抗血小板聚集治療。許多隨機的、前瞻性多中心的大型臨床試驗已證實,抗血小板聚集的藥物可以顯著降低腦缺血性疾病的發生率,臨床上常用的藥物為阿司匹林、噻氯匹定等。
(5)改善腦缺血的症狀。
(6)定期的超聲檢查,動態監測病情的變化。
2.外科手術治療
頸動脈狹窄外科治療目的是預防腦卒中的發生,其次是預防和減緩TIA的發作。標準的手術方式為頸動脈內膜切除術。
3.介入治療
(1)頸動脈經皮腔內血管成形術經皮腔內血管成形術是一種比較成熟的血管再通技術,它主要通過充盈球囊對狹窄段血管由內向外擠壓,使血管壁發生斷裂損傷而達到擴張目的。該技術目前已廣泛套用於全身各處血管疾病,如腎動脈、髂動脈、冠狀動脈等。
(2)頸動脈支架成形植入術PTA治療血管狹窄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存在術中內膜撕裂、術後血管彈性回縮及再狹窄等問題。
(3)PTA、頸動脈支架植入術和CE的比較CE的有效性已被幾個大的臨床試驗所證明,但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總之,三種治療方法各有優缺點,應當進一步研究以豐富頸動脈狹窄疾病的治療手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